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美國什麼時候石油恢復
擴展閱讀
驢的價格什麼時候最高 2024-11-23 16:33:38
京西石油怎麼樣 2024-11-23 16:32:00

美國什麼時候石油恢復

發布時間: 2024-11-02 15:09:53

㈠ 美國現在也成為了石油輸出大國,其頁岩油的技術已經發展成熟了嗎

目前來說,美國的岩油技術已經算很成熟了,在上世紀90年代美國突破了頁岩氣開采技術,主要是用水裂法開采頁氣能夠從中提煉出油來。

所以說,美國在之前一直是從加拿大、委內瑞拉等國進口石油以及天然氣等能源,但近些年來,美國除了自己生產的石油、天然氣自給自足之外,還能夠出口,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很大的跨越。

㈡ 美國原油為什麼出口

美國原先是石油進口和消費大國,為了保護本土石油資源,基本上以進口為謹首扒主,而最近幾年以來,隨著歐佩克(OPEC)聯手減產以保障原油價格,美國一躍成為石油出口大國,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最近幾年,美國的頁岩油開采技術不斷升級,美國又蘊含祥昌大量的頁岩油資源,石油產量攀升,導致石油出口增加。但不能忽視的事實是,即便出口增加,美國的石油進口量依然大於出口量。據報道,美國2017年前3個月的石油出口量超過了石油輸出國組織14個成員國中的5個國家。

第二,長達40年之久的石油出口禁令解除,為美國石油出口鬆了綁。1973年,阿拉伯國家為了懲罰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國家,發起了石油禁運運動,導致西方國家石油供應不足,經濟混亂。美國為了保證國內石油供應,國會通過了EPCA《能源政策和節能法》,授權控制石油出口。

近幾年,國際油價下滑,美國國內的石油企業利潤縮水,不斷游說國會解除出口禁令。2015年12月18日,美國國會解除了長達40年的石油海外銷售禁令,這也使得最近幾年美國的石油出口逐漸增長。

第三,美國石油出口背後的政治考量。2017年,伊核問題全面協議達成,西方國家圍繞伊朗的制裁解除(當然,特朗普政府後來想推翻伊核協議,並追加了對伊朗的制裁),這意味著伊朗石油將重返國際市場,不少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美國增加石油出口也是出於搶占石油市場的目的。

另外,美國增加石油出口,也可以壓低國際市場上的油價,進而可以對以原油出口為重要收入來源的國家,芹培包括俄羅斯、委內瑞拉等美國對手國家施壓,實現美國的政治目的。

㈢ 1973-1974年世界石油危機怎麼解決的

阿拉伯國家的石油鬥爭,突破了美國石油壟斷資本對國際石油產銷的控制,沉重打擊了美國在世界石油領域的霸權地位。美國每天的石油進口減少了兩百萬桶,許多工廠因而關閉停工,正在受到能源危機困擾的美國政府不得不宣布全國處於「緊急狀態」;

並採取了一系列節省石油和電力的緊急措施,其中包括:減少班機航次,限制車速,對取暖用油實行配給,星期天關閉全國加油站,禁止和限制戶外燈光廣告等。甚至連白宮頂上和聯合國大廈周圍的電燈也限時關掉;

尼克松還下令減低他的座機飛行的正常速度,取消了他周末旅行的護航飛機。美國國會通過法案,授權總統對所有石油產品實行全國配給。美國國防部正常石油供應幾乎有一半中斷,美國在歐洲的駐軍和地中海的第六艦隊不得不動用它們的戰時石油儲備。

為了利用矛盾集中力量打擊美以侵略者,阿拉伯國家對石油進口國採取分別對待的策略,根據其對這場戰爭的不同態度,將它們分為「友好」、「中立」和「不友好」三類。凡是對以色列實行某種經濟制裁或斷絕外交關系或為阿拉伯各國提供某種軍事援助的國家,劃為友好一類,可以獲得減產前的供應數量。

