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談判要多少個人
擴展閱讀
一桶石油價值多少 2024-11-06 21:09:20

石油談判要多少個人

發布時間: 2024-11-06 19:34:46

Ⅰ 石油定價權是由誰決定的

國際油價一度由被稱為「石油七姐妹」的跨國企業控制;後來,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成立,以打破這些寡頭的壟斷,並帶頭在國際原油定價;後來,進口國也要求發生,買方領導的美國也參加了,共同談判和確定石油價格。

(1)石油談判要多少個人擴展閱讀:
國際油價的定價權,意味著一個國家有足夠的話語權在制定國際油價時,即一個國家通過政策調整影響國際油價的能力。有權在國家經濟發展中對國際油價進行定價,避免陷入被動局面。自2004年以來,中國推動中石油在期貨上市,旨在爭奪石油定價權,以改善國際油價波動對中國經濟造成的損害。

意義是:
石油不僅是一種純粹的商品,還包含太多的金融和政治因素。因此,石油問題絕不是簡單的商品問題,石油市場也絕不是簡單的商品市場。擁有石油價格的定價權對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具有戰略意義。

石油定價和交易貨幣的多樣化是一種必然趨勢。中國必須確立石油交易的「市場價格」以及石油融資戰略。中國應鼓勵更多企業進入國際石油金融市場,積極嘗試以人民幣結算,逐步建立石油期貨市場,以有效應對油價波動。
到目前為止,金融市場越來越發達,資本博弈已經成為影響油價的關鍵。紐約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貨, 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和迪拜原油期貨已逐漸成為國際油價的「風向標」。

中國在國際石油市場上沒有很大的發言權,也就是說,它無權對國際石油價格進行定價。隨著國際油價變化的加劇,中國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這類麻煩在中越來越頻繁。從國際經驗來看,許多發達國家的國內油價都與國際油價直接掛鉤,但國際市場上頻繁而大幅度的油價波動對其企業的生產經營影響不大。其中一個關鍵是,他們有一系列避險手段,包括參與期貨石油交易。
中國缺乏聯合談判機制。無論是石油還是鋼鐵、鐵礦石等領域,都沒有建立聯合對外談判機制。正因為如此,中國經常遭受損失,因為它無權在類似的國際市場上發言。例如,日本新日鐵公司率先與力拓公司達成鐵礦石價格協議,隨後韓浦項制鐵接受了日本和澳大利亞之間達成的合同價格。當然,原油的市場機制不同於其他領域,這決定了石油談判不僅困難,而且需要超級智慧。

Ⅱ 第一次石油危機的相關事件

1973年10月6日,阿拉伯人利用「贖罪日」時機發動了打擊以色列,收復失地。戰爭初期,阿拉伯人節節勝利,但一周後戰局逆轉,以色列開始大規模反攻,埃及處於不利地位。
此時,阿拉伯產油國正同外國石油公司進行提高原油標價的談判。1973年10月14日,談判破裂,1973年10月16日,海灣五個阿拉伯產油國加上伊朗代表在科威特開會,決定單方面把每桶原油的標價提高70%,達到5.11美元。長期以來控制世界市場的「七姐妹」無可奈何,油價決定權轉到了歐佩克手裡。
1973年10月17日,阿拉伯產油國石油部長開會,討論如何以實際行動支持埃及,打擊支持以色列的美國和其它西方國家,逼迫他們在政治上站到阿拉伯人這邊來。會議沒有採納伊拉克關於立即進行石油禁運的主張,決定立即逐步壓縮產量/出口量,減少對美、歐盟的石油供應量。首先,把1973年9月日產水平和供應量削減5%,以後每月再增減5%,直至達到目的。美國不以為然,1973年10月19日,宣布對以色列提供22億美元軍事援助。此舉激怒了阿拉伯產油國,利比亞當天宣布向美國禁運石油。1973年10月20日,沙烏地阿拉伯等海灣產油國一致行動,對美、歐盟禁運石油。世界市場上一下子減少石油供應量500萬桶/日。美國石油產量已處於衰減之中,無力增加產量,於是油價飛漲,許多加油站汽車排長隊。歐佩克於1973年12月下旬把油價提高到每桶11.65美元,翻了一番。
這場危機驚天動地,西歐、日本80%以上的石油靠進口,進口來源又主要依靠中東,所受打擊遠遠超過美國。1973年11月下旬,歐共體表態,在中東問題上支持阿拉伯人,阿拉伯產油國於是把他們(除荷蘭外)從被禁運「黑名單」中刪除。1973年11月22日,日本也宣布站到阿拉伯人一邊。孤立的是美國和荷蘭。
這場禁運於1974年3月18日結束。

