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海藻石油發明了什麼
擴展閱讀
鰻魚飯的成本價是多少 2025-01-11 18:01:47
存原材料成本多少錢 2025-01-11 17:56:02

海藻石油發明了什麼

發布時間: 2024-11-23 08:14:57

⑴ 海藻怎樣變成石油

海藻在太陽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然後在細胞內生成油脂。經過遺傳基因改良過的單細胞海藻在池塘中只需五天就可收獲。
把海藻從水中撈出,經過一種熱化學工藝的「濕性提取法」處理後,油脂便從海藻中分離出來了。
石油是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才逐漸形成的寶貴資源,但用起來卻消耗得非常快。美國的科學家日前利用藻類作為原料,加快了「原油」的形成過程,只需並賣要約一個小時即可得到用藻類生產的生物燃料。
在已知銷蔽空的生產清潔能源的方法中,利用藻類生產的生物燃料最接近於海底沉積物產生的原油。在數百萬年的時間里,海底的沉積物經由微生物的作用變成了我們所熟知的石油。而最近,美國能源部的科學家們的研虧瞎究成果,使得這一需要進行數百萬年的反應得以在1小時內完成。

⑵ 海藻的價值有哪些

海藻具有很高的工業、農業、食用及葯用價值。巨藻是很重要的工業原料,不但可以從中提取或用於製造碘、鉀、褐藻膠、甘露醇、甲烷、乙醇、輕油、潤滑油、石蠟、橡膠、塑料等多種工業產品,而且它可作為一種新的生物能源。美國的海洋科學家曾在離太平洋沿岸城市聖地亞哥大約100千米處建立了一個水下種植場,在12米深的海水中,人工移植了一種巨型褐藻。這種海藻一天能生長60厘米並含有豐富的有機物質。只需藉助於細菌就可以很容易地把這些有機物質變成可燃氣體——甲烷,還可以採用簡單的加熱辦法把它們變成「類石油」產品。根據有關專家計算,一個面積為4108平方米的水下種植場,能夠為一個50000人口的小城市提供全部用油。一個延伸750千米的大型海藻種植場所提供的甲烷,足夠頂替美國目前使用的所有天然氣用量。目前,美國能源部與太陽能研究所正在擴大實驗,在水池中灌注海水培養這種單細胞的海藻,用來直接煉制汽車用的汽油與柴油。

⑶ 為什麼到大海里去取寶

20世紀初,有人在美國墨西哥灣的海面上,發現飄浮著一層閃閃發光油花。人們奇怪,這油花是什麼?是從哪兒來的呢?人們撈起一些油花來分析,發現是石油。要知道,當地並沒有在陸地開發石油,也沒有人往海里倒石油啊。於是,有人分析,這石油不是從陸地來的,而是來自海底。就這樣,人類開始了海底採油的歷史。

海底有石油,這一點兒也不奇怪。因為石油是古代有機物沉積而變來的。在海洋里,有適合生物生長的環境,也有使生物變成石油的條件,只是由於它躲在海的底下,人們一時還難以發現它,更談不上開采它而已。

後來,科學進步了,尋找石油的方法也更先進了,使人類探測海底石油方便了。比如,有一種海上人工地震法,就能探測石油。是用炸葯在海上放炮,放炮產生的地震波向海下傳播,當這種波遇到海底不同的岩層層面時,就會反射回來。有石油的地層,往往是由不同性質的石頭構成的,上面是不透水的頁岩,下面是疏鬆多孔的砂岩。地震波從這種地層反射回來後,可以用磁帶記錄下來,經過計算機分析,就能探出確有石油存在。地球上的油田,包括海底油田,百分之八十都是用這種方法發現的。

據普查顯示,海底不但有石油,而且藏量極為豐富,僅就目前探測出的,就佔地球上石油總儲藏量的三分之一。

知道海底有石油,這是第一步。下一步是如何開采。在海上採油,可比在陸上困難得多啊。即使在大陸架淺水區,水深也有20米,深水則有二三百米。所以,要用一套特殊的設備,才可能在海上採油。