凡是積極支持援助以色列侵略者、反對阿拉伯國家和巴勒斯坦人民的正義斗爭事業的國家,則被劃為不友好一類,停止對它們的石油供應,對中立國家,適當限制對它們的石油供應。

(3)美國什麼時候石油恢復擴展閱讀

石油危機影響

二戰後全球性的經濟危機首推1973—1974年的石油危機。這次石油危機給全球經濟,特別是高度依賴廉價石油的西方發達國家經濟,帶來了巨大而深刻的沖擊。這次危機之後,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依託互聯網、計算機及軟體技術、數字技術等科技創新;

展開了一場以信息化為中心的科技革命,進而引發了由製造業為主的工業化經濟向以信息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的信息化經濟的轉型。這一全球化的經濟轉型,重塑了二戰後的國際關系格局,在這場科技創新、經濟轉型中落伍或失利的國家,國家綜合實力及國際地位明顯下降。

㈣ 對石油價格的歷史與分析

石油價格的特徵與其他商品的價格非常相似,在供應短缺和過剩時,都會發生波動。石油價格循環可能延續幾年,它可能會因歐佩克與非歐佩克成員的石油供應與全球實際需求而發生改變。在整個20世紀的絕大部分時間里,美國石油工業通過規范化生產或價格控制,使得本國的石油價格始終處在嚴格的掌控之中。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按照2007年通貨膨脹的美元價值,美國的井口油價平均為每桶24.98美元。在缺乏價格控制的狀態下,美國的石油價格緊隨世界油價,達到了27.00美元/桶。同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時間段內,綜合美國產石油與全球的原油價格,美國的石油價格為19.04美元/桶。這意味著在1947—2007年期間,只有大約一半的時間段內石油價格超過了19.04美元/桶。在2000年3月28日之前,歐佩克一直把石油價格調整在22~28美元/桶的區間,石油價格只是在中東戰爭或沖突時才超過24.00美元/桶。2005年,歐佩克由於限制了自己的剩餘生產能力而無力繼續操控自己的石油價格,也無力控制全球的油價波動,它再也無法回到20世紀70年代後期將全球石油供給和油價玩弄於股掌之中的態勢了。對更長歷史時期的觀察結果更為相似,自1869年以來,按照2006年的美元價值,美國的石油價格在這段歷史時期內的平均價格為21.05美元/桶,而同期世界石油價格為21.66美元/桶。在這個時間段內,約50%的時間里美國和全球的石油價格都低於16.71美元/桶。如果將這漫長的歷史觀察作為一種指征,則石油工業的上游部分應該建立起自己的商業系統,以供獲利,這漫長歷史中的數據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數據表明:正常的石油價格遠低於當今的價格。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到石油禁運發生之前。從1948年到20世紀60年代末期,石油價格在2.50~3.00美元/桶之間波動,油價從1948年的2.50美元/桶漲到了1957年的3.00美元/桶。若以2006年的美元價值來看,就會得出一個完全不同的故事:1948—1957年,石油價格波動的范圍為17~18美元/桶。顯然,20%的油價是由通貨膨脹而增加的。1958—1970年,石油價格穩定在每桶3.00美元的水準。但實際上,原油的價格從17美元/桶下降到了14美元/桶。在考慮到通貨膨脹的因素時,對於國際石油生產者來說,1971年和1972年因為美元的疲軟而把原油價格的下降誇大了。

歐佩克於1960年由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和委內瑞拉等5個發起國組織成立。在成立大會上,兩個與會代表研究了美國得克薩斯州鐵路委員會採用的限制生產來影響價格的方法。1971年底,另有6個國家加入了歐佩克:卡達、印度尼西亞、利比亞、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爾及利亞和奈及利亞。歐佩克自成立以後,所有的成員都經歷了原油購買力持續下降的時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這些石油出口國發現它們的石油需求量增加了,但是每桶原油的購買力卻下降了40%。1971年3月,供需持平了。當月,得克薩斯州鐵路委員會第一次按100%的比例進行了分配,這意味著得克薩斯州的生產者不再限制自己的石油生產能力。更為重要的是,這意味著對石油價格的控制力已從美國(得克薩斯州、俄克拉荷馬州和路易斯安那州)轉移到了歐佩克手中。換句話說,美國已不再擁有剩餘生產能力,所以就喪失了對石油價格控制的工具。在歐佩克成立的短短兩年間,就出乎意料地遇到了戰爭,它窺見了自己影響石油價格的能力。

