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中石油巴斯夫損失多少
擴展閱讀
鑽石凈度mn怎麼樣 2025-02-04 19:59:34
費用收支流水賬怎麼做 2025-02-04 19:46:06

中石油巴斯夫損失多少

發布時間: 2022-04-19 19:35:01

㈠ 誰是中石油的真正老闆

戴厚良。

男,漢族,1963年8月生,江蘇揚州市人,1985年7月參加工作,1985年畢業於江蘇化工學院,1997年9月至1999年7月,參加南京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研究生課程班學習。2006年獲南京工業大學化學工程專業博士學位,研究生學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石油化工專家。

人物履歷:

1985年07月,江蘇化工學院(現常州大學)有機化工專業大學本科畢業;

1985年07月,加入揚子石化公司,曾任芳烴廠副廠長、廠長;

1997年12月,揚子石油化工公司副經理(1997年9月至1999年7月,參加南京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研究生課程班學習;

1998年04月,揚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

2002年07月,揚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揚子石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董事;

2003年12月,揚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揚子石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2004年12月,揚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揚子石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兼任揚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2004年5月,國研·斯坦福中國企業新領袖培養計劃一期1班學員;

2005年09月,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財務副總監;

2005年11月,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2006年05月,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屆董事會董事,中國石化高級副總裁兼財務總監;

2008年06月,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黨組成員;

2009年05月,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高級副總裁;

2016年05月,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總經理,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董事、黨組副書記;

2016年08月,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副董事長、總裁;

2018年05月,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董事長、總裁;

2018年07月,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總裁;

2018年10月,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

2020年01月,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

2020年03月,兼任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

㈡ 問:巴斯夫和中石化那個做得更好,我查化工企業排名是巴斯夫第一,但世界500強里中石化NB多了

巴斯夫不是做石油的,是做化工的,你可以看殼牌,美孚,皇家石油的排名。再看看這些公司與中石油石化的利潤率,再行考慮

㈢ BASF巴斯夫公司怎麼樣呀

在收入上,2009年的化工企業第一。巴斯夫(BASF)是全球領先的化工公司:The Chemical Company。公司的產品范圍包括從化學品、塑料、特性化學品、農用產品、精細化學品到原油和天然氣。作為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巴斯夫幫助各行各業的客戶取得更大成功。通過提供高價值產品和智能解決方案, 巴斯夫在應對全球面臨的問題中扮演重要角色,如氣候保護、能源效率、營養以及交通運輸與移動通訊領域等。巴斯夫2009年全球銷售額超過500億歐元,截至2009年底員工約105,000名。
中國的生產基地:
上海/浦東和漕涇
巴斯夫應用化工有限公司(BACC)於1994年在浦東成立,2000年起成為巴斯夫的全資生產企業。公司生產工程塑料和特種化學品如氨基樹脂、顏料前體、冷凍劑、皮革與紡織助劑和分散體。2007年6月,巴斯夫在BACC旁新建了一家聚氨酯特種產品生產基地:巴斯夫聚氨酯特種產品(中國)有限公司,運營著一個聚氨酯組合料廠、一個技術研發中心和一個熱塑性聚氨酯(TPU)生產裝置。 同時,浦東基地已成為巴斯夫亞太區三個主要研發基地中的一個。在漕涇的上海化學工業區內,巴斯夫與亨斯邁及幾家中方夥伴共同興建了兩家合資企業,生產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MDI)和甲苯二異氰酸酯(TDI)。MDI和TDI是生產聚氨酯的重要原材料,用於汽車工業和建築業以及冰箱、傢具被覆材料、床墊和鞋類等產品中。這個項目投資總額為10億美元,並已於2006年中期投產。
南京一體化石化生產基地
巴斯夫和中國石化各持該合資企業的一半股份,總投資額為29億美元。包括一套蒸汽裂解裝置和九套下游裝置,已於2005年開始運營。2009年9月,中國石化和巴斯夫正式啟動擴建工程的建設,雙方計劃共同投資約14億美元,包括擴建蒸汽裂解裝置和3套現有裝置,並新建10套化學品裝置。
重慶
2009年9月,巴斯夫對其計劃投資的重慶MDI項目進行了進一步的詳細介紹。巴斯夫和重慶市政府計劃在得到中國政府和巴斯夫執行董事會的最終批准後,到2013年實現這一年產40萬噸MDI生產裝置的機械竣工,並於2014年投入商業運營。

