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結合所學知識,談談李四光對我國石油探測的貢獻
最重要的是,之前的觀點,中國被認為是沒有石油儲藏的,李四光根據自己的理論堅信中國肯定會有石油。
具體直接表現就是根據他的理論找到了大慶油田。
歷史資料:毛澤東問:「如果中國真的貧油,要不要走人工合成石油的道路?」李四光根據數十年對地質力學的研究,說明中國的陸地一定有石油。這同時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中國石頭的產業結構和發展方向。
李四光運用地質力學理論,從構造地質角度出發,認為油區是生油和儲油條件比較優越的地區,而油田是儲油條件特別好的地區。找油要先找油區,再找油田。而如何選定可能的含油地區,對我國普查勘探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在共和國即將成立十周年的時候,石油工業部和地質部在黑龍江、吉林先後獲得工業油流,進而在表面地層覆蓋厚、岩層露頭少、缺乏油氣苗顯示的松遼平原發現了儲量豐富的大慶油田,實現了我國在東部找油的重大突破。 這是廣大地質工作者和鑽探工人根據李四光"新華夏構造體系沉降帶"理論,深入松遼平原同心協力、艱苦奮斗的成果。
關於選定油區的地質條件,李四光認為應考慮以下四點:
(一)沉積岩層厚度大,岩相不單一,有機物質多,挽近地質時代長期下沉而且幅度較大,對生油、儲油有利的地區;
(二)褶皺不強烈,有扭動運動和旋扭運動造成的構造,對油氣集中有利的地區;
(三)儲油岩層和它形成的構造埋伏在較淺的地下,對油氣保存有利的地區;
(四)在我國首先著重中生代、新生代地層分布的地區。李四光認為具備或基本具備這四個條件的地區,大都位於一定類型的巨型構造體系的沉降部位,即一個可能含油的廣大地區的展布范圍,是被有關巨型構造體系所控制著。
B. 油氣地質學就業
為什麼非要走非常規油氣呢,現在常規油氣處境很難,非常規油氣處境更難,非常規院現在常規非常規的項目都做,而且在某些學校由於和常規的爭項目被打壓的很慘,非常規比較適合在油價高的時候投入更多的財力和人力研究,但是現在油價高不起來,我學非常規的師姐去賣銀行卡了你敢信。
你如果真的要考石油類專業的話,不妨試試中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當然非要走非常規的話北京的宋岩老師和姜振學老師都是好老師,要報就報這倆老師吧石油地質學是研究石油和天然氣在地殼中生成、運移和聚集規律的學科,是石油和天然氣地質學的簡稱。
石油是流體,與固體礦產相比,有其獨特的生成和聚集規律。石油聚集的地方並不是生成的地方,石油在生成後,必須通過運移才能聚集在有利的圈閉中。大量的勘探和開采實踐,積累了很多有關油氣生成、運移和聚集規律的知識,逐漸形成這門學科。
在美國和日本等國,石油地質學的內涵更廣,除研究石油和天然氣成因、油氣藏的形成和油氣在地殼中的分布規律,以及從生成、運移到富集成為油氣藏的基本原理外,還包括油氣田地質學、調查和勘探油氣的各種地質學、地球物理學和地球化學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油氣田開發的地質學原理和工藝技術等內容。
18世紀中期,人們就曾經在油氣苗位置上或其附近鑿井,發現在一些背斜脊部有油滲出。背斜理論是加拿大地質學家亨特於1861年提出的。背斜理論一直為地質學家所遵循,指導著勘探的決策。特別是1920年地震反射法成功地應用於地下構造的制圖,更加強了應用背斜理論尋找石油的信心。