中東供油中斷1973年石油危機的原因:歐佩克主要阿拉伯石油生產國為回應西方國家支持以色列所實行的石油出口禁令。(贖罪日戰爭——阿拉伯世界實施石油禁運)。1972年,每桶原油的價格為3美元左右。至1974年底,油價就翻了4倍,達到每桶12美元。1973年10月5日,以色列遭到埃及和敘利亞的進攻,贖罪日戰爭贖罪日戰爭,又稱齋月戰爭,即眾所周知的在1973年10月6日爆發的阿拉伯與以色列之間的戰爭(第四次中東戰爭),同年10月26日戰爭結束,是埃及和敘利亞率領著幾個阿拉伯國家結盟與以色列的戰爭,是埃及和敘利亞在以色列人的假日——贖罪日開打的。埃及人和敘利亞人跨過了設在戈蘭高地和西奈半島的臨時停火線,那裡曾被以色列人在1967年的「六日戰爭」中佔領。爆發。美國和許多西方國家表態支持以色列。這種支持的後果就是導致多個阿拉伯石油出口國實施了針對支持以色列的石油禁運。當時阿拉伯國家把自己每天的石油產量削減了500萬桶,與此同時,其他地區的產油國的石油產量增加了100萬桶/日。1974年3月間,全球石油產量凈減少了400萬桶/日,佔到了西方世界石油需求量的7.0%。在阿拉伯世界實施石油禁運時,世人還在懷疑掌控石油價格的能力是否能從美國人手中轉移到歐佩克手上。當石油價格在6個月內飆升40%時,價格對供給短缺的敏感性就更加突顯。從1974年到1978年,全球石油價格相對平穩,在每桶12.21~13.55美元之間波動。在考慮到通貨膨脹因素時,那一時段的全球油價應該處於一個適度下降的時期。

減少當前高油價的萬能措施

未來將會有許多間接的市場擁有者(401K計劃、共同基金,甚至個人存款也是一種常規的投資方式,這一點並沒有被銀行認識到),螺旋式下降經濟的間接影響本身就可使未來的石油貶值。20世紀80年代初期,黃金與白銀所經歷的影響因素就是典型的例子。在任何投機買賣市場上的情況都一樣,投資者的能力將會對所包含供給與需求比例的未來價格望而卻步。需求量可能下降,而供給量則可能增加,1998—1999年的情況就是如此。當時,亞洲的石油市場崩潰(需求量減少),而伊拉克增產12%(增加供給/過剩)。這一時期的石油價格低至8美元/桶。未來依然是不確定的,但已知的歐佩克與其他石油生產國目前已經顯露出相當多的過剩產能。

㈤ 美國宣布史無前例大規模釋放石油儲備,此舉的原因是什麼

這是因為歐美製裁了俄羅斯,導致國際油價上漲,特別是原本還進口俄羅斯石油的美國,此舉讓其國內油價上漲,部分州出現了抗議,甚至影響到了經濟發展,所以美國為了穩定國內的局勢,就大規模的釋放石油儲備,來控制國內的石油價格和促進國內經濟發展。

總的來說,美國此舉就是為了降低國內油價和促進經濟發展。因為其制裁俄羅斯的原因,導致國內油價上漲,國內出現抗議,部分工業開始停工,為此,美國不得不釋放自己的石油儲備。

㈥ 美國在不戰爭的情況下能用石油能用多長時間

美國的戰略石油儲備雖然一直在調整,不過一般都是按照比較保守的估計來儲備,加上極端情況下的管制供應,保證半年正常生活生產是沒有問題的,再加上美國自己的驚人能源礦產,不僅可以對外0依賴,還可以大量出口。

