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渤海油田傳來好消息,發現1億噸石油,為何渤海灣的儲量這么高
這個解釋起來太復雜,簡單來說就是我國的地質構造形成了渤海灣的石油儲量高的原因。眾所周知,我國地形的特點是西高而東低,這種地形的形成與億萬年前的青藏高原的崛起有關,我們大家知道,目前有確切證據的青藏高原形成的地質歷史,可以追溯到距今4-5億年。當時的青藏地區出現了地殼升降,讓原本是遼闊海洋的青藏地區隆起而形成高原,原來的這片海域,可以說橫貫了現在歐亞大陸的南部地區,並且與北非、南歐、西亞和東南亞的海域溝通,稱為"特提斯海"、或"古地中海"。
由此來看,中西部就是一些大型的沉積物而形成現在的煤炭、石油、天然氣,而地處東部的渤海灣盆地就形成了石油與天然氣,而且在地下的縫隙中,具有一定的滲透力的石油還在不斷的朝著地勢低的渤海灣盆地滲透,因此我國的渤海灣就有了豐富的石油天然氣的儲量。而且渤海油田所在的渤海灣盆地,也是中國最大的石油產區,大量主力油田都分布於此。目前,中國國內每年有近40%的原油產自渤海灣盆地。除了渤海油田,勝利油田、遼河油田、大港油田、華北油田、中原油田、冀東油田都位於渤海灣盆地內。盡管渤海灣盆地原油產量豐富,但在過去50餘年時間中,始終沒有大型天然氣田的發現。據了解,因為渤海灣盆地的天然氣資源,大多位於3500米深的海底,所以直接尋找天然氣儲層較困難。為此,中國海油加大了對基礎性項目研發的投入,加之油田深層鑽井技術不斷發展,最終在渤海天然氣資源的勘探上取得了突破。
② 紅海和死海有什麼區別
1.紅海Red Sea
紅海,是指介於阿拉伯半島和非洲大陸之間的狹長海域,從西北到東南長1900公里以上,最大寬度306公里,面積45萬平方公里。
紅海是連接地中海和阿拉伯海的重要通道,也是一條重要的石油運輸通道,並具有戰略價值。
紅海不是死海,紅海還在漫漫地擴張。而死海確實是死海,但又面臨乾涸,可能真的會死亡。但若兩海運河修通,那死海也許就能免於一死了。但紅海與約旦河的水質不同,那死海的水是否會變異,不再是原來的死海。
③ 中國豐富物產有哪些
一、富饒的物產資源:煤炭資源、天然氣、石油、水晶、南洋玉、和田玉、鐵礦石、中草葯;
二、豐富的旅遊資源:黃鶴樓、鸛雀樓、故宮、天壇、應縣木塔、秦始皇陵、西安古城牆、山西五台山、大同雲崗石窟、太原晉祠、黃河大鐵牛、堯廟、黃帝陵、雍和宮、頤和園、四川九寨溝、黃龍、峨眉山、泰山、黃山、華山、嵩山、恆山、衡山、九華山、普陀山;
三、糧食作物資源:小麥、水稻、棉花、花生等等
延平區特產---百合花
④ 全球每年消耗50億噸石油,按照此速度計算,石油還能用多久
石油是地球上珍貴的不可再生資源,雖然各國科學家對石油形成的過程頗具爭議,但唯有其價值被完全肯定,因為現代文明的發展離不開石油這種重工資源。
石油形成於史前文明時期,直到近代工業革命前後石油才被廣泛利用;後二戰爆發,石油作為主要的軍事戰略物資被各國牢牢把控,甚至可以說誰掌控了石油的儲備,誰就能打贏這場戰爭。
那麼問題來了,根據聯合國公布的數據顯示: 如今全球每年至少要消耗50億噸石油,按照此速度計算的話,地球的石油儲備還能用多久呢?
