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井怎麼來的
擴展閱讀
農產品對外依存度多少 2024-12-31 03:51:08
一斤機壓面多少成本 2024-12-31 03:46:01

石油井怎麼來的

發布時間: 2024-12-29 11:51:50

A. 每天生產那麼多石油,抽空的空隙怎麼辦會影響整個地球結構嗎

人類生活在地球上最不可少的就是資源,而石油在現代工業當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稱之為血液。有數據統計,在2019年全球石油開採的總量達到了900億桶,如果一桶石油是137千克,那麼總計就是1200萬噸,這是一個不小的數字,如果將這些石油從地殼當中抽出來,是否會對地球有著嚴重的影響?

三、這樣持續開采地球的結構是否會出問題?

石油在被開采出來以後,會注入大量的水,而且油田是不可能出現大面積的采空區,不像是煤礦煤層外面還有很多的工人和設備,要通過一個道路,而油田的所有區域都是多孔的結構,即使是采空了也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另外就是石油在開采之後都會有大量的水注入,還會注入一些聚合物收集石油,而且水的密度是比石油要大很多的,結構的問題幾乎是不會產生的。所以也對於這方面,大家不用過多的去擔心。

B. 什麼是石油鑽井

地質工作者用地震和其他地球物理方法進行地質普查,初步判明可能含有油氣的構造位置後,必須通過打探井穿透油氣層的方法予以驗證。此外,還可在鑽井過程中利用各種錄井方法和地球物理測井方法最終確定含油麵積、油藏儲量、地層壓力、地層岩石物性等地質要素,為油氣田的開發提供可靠的依據。油氣井是石油和天然氣從地下流到地面的通道。要盡可能多地開采出地下石油,就必須在油氣田開發過程中鑽足夠數量的生產井。此時鑽井任務完成的好壞,直接關繫到油氣田的高產、穩產。
油氣田開發後期,地層壓力下降,油氣產量減少,需要鑽相當數量的注水井。以便採用注水的方法補充地層能量,恢復地層壓力。某些生產井由於各種原因,如固井質量、開發設計問題等,成為死井、廢井,還需鑽一批調整井,使整個區塊的開發方案更趨合理。
由此可見,在油氣田的整個勘探、開發、建設和生產階段中,都需進行大量的鑽井工作。鑽井的數量、速度與鑽井質量的好壞,一方面要影響每一階段任務的完成;另一方面也將影響整個油氣田的開發速度和水平。只有多打井、快打井、打好井、取全取准各項資料,才能獲得油氣田勘探與開發的高速度與高水平。
石油和天然氣的開采過程,是人用機器對地層作斗爭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地層是客觀存在的,是了解和改造的對象;機器是了解和改造地層的工具;鑽井方法是手段。石油工業所鑽的油氣井,淺者千米左右,深者萬米以上。地層情況千變萬化,看不見,摸不著。許多在地面上看來簡單的事,到了地下就變得不那麼簡單了。鑽井深度越大,井下溫度、壓力越大,施工難度就越大,工藝技術就越復雜,所需的科學知識就越多,代表的技術水平就越高。國際上常把石油產量和鑽井深度作為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工業水平的主要標准。因此,人們常把鑽井比喻成石油工業發展的火車頭。

C. 世界第一口井在哪裡

人類發現和利用石油已有漫長的歷史,到底世界上第一口石油井是誰開鑿的,歷來存在爭議。

原蘇聯人曾認為,世界第一口油井,是老沙皇時代的一個叫謝苗諾夫的工程師,於1848年在黑海的阿普歇倫半島的比比和埃巴德兩地邊境處開鑿的。有一個叫洪拉沃夫的前蘇聯人,寫了一本叫《石油的故事》的書,竟然說,俄國是世界石油工業之父、祖父和曾祖父,分布在世界上的石油井架,都是巴庫石油井架的孫子和曾孫。

美國人曾宣布,1859年8月29日,美國人埃德溫•德雷克,在美國賓夕法紀亞州、泰物斯維爾小鎮打出的一口深21.69米油井,是世界第一口油井,並曾准備在1959年第五屆國際石油會議期間,舉行所謂世界第一口油井開鑿100周年紀念活動。由於這一口日噴20桶烏黑閃光石油的油井,當時在美國社會環境下的經濟和商業意義。後人稱其「揭開了世界石油工業的序幕」,是「近代石油工業的發端。」

實際上世界上最早的氣井和油井,都為中國人所開鑿。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在其所著《中國科學技術史》一書中寫道:「今天在勘探油田時所用的這種鑽控井或鑿洞的技術,肯定是中國人的發明」,並且說,這種古代深井鑽井技術,於11世紀前後傳入西方,甚至公元1900年以前,世界上所有的深井基本上都是採用中國人創造的方法打成的。

中國歷史上的油井,見於元明時代。據《元一統志》記載:「延工縣南迎河有鑿開石油一井,其油井燃,兼治六畜疥癬,歲納壹佰壹拾斤。又延川縣西北八十里永平村有一井,歲辦四百斤,入路之延豐庫。」《元一統志》成書於公遠1286年到公元1303年之間,我們可以推斷,石油井約在宋朝時代,就已經存在了,所以說,在距今70多年以前,中國人已經開鑿出油井了。

