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黑龍江大慶油田
大慶市概況
CCN 中城網 2005-4-27 16:25
大慶市地處中國東北松嫩平原中部,黑龍江省西部。現轄肇州、肇源、林甸、杜爾伯特四個縣,薩爾圖、讓胡路、龍鳳、紅崗、大同五個區,總面積2.1萬平方公里,人口262.2萬人,其中市區面積5107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21.2萬人。全市耕地面積46.8萬公頃,草原68.9萬公頃,水面26.9萬公頃,濕地120萬公頃,地熱183平方公里。
大慶油田開發建設45周年,建市25周年,是一座新興的工業城市,也是黑龍江省重要的商品糧、畜產品、水產品生產基地。近些年來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全面進步。全市經濟連續8年保持8%以上增長速度。2004年實現生產總值1239.5億元,比上年增長10.2%。人均生產總值47667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24.3元,人均居住面積23.3平方米。大慶恩格爾系數為29.3%,人民群眾總體生活水平正在向最富裕階段邁進。
大慶是中國最大的石油工業基地。油田累計探明石油地質儲量56.7億噸,累計生產原油18.21億噸,占同期全國陸上石油總產量的47%;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548.2億立方米。原油生產連續27年保持在5000萬噸以上高產穩產,創造了世界同類油田的奇跡。目前年產油氣當量繼續保持在5000萬噸以上,油田企業在全國重點納稅企業中一直名列榜首,是中國第一納稅大戶。大慶累計向國家上繳各種資金9000多億元。
大慶是中國重要的石化工業基地。全市現有大中型石化企業14家,年加工能力:原油1570萬噸、乙烯48萬噸、合成樹脂66萬噸、潤滑油46.6萬噸、尿素48萬噸、腈綸8萬噸、聚丙烯醯胺5.5萬噸。業已形成集煉油、化工、化纖、塑料為主體的化工產業群,初步建起燃料油、潤滑油、腈綸纖維、油田化學品、合成樹脂及合成橡膠、有機化工原料、化肥等7個生產基地,擁有石化產品60多種150多個牌號。
大慶地方經濟健康快速發展。地方工業連續3年以40%的速度遞增。發展了食品、醫葯、電子信息、新材料等一批支柱產業,建設了大豆產業園、精細化工園、皮革城、輕紡城、石蠟工業園、橡膠工業園、注塑城、塑編城等優勢產業園區,初步形成了產業集群。農業實施「農轉牧」戰略,加快發展畜牧業。全市奶牛、肉牛、肉羊、生豬、大鵝分別達到25.3萬頭、24.9萬頭、108.7萬只、98.0萬頭、136.9萬只,畜牧業實現增加值20.5億元,佔全市農業增加值的51%。以伊利、金鑼、草原興發為代表的龍頭企業發展到48家,形成了150萬頭生豬、300萬只大鵝、80萬噸鮮奶加工能力。實施旱澇保收田建設工程,目前全市旱澇保收高產穩產基本農田發展到276萬畝,農村經濟發展新格局初步形成。教育、文化、醫療、體育、旅遊業繁榮興旺,闢建大學園、高中城,擁有8所大學、10所示範性高中、近百個科研院所,有一批現代化綜合醫院和專科醫院。綠色溫泉游、民族風情游、石油文化游獨具特色。大慶正在成為龍江西部教育、文化、醫療、體育、旅遊中心。
㈡ 我國主要油田及其生產能力
我國石油資源集中分布在渤海灣、松遼、塔里木、鄂爾多斯、准噶爾、珠江口、柴達木和東海陸架八大盆地,其可采資源量172億噸,佔全國的81.13%