18世紀末19世紀初,由於西進運動的發展引發的美國人口遷移,使得有部分人發現了遷移地竟然埋藏著巨大的黃金財富。這個消息一經放出,不知多少海內外的冒險家踏上了探險的旅途,奔赴大洋彼岸加入了淘金的行列。
不得不說,那時候真是美國人距離富有最近的一次,哪怕是身無分文的人遇到金礦,也能實現一夜暴富的夢想。
大家認為美國遍地都是金礦,紙幣會貶值,但唯有黃金才能真正實現價值永恆。可美國人沒有預料到,真正比黃金更具備價值的東西也在那片土地下,靜靜等候別人來挖掘。這東西是什麼呢?石油!
自工業革命開始,各國政府對石油的需求量都是一個天文數字,那所謂的金礦銀礦在美國政府看來不過是小孩子的把戲。工業機器可不能依靠的燒金子來提供能量;石油才是一個國家強盛的關鍵!
在那時石油也被稱為「新時代黃金」,其本身的價值更稀有,也比傳統黃金更珍貴。
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 據說最早使用石油來促進國家發展的 歷史 ,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時代 ,我們後人實在是沒辦法去想像,為何當時技術和文明如此落後的古埃及人了解石油的秘密,並且學會了利用石油的方法。
難怪西方大都是講究「君權神授」的觀點,這都是有跡可循的。
總而言之,石油的出現為工業發展提供了必要能量,從煤炭到石油的過渡,是現代工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一般情況下石油都是以液態的形式儲存於地下,後來人們為了保存這珍貴資源也嘗試過氣態或者固態儲存。
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石油也逐漸被其他行業使用,並以此製造出很多化學工業產品,就像我們現在常見的殺蟲劑、化肥等,其成分都有石油的影子。
當然了,石油最大的價值還是體現在軍工領域,據不完全統計,全球每年消耗石油儲備接近50億噸。
這不由得讓我們擔心起來,科學家告訴我們石油大都是由古代海洋生物經過漫長的沉澱、分解後轉化而來,屬於生物沉積變化,不可再生。
可眼下人類對石油的過度開采和過度使用,真的不會造成該能源徹底消失嗎?
客觀來說,既然石油被冠上了不可再生資源的標簽,這就意味著它肯定會有消失的那天,只是在目前的情況下各國對石油的開采和使用維持在一個合理的水平,所以大家預想的石油危機才沒有出現。
那現在各國到底儲備了多少石油呢?以至於每年以50億噸的消耗量來算,石油資源都不會枯竭。
在說出具體數字前咱們得先明白一個觀念:那就是 石油的開采數量是逐年上升的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說:過去可能因技術原因導致檢測石油時漏掉不少,但隨著其勘測技術的提高,石油的開采數量也在不斷提高。
1999年時全球石油的儲備量就比1975年高出至少60% ,這其中就是勘測技術搞的鬼;現在人們勘測石油的數量又比1999年高出很多,但這同樣不是最終值。
根據相關機構的估計, 現在人類石油儲備至少可以保證其使用到2050年,隨著新發現石油的數量越來越多,這個數字可能會被持續擴大。
那全球石油儲備到底有多少呢?截止到2018年底, 全球石油儲備數量為1.651萬億桶, 按每桶石油0.14噸來算的話, 全球石油儲備重量為2.3萬億噸。
現在大家知道為何每年全球以50億噸的消耗規模,石油仍然不會枯竭了吧?主要是儲備數量太多了,短時間內根本消耗不完。
沙特是著名的產油大國,其國內70%經濟增長完全來自石油出口的利潤,但人家根本就不擔心國內的石油儲備有天會用完, 2018年沙特石油統計的數量是2626億桶 ,十年二十年根本就出口不完,說沙特的石油儲備比水還多,這可不是一句玩笑話。
當然,短時間內用不完是一方面,石油作為不可再生資源又是另一方面;不管大家承認與否,有關石油領域的節約與改革都勢在必行。提高石油的轉化效率,減少石油的工業消耗,這是各國在未來需要重點改革的領域,如此才能保護石油資源不會迅速枯竭。
或許石油真的有被用完的那一天,可在那一天到來之前,說不定人類已經掌握了石油的可再生技術,到時候石油就會變成源源不斷的能量投入到工業運行中去。
再或者人類找到了可以代替石油資源的東西,就像煤炭被石油取代,石油總有一天也會被其他能源取代。
⑤ 海洋科普知識