收入上,應屆畢業生5000,6000左右,和其他公司比不算很高。經理要看部門和級別了。一般化工公司的初級經理年薪在18-30萬吧。

㈣ 巴斯夫的商業領域

巴斯夫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商業領域是化學品,塑料,功能性化學品,農用化學品和食用化學品,石油和天然氣。 巴斯夫生產種類豐富的功能性化學品、塗料以及功能性聚合物,包括了洗滌劑、紡織加工、皮革化學品、顏料和膠粘劑的原材料。客戶來自於汽車、油、造紙、包裝、紡織、衛生用品、洗滌劑、建築材料、塗料、印刷和皮革工業。
植物保護劑和營養品
巴斯夫是植物保護化工產品製造商和生產農業、動物食品、制葯、日用品和化妝品工業原料等原料的精細化工產品供應商。巴斯夫的農作物生物技術研究專注於高效農業,綠色食品和高效提高作物產量產品。公司植物保護產品線不同於其他的農葯產品(植物保護和Sch?dlingsbek?mpfungsmittel,例如 Fungizide (抗真菌),農葯(抗病蟲)和除草劑(抗雜草))。精細化工產品主要有維生素,制葯活性物質,制葯輔助物質,Polymer für 頭發護理和防曬霜中的防紫外線成分。 巴斯夫依靠卡塞爾的全資子公司Wintershall AG開發石油和天然氣市場。與俄羅斯合作夥伴Gazprom一起,Wintershall在中歐和東歐的經濟活動相當活躍。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Gazprom,巴斯夫和能源公司E.ON)北歐天然氣管道建設項目。
科研情況及領先技術
巴斯夫集團非常重視研究開發(R&D),每年都投資約20億馬克,1996年更是達到了創紀錄的22.86億馬克。另外,巴斯夫集團還拿出2.7億馬克用於新實驗室、中試裝置和設備的建設。1996年,在巴斯夫集團各實驗室的工作人員有10091人,其中2393擁有大學學歷。1996年巴斯夫集團新增1107件專利,到年末在全世界共擁有75000項專利。
巴斯夫集團研究工作的特點是,除路德維希港總部的中央研究部門擁有強大的實力外,還在全球各地設立多個地方發展部門,在當地進行研究工作。設於路德維希港的中央研究設施有4個歷史悠久的實驗室,研究范圍分別為:化學品、塑料、醫葯品及植物保護產品,以及染料及助劑和特種化學品等。此外,又設多個工程發展部門,為整體的研究工作提供支援。世界各地的研究部門則分屬各營業部門及附屬公司所管轄,主要從事與生產及市場推廣有關的研究工作。巴斯夫集團在石油化工方面居世界領先地位的工藝技術有:
N--甲基毗咯烷酮抽提法制丁二烯技術
此技術最早於1968年實現工業化生產。到目前為止,世界上採用此項技術制丁二烯的裝置己達28套,遍及德、英、美、日、法、意、中、印、韓、巴西、羅馬尼亞、沙烏地阿拉伯、伊朗、奧地利等10多個國家,總生產能力達252.2萬噸/年,是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丁二烯抽提技術。
Novolen氣相潔聚丙烯生產技術
此技術1977年實現工業化,世界上採用此技術生產聚丙烯的裝置能力已達170萬噸/年,是僅次於海蒙特公司環管法的第二種應用最廣的聚丙烯生產技術。
MDEA法脫酸性氣體技術
此技術最早於1971年實現工業化生產。到目前為止,世界上採用此技術的脫酸性氣體裝置已有63套,已建的5套,在設計的14套,共82套,遍及德、美、加、荷、英、法、俄、日、韓、馬來西亞等27個國家。
改良雷帕法制1,4--丁二醇工藝技術
以甲醛、乙炔為原料制1,4--丁二醇的雷帕法由巴斯夫公司最早實現工業化生產,1975年巴斯夫公司又將其改進為改良雷帕法(即雷帕常壓法)。此法採用懸浮床流程,催化劑與產物在反應器內實行分離,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1,4.丁二醇生產工藝之一。
固定床氧化法制鄰苯二甲酸酚工藝技術
此法1976年開始工業化,以鄰二甲苯為原料,採用高效的釩一鈦系表面塗層環狀催化劑和列管式固定床反應器,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鄰苯二甲酸酥生產工藝之一。世界上採用此法的裝置能力已佔世界總生產能力的32%。
甲酸甲酯法制甲酸工藝技術
此技術於80年代初實現工業化,巴斯夫公司用此法建立了10萬噸/年的甲酸生產裝置。此法先以CO和甲醇為原料反應生成甲酸甲酯,生成的甲酸甲酯再在萃取劑存在下水解製得甲酸。
發泡聚丙烯主產技術
這是巴斯夫公司開發的新工藝,產品可用於汽車及保溫材料等。
可發性聚苯乙烯主產技術
巴斯夫公司早在1952年就取得了可發性聚苯乙烯生產技術的專利權。該集團在四大洲11個基地上生產可發性聚苯乙烯,並形成了商品名為styropor的由30多種不同品種組成的可發·性聚苯乙烯系列產品,其產量居歐洲第一位。
備種加氫精製和加氫處理催化劑制備技術
巴斯夫在長期的石油化工生產實踐中逐步形成了以烯烴和芳烴加氫、加氫脫硫、加氫脫氮、加氫脫金屬、潤滑油和蠟加氫精製為特點的各種加氫精製和加氫處理催化劑系列產品並擁有其制備技術,這些催化劑可用於各種原料的精製和處理,廣泛應用於石油化工中。
水溶性油漆主產技術
巴斯夫已採用其開發的此項技術於1993年在德國施瓦策蓬琅建成萬噸級生產裝置,其產品污染小,可用作汽車拋光漆。
巴斯夫新型阻燃塗料
巴斯夫的Lurapret系列紡織品塗料又有了新的阻燃品種。該配方是單獨與客戶根據實際生產需要共同開發的,特別適用於產業用和家用紡織品,從窗簾、百葉窗到床墊、影院、街車裝飾材料到酒店的遮光窗簾。Lurapret系列塗料可以減緩甚至阻止火勢的蔓延,保護人們避免燒傷,或者將經濟損失降至最低。