海上採油一般是用鑽探船。這種船最早出現是在40年代。船表面上像是一個浮在海面的平台,實際上平台是由支柱固定在海底。在平台上安裝有鑽井。鑽井的形狀和陸地上的一樣。鑽完之後,平台可以卸下,移到新的地方安裝。現在,出現了一種自航式鑽探船,它可以像船一樣航行,在深於200米的海域作業。

海上採油,現在已經不新鮮了。那麼,海底有煤嗎?能不能從海底採煤呢?回答也是肯定的。

據有關資料顯示,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海底煤田達100多個。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英國、希臘、冰島、加拿大、土耳其、芬蘭、法國、智利、日本等國近海水域,我國近海水域也有發現。

最著名的海底採煤工程是在南美智利的麥哲倫海峽,它是地球最南端的煤礦,煤層厚度達30米,總儲量達5000億噸。日本煤的開采量有30%來自海底,主要集中在北海道和九洲。

海底採煤的方法一般是開鑿海底坑道,採用機械化設備將煤運到海面。這真像「黑龍出海」了。

海里還有一種重要的燃料,那就是原子能資源——鈾和氘。這些資源大都分布在海水中,由於很分散,提煉起來十分困難。比如鈾,從1000噸海水中,也提煉不出銹花針大小的重量來。

但是,科學家也不放過這些可貴的資源,並想方設法來提取。有一種吸附法,可以提煉鈾。不過這要處理大量的水。如果每小時不斷地吸附1億噸海水,一年可提煉出1000噸鈾來。而要讓這么多海水流經吸附床,則要設置幾千台大水泵。這當然是十分困難。

還有一種海洋煉鈾法,就是從綠藻中得到鈾。綠藻是一種海藻,它在生長過程中會自動吸取鈾。據估計,1千克干綠藻中含有0.3克鈾。這種方法提煉鈾為原子能的利用帶來新希望。

⑷ 海藻的化工用途

以海藻為原料製成的化工產品。1670年日本發現了用紅藻生產瓊膠的方法,並開始海藻膠的生產。20世紀50年代末中國進行了從海帶提取褐藻膠、甘露醇和碘的綜合利用研究,60年代末投入工業性生產。海藻加工產品主要有紅藻膠質製品與褐藻化工產品兩類。
海藻能夠避免與農作物爭奪耕地和淡水資源,有望成為未來理想的生物燃料。到目前為止,海藻生物燃料尚不具備經濟性,但隨著石油價格的不斷上漲,以及海藻可以提取出高附加值產品,這種情況可能會有所改變。英國阿伯里斯特維斯大學的傑西卡·亞當斯表示,海洋中生長著大量海藻,而人們卻沒有真正加以利用。法國海藻技術研究中心的揚尼克·勒瑞特也表示,海藻生長非常迅速,而且無需消耗淡水。
與陸地植物一樣,海藻中的碳水化合物可以用多種方式轉化成燃料。海藻可以通過熱解來製造油料,通過細菌發酵來生產乙醇,通過厭氧消化來轉化為甲烷。
海藻漂浮在水中,因而無需像陸地植物一樣製造木質來對抗地球引力。粗糙且難以降解的木質是將陸地生物燃料推向市場所面臨的關鍵障礙之一。 紅藻膠質製品,紅藻膠質的基本化學成分是由半乳糖組成的半乳糖膠。不同種類紅藻所含膠質中半乳糖的構型和構象以及所含硫酸基的數量與結合位置不同,各種製品的性質也有不同。
主要製品有:
① 瓊膠。又稱瓊脂、凍粉。從石花菜、江蘺等紅藻中用熱水提取出來的一種海藻多糖。加熱至90℃左右呈溶膠狀,冷至30℃左右時呈強度較高的凝膠。瓊膠由中性的瓊膠糖和一系列連續的硫酸性瓊膠兩部分組成。加工方法主要是天然凍干法和機械加工法。瓊膠在食品工業上主要用作軟糖、罐頭製品的凝凍形成劑,冷飲食品的穩定劑和乳化劑;醫學上用作培養基、輕瀉葯等。
② 卡拉膠。從角叉菜等紅藻中以熱水提取出的膠質。其膠液經處理可分成沉澱和不沉澱兩部分,分別稱為K-卡拉膠和λ-卡拉膠組分。其中K部有較強的凝固能力,工業生產的卡拉膠是兩者的混合物。生產方法有烘乾法、異丙醇脫水法和鹼預處法等。用途與瓊膠基本相同。
③ 叉紅藻膠。從帚狀叉紅藻中以熱水提取出的多糖。此種藻類多產於大西洋北部。叉紅藻膠的主要化學結構類似K-卡拉膠。用途和卡拉膠相似,絕大部分用於食品工業。
④ 海蘿膠。海蘿屬紅藻所含的膠質。海蘿加熱水攪拌提取,濾液與染料可直接配成印花漿使用。 褐藻化工產品主要有褐藻膠、碘和甘露醇等。褐藻膠是從海帶等褐藻經加鹼提取出的一種水溶性高粘度膠體,是所有褐藻所共有的細胞間多糖。褐藻膠包括水溶性褐藻酸的銨、鈉、鉀鹽,以及不溶於水的褐藻酸及其鈣、鐵等兩價以上的金屬鹽類。一般所說的褐藻膠主要指褐藻酸鈉。主要在食品工業中用作穩定劑、增稠劑、果醬等的凝凍成形劑;在醫葯衛生中用作乳化劑、葯片崩解劑、止血紗布等。有些褐藻膠有阻止動物體吸收放射性鍶的效果。在海帶的水浸泡液中加入酸和氧化劑使碘游離,通過陰離子交換樹脂標使碘吸附,再通入還原劑解吸、氧化,精製後即得醫用碘。從交換樹脂柱流出的液體中加鹼除去不溶物,然後經電滲析器脫鹽、濃縮、結晶即得甘露醇。碘廣泛用於人民生活、醫葯衛生、國防工業和農業等方面。甘露醇可用作治療眼、腦、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的注射劑和口服葯;其衍生物可用作乳化劑以及用於製造泡沫塑料、炸葯等。