Ⅲ 石油輸出國組織是個什麼組織

石油輸出國組織(簡稱歐佩克)成立於1960年,由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和委內瑞拉五國發起建立。其主要目的是協調成員國在石油開采和價格政策方面的一致性,與西方大型石油公司進行談判與斗爭。

作為全球石油產業的重要角色,歐佩克成員國的石油產量佔全球總產量的一半左右,輸出量佔全球總輸出量的約70%。目前,該組織共有12個成員國。

歐佩克的成立標志著發展中國家在國際石油市場中的崛起,其成員通過共同行動影響全球石油價格和供應,為成員國爭取了更多利益。該組織的存在與運作,對於維護全球能源安全和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通過聯合行動和集體談判,歐佩克在全球能源市場中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不僅影響著石油價格的波動,還對全球經濟和能源政策產生深遠影響。

總之,石油輸出國組織作為國際石油領域的關鍵參與者,通過其獨特的合作機制和成員國間的緊密聯系,對全球能源格局產生了重大影響,為維護石油供應穩定、促進能源市場的公平與可持續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Ⅳ 我家田出石油了,該怎麼辦,求高手指點

聽你說的意思好像是讓給個人開采,那是違法的,如果是正規的政府開採的,是有佔地補償的,具體補償標准各油田根據各地區情況不一樣,你可以問一下當地的政府部門。希望你能採納

Ⅳ 第一次談判要談些什麼注意什麼

� 1. 排除萬難

大部分的談判都必須克服許多困難,才能達到打擊對方的目的。有些談判因為其本身牽涉的層面太過復雜,或者因為談判雙方關系的不正常,便會使進行的過程倍加困難。而談判的成功與否,不隻影響到談判者本身,甚至與整個社會、國家都會有重大關系。埃及和以色列的和平談判,就是十分典型的例子。以、埃兩國都是石油的主要產地,如果這兩國進入戰爭狀態,戰火將會蔓延到中東各地,導致世界各國發生石油危機,甚至成為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談判的影響力之深遠,由此可見一斑。

不管談判中有什麼困難或障礙,圓滿的達成談判目的,是談判者所責無旁貸的。那麼管理者要怎麼做,才能克服談判中所遭遇到的各種困難呢?首先,是觀念上的修正,不要妄想談判能一次就完成。大凡談判都應分為幾個階段,而與對方建立起親密的關系,則是談判初期的主要目標。等到關系建立之後,才能深入談及其它較復雜的問題,並且一一的解決,這就是克服困難的最發辦法。在談判時,別忘了要時常留意對方對於自己的主張,究意了解至何種程度。有些人即使不了解管理者的本意,但為了維持自尊或由於缺乏信心,說什麼也不肯承認自己的無知。所以,只要你認方對於管理者的主張不甚了解,便應該找機會"測試"一番,如果連簡單的問題也無法作答的話,管理者就可以肯定對方的確是不了解管理者的意思了。

如果管理者在事先就知道談判不易進行,或在手中握有足以支持管理者想法的證據時,即可考慮將談判分為幾個階段來進行。在第一回合的談判中,若是對方所提出的問題,是自己始料未及者,或者說出了令自己難以接受的要求時,千萬要保持冷靜,小心應付。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只要管理者還有機會,第一次談判時所無法解決的難題,往往能在第二、第三次談判中出現轉機。總之,就是要能屈能伸,才不至於在談判時把自己逼入動彈不得的死巷子里去。