20世紀30年代,在美國發現了巨大的東得克薩斯地層油藏之後,地質學家認識到不能簡單地只靠背斜理論找油。為尋找新油田,除了應用構造制圖外,還必須廣泛地採用地層學方法。因此,在石油地質理論中引入了礁、不整合、逆傾斜的尖滅、岩相制圖、樞紐線、三角、洲沉積等與地層圈閉有關的概念。
在19世紀初期,地質學家根據野外觀察認為,石油起源於瀝青質頁岩,並被運移到砂岩中。在無機成因說;與有機成因說的長期激烈爭論中,有機說者提供了很多重要證據,並且不斷地對一些論點加以修正、補充和完善。1943年,懷特莫爾等根據從海藻中分離出含有19~34碳原子的一系列烴類的事實,指出海洋有機體一年所提供的6000萬桶烴類,就足夠形成在沉積岩中發現的總烴量。
1952年,史密斯通過對現代海洋沉積物中烴的研究,進一步完善了這種生油理論。他指出近代海洋沉積物中存在游離烴類,並在成岩早期階段隨著深度加大,烴含量急劇增加,非烴化合物含量顯著減少。1963年,埃布爾森提出,石油是沉積物的乾酪根在成岩過程的晚期經過熱解生成的。乾酪根成油說已成為石油生成的現代最重要的理論。
馬格拉除了強調壓實作用為初次運移的主要動力外,還提供了粘上脫水異常壓力和石油運移等方面的資料。此外,斯納爾斯基指出,微裂縫對石油從不滲透油源岩中排出有重要的作用。蒂索、佩列特和赫德伯格等還認為,由於液態或氣態烴類數量不斷增加,生油層內壓力增加,直到壓力增至大於岩石強度時,則岩石產生微裂縫,烴類氣體排出,隨著地層內壓力逐漸降低,使微裂縫閉合。隨著烴類的不斷增加,地層內壓力加大,岩石又產生微裂縫,又有烴類排出,如此循環往復,就使烴類斷斷續續地排出。
1975年,蒂索等企圖根據石油生成和運移的新理論採用盆地分析方法,確定盆地的石油遠景和最有利的石油聚集帶。70年代以來,許多石油地質學家和地球化學家,根據盆地類型、沉降史、沉積史、乾酪根類型及其成熟度,建立石油生成模型,以便在空間和時間上定量地確定每一層油源岩的生烴潛力。
1975年蒂索等首次介紹了石油生成與地質時間呈函數關系的模型,即石油生成模型。1983年,迪朗還基於達西定律和相對滲透率概念,描述了二維二相單元數學運移模型。該模型提供了埋藏過程中沉積物孔隙的石油飽和度史和流體壓力史,指出了石油運移的時間及油藏形成的可能部位。盡管這些研究工作還不成熟,但石油地質學家們的努力,使得石油地質理論已開始定量化和模式化。
石油地質學主要研究石油及其伴生物天然氣、固體瀝青的化學組成、物理性質和分類;石油成因與生油岩標志;儲集層、蓋層及生儲蓋組合;油氣運移,包括油氣初次運移和油氣二次運移;圈閉和油氣藏類型;油氣藏的形成和保存條件。
油氣藏的形成過程就是在各種因素的作用下,油氣從分散到集中的轉化過程。能否有豐富的油氣聚集,並且被保存下來,主要取決於是否具備生油層、儲集層、蓋層、運移、圈閉和保存6項條件。其中最重要的兩個條件是充足的油氣來源和有效的圈閉。
石油地質學與流體力學、有機地球化學、地球物理學、構造地質學、沉積岩石學和岩相古地理學等有密切的關系。例如,這些學科的發展,以及色譜、色譜-質譜、紅外光譜、電子顯微鏡和同位素分析等技術的廣泛採用,為解決石油成因問題創造了良好的基礎。
一些重要的油氣藏與河道砂、三角洲砂、沉積砂和礁密切相關。而這些類型的砂體和礁的分布受沉積體系的控制,因此,只有通過研究沉積岩石學和岩相古地理才能確定儲集岩分布的有利地帶。
