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運用供給原理為什麼限制石油產量
擴展閱讀
定投怎麼降低持倉成本 2025-01-11 16:35:28

運用供給原理為什麼限制石油產量

發布時間: 2024-11-24 03:39:41

『壹』 論述題.運用供求理論分析說明石油輸出國組織為什麼要限制石油產量!

1、供求定理是指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需求的變化分別引起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的同方向變化;供給的變化分別引起相反方向的均衡價格變化和同方向的均衡數量變化。
2、 歐佩克經常限制石油產量,因為石油價格會在石油需求沒有變化的情況下上漲。如圖所示,限產政策使供給曲線從S1移到S2,均衡點從E1移到E2,價格從P1上升到P2。
3、同時,由於石油是各國的重要能源,其需求價格彈性小,因此需求下降幅度小於價格上漲幅度,從而導致價格上漲引起的銷售收入增加必須大於需求減少導致的銷售收入減少,歐佩克的總收入就會增加。如圖,價格上漲後,需求從Q1到Q2減少,但q2ae1q1小於p1ae2p2,即總收入增加。
因此,石油輸出國組織往往會限制石油生產,否則石油生產國將遭受收入損失。
拓展資料:
1、據數據,全球70億人「穿」0.8噸油,「吃」0.6噸油,「住」3.8噸油,「旅行」3.8噸油,共9噸。在歐美發達國家和中國等新興工業化發展中國家,這一數據翻了一番,增加了幾十倍。事實上,這些數據顯然還是偏低的。根據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早在2012年,全球石油產量為41.2億噸,全球70億人人均石油消費量為589公斤。如果全球人均預期壽命為67歲,地球人人均生活消費量為39.43噸。 2012年,中國有13.54億人口,消費石油4.84億噸,人均消費357.5公斤。平均預期壽命為73.5歲,因此中國人一生將消耗26.3噸。
2、以服裝為例。我們可以從服裝的標簽上看到它的材質。滌綸、腈綸和尼龍,包括現在著名的萊卡和莫代爾,都是由石油生產的合成纖維。可以說,世界上每10件衣服中就有7件是石化工業原料生產的,而植物纖維生產的衣服大部分都添加了一些化纖材料或石油化工產品生產的材料進行表面處理。七彩染料和洗衣粉、洗衣液、衣領網、洗衣用柔軟劑等均由石油化工產品制備而成。由於石化行業供應大量低成本、高效率的合成纖維,所以今天的衣服五光十色,物美價廉。合成纖維廠佔地約一個足球場(5000平方米),年產纖維9萬噸;如果種植棉花來滿足同等規模的市場需求,需要1600平方公里的土地,比台灣還大。由此可見合成纖維的發展對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性。如果我們喝一瓶礦泉水,我們需要 0.25 瓶當量的油。如果我們喝不到一瓶,我們可以節省0.25瓶油。

『貳』 運用供求理論分析為什麼石油輸出國要限制石油的產量

石油是緊缺資源,而且也是有限資源,石油市場屬於賣方市場,賣方說了算,如果產量(供給量)太大,可能導致油價下跌,當油價下跌的幅度大於產量增加的幅度時,總的收入還是減少了。而適當的減少供給,可能會導致油價有較大程度提升,因為油的需求價格彈性較低,不管油貴油賤,都得用它。這樣做的話,不但能增加收入,而且還能降低有限資源的消耗速度。

『叄』 用供求定理和需求彈性理論說明石油輸出國組織為什麼經常限制石油產量

答:(1)供求定理是指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需求變動分別引起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的同方向的變動;(1分)供給變動分別引起均衡價格的反方向的變動和均衡數量的同方向的變動。(1分)
(2)石油輸出國組織經常限制石油產量,是因為在石油的需求沒有變化的情況下,石油的價格將上漲。(1分)如圖所示,限制石油產量的政策使供給曲線由S1向左平移至S2,均衡點由E1移動到E2,價格從P1上升到P2。(1分)
(3)同時,由於石油為各國的重要能源,其需求價格彈性較小,從而其需求量的下降幅度會小於價格的上漲幅度,使得價格上升所造成的銷售收入的增加量必定大於需求量減少所帶來的銷售收入的減少量,石油輸出國組織的總收益將增加。(1分)如圖所示,價格上升後,需求量由Q1減少為Q2,但Q2AE1Q1小於P1AE2P2,即總收益增加。(1分)
因此,石油輸出國組織經常限制石油的產量,否則,各石油生產國將蒙受收入上的損失

『肆』 為什麼在20世紀70年代,石油輸出國組織要限制石油的生產

限制石油的生產是為了上漲石油價格,用供需杠桿調節經濟收入。限制石頭生產,從短期來看會增加該組織成員國的收益,從長遠上來看也有利於世界石油市場的穩定。
因為石油為各國的重要能源,其需求缺乏彈性,故當降低產量時,石油價格就會上漲。若該組織不限制石油的生產,各成員國將因價格下跌而減少其收益。
石油作為世界各國必需的工業品,其需求價格彈性較小,即石油價格的波動百分比要大於其所帶來的石油需求量波動的百分比。在石油的需求沒有明顯變化的情況下,石油輸出國組織限制石油的供給,會使得石油的價格將上漲。總收益增加,若不限制石油供給,供給增加將導致油價下降,造成損失。故要限制石油產量。
20世紀70年代,中東戰爭引起阿拉伯國家通過自己掌握的石油資源報復西方國家,出口石油的蘇聯支持阿拉伯國家這樣的行為。這是一次完美的國際壟斷行為,美其名曰報復以色列等國,在當時那種東西方陣營的競爭環境下,西方國家幾乎也沒有什麼反抗,無奈的接受了這種現實。不僅是西方國家,所有石油進口國都深受其害。中國應該是那時的輕度受益者,畢竟中國也開始出口石油了。
拓展資料:
70年代歐佩克兩次大幅度提高石油價格的影響巨大,帶來了西方國家經濟滯脹現象,這幾乎是一種全新的經濟現象。經濟滯漲,顧名思義就是經濟發展停滯,伴隨著通貨膨脹。歐佩克石油壟斷組織大幅度提高石油價格,石油進口國家需要用更多的錢購買石油,這增加了石油進口國國民與企業的負擔。石油產品價格上漲也引起許多商品因為與石油有些關系而價格上漲。那些似乎與石油沒什麼關系的商品,也會因為其他商品價格的上漲而上漲,這就是全面的物價上漲。這個物價上漲模式是成本上漲導致的物價上漲,屬於輸入型通貨膨脹。企業與個人的收入在某個時候是一定的,企業與個人的收入決定消費量。進口石油價格高漲,導致企業與個人相對較多的在石油領域上消費開支。

『伍』 結合圖形,用供求定理和需求彈性理論說明石油輸出國組織為什麼經常限制石油產量

石油輸出國組織經常限制石油產量,是因為在石油的需求沒有變化的情況下,食油的價格將上漲。

限制石油產量的政策使供給曲線S1向左平移到S2,均衡點也隨之平移,價格上升。

同時,由於石油為各國重要能源,其需求價格彈性較小,從而其需求量的下降會小於價格的上漲幅度,使得價格上升所造成的銷售收入的增加必定大於需求量減少所帶來的銷售收入的減少量,石油輸出國組織的總收益將增加。

如上圖,價格上升後,需求量減少,但總收益仍然增加。

因此,石油輸出國組織經常限制石油的產量。否則,各石油生產國將蒙受收入上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