⑸ 為什麼用海藻也能提取石油

微藻作為一種綠色植物它能夠吸收掉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隨後還能通過自身的化學反應來轉變成一種脂類的有機物。隨後科學家們就可以通過這類含有脂類的藻類來提取石油!

世界能源主要來自石油,每年世界需要13太瓦的能源。而到2050年可能達到26太瓦。石油燃料昂貴,不可再生且產生溫室效應。世界銀行的經濟學家NicholasStem說:「溫度變化是世界經濟面臨的最大問題。」

Seefeldt和數位USU教授組成了一個小組,主要致力於利用農業廢物或陽光等發展新的能源技術。美國Utah州通過Utah科學技術研究部門給予這一研究計劃為期5年,總共6百萬美元的資助。研究組目前已經開展了數項和工業界的合作關系,並且有一項專利已經通過,此外還有4項在審批中。Seefeidt最後說:「USU希望為解決世界能源問題作出努力。」

⑹ 為什麼用海藻也能提取石油

1. 微藻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並將其轉化為脂類有機物。
2. 科學家利用這些含脂類的微藻提取石油,其效率驚人,每公頃微藻可生產八萬升石油物質,且整個過程僅需兩周。
3. 盡管這項技術仍在實驗階段,但其潛力巨大,有望大幅降低未來油價,甚至可能比水還便宜。
4. 這項技術吸引了世界其他國家的關注,許多國家希望學習並應用這一技術。
5. 生物柴油是一種環保燃料,主要來源於大豆和玉米,但其價格受供需影響不斷攀升。
6. 為了滿足人類和動物的食物需求,可能需要利用所有耕地種植大豆和玉米,這對環境造成壓力。
7. 世界能源主要依賴石油,需求量逐年增加,但石油資源有限且產生溫室氣體。
8. 世界銀行經濟學家Nicholas Stem指出,溫度變化是全球經濟面臨的最大挑戰。
9. Seefeldt教授及其團隊致力於開發利用農業廢物和陽光等的新能源技術。
10. 美國的Utah州科學技術研究部門為這一研究計劃提供了五年、六百萬美元的資助。
11. 研究組已與工業界建立合作,並獲得一項專利,另有四項在審批中。
12. Seefeldt表示,USU希望為解決全球能源問題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