石油地質學與構造地質學關系十分密切。油氣的運移和聚集受盆地區域構造和局部構造條件的控制,要想成功地找到與背斜構造、斷裂構造,以及不整合面有關的油氣田和油氣聚集帶,就必須深入掌握有關構造地質學的知識。 石油地質學新進展石油地質學是隨著人類的油氣勘探活動而誕生的一門應用科學,它既是人類對於勘探中對油氣形成與分布規律認識的總結,又是指導人類油氣勘探活動的理論武器。在全世界范圍內,經過近100年的勘探活動,未經勘探的處女地所剩無幾,容易尋找的油氣田大多被發現。對能源不斷增長的需求,以及勘探難度的越來越大,是擺在全世界石油勘探者面前的一大矛盾。世界石油勘探面臨著極為嚴峻的挑戰,向新的深度(深層勘探)、新的領域(天然氣、非常規氣、非構造油氣藏)進軍是當今油氣勘探的總趨勢。這種形勢下,都迫使我們發展新的石油地質及油氣勘探理論、油氣勘探技術,廣泛吸收相關學科的新成果,以適應現代油氣勘探形勢的需要與發展。縱觀近20餘年來,石油地質學及油氣勘探取得的進展,相關邊緣學科(從大的概念上講亦屬於石油地質的范疇)的發展極大的促進了石油地質學的發展,提高油氣勘探的效率。
C. 誰是大慶油田的發現者
關於大慶油田,一般的常識是:李四光的理論發現的,王進喜打出來的。此外,還有用黃汲清理論發現的說法,和謝家榮居功至要的論述。一個世界級大油田的發現,怎麼能半個世紀過去了,還不明真相?最近走訪謝學錦先生時,談話中特意問及大慶油田的發現,希望能從訪談中理出頭緒來。
謝學錦先生是中科院院士,我國勘查地球化學的奠基人,近20多年我國80%多的新發現礦產,都是根據他的區域化探填圖項目提供的目標及線索找到的。他父親是謝家榮先生,中國老一輩地質學家,中國礦床學的主要奠基人,中國經濟地質事業的主要開拓者。謝家榮曾是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地質部普查委員會總工程師,是注意到在東北平原找油的第一人。
李四光並未說大慶油田是用他的理論找到的
許多年來,國內一直說是在李四光的地質力學理論指導下發現了大慶油田。文革後,地學界開始敢於發表不同見解。黃汲清上書鄧小平,認為大慶油田的發現與李四光的地質力學理論無關。
請教謝學錦先生時,他說:「地質力學和發現大慶這兩者之間確實沒有關系。李四光先生並未說大慶油田是用他自己獨創的地質力學理論找到的。是在大慶油田發現了兩年以後,他有一天寫信給何長工,把大慶油田第一次和他自己的研究聯系起來了。但當時的原話也只是說『再一次證明了華北平原、江漢平原和松遼平原聯系起來作為新華夏沉降帶中三個段落的看法是正確的。這一看法,與地質部找油部署的方向符合』。就這么一句『方向符合』,被人演繹出了傳誦至今的故事。發展到後來,也許是由於政治的某種需要,宣傳的調子越來越高,甚至報刊和中小學教科書都說是根據李先生的地質力學理論找到了大慶油田。李也就默認了。實際上,他寫那封信的時候,不僅石油部的鑽探工作已經發現了大慶油田,而且在華北及江漢若乾地點都發現了油砂。這是先有發現,兩年後再去套理論。而不是以理論指導發現。而且,兩年後去套的這個理論,即新華夏沉降帶有三個段落,只是個大地構造學理論,並沒提到這跟石油有什麼關系,跟怎麼找石油更沒有關系。當時地質部找油的具體部署指揮是普查委員會的常委謝家榮、黃汲清和劉毅,他們遵循的完全是傳統的石油地質學理論及大地構造學理論。在那時地質部普查委員會草擬的各種文件中,根本沒有「新華夏沉降帶」這樣的新式術語,更不用提是用這樣的理論指導在東北的工作了。」
黃汲清沒用陸相生油理論指導大慶油田的發現
黃汲清先生在指出大慶油田與李四光的理論無關的同時,認為把華北平原、松遼平原、鄂爾多斯盆地、四川盆地作為找油重點,是根據他和潘鍾祥的陸相生油理論,結合多年實踐提出的。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大慶油田的發現與陸相生油理論有關系嗎?