這樣說來,原蘇聯人所說消皇時代謝苗諾夫1848年打出的第一口油井,距今不過155年,而美國人德雷克1859年打出的油井,距今才144年,他們出世的時間,都遠遠晚於中國人開鑿的油井。

D. 石油的鑽井通常都有上千米深,大概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

通俗簡單的說吧:

能源是電力,

機械傳動,通過方鑽桿,轉動的力在地面傳給方鑽桿,方鑽桿下面是鑽桿,鑽桿下面是鑽頭,跟我們在地面上用電鑽鑽一個孔原理差不多

不同的是鑽桿之間用螺紋連接,鑽到一定深度,就得擰開中間再加一節鑽桿,這樣一節一節鑽下去,就可以達到幾千米深了。

每鑽一定深度,還得測量,有專門的測井公司,如發生偏差及時修正,

現在的鑽井水平,十分厲害,可以在直著鑽上千米深後再拐彎90度,鑽孔能拐彎這種情況,在其它行業,是完全不可能的,

E. 沒有技術和設備的清朝,是怎樣鑿出史上第一口石油井的呢

盡管我國史書東漢班固寫的漢書地理志就已經記載延安一帶發現了能燃燒的水,也就是石油,但我國歷史上第一口經過科學開採的石油井直到清朝晚期才出現,此時洛克菲勒早已成為了享譽全世界的石油大亨和世界首富。同治以後,西方從石油中提煉出來了可以燃燒照明的性價比更高的煤油,大量傾銷中國,每年可以賣上幾百萬擔,清政府每年光買這些煤油就得花掉1,500萬兩白銀,當時日薄西山的清廷國庫存銀都不到3000萬兩,解決老百姓燒油照明的問題已經迫在眉睫。大清必須在中國的土地上開掘出油井。

阿布正治郎還帶著石油技師佐藤彌之郎來到了延長縣進行石油勘探和開礦准備。1907年,在中日雙方的密切配合下,延長縣西門外鑿出了中國陸地上的第一口油井。該油井深度為240多尺,日產原油接近500斤。之後中日在石油開采方面的合作進一步加大,越來越多的日本石油技師來到了延長縣,在此地又相繼開掘出了第2口和第3口油井,日產油量達到了700多桶,徹底結束了舊中國沒有石油的歷史。

F. 油氣井是怎麼打成的

石油和天然氣埋藏在地下幾十米到幾千米深度不等的有孔隙、裂縫或溶洞的岩石中,人們為了尋找和開採石油、天然氣,從地面向地下的油氣層之間,鑽鑿出一個通道的過程稱之為石油天然氣鑽井。那麼一口油、氣井是怎麼打成的呢?

鑽井前,首先要在地面確定鑽井的位置(即鑽井井位),然後,在井位處打好安裝鑽機的基礎並安裝井架和鑽機。鑽井作業時,依靠鑽機的動力帶動鑽桿和鑽頭旋轉,鑽頭逐次向下破碎遇到的岩層,並形成一個井筒(也稱井眼),鑽井井眼尺寸的大小是由鑽頭大小來決定的。鑽頭在破碎岩層的同時,通過空心的鑽桿向地下注入鑽井液(俗稱鑽井泥漿),將鑽頭在破碎地層而產生的大量岩屑由循環的鑽井液帶到地面。地面的固控裝置將鑽井液中的岩屑清除後,通過鑽井泵再次將鑽井液打入井內。鑽井液是經過鑽桿內孔到達鑽頭水眼處,再從井壁與鑽柱的環形空間返迴流至地面的。鑽進的過程即鑽頭破碎岩石,及鑽井液通過循環不斷攜帶出鑽屑並形成井筒的過程。

鑽達設計深度後,要在井筒內下入專用儀器進行測井作業,目的是確定井下地層岩性和各個油、氣、水層的位置;然後再下入小於鑽井井眼的無縫鋼管(又稱套管);並在套管與井壁的環形空間內注入水泥漿將套管固定在井壁上;最後一道工序是對油層位置的套管進行射孔,人為的形成一個井下油氣流入套管內的孔道。油氣的地層壓力高時可自行流出地面,這種井我們稱為自噴油氣井;油氣壓力較低時需藉助外力從井下抽吸,這種井我們稱之為非自噴井。鑽井時要有一套配套完整、功能齊全的鑽機,有質量優異不易發生事故的鑽桿、套管和鑽頭,有性能優良和鑽遇地層岩性相匹配的鑽井液等。總之,石油天然氣鑽井的目的就是要鑿穿岩石,發現和保護好油氣層,並形成一個通道確保石油和天然氣通暢地流到地面。鑽井是石油工業中的一個重要工序,是勘探開發石油和天然氣必不可少的手段,是一項耗資巨大、技術復雜、風險性高的系統技術工程。

石油鑽井井架群和抽油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