㈤ 德國巴斯夫集團的在中國的主要生產基地

綜述

1、浦東基地。

巴斯夫浦東基地是巴斯夫在德國以外最大的綜合基地之一,目前基地擁有員工約2500人。浦東基地成立於2000年,是巴斯夫在大中華區第一家全資生產基地。自2012年起,巴斯夫大中華區總部和亞太創新園也坐落於此。

㈥ 巴斯夫的生產基地

山東濟寧
巴斯夫公司(BASFSE)是世界500強企業、全球最大的精細化學產品基地;濟寧浩珂礦業公司是國內最大的煤礦安全用非金屬材料開發製造服務商。此次雙方合作,主要是進行礦用安全高分子材料及相關設備的研發生產。項目總投資10.37億元,注冊資本3.48億元。
南京一體化石化生產基地
巴斯夫和中國石化各持該合資企業的一半股份,總投資額為29億美元。這是巴斯夫有史以來最大的單筆投資項目。一套蒸汽裂解裝置和九套下游裝置於2005年開始運營。南京生產基地為國內市場生產優質的化學品和塑料。巴斯夫與中國石化計劃進一步投資9億美元以拓展生產基地。
上海漕涇的一體化異氰酸酯項目
巴斯夫與亨斯邁及幾家中方夥伴合作,共同在位於上海漕涇的上海化學工業區興建了兩家合資企業,生產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MDI)和甲苯二異氰酸酯(TDI)。MDI和TDI是生產聚氨酯的重要原材料,被用於汽車工業和建築業以及冰箱、傢具被覆材料、床墊和鞋類等產品中。這個項目投資總額為10億美元,並已於2006年中期投產。
上海浦東
巴斯夫應用化工有限公司成立於1994年,自2000年起成為巴斯夫的全資生產企業。公司生產皮革與紡織助劑和分散體等特種化學品。2007年6月,巴斯夫在浦東新成立了一家聚氨酯特種產品生產基地:巴斯夫聚氨酯特種產品(中國)有限公司包括一個聚氨酯組合料廠、一個技術研發中心和一個熱塑性聚氨酯(TPU)生產裝置。
巴斯夫計劃在重慶建造另一個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MDI)生產裝置,年產達40萬噸,通過這一項目,巴斯夫同樣關注迅速發展的中國西部市場。重慶是中國四個直轄市之一,擁有超過三千萬人口。
BACC 巴斯夫應用化工有限公司
BACC成立於1994年,原為巴斯夫與上海染料公司的合資企業,自2000年起成為巴斯夫的全資生產基地,在巴斯夫亞太區生產網路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公司位於上海浦東長江與黃浦江交匯處,緊鄰上海外高橋港口,是巴斯夫浦東基地中的重要一員。巴斯夫大中華區總部注冊在巴斯夫浦東,還包括巴斯夫聚氨酯特種產品(中國)有限公司 (BAPS)。
巴斯夫應用化工有限公司的產品廣泛應用於眾多行業及領域,如用於塗料、塑料及傢具行業、皮革及紡織製造業、建築和汽車行業及家用產品供應商等。BAPS巴斯夫聚氨酯特種產品(中國)有限公司
巴斯夫正在擴展其在亞洲的聚氨酯業務,並在上海浦東投資建設一個新的特種化學品生產廠。按國內客戶需求量身訂做的聚氨酯特種化學品將於2007年初開始在浦東生產。
該項目將包括一個聚氨酯組合料廠、一個技術研發中心和一個熱塑性聚氨酯(TPU)生產廠。
BACH巴斯夫化工有限公司
巴斯夫化工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在上海化學工業區興建並運作一套聚四氫呋喃(PolyTHF®)一體化生產設施。這套裝置年產能力為6萬噸聚四氫呋喃,於2005年中期全面投產。
緊鄰聚四氫呋喃綜合設施,巴斯夫還投資興建了一套聚異氰酸酯裝置。該設施年產8,000噸,2005年第二季度開始建設,預計2007年初投產。產品聚異氰酸酯用於汽車、工業和木材塗料,將供應整個亞太市場。
巴斯夫化工有限公司是巴斯夫的全資投資。
BAPC巴斯夫聚氨酯(中國)有限公司