謝學錦先生說:「黃汲清先生後來曾明確提出說大慶油田的發現是根據了他的陸相生油理論。這是在他給鄧小平的信和1994年獲何梁何利科學技術成就獎的文字說明中都提到過的。但我以為,這也不夠實事求是。翁文灝、謝家榮、黃汲清、潘鍾祥等人的早期研究工作,都曾發現西部幾個油田賦存於陸相地層中。可是這些油田儲量都不大。世界上其他地區在此前發現的在陸相地層內的油田儲量也都不大。誰也沒有提出過可以在陸相沉積中找到像大慶這樣的大油田。在1955年決定將松遼平原的石油普查列入普查委員會計劃之前,黃先生也從未寫過有關中國東部石油遠景的文章,更未寫過松遼平原石油遠景的文章。在1957年第三次石油普查會議上,黃先生的報告中提到陸相生油時,也只是說:『1943年我們根據在新疆等地的工作結果提出陸相生油的重要性……但就整個世界來說,海相生油無疑還是占著絕對的重要地位。今後我們要繼續注意陸相生油,但對海相生油更要注意。』『海相優於陸相,在其它條件相同時,沉積盆地有海相沉積比無海相沉積好。』對松遼平原他也只是說,『南部平原位於法庫以南……可以存在第三紀海相地層。』『松遼平原的關鍵問題是:(a)加緊進行物探,進一步劃分平原下的構造單元;(b)配合淺鑽,研究松花江群的岩相特徵、分布規律及其生油和儲油的可能性。』他的這些話表明,他並沒有用陸相生油理論去指導大慶油田的發現。
「在大慶油田發現之前,地質學家們設想的是,有可能在松遼平原找到世界上非常重要的海相第三紀的儲油層。這是合乎邏輯常識的,因而是無可指責的。而鑒於當時已經發現的松遼平原下可能存在海相第三紀的事實,如果不去設想可能發現海相油田,而用陸相生油的理論去指導工作,那是不可思議的事,因為它違反起碼的邏輯。」
謝學錦說:「我同意張立生先生的一段話:『歷史不應該是這樣書寫的。在大慶油田被發現並且被證明是陸相生油的油田之後,就說是用陸相生油的理論找到了大慶油田。在發現了大慶油田,又在華北與華中若干鑽探地點發現多層油砂後,就說是按李部長指示,在新華夏構造體系內找油取得了成功。這一樣是在塑造和妝扮歷史,而不是反映歷史。』」
石油地質普查是大慶油田發現鏈上最重要的環節
近些年來,有不少人寫文章,認為謝家榮先生在大慶油田發現過程中的貢獻被抹殺或低估了。對此,謝學錦先生強調,最重要的不是探討哪位個人的貢獻,而是大慶油田發現全過程的歷史真相。
他說:「李四光、黃汲清兩位和我父親不同。李、黃兩位先生主要是理論地質學家,解放前他們的興趣主要在搞理論的研究,尤其李先生,對具體的找礦實踐做的很少。解放後國家發展,迫切要求解決找到礦藏的實際問題,理論家這時很容易想到『自己的理論』要設法靠上實際。而我父親更願意說自己是個經濟地質學家,他的興趣主要在於巧妙地用一切已有的有效的理論知識與方法找到礦。他強調理論找礦,並在具體實施中常有新見解,也有自己的理論。但他從不強調『我的理論』。盡管他早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就明確指出:『到現在為止,東北還沒有發現的礦產,最重要的是石油。』而且也不斷發表文章說,盡管全世界油田海相生油為主,但陸相生油在中國的地質情況下亦應給以重視。但是,我認為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們現在可以實事求是地來看一看大慶油田發現的全過程了,搞清楚在這條所謂的發現鏈(Discoverychain)上,哪些是關鍵的環節,哪些人起了關鍵的作用。」