從資源深度分布看,我國石油可采資源有80%集中分布在淺層(<2000米)和中深層(2000米~3500米),而深層(3500米~4500米)和超深層(<4500米)分布較少從地理環境分布看,我國石油可采資源有76%分布在平原、淺海、戈壁和沙漠從資源品位看,我國石油可采資源中優質資源佔63%,低滲透資源佔28%,重油佔9%。
截至2004年底,我國石油探明可采儲量67.91億噸,待探明可采資源量近144億噸,石油可采資源探明程度32.03%,處在勘探中期階段,近中期儲量發現處在穩步增長階段自上世紀50年代初期以來,我國先後在82個主要的大中型沉積盆地開展了油氣勘探,發現油田500多個。以下是我國主要的陸上石油產地。大慶油田:
位於黑龍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中部,地處哈爾濱、齊齊哈爾市這間。油田南北長140公里,東西最寬處70公里,總面積5470平方公里。1960年3月黨中央批准開展石油會戰,1963年形成了600萬噸的生產能力,當年生產原油439萬噸,對實現中國石油自給自足起到了決定性作用。1976年原油產量突破5000萬噸成為我國第一大油田。目前,大慶油田採用新工藝、新技術使原油產量仍然保持在5000萬噸以上。勝利油田:
地處山東北部渤海之濱的黃河三角洲地帶,主要分布在東營、濱洲、德洲、濟南、濰坊、淄博、聊城、煙台等8個城市的28個縣(區)境內,主要開采范圍約4.4平方公里,是我要第二大油田。遼河油田:
主要分布在遼河中上游平原以及內蒙古東部和遼東灣灘海地區。已開發建設26個油田,建成興隆台、曙光、歡喜嶺、錦州、高升、沈陽、茨榆坨、冷家、科爾沁等9個主要生產基地,地跨遼寧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的13市(地)32縣(旗),總面積10萬平方公里,產量居全國第三位。克拉瑪依油田:
地處新疆克拉瑪依市。40年來在准噶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找到了19個油氣田,以克拉瑪依為主,開發了15個油氣田,建成了792萬噸原油配套生產能力(稀油603.1萬噸,稠油188.9萬噸),從1900年起,陸上原油產量居全國第四位。
四川油田:地處四川盆地,已有60年的歷史,發現油田12個。在盆地內建成南部、西南部、西北部、東部4個氣區。目前生產天然氣產量佔全國總量近一半,是我國第一大氣田。華北油田:
位於河北省中部冀中平原的任丘市,包括京、冀、晉、蒙區域內油氣生產區。1975年,冀中平原上的一口探井任4噴出日產千噸高產工業油流,發現了我國最大的碳酸鹽岩潛山大油田任丘油田。1978年原油產量達到1723萬噸,為當年全國原油產量突破1億噸做出了重要貢獻。直到1986年,保持年產量原油1千萬噸達10年之久。目前原油產量約400多萬噸。大港油田:
位於天津市大港區,其勘探地域遼闊,包括大港探區及新疆尤爾都斯盆地,總勘探面積34629平方公里,其中大港探區18628平方公里。現已在大港探區建成投產15個油氣田24個開發區,形成年產原油430萬噸和天然氣3.8億立方米生產能力。目前,發現了千米橋等上億噸含油氣構造,為老油田的增儲上產開辟了新的油氣區。中原油田:
地處河南省濮陽地區,於1975年發現,經過20年的勘探開發建設,已累計探明石油地質儲量4.55億噸,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395.7億立方米,累計生產原油7723萬噸、天然氣133.8億立方米。現已是我國東部地區重要的石油天然氣生產基地之一。吉林油田:
地處吉林省扶餘地區,油氣勘探開發在吉林省境內的兩大盆地展開,先後發現並探明了18個油田,其中扶余、新民兩個油田是儲量超億噸的大型油田,油田生產已達到年產原油350萬噸以上,形萬了原油加工能力70萬噸特大型企業的生產規模。河南油田:
地處豫西南的南陽盆地,礦區橫跨南陽、駐馬店、平頂山三地市,分布在新野、唐河等8縣境內。已累計找到14個油田,探明石油地質儲量1.7億噸及含油麵積117.9平方公里。長慶油田:
勘探區域主要在陝甘寧盆地,勘探總面積約37萬平方公里。油氣勘探開發建設始於1970年,先後找到了油氣田22個,其中油田19個,累計探明油氣地質儲量54188.8萬噸(含天然氣探明儲量2330.08億立方米),目前已成為我國主要的天然氣產區,並成為北京天然氣的主要輸送基地。江漢油田:
是我國中南地區重要的綜合型石油基地。油田主要分布在湖北省境內的潛江、荊沙等7個市縣和山東壽光市、廣饒縣以及湖南省境內衡陽市。先後發現24個油氣田,探明含油麵積139.6平方公里、含氣面積71.04平方公里,累計生產原油2118.73萬噸、天然氣9.54億立方米。江蘇油田:
油區主要分布在江蘇的揚州、鹽城、淮陰、鎮江4個地區8個縣市,已投入開發的油氣田22個。目前勘探的主要對象在蘇北盆地東台坳陷。青海油田:
位於青海省西北部柴達木盆地。盆地面積約25萬平方公里,沉積面積12萬平方公里,具有油氣遠景的中新生界沉積面積約9.6萬平方公里。目前,已探明油田16個,氣田6個。塔里木油田:
位於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東西長1400公里,南北最寬外520公里,總面積56萬平方公里,是我國最大和內陸盆地。中部是號稱「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1988年輪南2井噴出高產油氣流後,經過7年的勘探,已探明9個大中型油氣田、26個含油氣構造,累計探明油氣地質儲量3.78億噸,具備年產500萬噸原油;100萬噸凝折、25億立方米天然氣的資源保證。吐哈油田:
位於新疆吐魯番、哈密盆地境內,負責吐魯番、哈密盆地的石油勘探。盆地東西長600公、南北寬130公里,面積約5。3萬平方公里。於1991年2月全面展開吐哈石油勘探開發會戰。截止1995年底,共發現鄯善、溫吉桑等14個油氣油田和6個含油氣構造探明含油氣面積178.1平方公里,累計探明石油地質儲量2.08億噸、天然氣儲量731億立方米。玉門油田:
位於甘肅玉門市境內,總面積114.37平方公里。油田於1939年投入開發,1959生產原油曾達到140.29萬噸,占當年全國原油產量的50.9。創造了70年代60萬噸穩產10年和80年代50萬噸穩產10的優異成績。譽為中國石油工業的搖籃。
滇黔桂石油勘探局負責雲南、貴州、廣西三省(區)的石油天然氣的勘探開發。區域面積86萬平方公里,具有大量的中古生界及眾多的第三系小盆地,可供勘探面積27.7萬平方公里。先後在百色、赤水、楚雄等地區油氣勘探有了重大突破,展示了滇黔桂地區具有廣闊的油氣發展前景。1995年年產原油10萬噸。冀東油田位於渤海灣北部沿海。油田勘探開發范圍覆蓋唐山、秦皇島、唐海等兩市七縣,總面積6300平方公里,其中陸地3600平方公里,潮間帶和極淺海面積2700平方公里。相繼發現高尚堡、柳贊、楊各庄等7個油田13套含油層系。1995年年產原油51萬噸。中國海洋石油南海東部公司成立於1983年6月,是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下屬的四個地區油公司之一。負責南海東部東經113°10′以東、面積約13.1萬平方公裏海域的石油、天然氣的勘探開發生產業務,授權全面執行該海域的對外合作的石油合同和協議。13年來,已有8個油田建成投產,公司每年原油產量大幅度增長,至1996年產油量超過1000萬噸,在全國陸海油田中年產量排行第四位。冷湖油田
