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石油增產會大幅降價
因為石油增產會導致原油價格下跌從而破壞石油供需平衡關系的!油價上漲或者下跌對於我們老百姓來說都關系不小的!上漲我們去加油站加油多了不少錢下跌加油就能夠省錢的!
㈡ 油價或將迎來今年最大降價,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19日發布的消息稱,根據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19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95元(人民幣,下同)和90元。
摺合升價,全國平均來看,92號汽油及0號柴油每升分別下調0.07元和0.08元。這是國內成品油零售限價年內第4次下調。
今年以來,中國成品油零售限價共歷經22次調價窗口,其中14次上調,4次下調,4次擱淺。標准汽、柴油年內每噸分別累計上調1905元和1835元,摺合升價,92號汽油每升累計上漲1.5元,0號柴油每升累計上漲1.56元。與年初相比較,消費者加滿一箱50升的92號汽油需多花75元,出行成本上升。
㈢ 國際油價下跌,國內油價暴漲,這到底是為什麼
國際油價下跌,國內油價暴漲,這是因為我們的石油公司有一套聯動機制,由於各種原因,國際原油漲價的時候,就會非常快速地聯動漲價,因為石油公司是及時運轉的,一邊在賣石油,一邊在買石油,國際原油漲價了,進貨成本就會上漲,所以他們會第一時間馬上漲價,以抵消進貨成本的上漲。
相反,如果降價,就不能馬上降價,因為一旦降價後發現是暫時下降,又馬上漲回來會給人一種隨心所欲不穩定的印象,所以國際原油降價後,觀察一段時間,確定屬於長期降價後商業石油公司才會跟進。
㈣ 加油站的油價打折降價是否有貓膩為什麼呢
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汽車已經成為了很多人生活當中的必需品,那麼要想讓汽車正常行駛,必不可少的就是加油了,目前我們國家的加油站,主要分為國有的和私營的!有的加油站一周兩天搞優惠,到底有什麼貓膩?老員工說出了實話!
雖然汽油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是工業資源,但是從根本來講,也是符合市場規律的,價格的升降以及優惠都是有理可循,有理可依的。大家千萬不要認為汽油就是一個固定的價格!隨著國際原油市場的變化,汽油的價格也在發生一定的變化,大多數加油站都會有不同的優惠,大家在加油的時候一定要多多研究,仔細觀察,這樣才能夠更省錢。
市場決定,汽油總歸是一個商品,商品必然就要滿足市場規則,市場性行為導致汽油的價格有升有降,所以定期會對油價進行調控。
㈤ 加油站為什麼總是調價′
首先,加油站的油價不是實時變動的。
這里要區分兩個概念,零售價和進貨價,零售價就是加油站的掛牌價,這個是根據國家發改委的指導價的,不能隨意變動,一般會幾天調整一次或很多天調整一次;
進貨價,也就是加油站從油貿商或油庫去買油,這個價格一般是根據市場供需關系的價格,就會存在經常變價。但這個是油站老闆關心的,不是消費者關心的。
這里進貨價的價格有可能高於銷售價,也可能遠遠低於銷售價。
這是2個價格體系。
當然有些加油站搞活動降價,是在公布的掛牌價的基礎上降,這主要是在零售收銀系統里去體現,不會直接改加油機的價格。
加油站的掛牌零售價,一般都會提前公布,比如提前2-3天就公布要變的價,然後加油站提前在加油機是那個改好價,或者都是暫停營業,改好價後在營業,同時也需要在零售管理系統里調好單價,時間一到就按新的價格策略執行銷售。
加油站運營管理系統「加好油」就可以在加油站系統里定時提前設置好價格。
㈥ 近期國際原油價格暴跌的原因
第一輪暴跌原因是因為歐佩克談崩了,沒有達成減產協議,俄羅斯不同意減產,沙特然後下調了賣到歐洲亞洲的油價,並增產,以此來報復市場,其實最終的目的,應該旨在美國頁岩油,因其開采成本相對較高,想徹底擊垮頁岩油企業,搞垮美國這些企業發行的垃圾債券。
㈦ 石油價格下跌原因。
發改委稱,9月11日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以來,國際市場原油價格震盪下行。受美國大選和全球經濟復甦緩慢等因素影響。11月初,美國西德克薩斯輕質原油(WTI)和英國北海布倫特(Brent)原油期貨價格分別跌至每桶85美元和105美元。截至11月14日,國內油價掛鉤的國際市場三種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下跌超過4%,達到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的邊界條件。據此,國家決定及時下調國內成品油價格。