謝學錦認為:「第一個重要的環節是先後有阮維周、翁文波、謝家榮、孫建初、高振西預測東北平原可能有石油蘊藏。特別是謝家榮,反復強調了東北平原的含油遠景,並且在1953年6月根據東北平原有很廣闊的含油氣遠景將其命名為松遼平原(或松遼盆地)。接著,在全國開展大規模石油普查的前夕(1954年),謝家榮發表了《中國的產油區和可能含油區》,將其分為三大類共20個含油氣區域,松遼平原被列為8個『從大地構造推斷,希望很大,但油氣苗分布不廣或尚未證實的可能含油區』之一。其後,李四光也使用『松遼平原』的術語,說出過一句『華北平原與松遼平原的摸底工作是值得進行的。』這樣的話。此外,蘇聯專家也看好松遼平原,指出地質資料甚少的茫茫大平原有石油遠景。這些是決定對松遼平原進行石油踏勘的理論基礎。」
第二個重要環節,謝學錦認為是1955年地質部第一次石油普查會議。他說:「謝家榮在這次會議上作了長篇報告《石油及天然氣礦床的普查》。他在會上提出『在全國含油區和可能含油區內進行大規模的全面的地質普查是十分必要的』。他極力反對當時慣用的方法,即只在發現油苗的附近及地質研究程度高的地點作詳查及鑽探。這次會議後,普委會按照會議精神,組織大批隊伍,分赴各地進行石油普查。這點我們從謝家榮1955年的日記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和黃汲清先生幾乎是天天沒日沒夜地親自部署全國各地的項目,編審計劃,擬定工作方法,並赴野外實地考察、指導工作。在第一次石油普查會議閉幕之後,謝家榮和黃汲清一道專門提出了松遼平原的石油地質踏勘項目,並堅持當年立即做部署工作。黃汲清先生讓蘇雲山收集資料並起草了踏勘任務書,謝家榮親自起草了《關於松遼平原石油地質踏勘的工作方法》。對松遼平原進行石油地質踏勘,是大慶油田發現鏈上最重要的環節。因為有了地質踏勘項目,才能在1956年將松遼平原正式列入全面進行石油普查的地區,進而有了1956和1957兩年在整個松遼平原進行的大規模全面石油普查活動。」
匈牙利地震隊對發現大慶油田起了關鍵作用
那麼,普查的過程中,哪一個環節特別重要呢?
謝學錦先生說:「第三個重要環節我認為是匈牙利地震隊發現長垣構造,地質部鑽探見油砂。當時,匈牙利的Etvos研究所的地震隊是世界著名的。所以中國作出部署,請該所的地震隊來中國做地震找油,並幫助培訓中國作地震方法的技術人員。工作地點定在西部。顧功敘先生後來親口告訴我說,1956年底時,Etvos所地震隊在西部的工作已經做完,但合同期未滿。顧功敘跑去找謝家榮、黃汲清、劉毅,想留這個隊伍再選一地區。顧說,鑒於當時松遼平原石油地質普查已取得進展,於是謝、黃、劉決定,將匈牙利地震隊調到松遼平原作石油地震工作。1957年,匈牙利地震隊進入松遼平原。第二年,他們即在這一地區發現長垣背斜構造。緊接著,地質部在構造上打普查鑽,見油砂!這一關鍵性結果,使松遼平原找油遠景驟然大幅升級。從而導致後來兩部在該地域集中力量鑽探,最終確定出松基一、二、三井的井位。」
謝先生指出:「匈牙利地震隊的工作對大慶的發現有關鍵貢獻。可是從來沒有人提過他們一句。好像我們中國人得了幫助,然後把人家忘得光光的。我覺得這是不應該的。我們應該真實地對待歷史。」
「大慶油田發現的第四個重要環節,」謝學錦先生強調說,「是石油部在地質部的地質工作基礎上進行的大規模鑽探。」
