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煤可以干什麼來自哪
煤的作用:
1、煤的氣化
煤氣化可用於產生合成氣,這是一種一氧化碳(CO)和氫氣(H2)氣體的混合物。通常合成氣被用於燃燒於燃氣輪機產生電力,但是,通過費托合成工藝,合成氣的通用性也允許它被轉換成運輸燃料如汽油和柴油。煤氣化聯合費托技術被南非的薩索爾化學公司使用,從煤和天然氣生產汽車用的燃料。
2、水煤漿
水煤漿燃料是懸浮在水中的細煤顆粒的可燃混合物。是由大約65%的煤、34%的水和1%的添加劑通過物理加工得到的一種低污染、高效率、可管道輸送的代油煤基流體燃料。它改變了煤的傳統燃燒方式,顯示出了巨大的環保節能優勢。尤其是近幾年來,採用廢物資源化的技術路線後,研製成功的環保水煤漿,可以在不增加費用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水煤漿的環保效益,它可用於為鍋爐,燃氣輪機,柴油發動機以及供暖和發電站供電。
3、化工品的生產
煤炭是生產許多化肥及其它化工產品的重要原料。生產這些產品的主要途徑是煤氣化產生合成氣。直接從合成氣生產初級化學產品包括甲醇,氫氣和一氧化碳,它們是化工產品的基本成分,從中可以繼續生產衍生化學產品的整個化工產品頻譜的製造,包括烯烴,乙酸,甲醛,氨,尿素等。作為初級化學品和高價值的衍生產品的前體,合成氣的通用性提供了的一種選擇,使用相對便宜的煤炭,以產生廣泛的有高價值的商品。
4、焦煤和焦炭利用
焦碳作為煉鐵的重要原料,對生鐵的質量有關鍵的作用,如果含硫和磷高,會嚴重降低生鐵質量,灰分高會降低熱值。因此用於煉焦的煤必須經過洗選,以降低其灰分和硫含量。煉出的焦碳必須選大塊堅實的,不能在高爐中被壓碎,以便可以通風。選出的碎焦只能做燃料,碎焦做燃料發熱量大,不冒煙,是很好的燃料。
5、焦煤和焦炭利用
焦碳作為煉鐵的重要原料,對生鐵的質量有關鍵的作用,如果含硫和磷高,會嚴重降低生鐵質量,灰分高會降低熱值。因此用於煉焦的煤必須經過洗選,以降低其灰分和硫含量。煉出的焦碳必須選大塊堅實的,不能在高爐中被壓碎,以便可以通風。選出的碎焦只能做燃料,碎焦做燃料發熱量大,不冒煙,是很好的燃料。
煤的采礦方法:
大部分煙煤和無煙煤均利用深度採煤法所取得,而近代技術已可使用露天採煤法。露天採煤法需動用每小時能移除數百公噸之大型挖土機,移走數百英尺深之表面土層。雖然成本較低及較快擴挖速度,但會破壞環境景觀。一般深度採煤法之深度為數百呎至數千呎,通常需要數個直井作為坑道通風,抽走甲烷並減少礦坑內部之熱與濕度。目前大約90﹪以上的煤田利用機械方式採煤和輸送,因而坑道內之運輸主要依賴輸送帶,其將煤輸送至直井,然後再送出地面予以清洗、分類等處理。
(1)一噸油頁岩可以生產多少石油擴展閱讀:
1、煤炭的淘汰
關閉現有運行的燃煤電廠和防止建造新的燃煤電廠。 目的是減少會導致氣候變化的高濃度溫室氣體的排放。
2、煤礦稀薄程度的形成
一座煤礦的煤層厚薄與這地區的地殼下降速度及植物遺骸堆積的多少有關。地殼下降的速度快,植物遺骸堆積得厚,這座煤礦的煤層就厚,反之,地殼下降的速度緩慢,植物遺骸堆積的薄,這座煤礦的煤層就薄。
『貳』 如何提取原油
石油是從油頁岩中提取出來的。油頁岩又稱油母頁岩,是由沉積在淺海和湖沼中的腐泥轉換而來的。在地殼不斷下降和在深水缺氧的條件下,經嫌氣細菌的作用,使腐泥中的有機物質發生還原與分解反應,形成含有豐富碳氫化合物的瀝青砂和油頁岩。它的原始物質除古代水生植物、孢子和花粉之外,還有若干動物質。面對日益臨近的能源危機,各國科學家們非常重視研究新能源的開發使用,並且已經成功地從自然界的一些物質中提取出了石油。目前提取石油的新方法主要有:從樹木中提取:科學家最近發現,有些樹木在進行光合作用時,會將碳氫化合物存在體內,形成類似石油的烷烴類物質。如巴西的苦配巴樹的樹液稍作加工,便可當作柴油使用。從花草中提取:據科學家的研究結果,含有碳氫化合物的花草遍布世界各地,如美國的黃鼠草、澳洲的櫻葉藤現已被用作提取石油。從煤炭中提取:英國科學家經過多年研究開發,在北威爾士修建了一座煤煉油廠,提取一噸石油用煤二點五噸。從廢液中提取:中國的科學工作者發明了一種從廢液中提取石油的方法。他們將一些工業廢液經過發酵、硝化、熱裂、過濾、凈化等過程,提取出碳氫化合物,從而獲得石油。從糞便中提取:加拿大安大略省興建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工廠,原料是糞便,產品卻是柴油。其方法是用高溫使糞便起泡變成氣體,再把氣體變為液體,從中提取柴油
『叄』 請問茂名的朋友,現在茂名露天礦的油頁岩價格多少元一噸有哪些工廠在燒油頁岩
還燒什麼油頁岩?剛出道啊?茂名露天礦的油頁岩早就收水了,即不能開發了,現在成了汪洋大海。礦坑裡的煤越來越難開采了,還有一些能燒的礦(比煤難燒多了)在排土場,是當年開發油頁岩時還沒有技術利用的就放在排土場了,幾年前就有人可開始拿去用燒了,你過去了解一下看看還有沒,可能也不多了。
『肆』 石油是什麼
石油
維基網路,自由的網路全書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石油,產於岩石中以碳氫化合物為主的油狀粘稠液體。未經提煉的天然石油稱為原油。其中含碳84-87%。氫12-14%,1-2%為硫、氧、氮、磷、釩等元素。 當代社會應用最廣泛的一種不可再生能源之一。在中東地區-波斯灣一帶有豐富的儲藏,在俄羅斯、美國、中國、南美洲等地也有很大量的儲藏。
石油的常用衡量單位「桶」為一個容量單位,具體為159升。 因為各地出產的石油的密度不盡相同,所以一桶石油的重量也不盡相同。一般地,一噸石油大約有8桶。
目錄
[隱藏]
* 1 石油的成因
o 1.1 現在最有力的看法
* 2 成分