㈦ 美國油氣政策發展歷史

美國聯邦政府的石油政策主要體現在制定能源戰略、確立競爭規則和維持資源的可持續開發三個方面,為石油產業提供了經濟、技術和制度框架,從而使私營企業能夠有效地滿足國家目前和將來對石油資源、能源安全、市場公平競爭,以及保持清潔和安全的環境的需要[40]。此外,聯邦政府還根據不同的稅收政策對石油工業經營中的經濟利益進行調節。

20世紀20年代末期,隨著石油供應量越來越多地超過需求量,產生了大量的石油過剩;接著又遇上美國歷史上最大的經濟衰退,石油市場遭到了空前的災難。幾個月之內,原油價格從每桶1美圓跌到10美分以下,美國石油工業的發展逐漸陷於困境。美國政府為了擺脫困境,對石油生產作了規定性的限制。在東得克薩斯油田發現前,俄克拉何馬州就已經實行了配產的做法,得克薩斯州在1931年也效法這種做法。所謂配產實際上就是要求每個石油生產公司壓低產量,以達到供求平衡[41]

最初,石油公司反對這種配產的實施,但由於當時原油價格一再下跌,石油公司均蒙受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到1934年,大多數的州和石油公司都採納了這種政策,油價逐步穩定,同時也使政府對石油工業的控制和管理得到了參與和加強。國會還通過了石油法案,各州也相應制定了產量變化的允許范圍,禁止任何超額生產的原油運出美國。其後,當進口原油開始對美國石油工業形成威脅,危及美國石油限產政策的實施時,美國政府又宣布了進口管制[42]

由於跨國公司一直控制著石油的定價權和原油生產控制權,因此當1973年「阿以戰爭」爆發時,跨國石油公司與石油輸出國組織之間的問題日趨政治化。阿拉伯產油國對美國實行了石油禁運,同時石油輸出國組織利用這個機會,將油價從每桶2~3美圓提高到1974年初的13美圓,礦區使用費從產量的1/8提高到1/6,所得稅提高到65%。石油輸出國採取的行動給美國等市場經濟國家帶來了能源危機,1973~1974年,美國特別嚴峻地感受到了石油輸出國組織石油禁運的影響。因為當時美國所需石油的35%來自進口,美國政府對國內石油生產實行了價格管制,實行了「老油」(1971年1月1日以前開發的油田所產原油)低價和「新油」(1971年1月1日起開發的油田所產原油)高價政策,但仍無法避免由於油價的突然上漲而引起的世界范圍的經濟衰退,結束了戰後長時期的經濟高速增長,經濟的下降趨勢直到1975年才逐步扭轉過來[43~46]

由於石油危機給美國帶來的嚴重威脅,鑒於石油在美國能源中占據的重要地位,聯邦政府推行了一系列關於石油的計劃和激勵政策[40,47~50]

(1)重視石油技術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在合理價格下,確保國內石油的安全供應。積極推進企業、大學和地方政府的合作研究,美國石油界每年的研究開發和技術改進投入都達到數億美圓,這些資金幾乎全部來自公司自身,而不是聯邦政府。

(2)建立戰略石油儲備體系,保障國家能源安全。1975年,美國國會通過了《能源政策與節能法》,授權能源部建設和管理戰略石油儲備系統,並明確了戰略石油儲備的目標、管理和運作機制。美國石油儲備體系分為政府戰略儲備和企業商業儲備。政府戰略石油儲備的目的是防止石油禁運和石油供應中斷,平時不輕易動用,當商業石油供應一旦發生中斷,在美國總統下令的15天之內,應急儲備油才能被迅速運至石油提煉廠。美國戰略石油儲備的運行機制可以概括為:①政府所有和決策;②市場化運作。從建設儲庫、采購石油到日常運行管理費用均由聯邦財政支付。聯邦財政設有專門的石油儲備基金預算和賬戶,基金的數量由國會批准。

