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鹽重要還是石油重要。
石油的生產有很多說法,現在被大部分人認同的是大量植物動物,被掩埋於地下時間隔絕空氣,性質發生變化,進過很多年的地殼的變換,形成的石油。鹽的產生我就不知道了,應該也是地下的一種礦物質的生成吧。鈉鹽
B. 鹽鹼地與石油的關系
雖然鹽礦和石油形成都是地殼運動但是二者之間沒有直接關系。石油屬於礦產資源和煤天然氣一樣都是地球早期地殼運動覆蓋形成。森林在完全密封在底下幾萬年幾十萬年高溫高壓下形成了煤,石油,和天然氣。動物屍體在這樣的環境則會形成化石。而鹽,工業上用海水曬鹽或用井水、鹽湖水煮鹽,使食鹽晶體析出。這樣製得的食鹽含有較多的雜質,叫做粗鹽。粗鹽經溶解、沉澱、過濾、蒸發,可製得精鹽。可以看出鹽礦也差不多,低窪的大陸架上升後形成鹽湖,經過漫長時間乾涸再覆蓋就形成了我們現在的鹽礦。
青海湖又名「庫庫淖爾」,即蒙語「青色的海」之意。它位於青海省東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內,既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湖泊,也是中國最大的鹹水湖。幾十萬年後也可能形成巨大的鹽湖。
C. 在盤錦,為什麼當人們說自己是「油田」的時,會很自豪
六十年代中國地質勘探發現遼河濕地溫藏著豐富的石油,七十年代,石油部派出大港6041前往遼河進行勘探打了第一口井,發現盤山縣興隆台周圍溫藏著大油田,先後發現曙光、歡喜嶺、高升、茨榆坨、沈北油田,石油部派出大慶、大港、新疆、江漢油田鑽井隊和油建來遼河大會戰,1984年建立盤錦市。盤錦是以油建市的中國最年輕的新型化工城市。所以,盤錦說自己是「油田」的很自豪。
怎麼還不能驕傲了呢?我為祖國獻石油,我的父輩曾經為之奮斗過,親眼見證盤錦從一片蘆葦盪發展成現在的石油城,哪怕如今油田榮光不復,他也還是遼寧爭氣的孩子!
我就是盤錦人,我可以給你解釋為啥油田人有自豪感,其實主要就是收入問題,一個油田的一線工人,不算灰色收入,就是單位給的薪資和年終獎,一年的收入能頂非油田普通職員兩年左右的收入,這就是油田人自豪的主要原因。
盤錦市是一個因油而生的新興城市,首任市委市政府領導都是遼河油田的領導兼任,當年(1984年)油田的人口, 社會 產值貢獻率都占絕對優勢!所以在盤錦市油田人很自豪!
盤錦在六七十年代被定位為南大塃,當發現石油後首先當地的交通有了逐步的改蓋和發展,同時也帶動了地方經濟不是,也有了渤海灣三家的工業化進程,遼河在七十年代會戰初期地方從糧油肉蛋的供給上也是盡了很大努力的,當地市民的肉是定量供應的,石油一線工人的供應卻是多岀一份的,當然這也得益於上級的勾通和安排,當時的國有大企業與地方經濟的效應也還沒有顯現岀來,要說石油與地方相比唯一自豪的是工資鉸高點,也只是多了個野外津貼18元而己,可工作環境卻並不令地方上高看,凸出的一點是一線青年工人是說不來地方女青年的,那一身油衣服早嚇跑了地方女青年喲,咱那時正值青年對此真是一言難盡!只是進入八十年代後國家提高了石油人的生活待遇比如結婚就能分套房卻是拉開了與地方的差距,也就是這個層面有一定的自豪感而已,隨著國家整體經濟的進步這種自豪感逐步也與地方扯平了,及至當下國際石油行情的起伏渤海灣三家風光不再也,甚至
:咱現的退休工資與地方上比已很羞人了……
作為石油行業的一分子,都應該感到自豪和驕傲。在國家經濟發展需要石油的時候,石油工人在生活環境及其困難的情況下,開發了大慶油田,基本上解決了國家用油的問題,並涌現出一批吃苦耐勞的鐵人式的英雄人物,石油業績得到黨中央的肯定。盤錦遼河油田是1970年發現的,匯集了從各油田抽調的施工隊伍進行會戰,硬是在這片俗稱的南大慌鹽鹼地,開發了遼河油田,由當年年產600多萬噸以每年增產100萬噸的速度成為當時中國第三大油田。正是有了石油,加上隨油而起的化工,奠定了盤錦建市的基礎。1986年經國務院批准正式成立了盤錦市。所以,在盤錦,提到自己是石油人自然會感到自豪。這與掙錢多少無關。現在在油田二線單位工作二十多年的職工,每月到手的工資只有一千多到二千多,沒有其它企業職工多,但只要是油田職工,就會有發自內心的自豪感……