* 3 相關條目
* 4 參看
o 4.1 References
* 5 Books about the petroleum instry
* 6 Films about petroleum
* 7 Writers covering the petroleum instry
[編輯]
石油的成因
過去認為石油是從動物的屍體變化而成,因此,石油是不可生的能源。不過,根據美國於2003年的一項研究,有不少枯乾的油井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棄置以後,仍然可以生產石油。所以,石油可能並非生物生成的礦物,而是碳氫化合物在地球內部經過放射線作用之後的產物。
[編輯]
現在最有力的看法
不過,少數科學家,包括著名的Thomas Gold,認為石油的起源與生物無關。這種看法認為,行星(地球)內部天然就存在著大量的碳,一部分以碳氫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因為碳氫化合物比岩石輕,逐漸浮向地表。由地底深處存在的微生物將各種碳氫化合物轉換排出。曾經一度枯竭的油井經過一段時間的放置,還有可能再次產出原油,這也是現在最有力的看法的佐證。
最近,在2003年《Scientific American》雜志發表的新看法,認為碳氫化合物是由於地球內部的放射線的作用而產生的。
[編輯]
成分
構成石油的化學物質,用蒸餾能分解。原油作為加工的產品,有煤油、苯、汽油、石蠟、瀝青等。嚴格地說,石油以氫與碳構成的脂肪烴為主要成分。
分子量最小的4種烴,全都是煤氣。
* CH4 (甲烷, methane) - 沸點 -107℃
* C2H6 (乙烷, ethane) - 沸點 -67℃
* C3H8 (丙烷, propane) - 沸點 -43℃
* C4H10 (丁烷, butane) - 沸點 -0.5℃
炭素數5~7の范囲の鎖狀炭化水素は、完全に軽質で、蒸発しやすい透明な性質のナフサになる。
ナフサの留分は溶媒、ドライクリーニングの溶剤あるいはその他の速乾性の製品に用いる。
C6H14からC12H26までの鎖狀炭化水素は配合調整されガソリンに用いられる。炭素數10~15の范囲の炭化水素からケロシンが作られジェット燃料に用いられる。炭素數10~20の范囲からディーゼル燃料(軽油)と燈油が、そして船舶のエンジンに用いられる重油と続く。これらの石油製品は常溫で液體である。
潤滑油和半固體的凡士林、炭素數16から炭素數20の范囲である。
炭素數20以上の鎖狀炭化水素は個體であり、パラフィンワックスを皮切りに、タール、アスファルトの順である。
用常壓蒸餾餾分的名稱和沸點(℃)來表示,就是:
石油エーテル(petrol ether):40 - 70℃ (溶媒用)
輕汽油(light petrol):60 - 100℃ (汽車燃料)
重汽油(heavy petrol):100 - 150℃ (汽車燃料)
輕煤油(light kerosene):120 - 150℃ (家用溶媒・燃料)
煤油(kerosene):150 - 300℃ (飛機油)
柴油(gas oil):250 - 350℃ (狄塞爾燃料/輕油/燈油)
潤滑油:> 300℃ (發動機油)
殘渣:焦油,柏油,瀝青,殘余燃料
[編輯]
相關條目
* 克拉馬依油田
* 大慶油田
* 中原油田
* 勝利油田
* 中東
* 沙烏地阿拉伯
* 伊拉克
* 阿拉伯國家
* 阿盟
* 石油大學
* 石油輸出國組織
[編輯]
參看
* 工業化
* 哈伯特頂點
[編輯]
References
1. 注 Kenney, J., Kutcherov, V., Bendeliani, N. and Alekseev, V. (2002). "The evolution of multicomponent systems at high pressures: VI. The thermodynamic stability of the hydrogen–carbon system: The genesis of hydrocarbons and the origin of petroleum".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A. 99: 10976-10981. Article link
2. 注 Kenney, J., Shnyukov, A., Krayushkin, V., Karpov, I., Kutcherov, V. and Plotnikova, I. (2001). "Dismissal of the claims of a biological connection for natural petroleum". Energia 22: 26-34.
[編輯]
Books about the petroleum instry
* James Howard Kunstler (2005). The Long Emergency: Surviving the Converging Catastrophes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tlantic Monthly Press. 0871138883.
* C.J. Campbell (2004). The Coming Oil Crisis. . .
* (2004). Out of Gas: The End of the Age of Oil. . .
* Amory B. Lovins (2004). Winning the Oil Endgame. Rocky Mountain Institute. 1881071103.