2. 創造"完美的結局"�"完美的結局"已成為好萊塢電影的公式。不論過程如何坎坷、遭遇如何離奇,到了劇終,美麗的女主角與英俊的男主角必然"有情人終成眷屬",看的觀眾如痴如醉,心花怒放。在談判中,如果能把"漸進法"與"完美的結局"二者結合起來,必能發揮巨大的效果。尤其爭議較多的談判,大半要分為數個階段進行。而其中對立較強烈的問題,則應設法盡早於最初的階段中解決,其餘較容易的問題,則留在以後再逐項解決,如此一來,可以在談判的最後,獲得一個令人滿意的"完美的結局"。除了爭議較多的談判外,帶有若干弱點的談判,也可用此種方式來進行。在談判的前半段,管理者應把重點放那些較弱的項目,並且盡快獲得協議。而談判的後半段,則以討論其餘較單純的問題為主。�

使用"倒吃甘蔗"的"漸進法",以求得"完美的結局"時,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在談判中,哪些問題對你有利,哪些問題又對你不利,預先想好在什麼時候,談什麼問題。"經驗是談判的良師"。每一次談判結束後,管理者都應該做一番全盤研究,分析其間的得失,找出所犯的錯誤,以便做為下回談判時的參考。

Ⅵ 在石油合同談判的案例中,雙方公司的基本利益是否一致,為什麼

當然一致,雖然雙方看似價格要求相反,但事實上,沒人願意油價會出現大規模波動。保持價格穩定是共同的目標。因此,盡可能達成長期供需協議是雙方的願望。特別是在當前復雜的國際形勢下。穩定的油價對買賣雙方都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交易環境。某種程度上油價的波動必然有一方受益,但是動盪的市場風雲莫測,誰也不想每天冒著很大的風險做生意。
拓展資料:
談判技巧:
1、談判可能是獲得凈利潤最有效率的手段想一想,我們在經營過程中,節約每一分錢都要花費非常大的努力,但是在談判中,這一分錢得來得沒那麼難,是凈利潤。所以在談判桌上,沒有理由放棄任何利潤。
2、目標優先用一句知乎名言解釋,大概就是「大人只看利弊,小孩才分對錯」。只講目標,不講對錯。換句話說,談判過程中的所有細節糾葛,甚至辱罵,你都無須在意,只需盯准目標。因為在談判桌上,每個人都會使各種招,包括用惡劣的手段讓對手情緒失控,然後在這種情況下再趁虛而入。利益比立場重要。赫魯曉夫曾經在1960年聯合國大會上用皮鞋敲桌子,抗議菲律賓代表的批評。法新社在當年的報道中寫道,「他(赫魯曉夫)脫下右腳的鞋,一隻精心打蠟的黃色鞋子,在頭上揮舞,用全力敲在桌子上」。很多時候,談判者拿到桌面上激怒你的東西,只不過是表面手段,利益才是背後的最終目標。因此其他東西都可以放棄,態度也可以改變。
3、懂得用好「有限授權」這一武器有限授權就是在談判中留後路。比如談判談到最後說,今天達成了這個協議,但在真正生效之前,我們還要經過審核人批准。其中什麼人批准你可能得當場想清楚,最好不要是打個電話就能找到的具體的人,而可以是一個委員會,否則會被對方揪住尾巴,造成己方的被動局面。
4、面子是談判中最不值錢的東西朝鮮戰爭期間,交戰雙方進行停戰談判,提議由中立國參與停戰監督。但談判在中立國的提名上陷入僵局,美國方面提名瑞典和瑞士,而朝中方面提名蘇聯,遭到美國堅決反對。後來,美國談判代表提出一攬子建議,通過在戰俘問題以及在朝鮮後方修建機場的問題上做出讓步,換取朝中方面在提名蘇聯問題上的妥協。談判的時候面子不重要,隨時可以丟棄,真正重要的是利益。
5、我贏和雙贏。現在談判都說雙贏,但是,雙贏的前提是「我得贏」。在「我贏」的前提下,在盡可能的范圍內照顧到對方的利益,在事實上傳遞一個信號:我敬重你,你可以是我一個長期的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