石油行業工作的特點是收入穩定,
但是收入並不一定不很高。
曾經 ,作為油田人,我真的很自豪,但不是現在,如今親戚朋友聽到油田二字, 即使不說破,眼裡的不屑還是溢出言表。
坐標,位於東營市的一個邊陲小鎮 。如果你打開地圖順著黃河一直捋,到了匯入海口這個位置,這就是我的家鄉。
我是油二代,父親當兵轉業來到油田,我的小學中學都是在油田自己的學校中渡過的。現在想來,大概我的童年就是油田最輝煌的時刻,80年代油田有自己獨立的教學系統,有獨立的醫院,有脫離地方的醫保政策,甚至是自己的治安系統,油田自己的治安辦。
80年代中後期,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普遍很差,物質資源匱乏。肉蛋魚這些稀罕東西,普通的百姓的飯桌上常年是看不到的,只有家裡來客人,自己才能打打牙祭,畢竟那時候都窮,幾十塊的收入能吃飽就該知足了。而作為油田人,我們每個月可以副食店定時定量點領取副食品,關鍵這是免費的,雖然我們自己也是不夠吃,但看著地方孩子羨慕的眼光,還是偶爾會做些打腫臉充胖子的事情。
春天,過年時發的肉蛋魚,我們還沒有吃完,實際上是父母不捨得吃,總想把好的東西留給孩提時的我們。那時的我也知道肉的珍貴,飯後嘴角的油漬那是一定不捨得擦掉的,一定要到學校低調炫耀一番,」哎,又雞腿了,天天吃煩死了「,如果這時候能在牙縫里在剔出少許肉絲,那戲就更完美了,可能這就是早起凡爾賽的雛形。
到了夏天我們還會有大量的冰糕票,汽水票。這個時候,父親會扛著他的厚厚的淺綠色保溫飯盒,從單位領一二十隻冰糕帶回來。其實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的冰糕口感非常的差,因為是油田內部的副食品加工廠製作,所以根本無法投訴這到底有多難吃。所謂的奶油大冰棍為了增加酥脆的口感,加了大量的澱粉。吃得如果吃得慢的話,冰糕的表面滿滿澱粉皮,吃起來就像泡爛的報紙,但免費的午餐,誰還管它的味道呢。
童年的回憶到此為止。說一說現在的油田。
大勢所趨,油田地方慢慢並軌,特殊的年代,賦予了油田職工特殊的福利待遇,市場經濟打破國有經濟的鐵飯碗,油田特有的福利已經在慢慢的消失。
作為油田人,我們也要面臨高房價,子女擇校就業的實際問題,這在八九十年代,是我們不會考慮的問題,而相對節節攀升的物價,我們穩如磐石的工資,就像中石化的股票一樣,十年不變永記初心。
經濟地位決定 社會 地位,油田人,你到手的工資配得上你的自豪感么!
首先盤錦這個城市的建立和油田有著莫大的關系。1984年,當時盤錦地區的遼河油田產量蒸蒸日上,大有成為油老三的目標,因此盤錦市也在這個情況下建立了。
曾記幾時,盤錦的遼河油田員工收入是全盤錦最高的,而且工作相對穩定,所付出的勞動也並不十分辛苦,所以在油田上班是一件十分光榮的事情。
盤錦油田也已經經歷了有三代,所以但凡盤錦人多多少少會有一些親屬或者家人在油田工作,這種榮譽感也就出來了,而且遼河油田本身就是一個准軍事化的管理模式,這種管理模式所塑造的企業文化就是強烈的個人英雄主義思想和企業集體榮譽觀,所以當他們說道自己是油田人的時候會格外的自豪。
然而必須要面對的是目前油田在盤錦的佔比已經達到25%,這個比重雖然不低,但是也已經是持續下降的趨勢,隨著國家對濕地保護的看重,我相信這個數字會達到15%或者更低,而且現在遼河油田的收入已經明顯不如公務員乃至事業幹部,可能連寶來這樣的企業都趕不上,正在成為普普通通的諸多企業之一,如果油田工人還在那裡固步自封,油田的管理人員沒有危機意識盲目內卷,那麼企業就會更加孱弱。
所以油田人還是要更加清醒的面對現有的形式,要看清天然氣、頁岩氣以及新能源對原油業務的沖擊,否則就會被這個時代所淘汰。
哪來的自豪感?現在多少利用業余時間打工的,收入根本跟不上物價的上漲。自豪感那是二十年前的事了。企業文化早都扔到不知道哪裡去了,只有檢查、考核,還帶任務量的考核。機關人員臃腫,坐著辦公室年薪不比一線工人少,企業是這么拖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