* (2003). Hubbert's Peak : The Impending World Oil Shortage. . .
* Vaclav Smil (2003). Energy at the Crossroads : Global Perspectives and Uncertainties. The MIT Press. 0262194929.
* Daniel Yergin (1991). The Prize: The Epic Quest for Oil, Money, and Power. Simon & Schuster. 0671502484.
* Harold F. Williamson and Arnold R. Daum (1959). The American Petroleum Instry: Volume I, The Age of Illuminatio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
* Harold F. Williamson, Ralph L. Andreano, Arnold R. Daum, and Gilbert C. Klose (1963). The American Petroleum Instry: Volume II, The Age of Energy.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
[編輯]
Films about petroleum
* 在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上《Burning of the Standard Oil Co.'s Tanks, Bayonne, N.J.》的資料 (外部鏈接)
* 在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上《California Oil Wells in Operation》的資料 (外部鏈接)
* 在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上《Canada Strikes Oil: Lec, Alberta 1947》的資料 (外部鏈接)
* 在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上《The End of Suburbia: Oil Depletion and the Collapse of the American Dream》的資料 (外部鏈接)
o http://www.endofsuburbia.com
* 在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上《Hellfighters》的資料 (外部鏈接)
* 在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上《Incendio del pozo petrolero de Dos Bocas, Veracruz》的資料 (外部鏈接)
* 在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上《La Instria del Petróleo》的資料 (外部鏈接)
* 在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上《Instria petrolului》的資料 (外部鏈接)
* 在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上《Oil - From Fossil to Flame》的資料 (外部鏈接)
* 在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上《Oil Fires, Their Prevention and Extinguishment》的資料 (外部鏈接)
* 在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上《Oil Storm》的資料 (外部鏈接)
* 在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上《Roughnecks: The Story of Oil Drillers》的資料 (外部鏈接)
* 在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上《Wildcatter: The Story of Texas Oil》的資料 (外部鏈接)
* 在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上《Lektionen in Finsternis》的資料 (外部鏈接)
[編輯]
Writers covering the petroleum instry
* Colin J. Campbell
* Jay Hanson
* Kenneth S. Deffeyes
* David Goodstein
* Daniel Yergin
* Thomas Gold
取自"http://wikipedia.cnblog.org/wiki/%E7%9F%B3%E6%B2%B9"
頁面分類: Lubricants | Petroleum | Oils | 石油工業 | 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