巴斯夫於1998年在廣東省廣州南沙成立的生產聚氨酯組合料及為汽車避震系統配套的彈性體及緩沖零件(Cellasto®)的生產線裝置。組合料年產能力為3萬噸;彈性體及緩沖零件年產能力為320萬件,供應家電、建築、鞋類材料、汽車、傢具等各行業的客戶。
這家巴斯夫的全資生產企業有員工近100人。
BVC巴斯夫維生素有限公司
巴斯夫維生素有限公司(BVC)是巴斯夫與東北制葯總廠於1995年合資成立,巴斯夫於2000年將其在該公司佔有的股份從70%增加到98%,2005年收購剩餘的2%,從而成為巴斯夫的全資子公司。在中國東北的沈陽生產維生素、復合維生素、非維生素類飼料添加劑以及預混飼料產品,年產能約1萬噸,現有員工人100餘人。
2006年中,公司在廣東省佛山增加了一個生產泰可諾美的預混飼料廠,泰可諾美是為飼料行業提供的一種預混產品。這一生產廠將有70多名員工。BAPT巴斯夫聚氨酯(台灣)有限公司
巴斯夫於1988年在台灣新竹成立的聚氨酯組合料裝置,年產能力為1.1萬噸,供應家電、建築、玩具、鞋類材料、汽車、傢具等各行業的客戶。
這家巴斯夫的全資生產企業有員工40多人。
BEMC巴斯夫電子材料(上海)有限公司
2005年巴斯夫收購了默克集團(Merck KGaA)的全球電子化學業務。原伊默克電子化學(上海)有限公司更名為巴斯夫電子材料(上海)有限公司。
巴斯夫電子化學(上海)有限公司是中國內地領先的電子材料供應商,主要提供半導體暨液晶薄膜顯示器製造業所需的電子化學品,分為五大類,包括:潔凈製程用化學品、蝕刻用化學品、微影製程化學品、化學機械研磨製程用化學品和銅製程相關化學品等產品。
巴斯夫電子材料(上海)有限公司是巴斯夫的全資企業。BEMT台灣巴斯夫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通過此次收購,默克在台灣的電子化學業務現更名為台灣巴斯夫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繼續成為台灣半導體和液晶顯示器製造業中的領導供應商。
台灣巴斯夫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半導體暨液晶薄膜顯示器製造業所需的高品質,涵蓋潔凈製程用化學品、蝕刻用化學品、微影製程化學品、化學機械研磨製程用化學品和銅製程相關化學品等。
台灣巴斯夫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巴斯夫的全資企業,員工人數超過260人,在台灣桃園縣和台南擁有3個生產基地。合資生產企業 揚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責任公司
巴斯夫與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SINOPEC)於2000年 12 月在江蘇南京成立了一家合資企業:揚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責任公司(BYC),旨在建設並運作一個一體化石化基地。該合資企業總投資額達29億美元,巴斯夫擁有50%的股份。該一體化石化基地的核心是一套蒸汽裂解裝置,它為九套生產下游產品的世界級裝置提供原料,已於2005年中期投入商業運營,9月舉行了盛大的投入商業運營儀式。每年產出170萬噸優質化學品和聚合物,以滿足國內市場需要。公司約有員工1500人。
2009年9月28日,中國石化和巴斯夫於今日正式啟動了揚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責任公司(BYC)擴建工程的建設,雙方計劃共同投資約14億美元,生產下游化學品中間體和專用化學品,服務於國內市場。