為了避免對市場價格的沖擊,戰略石油的采購和投放基本上採取市場招標機制。通常選擇價格低迷時采購,既要避免引起市場價格波動,又要防止造成石油儲備資金損失。戰略石油儲備的投放也採取招標機制,政府向石油公司招標,再由石油公司按市場價格銷售,回收資金交財政部的石油儲備基金專門賬戶,用來補充石油儲備;企業商業儲備遠遠超過政府儲備。2004年,全美的石油儲備相當於150天進口量,其中政府儲備為53天進口量,僅佔1/3,其餘是企業儲備。美國的企業石油儲備完全是市場行為,既沒有法律規定企業儲備石油的義務,政府也不幹預企業的儲備和投放活動,企業根據市場供求和實力自主決定石油儲備量和投放時機。

(3)通過稅收優惠政策鼓勵企業研究開發等活動,引導企業實現國家能源目標。通過政策實踐,近年來聯邦和州的稅收政策被認為能夠較為有效地激勵私人部門實現能源政策目標,如研究開發和投資稅減免,減收礦區使用費等。但總的來看,由於各州之間油氣運營和經濟情況差別很大,多數稅收鼓勵政策是由州政府實施。

(4)政府機構分工合作,通過補貼、技術援助和融資手段支持國內能源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獲取和利用國際資源。能源部、貿易開發署和美國進出口銀行是支持能源企業參與全球競爭的三大主要機構。能源部礦物能源辦公室下的礦物能源國際計劃和石油天然氣進出口辦公室承擔支持美國油氣產業界開發新的商業機會和技術的職責;美國貿易開發署通過資助可行性研究、專業培訓、商業研討會和其他技術援助,幫助國內油氣公司在發展中國家和中等收入國家參與能源項目的競爭。作為政府機構的補充,美國進出口銀行對美國公司的海外銷售活動提供融資支持;進出口銀行也提供信用擔保,以保護美國出口商免受因國外政治或商業原因導致的拒付風險。

美國自1979年6月1日起放寬價格管制,針對石油生產經營者在高油價時期所獲得的超額利潤,於1980年2月2日起對國內生產的原油徵收「意外利潤稅」(即暴利稅);1981年,美國政府終止了對原油的價格管制。到1984年,與在價格管制時的原油進口高峰相比,進口量下降了約50%。美國原油進口量的下降和全球新的原油供應國的出現,導致世界原油價格開始下降。在1985年11月至1986年2月之間,世界原油價格從每桶32美圓跌到每桶10美圓。

1990年的海灣戰爭時期,前總統布希提出了新能源戰略,以緩解油價上升對經濟的沖擊。雖然近些年來美國經濟結構發生了較大的轉變,高技術成為經濟增長的主導因素,但美國仍視能源為確保國家安全的重要因素。1999年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主張提高能源效用、尋找替代能源、確保國外石油來源,更強調保持重要產油區的穩定和安全,以確保擁有得到資源的機會。

2001年,美國的《國家能源政策》報告指出了解決「能源危機」的戰略措施,其中對開發油氣資源的國內政策主要有以下幾點[51~53]

(1)加強國內油氣資源開發力度,增加國內產量。根據美國目前石油與天然氣資源的開發現狀,阿拉斯加石油蘊藏區成為布希政府增加國內油氣供應的首要地區,除北坡油田外,阿拉斯加還有三個可供開採石油和天然氣的地區,即阿拉斯加國家石油儲備區、北極邊遠大陸架和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聯邦政府把開發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作為增加美國國內油氣產量的重點。除阿拉斯加外,還要加強對美國西部油氣資源的開發。聯邦政府在大陸48個州擁有31%的土地(多位於美國西部)和全部大陸架。目前,這些地區提供的能源佔全國能源總產量的30%。這些地區有待開發的地下原油儲量約5.6億噸,天然氣儲量4.68萬億立方米。但這些地區地質構造復雜,勘探開發成本高,必須採取現代化高科技手段,才能開采出來。另一方面,還要加快對石油、天然氣開發過程中新技術的運用,提高老油氣田的開采效率,降低開采成本,盡力提高老油氣田的產出水平。