在青海省柴達木盆地西北緣,又稱青海油田。地質上屬新生代凹陷,多儲油構造,面積大、油層多、埋藏淺。1959年發現,1995年年產原油121萬噸,石油產品供應青海及西藏地區需要。延長油田
1995年年產原油73萬噸。南陽油田
在河南省南陽盆地,又稱河南油田,1977年開發,1995年年產191萬噸。除陸地石油資源外,我國的海洋油氣資源也十分豐富。中國近海海域發育了一系列沉積盆地,總面積達近百萬平方公里,具有豐富的含油氣遠景。這些沉積盆地自北向南包括:渤海盆地、北黃海盆地、南黃海盆地、東海盆地、沖繩海槽盆地、台西盆地、台西南盆地、台西南盆地、台東盆地、珠江口盆地、北部灣盆地、鶯歌海——瓊東南盆地、南海南部諸盆地等。中國海上油氣勘探主要集中於渤海、黃海、東海及南海北部大陸架。1966年聯合國亞洲及遠東經濟委員會經過對包括釣魚島列島在內的我國東部海底資源的勘察,得出的結論是,東海大陸架可能是世界上最豐富的油田之一,釣魚島附近水域可以成為「第二個中東」。據我國科學家1982年估計,釣魚島周圍海域的石油儲量約為30億~70億噸。還有資料反映,該海域海底石油儲量約為800億桶,超過100億噸。南海海域更是石油寶庫。中國對南海勘探的海域面積僅有16萬平方千米,發現的石油儲量達52.2億噸,南海油氣資源可開發價值超過20億萬元人民幣,在未來20年內只要開發30,每年可以為中國GDP增長貢獻1~2個百分點。而有資料顯示,僅在南海的曾母盆地、沙巴盆地、萬安盆地的石油總儲量就將近200億噸,是世界上尚待開發的大型油藏,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儲量分布在應劃歸中國管轄的海域。經初步估計,整個南海的石油地質儲量大致在230億至300億噸之間,約佔中國總資源量的三分之一,屬於世界四大海洋油氣聚集中心之一,有「第二個波斯灣」之稱。據中海油2003年年報顯示,該公司在南海西部及南海東部的產區,截至2003年底的石油凈探明儲量為6.01億桶,佔中海油已探明儲量的42.53。
到目前為止,渤海灣地區已發現7個億噸級油田,其中渤海中部的蓬萊19-3油田是迄今為止中國最大的海上油田,又是中國目前第二大整裝油田,探明儲量達6億噸,僅次於大慶油田。至2010年,渤海海上油田的產量將達到5550萬噸油當量,成為中國油氣增長的主體。
㈢ 我國黑龍江有多少石油
大慶油田。位於黑龍江省松嫩平原中部,地處松遼拗陷帶中心部位,油氣資源十分豐富,近年來在油田外圍又發現新的油氣資源。1959年9月26日當地第3號鑽井噴油,正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前夕,因此命名為大慶油田。油田面積達1000多平方千米,探明可采儲量10.8億噸,是目前我國最大的油田,也是世界大油田之一。1976年以來,原油年產量均在5000萬噸以上,約佔全國原油產量的一半,居全國之首。1995年產原油5600萬噸,天然氣22.9億立方米。十多年裡連續穩產高產,這在世界石油史上是罕見的。所產原油除就地加工外,通過大慶—鐵嶺—秦皇島—北京、大慶—鐵嶺—大連兩條輸油管和鐵路網,運往東北、華北及全國許多大煉油廠、石化企業加工利用,並有部分通過秦皇島和大連港出口。
㈣ 中國石油從哪些國家進口
中國石油進口分別是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伊拉克、阿曼和安哥拉。從國家統計局公開的各項信息來看,2020年我國石油產量雖然有所提升,但進口量增速更高,即石油對外依存度再度超過70%。我國的石油產量達到19492萬噸,同比增長1.6%。