他說:「顧功敘先生對我說,1959年春節清晨,何長工來電話,要他趕緊帶資料去何的家。他去了,看到余秋里、康世恩都在,還有石油部的人。許多圖件在客廳里攤了一地。余秋里蹲在地上看圖紙,一隻空袖子晃晃盪盪。顧說:他最記得的是,余秋里聽完匯報說,我明天就帶200人,立刻動身去現場。此後,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有餘秋里部長的魄力與親臨火線的精神,有石油部的石油地質學家精彩的石油物探工作,正確地擬定松基三井井位,終於在當年國慶節前鑽探噴油,導致大慶油田的發現,舉國歡騰。」
謝學錦說:「可見,找礦並非一種純學院式活動。首先,它總是要涉及到成礦成藏的許多已有的久經考驗的理論。需要根據經驗與敏銳的洞察力來利用這些理論,而有時又不能被它們所限。為能作出正確決策,還需要有明確的戰略部署、先進的技術方法、縝密的工程部署及堅持不懈的工作。大慶油田就是通過這樣一條發現鏈,艱難幸運地取得成功。說實話,它的發現與誰的獨創理論都沒有關系。倒是發現陸相地層中居然能有這種大油田的事實——這也是自然界和理論地質學家開的玩笑,不僅推動了在華北、山東、江漢等地區的找油工作,而且推動了石油地質學的理論研究。」
筆者了解到,當年直接指揮石油普查的謝家榮、劉毅,在反右時都被劃為右派;黃汲清被列為「右派傾向」,不被重用。謝家榮在文革初被批鬥侮辱後,自殺身死。劉毅本是革命老幹部,後來被發送到東北勞改,力盡抱樹而亡。於是,真正在大慶油田發現過程中起過關鍵作用的人物,就很容易地被人忘記了。
同時,大慶油田的發現,不是用李四光的理論找著的,也不是王進喜的鑽井隊打出來的。1959年9月26日松基三井噴油、發現大慶油田時,王進喜在西北,還沒調到大慶來。他1960年4月14日開始在大慶開鑽打井之前,那裡的葡7、葡20、葡4、葡11、太2、薩66、杏66等井都已經打出油了。王進喜那令人贊佩的精神是在後來開發大慶油田的過程里產生的。在大慶油田發現的最後沖刺過程中,石油部中層下層的技術人員是最重要的功臣。
應該記住那些曾被我們忽略了的人。
D. 當年李四光依據什麼確認東北平原可能有石油
李四光運用地質力學理論,從構造地質角度出發,認為油區是生油和儲油條件比較優越的地區,而油田是儲油條件特別好的地區。找油要先找油區,再找油田。而如何選定可能的含油地區,對我國普查勘探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關於選定油區的地質條件,李四光認為應考慮以下四點:
(一)沉積岩層厚度大,岩相不單一,有機物質多,挽近地質時代長期下沉而且幅度較大,對生油、儲油有利的地區;
(二)褶皺不強烈,有扭動運動和旋扭運動造成的構造,對油氣集中有利的地區;
(三)儲油岩層和它形成的構造埋伏在較淺的地下,對油氣保存有利的地區;
(四)在我國首先著重中生代、新生代地層分布的地區。李四光認為具備或基本具備這四個條件的地區,大都位於一定類型的巨型構造體系的沉降部位,即一個可能含油的廣大地區的展布范圍,是被有關巨型構造體系所控制著。
李四光還明確地指出:新華夏系的構造帶,其主要走向為北18。至25。東,包括太平洋島弧在內。這里是第一級的大地構造,有比較長期的發展歷史,其主要凹陷帶對儲存石油具有比較好的條件。他說:"可以這樣考慮:從東北平原起,通過渤海灣,到華北平原,再往南到兩湖地區,可以做工作,先從新華夏系的旁邊摸起;同時在覆蓋地區著手摸底,物探、鑽探都可以上,看來是有重要意義的。"於是,一場有針對性的石油地質普查戰役在全國拉開了帷幕。