應答時間:2021-10-29,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㈧ 國際原油價格暴跌原因是什麼國際原油價格暴跌有陰謀嗎
2014年中開始直到2015年3月,國際原油價格跌跌不休,斷崖式連續下跌超過60%,那麼國際原油價格暴跌原因是什麼?國際原油價格暴跌有陰謀嗎?背後誰是黑手?是不是美帝國主義利用國際金融優勢實施的又一次陰謀戰略。這次我們做個簡單粗暴的探討。首先,國際原油價格暴跌原因最淺顯的理由:第一, 供求出現極大變化,歐佩克在2014年7月開始巨量增產,爭奪各自的原油銷售市場,原油供應一下子出現激增,需求相對穩定,價格迅速走低。第二, 世界第一大原油消費國家——美國對原油進口量大幅減少,皆因美國國內頁岩油革命增加了自身的原油供應量。第三, 亞洲國家的經濟增長放緩,對應國際原油需求增長放緩。這是最簡單最直接的三大國際原油價格暴跌原因。那麼深層次的原因是什麼呢?第一,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2014年7月17日,馬來西亞航空公司的MH17在烏克蘭和俄羅斯接壤邊境被擊毀墜落,飛機上所有人員全部遇難。該空難事件震驚世界,並且催化美國和俄羅斯國際利益沖突升級。俄羅斯有個特點,就是一旦其國家實力強大,就會有很強的政治擴張性,而美國作為世界霸主自然不會就此放任。俄羅斯是靠販賣天然資源(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石油積累的財富,而目前俄羅斯所擁有的經濟規模很大程度是建立在出口能源、礦產等。而為了削弱俄羅斯國家實力的有效辦法,就是打壓原油價格,因為俄羅斯的經濟規劃是建立在國際原油價格在100美元以上的。這是深層次的國際原油價格暴跌原因之一。第二, 沙特想幹掉頁岩油,美國想幹掉俄羅斯。首先需要知道,美國在2002年後加大力度推廣頁岩油開發,其原油供應已經極大緩和了美國原油消費需求,原油供應大幅減少,因此沙特很想幹掉頁岩油,以保持自身能源供應霸主地位。沙特和美國好像是對立關系,但是國際上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絕對的敵人,只要有利益重疊的地方,在關鍵時刻也是朋友。美國原油犧牲自己在頁岩油的經濟利益來換取國際原油價格暴跌,這時候沙特願意拉美國一把。只要國際原油價格長期處於60美元以上,俄羅斯經濟將陷入困境,長期的話甚至面臨破產。更多原油的知識可以網路搜索寶鈦原油網站。
㈨ 國際石油價格為什麼會持續走低
一.影響石油價格的供給因素
影響石油價格的供給因素主要包括世界石油儲量,石油供給結構以及石油生產成本。
石油產量必須以石油儲量為基礎。過去的幾十年中,世界石油資源探明的儲量一直在持續增加,2005年底世界石油資源探明可采儲量約為12007億桶,20年間增加了4303億桶,增長了55.8%。雖然產量的增長速度大於已探明儲量的增長速度,但2005年底全球石油儲量與產量之間的比例為40.6年,可以預見,至少在未來10年不會出現全球范圍內的石油供給短缺現象。但是,由於石油資源的不可再生性,國際能源機構(iea)預測世界石油產量將在2015年以前達到頂峰,全球石油供給逐步進入滑坡階段。
世界石油市場的供給特點也對石油供給具有重大影響。目前世界石油市場的供給方主要包括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和非opec國家。opec擁有世界上絕大部份探明石油儲量,其產量和價格政策對世界石油供給和價格具有重大影響。而非opec國家主要是作為價格接受者存在,根據價格調整產量。但2002年以來,受強勁的世界石油需求和高油價刺激,opec產量激增,原油剩餘產能從2002年的560萬桶/日急劇下降到2006年的140萬桶/日左右,產能利用率高於90%,通過增加產量平抑油價的能力減弱。迫使市場參與者通過構建商業庫存作為應對風險的緩沖,而庫存需求反過來又刺激油價上行。
美歐跨國石油公司在世紀之交通過資本運作發起的新一輪兼並聯合使得世界石化產業的集中度越來越高。隨著石化巨頭對全球石油資源、技術和市場的控制力的進一步增強,世界石化產業的發展和競爭以及石油價格的波動帶來了深刻影響。