2020年我國進口石油總量達到了54239萬噸,同比增長7.3%。即石油對外依存度在2020年升至73.56%。2020年我國石油產量接近2億噸。其中,產量最高的是天津市,2020年達到了3242.2萬噸,同比增長4.2%;第二名是黑龍江省,石油開采量降至3001萬噸。
中國石油的應用范圍
在人們日常的生活中,人們必不可少的就是交通出行。那麼交通出行就避無可避需要交通工具,交通工具大部分都需要石油作為原料分解加工為汽油、柴油等。以此來提供交通工具的動力。當然,也不外乎有新能源汽車,但也在少數。
除了工業製造和日常交通之外,其他國家的高科技產業也應用廣泛。如火箭升空、探月旅行等,也逃不開石油的應用。需要將石油分解成燃料後,加入到火箭底部,用以助推火箭升空,打開我國對地球外世界的探索腳步,推動我國科技的發展。
㈤ 中國哪些地方最多石油
1、松遼盆地
松遼盆地是我國最主要的含油氣盆地,勘探始於1955年,松遼盆地深部含油組合為農安油層,下部含油組合為扶余、楊大城子油層,中部含油組合為薩爾圖油層、葡萄花油層和高檯子油層,上部含油組合為黑帝廟油層。
2、渤海灣盆地
渤海灣盆地是我國東部重要的含油氣盆地,是我國油氣總產量最高的盆地。渤海灣盆地是在華北克拉通東部地台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個中-新生代疊合型裂谷盆地,是華北克拉通破壞的產物,也是華北克拉通破壞的重要地質事件標志。
3、鄂爾多斯盆
鄂爾多斯盆地探明石油地質儲量、石油產量年均增長速度均居中國第一位,每年新增石油地質探明儲量均超過1億噸以上。是建立石油生產基地的最有利地區,也是最現實的地區。2002年整個盆地生產的石油超過了1200萬噸,2007年2000萬噸(包括延長)。
4、柴達木盆地
青海石油管理局(以下簡稱青海油田)是我國最早開發的油田之一。地處青藏高原,位於青海省西北部的柴達木盆地,是青海、西藏兩省區重要的產油、供油基地。主要生產工作區域位於素有 「聚寶盆」之稱的青。
5、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是中國最大的含油氣沉積盆地。目前已探明油氣資源總量約為160億噸油當量,被地質學家稱為21世紀中國石油戰略接替地區。
塔里木盆地油氣勘探始於1952年的中蘇石油股份公司 ,塔里木油田1989年建成投產後,逐漸成為中國西部的能源經濟中心。原油產量不斷增長,天然氣產量也從2004年的約14億立方米猛增至2009年的181億立方米,成為「西氣東輸」工程的主力氣源之一。
㈥ 中國什麼地方石油最多
中國目前已發現的油田有500多個,探明石油儲量近220億噸,發現氣田共185個,探明天然氣儲量2.56萬億立方米。那麼,從不同角度看,中國油、氣田之最有哪些呢? 中國最大的油田是大慶油田,面積1414.3平方千米,儲量44.14億噸;最小的油田是江蘇的肖劉庄油田,儲量僅22萬噸。最大的氣田應屬長慶氣田,面積5754平方千米,儲量為4911.2億立方米;最小的氣田則不足1億立方米,如勝利的套爾河氣田(0.09億立方米)、四川的新店子氣田(0.11億立方米)。 大中型油氣田中埋藏最深的是塔里木盆地的塔河油田,達5391米;埋藏最淺的是延長油田(小於l00米)。埋藏深度最大的氣田是柯克亞氣田(6388米)、塔里木牙哈氣田(5473米)、四川五百梯氣田(5000米);最淺的氣田是柴達木盆地台吉乃爾(210米)及澀北二號(500米)等第四系氣藏。 油氣田中含油氣層位最老的天然氣田是遼河興隆台氣田(太古宙(Ar))和四川威遠氣田(震旦系(Z));含油氣層位最老油田則有遼河靜安堡(太古宙)油田和華北任丘油田(震旦系)。最年輕的氣田是青海澀北一號第四系淺層氣田;而最年輕的油田為老爺廟油田(新近系)。 全國石油儲量最多的含油層系為中生界下白堊統(占總儲量45.89%),最少的含油層系是古生界及前古生界(占總儲量5.73%)。