於1955年9月派往松遼平原的石油地質踏勘組的工作也取得了進展,他們在向第二次全國石油普查工作會議提交的報告中認為:"廣闊的松遼平原的大地構造輪廓與華北平原相似,是一個挽近的下沉地帶,其中堆積著很厚的新沉積,包括白堊紀地層以及第三紀和第四紀的疏鬆沉積,其中可能有含油岩系。"這一判斷與李四光的推測相符,於是地質部的松遼石油普查大隊和112物探隊立即開赴東北,開展全盆地的石油普查工作。
松遼石油普查大隊不負眾望,經過兩年苦戰,對松遼構造有了更深的認識,確認松遼盆地是很有希望的含油盆地。這個盆地的中新生代沉積厚度達四至五公里,白堊系松花江群是主要生油岩系。到了1957年,石油部的隊伍也開進松遼平原。這里成了全國石油勘探的主戰場。
在石油工業部和地質部"三年攻下松遼"的大旗下,勘探隊伍日夜奮戰,屢獲戰果。1958年2月,在吉林省扶~余縣前郭旗的一個鑽井中,首次發現厚達70厘米和50厘米的油砂岩層。6月17日,在公主嶺西北楊大城子鎮附近的一個鑽井中,又遇到了一個新的厚度在3米以上的含油砂岩層,岩芯取出後有原油滲出。到了秋天,松遼石油普查大隊通過地質物探發現了大同鎮"長垣"構造。這個構造規模大又完整,出油前景看好。1959年4月,他們利用地震方法圈出了整個"長垣"的范圍,年底完成了"長垣"及其附近9個構造共2000平方公裡面積的地震普查和詳查工作。
振奮人心的時刻終於來到了。在共和國即將成立十周年的時候,石油工業部和地質部在黑龍江、吉林先後獲得工業油流,進而在表面地層覆蓋厚、岩層露頭少、缺乏油氣苗顯示的松遼平原發現了儲量豐富的大慶油田,實現了我國在東部找油的重大突破。
這是廣大地質工作者和鑽探工人根據李四光"新華夏構造體系沉降帶"理論,深入松遼平原同心協力、艱苦奮斗的成果。
網路的
E. 石油開采過程步驟
石油開採的步驟:
1. 利用抽油機和深井泵將地下原油輸送到地面。
2. 通過地面管網將原油輸送到採油中轉站。
3. 中轉站通過加熱爐加溫後,利用離心泵通過長輸管線將原油輸送到聯合站進行進一步處理。
石油是一種深埋在地下的流體礦物。1982年,世界石油產量為2.644億噸,天然氣產量為1582.9億立方米。油氣從儲層流入井底,再從井底上升到井口。
石油和天然氣的開采與數學、力學、地質學、物理學、機械工程、電子學等學科的發展密切相關。石油開采技術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 初期階段(19世紀末至20世紀30年代):以利用天然能量開采為主,石油的採收率平均只有15-20%,鑽井深度不大,觀察油藏的手段只有簡單的溫度計、壓力計等。
2. 第二階段(30年代末至50年代末):以建立油田開發的理論體系為標志,包括岩石力學、油藏物理和滲流力學體系的確立,以及人工增補油藏能量的注水開采技術的廣泛應用。
3. 第三階段(60年代至今):以電子計算機和現代科學技術廣泛用於油、氣田開發為標志,開發技術迅速發展,包括油層沉積相模型、放射性測井技術、油氣藏內部多相滲流規律的深入理解、優化鑽井技術、大型酸化壓裂技術的應用等。
海上油氣開發與陸地上的油氣開發類似,但建造採油平台的工程耗資更大,需要進行風險分析,准確選定平台位置和建設規模。海上油田的採油量已達到世界總採油量的20%左右,形成了整套的海上開采和集輸的專用設備和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