海洋(SEA)是地球上最廣闊的水體的總稱,海洋的中心部分稱作洋,邊緣部分稱作海,彼此溝通組成統一的水體。
地球表面被各大陸地分隔為彼此相通的廣大水域稱為海洋,其總面積約為3.6億平方公里,約佔地球表面積的71%,平均水深約3795米。海洋中含有十三億五千多萬立方千米的水,約佔地球上總水量的97%,而可用於人類飲用只佔2%。
(5)我國海內有多少石油擴展閱讀:
一、洋流分布:
各大洋洋流的分布和流動的方向雖然很復雜,但還是有規律可循的。
(1)在赤道至南北緯40°或60°之間,形成一低緯度環流,其流向在北半球呈順時針方向,南半球成逆時針方向。每個環流的西部都是暖流,東部都是屬於寒流。
(2)在北緯40°或60°以北形成一高緯環流。其環流方向為逆時針方向,環流西部為寒流,東部為暖流。
(3)赤道以北的北印度洋,因位於北回歸線以南屬季風洋流。冬季吹東北季風,表層海水向西流,洋流呈反時針方向流動;夏季吹西南季風,表層海水向東流,洋流呈順時針方向流動。
(4)東西方向流動的洋流,除南半球的西風漂流外,都具暖流性質。
洋流對大陸沿岸氣候有很大影響,寒流經過的地區對氣候有降溫、減濕的影響;而暖流則對沿途氣候有增溫、增濕的作用。
(5)目前已查明,世界大洋表面有三個隆起區域:澳大利亞東北部,隆起區域高76米;北大西洋隆起區域高68米;阿非利加東南部,隆起區域高48米.
(6)世界大洋三個較大凹陷區域:印度洋(印度半島以南),凹陷深度為112米;加勒比海,凹陷深度為64米;加利福尼亞以西,凹陷深度為56米。此外,在巴西沿海和維德角群島附近區域,也有隆起和凹陷15米左右的幾個區域。
二、海洋形成原因:
海里的水總是依照有規律的明確形式流動,循環不息,稱為洋流。其中比較有名的是墨西哥灣流,最狹窄處也寬達50里,流動時速可達4公里每小時,沿北美洲海岸北上,橫過北大西洋,調節北歐的氣候。北太平洋海流是一道類似的暖流,從熱帶流向北流,提高北美洲西岸的氣溫。
盛行風是使海流運動不息的主要力量。海水密度不同,也是海流成因之一。冷水的密度比暖水高,因此冷水下沉,暖水上升。基於同樣原理,兩極附近的冷水也下沉,在海面以下向赤道流去。抵達赤道時,這股水流便上升,代替隨著表面海流流向兩極的暖水。
島嶼與大陸的海岸,對海流也有影響,不是使海流轉向,就是把海流分成支流。不過一般來說,主要的海流都是沿著各個海洋盆地四周環流的。由於地球自轉影響,北半球的海流以順時針方向流動,南半球的流動方向則相反。
⑥ 三桶油指的是哪三桶油
三桶油」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這3個石油企業的簡稱。
「三桶油」加快海外並購,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收購加拿大能源公司股份、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收購加能源公司英國子公司、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收購尼克森石油公司。
中國石油: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英文縮寫,中文簡稱「中國石油」或「中石油」)是國有重要骨幹企業,是以油氣業務、工程技術服務、石油工程建設、石油裝備製造、金融服務、新能源開發等為主營業務的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是中國主要的油氣生產商和供應商之一。中石油攜手三大國際能源公司開發加拿大液化天然氣項目「三桶油」布局加拿大2012年5月16日,中國石油、殼牌加拿大有限公司、韓國天然氣公司和日本三菱公司宣布,將聯合開發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凱提馬特建廠出口液化天然氣的項目計劃,其中殼牌擁有項目40%權益,韓國天然氣、日本三菱以及中國石油各擁有20%權益。中石油以22億美元收購加拿大能源公司股份2012年12月13日,據英國廣播公司(BBC)消息,加拿大能源公司(EncanaCorp)和中石油集團(PetroChina)的一家子公司達成合資協議,共同勘探和開發加拿大阿爾伯塔省的頁岩氣礦。根據協議,中石油子公司PhoenixDuvemayGas將以22億美元收購加拿大能源公司在阿爾伯塔省的一處頁岩氣礦的49.9%股份。今後四年,雙方將共同投資40.6億美元用於鑽探和加工設施。