氣田儲量最多的層系為古生界及前古生界(占總儲量40.69%),而第三系儲量最少(占總儲量17.98%)。 中國年產量最多的油田是大慶油田,年產油5000萬噸(1996?1997年),天然氣年產量最高的氣田是四川氣田,達79.9481億立方米。 中國油田中單井石油產量最高的井是華北任丘油田的任9井,單井日產原油5435噸。單井氣產量最高的井是四川龍門天東4井,最高日產量達315.7萬立方米。 中國油氣田中位於最北邊的是大慶油區海拉爾油田;位於最南邊的是海南島以南的鶯歌海?瓊東南盆地的崖13-1氣田及樂東22-1氣田;最靠東的油氣田,在陸上為大慶油田,在海上為東海盆地黃岩14-1氣田;最西邊的油田為塔里木盆地西南的柯克亞油田。 西藏倫波拉油田是海拔最高的油田,海拔5000米左右;海拔最低的則是珠江口盆地流花11-1油田,井口水深364.8米。 中國油氣田最多、石油儲量最大的省是黑龍江省,其次是山東省(勝利油田)。氣田最多、儲量最多的省是四川省,天然氣儲量為6238.28億立方米;其次則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天然氣儲量5739.35億立方米;陝西長慶油田居第三位,天然氣儲量為4911億立方米。
㈦ 中國油田有幾個啊
中國油田有500多個,探明石油儲量近220億噸,發現氣田共185個,探明天然氣儲量2.56萬億立方米。中國最大的油田是大慶油田,面積1414.3平方千米,儲量44.14億噸;最小的油田是江蘇的肖劉庄油田,儲量僅22萬噸。
中國油氣田最多、石油儲量最大的省是黑龍江省,其次是山東省(勝利油田)。氣田最多、儲量最多的省是四川省,天然氣儲量為6238.28億立方米;其次則是新疆自治區,天然氣儲量5739.35億立方米;陝西長慶油田居第三位,天然氣儲量為4911億立方米。
中國四大油田:
1、大慶油田:是1959年9月26日發現的中國第一大油田,世界十大油田之一,年產量4,000萬至5,000萬噸,位於黑龍江省大慶市。
2、長慶油田:成立於1970年4月,總部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是中國第一大油氣田。勘探區域主要在陝甘寧盆地,勘探總面積約37萬平方公里。
3、渤海油田:是目前中國海上最大的油田,也是全國第二大原油生產基地,由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負責渤海油田勘探開發生產業務。
4、勝利油田:是一個資源豐富、資金密集、技術密集、人才密集的國有特大型企業,是中國第二大石油生產基地,同時又是正在建設中的山東石油化工基地和農牧漁業基地。
㈧ 都說擁有了石油就擁有了財富,為什麼黑龍江和遼寧佔全國石油產量的40%,到GDP卻排倒數
國產油比進口油一點沒便宜,而且煉油技術達不到國際水平。開采成本高,煉油技術不過硬,利潤也低。再說遼寧,黑龍江也沒有全國倒數,就人口基數來說,遼寧,黑龍江不算低,平均gdp都是中等偏上,近幾年低於全國水平是大中型企業轉型困難。完全按gdp來計算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黑龍江人口不到三千萬,遼寧也就四千多萬,比起沿海或中部省份來人口太少,gdp當然就低。四川gdp去年有三萬億之多,上海才兩萬多億,你能說上海沒有四川省富裕嗎?但是東三省經濟增長近幾年緩慢是事實。
㈨ 東北的石油儲量最集中的省區是哪個
黑龍江大慶市及其周邊,大慶油田原油產量幾十年都位居國內第一,儲量巨大。
另外遼寧盤錦、吉林松原也有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