(2)改善石油與天然氣輸送設施,修建新的輸送管道。美國的油氣輸送管道總長度超過320萬千米,是美國油氣產品的主要輸送工具,擔負著美國國內油氣產品66%的輸送任務。但由於使用時間較長,這些管道已出現了嚴重的老化現象,大大降低了輸送效率,既加大了能源短缺程度,又增加了污染環境的可能性。因此,聯邦政府要求負責油氣輸送管道安全的運輸部必須進一步加大對管道設計、修建、維修以及緊急事故處理的監控力度。對跨阿拉斯加輸送管道,聯邦政府尤為重視,因為這條管道自從開通以來一直擔負著美國國內石油產品近20%的輸送量,而且輸送效率極高,在其整個營運歷史上損耗只佔其輸送總量的0.00014%。

(3)修繕、擴大煉油設施。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的煉油設施效率不斷降低,而且對環境污染的程度越來越嚴重,這既制約了煉油業滿足美國經濟對相關石油產品需求的能力,又遭到環保人士愈發激烈的反對。因此,聯邦政府決定在改善原有設施的基礎上,鼓勵新的煉油設施的修建,爭取同時滿足經濟與環保雙方面的需要。

(4)增加國家戰略石油儲備。戰略石油儲備是美國聯邦政府在石油供應出現緊急情況時對石油市場進行干預的主要工具。政府認為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的戰略石油儲備完全沒有跟上石油進口的步伐,1992年儲備量能維持83天的進口量,而2001年只保持54天的水平。因此,政府決定增加戰略石油儲備量,其意義不但在於維護美國石油安全,更在於石油還是國防燃料儲備。