揚巴二期項目包括將蒸汽裂解裝置的乙烯年產量從60萬噸增加到74萬噸、新建一套2-丙基庚醇裝置、一套非離子表面活性劑裝置、一套醇胺聯合裝置等10套化學品裝置以及擴建3套現有裝置。產品將主要服務於農業、建築、電子、醫葯、汽車、化學品製造等各行業。
SBPC,SLIC,HPS
2003年3月,巴斯夫、亨斯邁及其中方合作夥伴成立三家合資公司,共同在上海化學工業區興建一套一體化異氰酸酯綜合裝置。2003年11月,該裝置獲得中國政府批准,將產能優化至世界級水準,粗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MDI)的產能將為每年24萬噸,而甲苯二異氰酸酯(TDI)則為16萬噸。得到此次批准後,已於2003年底開始基地建設准備,2004年舉行了破土動工儀式。預期2006年投入商業生產。
三家合資公司分別為:
上海聯恆異氰酸酯有限公司(SLIC)- 一家年產24萬噸粗MDI的製造工廠,包括起始原料苯胺和硝基苯的生產設施。工廠將由巴斯夫、亨斯邁、上海華誼(集團)公司、上海氯鹼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石化上海高橋石油化工公司建造。
上海巴斯夫聚氨酯有限公司(SBPC)- 一家MDI精加工工廠和一家年產16萬噸TDI的工廠,生產起始原料硝酸和二硝基甲苯。將由巴斯夫及其合作夥伴上海華誼(集團)公司和中國石化上海高橋石油化工公司建造。
上海亨斯邁聚氨酯有限公司(HPS)- 一家MDI精加工工廠及一家預聚合物工廠。其生產裝置由亨斯邁和上海氯鹼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建造。 揚子巴斯夫苯乙烯系列有限公司
揚子巴斯夫苯乙烯系列有限公司(YBS)是巴斯夫與合作夥伴揚子石油化工公司於1994年10月在南京成立,巴斯夫佔有60%股份。該廠現有員工超過200人,生產乙苯、苯乙烯、聚苯乙烯及可發泡聚苯乙烯Styropor®。該公司的產品主要用於包裝工業、電子和電氣設備、玩具和家用產品。 上海高橋巴斯夫分散體有限公司
上海高橋巴斯夫分散體有限公司(SGBD)是巴斯夫與上海高橋石化公司於1986年建立的合資企業,雙方各佔50%股份。該廠現有員工80多人,生產用於塗布紙張及地毯用的苯乙烯-丁二烯膠乳。該公司於2002年將其年產量提高至13萬噸,2005年初進一步提高至21萬噸。 巴斯夫上海塗料有限公司
巴斯夫持有巴斯夫上海塗料有限公司(BSC)的60%股份,合資夥伴為上海塗料有限公司。公司於1995年成立,自1997年1月起生產各種主要用於汽車工業的陰極電泳漆、二道底漆、面漆、金屬底色漆、罩光清漆及助劑,以及塑料漆等,年產量為1.7萬噸,現有員工200多人,為各大中國汽車製造商首選的汽車原廠漆供應商。 巴斯夫吉化新戊二醇有限公司
巴斯夫吉化新戊二醇有限公司(BPNC)是巴斯夫於1995年在中國東北吉林省與吉林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合資成立。巴斯夫在該公司中佔60%股份,於1998年5月投產。新戊二醇的設計年產能力為1.5萬噸,2004年增加至1.8萬噸,2005年10月再次增至2.5萬噸。新戊二醇主要用於粉末塗料樹酯、不飽合聚酯、塑料及醫葯的生產。該廠現有員工近50人。
BCGC
巴斯夫催化劑桂林有限公司
巴斯夫催化劑桂林有限公司(BCGC)是巴斯夫於2007年收購原桂林利凱特後獨資成立的一家生產摩托車及小型通機排放催化劑企業,有員工150多人。 巴斯夫台氰農化股份有限公司
巴斯夫台氰農化股份有限公司(BTCC)是巴斯夫與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在2002年12月完成交易程序後成立的55(巴斯夫):45合資企業,生產基地年產能為1.2萬噸,位於新竹,生產優質的植保配方產品。
巴斯夫在全球范圍最大的競爭對手是美國陶氏Dow化學