此外,石油生產成本也將對石油供給產生影響。石油作為一種不可再生能源,其生產成本會影響生產者跨時期的產量配置決策,進而影響到市場供給量,間接地引起石油價格波動。世界石油價格的下限一般主要由高成本地區的石油生產決定,而低成本地區的石油決定了價格的波動幅度。
二.影響石油價格的需求因素
石油需求主要由世界經濟發展水平及經濟結構變化,替代能源的發展和節能技術的應用決定。
全球石油消費與全球經濟增長速度明顯正相關。全球經濟增長或超預期增長都會牽動國際原油市場價格出現上漲。以中國、印度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經濟強勁增長也使得對原油的需求急劇增加,導致世界原油價格震盪走高。其中中國對石油的需求帶動了全球石油消費增長的1/3。而反過來,異常高的油價勢必會阻礙世界經濟的發展,全球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又會影響石油需求的增加。
替代能源的成本將決定石油價格的上限。當石油價格高於替代能源成本時,消費者將傾向於使用替代能源。而節能將使世界石油市場的供需矛盾趨於緩和。目前各國都在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和節能技術,這勢必將對石油價格的長期走勢產生影響。
三.影響石油價格的短期因素
短期影響因素是通過對供求關系造成沖擊或短期內改變人們對供求關系的預期而對石油價格發揮作用的。
1. 突發的重大政治事件
石油除了一般商品屬性外,還具有戰略物資的屬性,其價格和供應很大程度上受政治勢力和政治局勢的影響。近年來,隨著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生產國際化的發展,爭奪石油資源和控制石油市場,已成為油市動盪和油價飆漲的重要原因。
2. 石油庫存變化
庫存是供給和需求之間的一個緩沖,對穩定油價有積極作用。oecd的庫存水平已經成為國際油價的指示器,並且商業庫存對石油價格的影響要明顯強於常規庫存。當期貨價格遠高於現貨價格時,石油公司傾向於增加商業庫存,刺激現貨價格上漲,期貨現貨價差減小;當期貨價格低於現貨價格時,石油公司傾向於減少商業庫存,現貨價格下降,與期貨價格形成合理價差。
3. opec和國際能源署(iea)的市場干預
opec控制著全球剩餘石油產能的絕大部分,iea則擁有大量的石油儲備,他們能在短時期內改變市場供求格局,從而改變人們對石油價格走勢的預期。opec的主要政策是限產保價和降價保產。iea的26個成員國共同控制著大量石油庫存以應付緊急情況。
4. 國際資本市場資金的短期流向
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石油市場的特徵是期貨市場的影響顯著增強,目前已經形成了由期貨市場向現貨市場傳導的價格形成機制。盡管國際原油市場的投機活動不是油價上漲的誘發因素,但由於全球金融市場投資機會缺乏,大量資金進入國際商品市場,尤其是原油市場,不可避免地推高了國際油價,並使其嚴重偏離基本面。
5. 匯率變動
相關研究表明,石油價格變動和美元與國際主要貨幣之間的匯率變動存在弱相關關系。由於美元持續貶值,以美元標價的石油產品的實際收入下降,導致石油輸出國組織以維持原油高價作為應對措施。
6. 異常氣候
歐美許多國家用石油作為取暖的燃料,因此,當氣候變化異常時,會引起燃料油需求的短期變動,從而帶動原油和其他油品的價格變化。另外,異常的天氣可能會對石油生產設施造成破壞,導致供給中斷,從而影響油價。
7. 利率變動
在標准不可再生資源模型中,利率的上升會導致未來開采價值相對現在開采價值減少,因此會使得開采路徑凸向現在而遠離未來。高利率會減少資本投資,導致較小的初始開采規模;高利率也會提高替代技術的資本成本,導致開采速度下降。
8. 稅收政策
政府幹預會使得市場消耗曲線凸向現在或未來。跨時期石油開采模式的稅收效應依賴於稅收隨時間變化的現值。例如,稅收現值隨時間減少會改變開采順序的決策。和不征稅相比,稅收最終還是會減少任意時點上的凈收益,也就減少了相應時期開採的積極性。而且稅收會降低新發現儲量的投資回報。
㈩ 油價即將大幅下跌,對哪些行業的影響最大
油價大跌對商業貿易是有直接影響的,為什麼會大跌,核心問題是需求放緩庫存高壓,既然是全球需求放緩意味著全球經濟商貿的同步放緩。當然和近期的疫情也有直接關系,原本是國內經濟瞬間暫停,原油需求瞬間停擺,接著是疫情開始向全球擴散,商貿往來自然就會大受影響,全球商業貿易會按下暫停鍵,原油需求可向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