㈧ 近代美國的五次危機及措施

近代美國的五次危機,包括1929—1933年美國經濟「大蕭條」、 1973—1975年石油危機、 1987年美國股災、本世紀初的互聯網「泡沫」、2007年開始的次貸危機。面對危機,美國政府均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挽救經濟、挽救國家。
(一)1929—1933年美國經濟「大蕭條」
美國經濟「大蕭條」起始於1929年10月24日的股市突然崩盤,10月29日被拋售的股票就達1638萬股,當月美國股市市值便有260億美元化為烏有,損失比「二戰」協約國所欠美國的戰債還多5倍。3年間,美國股市暴跌85%,失業率高企,平均為18.8%。期間,美國GDP呈下降趨勢,從1929年的3147億美元下降到1934年的2394億美元,5年間下降了24%。消費價格指數也一直呈下降趨勢,1933年的GPI與1929年相比下降了24.6%。
面對經濟大蕭條,1933年初,富蘭克林·羅斯福當選為美國第32屆總統後,針對當時的實際,順應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大刀闊斧地實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機的政策措施,歷史上被稱為「羅斯福新政」,新政的主要內容可以用「三R」來概括,即復興(Recover)、救濟(Relief)、改革(Reform)。一是羅斯福的新政從整頓金融入手,加強金融立法。在被稱為「百日新政」期間制訂的15項重要立法中,有關金融的法律就佔了1/3。羅斯福採取的整頓金融的非常措施,對收拾殘局、穩定人心起了巨大的作用。二是在解決銀行問題的同時,羅斯福政府還竭力促使議會先後通過了《農業調整法》和《全國工業復興法》,要求資本家們遵守「公平競爭」的規則,訂出各企業生產的規模、價格、銷售范圍;給工人們訂出最低工資和最高工時的規定,從而限制了壟斷,減少和緩和了緊張的階級矛盾。中小企業的發展,為美國社會的穩定、經濟的復甦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三是救濟工作。1933年5月,國會通過聯邦緊急救濟法,成立聯邦緊急救濟署,將各種救濟款物迅速撥往各州,第二年又把單純救濟改為「以工代賑」,給失業者提供從事公共事業的機會,維護了失業者的自力更生精神和自尊心。
(二)1973—1975年石油危機
在美國,石油危機從1973年12月持續到1975年5月,GDP下降5.7%,工業生產下降15.1%,其中建築、汽車、鋼鐵三大支柱產業受打擊尤為嚴重。固定資本投資共縮減23.6%,企業設備投資1975年比1973年下降48%;企業和銀行倒閉均創下「二戰」後的歷史紀錄;失業率高達9.1%,失業人數達825萬;道瓊斯指數1973年1月到1974年12月下跌達41.9%。與危機相伴的則是更加嚴重的通貨膨脹,1974年美國消費物價上漲11.4%,1975年上漲11%。
面對石油危機,美國政府一是大幅度地修改了國內石油政策,大大加強了對石油資源、生產、供應、銷售和市場的控制,加強對外國石油公司的管理和限制;二是國際上,美國倡議召開石油消費國會議,決定成立成立國際能源機構,該機構的主要職能是促進其成員國建立應急石油儲備或稱戰略石油儲備;協調突發事件引起石油供應中斷時成員國之間的石油調配問題。
(三)1987年美國股災
1987年10月19日,美國道瓊斯工業股票指出下跌508點,跌幅為22.6%,當日全國損失5000億美元。這一日被稱為「黑色星期一」。美國股市市值在那一天損失5600億美元,是1929年「大蕭條」時跌去市值總額的兩倍。
美國政府為抵抗「泡沫」崩潰的洪流,刺激經濟增長,一是開始實施前所未有的大規模的擴張財政政策,投入大量財政資金刺激經濟增長。二是實施積極的貨幣政策,大幅降低中央銀行的貼現率,使大量資金流入美國。
(四) 本世紀初的互聯網「泡沫」
2000年3月中旬,以技術股為主的美國納斯達克綜合指數遭遇重挫,指出不斷下滑,網路「泡沫」危機全面爆發。當年9月21日,納指迅速跌至1088點,創下3年來的最低紀錄,與2000年3月10日的歷史高峰相比,跌幅高達78.8%,重新回到了1998年的水平。 2000年1月以來,美國已有100多家網路公司宣告倒閉,造成近萬餘人失業。就像傾倒的「多米諾骨牌」一樣,從2001年到2002年,互聯網業的危機很快波及處於產業鏈上下游的電信製造業和運營業。許多通信企業股票下跌,盈利狀況惡化,紛紛宣布裁員,整個信息通信產業步入了前所未有的「寒冬」,成為重災區。
為了避免網路「泡沫」危機拖累美國經濟,美財政當局和美聯儲當時採取了擴張的財政和貨幣政策,以製造業、房地產為龍頭的產業很快重新帶起經濟這匹「馬車」。所以,標准普爾500指數和道瓊斯工業指數並未受到太大沖擊,振盪下跌之後較快恢復了生機,2003年年初開始觸底回升,2004年年初已恢復到之前的繁榮。
(五)美國次貸危機
2007年2月13日,美國抵押貸款風險開始浮出水面,標志著次級抵押貸款危機的開始。4月4日,美國第二大次級抵押貸款機構New Century Financial申請破產保護。4月24日,美國3月份成屋銷量下降8.4%。由此,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開始全面爆發。截至2008年年初,美國次貸市場規模大約8500億美元。
針對次貸危機,美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美聯儲2008年初推出一項預防高風險抵押貸款新規定的提案,也是次貸危機爆發以來所採取的最全面的補救措施。二是採取降息政策;三是採取兩項新的增加流動性措施,即定期招標工具,並決定開始一系列定期回購交;四是美聯儲聯合其它四大央行宣布繼續為市場注入流動性租金,緩解全球貨幣市場壓力;五是對銀行資本實行更嚴格的監管;六是加強國際合作,應對金融市場動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