中國海油:
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英文名稱:,簡稱「中國海油」或「中海油」)是中國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屬的特大型國有企業(中央企業),總部設在北京,現有98750名員工,有天津,湛江,上海,深圳四個上游分公司。中石化15億美元收購加能源公司英國子公司49%股份中海油收購尼克森獲加工業部批准
中國第三大石油公司——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宣布收到加拿大工業部長的通知稱,關於建議收購尼克森公司的申請,根據加拿大投資法,已獲得部長批准。該批準是該建議收購完成的先決條件之一,意味著這項引起海內外關注的大型收購案向最終成功邁出了關鍵一步。
2012年7月23日,中海油宣布准備以151億美元現金總對價,收購尼克森100%流通的普通股和優先股,其中普通股每股收購價為27.5美元,比7月20日收盤價溢價61%,優先股的對價為每股26加元。此外,中海油還將承擔尼克森的43億美元債務。自中海油提出收購以來,尼克森的股價不斷上漲。
戰略部署:
中海油並購尼克森擴充上游資源儲量中石油集團公司總經理周吉平表示,中石油海外油氣勘探連續4年新增可采儲量超過1億噸,將繼續加大海外油氣勘探力度,進一步鞏固「海外大慶」建設。相比之下,上游資源明顯失衡的中石化也重申將資源作為第一戰略的決心,而旗下勝利油田、塔里木盆地、鄂爾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和非常規油氣增儲則是其來年的重拳出擊目標。中海油在確定成熟區仍為勘探主戰場的同時,還將加強煤層氣、頁岩氣等非常規油氣的勘探力度。天然氣就可能成為中石油未來的重點發展的對象。此次收購首次開拓了中石化在英國北海地區油氣業務,也標志著中國能源企業首次進入北海油氣資源投資開發行列。實際上,中石化覬覦海上油氣資源開發之心由來已久。中石化摩拳擦掌試圖進軍海洋石油開發領域,並成立了自己的海洋石油公司。而隨著中石化和中石油逐漸進入海洋石油開發領域,也將慢慢打破中海油一家獨大的局面。
困境難題:
企業並購的成功並不意味著最終的成功,只有當並購後整合的成功才能真正將企業帶入發展的正軌。因為文化、法律等背景的不同,雙方企業往往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如果順利的完成公司的交接,如何在日後運營中創造協同效應,應該是企業並購前深度考慮的問題。企業還要積極與被並購公司進行接觸,妥善處理被並購公司員工,福利等問題,防止因員工的集體抵制情緒而將事件上升至政治層面。
企業盈利:
伴隨著中國海外並購投資金額的逐步擴大,企業面臨的風險也在日益擴大。匯率風險、資源價格變動的風險,以及並購企業國有化等風險都有可能對企業並購項目的經營產生一定影響。這就要求企業在進行大額投資的時候保持清醒的頭腦。企業一定要進行非常專業化的運作,要進行市場經濟可行性、技術可行性,以及當地的發展前景的預判。
技術引進:
如何利用並購企業的技術實現跨越式的技術溢出效應,對三桶油海外並購來說才剛開始。中海油收購尼克森案值得關注的亮點就是頁岩氣儲量及其尼克森所擁有的強大開發技術。美國沃頓商學院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僅靠購買少數國外公司股權,很難真正得到頁岩氣開發的核心技術。換句話說,擁有豐富頁岩氣資源但缺乏開發技術的中國油企,全資收購國外成熟油企是不二選擇。
注重法律:
對於法律體系的忽視,是並購失敗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在海外並購過程中,國內企業往往重視商務條款、輕視法律條款。一般來說,資產價值、付款方式和債務是通常國內企業並購談判的重點,但一些實現協議的附加條件和細節,以及並購失敗的退出方式等內容則很難受到重視。例如一些汽車、鋼鐵企業在海外並購中有著許多深刻的教訓,因業主反悔、員工抵制等原因撤回投資之後,通常難以得到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