㈦ 中石化有多少子公司哪個子公司效益最好

子公司有以下這些,至於效益年年會有差異,不提供絕對答案:
全資子公司: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中國石化國際事業有限公司、中國石化化工銷售分公司、中國石化煉油銷售有限公司;
控股子公司: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化齊魯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化揚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化鎮海煉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化儀征化纖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化石家莊煉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化集團茂名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國石化勝利油田大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化中原油氣高新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化武漢石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國際石油化工聯合有限責任公司、石化盈科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石化冠德控股有限公司、中國石化中原石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參股子公司:中國石化福建煉油化工有限公司、揚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責任公司、上海賽科石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茂名石化巴斯夫有限責任公司。
補充一下,2017年《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揭曉,中國兩大國有石油企業中石化和中石油分列榜單前兩位,兩桶油的營收之和超過了全部500家上市公司總營收的10%。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所有上市公司中,全國最大的綜合油氣工程與技術服務公司中石化油服虧損161億元,居虧損榜首位。
中石化油服此前公布的業績報告顯示,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429億元,同比減少28.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161億元。巨額虧損令中石化油服一度戴上「A股虧損王」的帽子,這一虧損額不僅創造石化油服上市以來虧損紀錄,也是A股歷史上第二大虧損案例,僅次於2014年中國鋁業162.16億元的虧損。

㈧ 中國的化工銷售趕超巴斯夫、陶氏化學等老牌化工企業,是實力,還是其他

第1名怎麼來的?
近日,美國《化學周刊》2015年度世界化工10億美元俱樂部的最新排名出爐:
中國石化以688.98億美元的化工銷售收入取代巴斯夫公司首次登頂!

第2名——巴斯夫,677.71億美元。此前巴斯夫已經連續8年位居榜單頭名。
巴斯夫集團
在歐洲、亞洲、南北美洲的41個國家擁有超過160家全資子公司或者合資公司。公司總部位於萊茵河畔的路德維希港,它是世界上工廠面積最大的化學產品基地。
第3名——陶氏化學,581.67億美元。
美國陶氏
在35個國家運營188個生產基地,產品達5000多種。陶氏為全球160個國家和地區的客戶提供種類繁多的產品及服務,並將可持續發展的原則貫徹於化學和創新,為各消費市場提供更加優質的產品,包括純水、食品、葯品、油漆、包裝,以及個人護理產品、建築、家居和汽車等眾多領域。
第4名——埃克森美孚,與去年一樣,仍為第四。
埃克森美孚公司
世界最大的非政府石油天然氣生產商,總部設在美國德克薩斯州愛文市。在全球擁有生產設施和銷售產品,在六大洲從事石油天然氣勘探業務,在全球位居行業領先地位,其歷史可以追溯到約翰·洛克菲勒於1882年創建的標准石油公司。公司連續85年以上獲得3A信用等級,是世界上保持這一記錄為數不多的公司之一。
據了解,2015年度排名以入圍企業2014年化工業務銷售收入為排名依據。
中石化的排名穩步上升
在過去的兩年中排名第二,在2011年和2012年的排名中也是位居前五。中石化排名的上升反映出亞洲和中東化工生產商的崛起。

進入新世紀,亞洲和中東化工生產商已經逐步成長為全球領先的化企,與北美和歐洲同行一較高下。除了中石化外,位居今年榜單前十強的亞洲和中東化學公司還有SABIC和台塑以及三菱化學。

多數亞洲和中東入圍榜單的化企在今年榜單的名次也出現了上升。如阿聯酋IPIC公司的排名從去年的第19位上升至今年的第14位,泰國PTT化學公司的排名從第23位上升至第17位,泰國SCG化學公司從第71位上升至第49位,印尼因多拉瑪公司從第69位上升至第50位。
銷售收入增速放緩
從榜單看,2014年化工公司銷售收入大多數仍在增長,但增速遠低於前幾年。2014年銷售收入中位數同比增加1.0%,遠低於2013年的6.0%和2012年的4.5%。
今年上榜的109家化工公司平均銷售收入為123億美元。化工公司盈利表現較好,營業利潤中位數同比增加3%,109家公司平均營業利潤為12.4億美元。

今年排名前10的化工公司中經濟發達體仍佔多數,其中美國3家——分別為陶氏化學、埃克森美孚、杜邦;總部設在歐洲的也有3家——即巴斯夫、利安得巴塞爾工業和英力士。

歐洲和中東地區排名前十強的化工公司在2014年的平均銷售收入達到313億美元,而亞洲地區排名前十強的化工公司的平均銷售收入為257億美元,美洲則為254億美元。
2014年是化工巨頭的艱難一年

2014年巴斯夫、陶氏化學、利安德巴塞爾和英力士的銷售收入呈現增長,但是埃克森美孚和杜邦的銷售收入卻出現下降,不過盈利能力保持穩定。北美生產商繼續受益於頁岩氣革命帶來的廉價原料,2014年下半年油價的大幅下挫也給依賴於石腦油為原料的歐洲化工生產商帶來了轉機。

油價下跌對化工行業的影響也並非完全有利。事實上,石化生產商已感受到降價的壓力,特別是油田化學品需求下降已經嚴重傷害到相關特種化學品公司,油價下跌還直接削弱了北美的原料優勢。
化工成中寒冬里的一把火
市場寒冬中,化工業務則成為了中石化上半年中最為搶眼的板塊,就像那「冬天裡的一把火」,直接實現了由虧損到盈利101億元的超級逆轉。
去年上半年,中石化化工業務為虧損40億元,全年該板塊收益也僅為22億元,而今年上半年化工板塊的收益則達到了101億元,同比增加141億元。
面對市場寒冬,去年上半年中石化勘探業務收益將近300億元,而今年由於原油價格同比大幅降低,中石化勘探板塊上半年實現經營虧損人民幣18億元,同比減少收益人民幣301億元。
煉化板塊盡管營收下降,但是卻貢獻了最多的凈利潤。2015年上半年,中石化煉化板塊經營收入為人民幣4857億元,同比下降25.5%;經營收益達到人民幣153億元,同比增長了57%。
「油價較低時,會刺激對成品油的需求,中石化在煉化上的銷量和毛利都會有所好轉。」業內人士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