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新疆的油田!
新疆主要有三大油田(主要介紹中石油的油田,中石化的太小了就不詳細介紹了) 克拉瑪依油田(位於新疆天山山脈以北) 克拉瑪依油田:克拉瑪依位於新疆准噶爾盆地西北邊緣。在獨山子油礦北約130千米處,有一座「瀝青丘」,這里像山泉一樣流出的不是水,而是黑色的油。當地人把這里叫做「黑油山」,維吾爾語即「克拉瑪依」。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石油工業十分落後,最大的玉門油田年產量不過10餘萬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雖然經過三年恢復期,但到1953年全國原油年產量也只有43.5萬噸,這個產量僅僅能滿足社會生產需要量的三分之一。 1954年,以蘇聯專家烏瓦洛夫為隊長,地質師張愷、實習生宋漢良、朱瑞明等十人組成地質調查隊,對新疆黑油山——馬爾禾地區完成1:10萬的地質普查後,明確提出該地區有很好的含油前景,建議進行地球物理詳查和探井鑽探。 1955年1月,全國石油勘探會議舉行,把新疆確定為重點勘探地區之一。經過半年的准備,技師陸銘寶任隊長的1219青年鑽井隊由獨山子開赴黑油山。1955年7月6日,南側1號井開鑽; 10月29日完鑽,次日噴油。從此,「克拉瑪依」這個象徵著吉祥富饒的名字傳遍了五湖四海。1955年獲工業油氣流。1956年投入試采,年產原油1.6萬噸。至1960年達163.6萬噸,占當年全國天然石油產量的39%。是大慶油田投入開發之前全國最大的油田。 到1960年,油田初步探明含油麵積290平方千米;克拉瑪依——馬爾禾油田先後發現克拉瑪依、白鹼灘、百口泉、烏爾禾、紅山嘴等多個油田,整個輪廓呈現在世人面前。如今的克拉瑪依已經建設成為一個依託石油立體發展的工業城市。1998年,以它為核心的新疆石油管理局產原油871萬噸,天然氣4.71億立方米,成為我國重要的石油工業基地。 克拉瑪依油田勘探開發大事記 ◎1955年10月29日,克拉瑪依黑油山1號井完鑽出油,標志著新中國第一個大油田——克拉瑪依油田被發現。 ◎1957年9月,克拉瑪依油田在二中區開辟生產試驗區,74口油井相繼投產。12月底,克拉瑪依油田生產原油70271噸。 ◎1958年1月15日,烏爾禾132井出油,發現烏爾禾油田。6月4日,獨山子煉油廠第一批運往內地的成品油啟運。 ◎1959年1月10日,我國第一條長距離輸油管線克拉瑪依——獨山子輸油管線正式投產,全長147.2公里,年輸油能力53萬噸。 ◎1966年,克拉瑪依油田高產區七中區投入開發 。 ◎1967年,生產原油112.67萬噸,克拉瑪依油田二東區、七東區正式投入開發,獨山子煉油廠延遲焦化裝置建成投產,年加工能力20萬噸。 ◎1968年,石油勘探在克拉瑪依油田的二、五、八區和黑油山地區及烏爾禾取得突破,石油地質儲量登上3億噸台階,全年生產原油114.9萬噸,加工原油61.325萬噸。 ◎1977年5月17日,位於葉城縣境內的柯參一井噴出高產油氣流,標志著柯克亞油氣田的發現。 ◎1984年11月初,克拉瑪依煉油廠試煉克拉瑪依油田九區稠油 (重油)成功,產出7個品種,其中10號瀝青填補了高速公路專用瀝青生產在我國的空白。 ◎1985年3月,新疆石油管理局第一個稠油(重油)熱采試驗區——克拉瑪依油田九區開始建設。 ◎1986年6月21日,准噶爾盆地東部台3井出油,發現北三台油田。 ◎1987年8月1日,准噶爾盆地東部的台10井日噴天然氣9.4萬立方米,發現馬庄氣田。 ◎1991年11月9日,北疆地區第一個氣田——馬庄氣田投入開發,開始向三台電廠和北三台油田輸送天然氣。 ◎1992年9月3日,彩南油田開發建設指揮部正式成立,我國第一個整裝沙漠油田正式投入開發。 ◎1995年3月,石西油田投入試驗開發。該油田是繼彩南油田之後在准噶爾盆地腹部發現的第二個沙漠油田。 ◎1996年8月6日,位於准噶爾盆地南緣呼圖壁背斜頂部的呼2井發生強烈井噴。該井的出油,是盆地南緣40年勘探中最重大的突破。 ◎1997年1月19日,石西油田第三口水平井——SHW01井獲得高產油氣流,8毫米油嘴日產原油360噸、天然氣12萬立方米。 ◎1997年1月24日,克拉瑪依石化廠生產出首批合格工業白油,填補了新疆的一項空白。 ◎1998年2月13日,獨山子乙烯改擴建工程項目建議書通過國家審批。改擴建工程總投資11.28億元,將乙烯裝置年生產能力由14萬噸擴大到20萬噸,聚乙烯裝置由12萬噸擴大到17萬噸,聚丙烯裝置由7萬噸擴大到10萬噸,順丁橡膠由2萬噸擴大到3萬噸,丁二烯裝置由2.7萬噸擴大到3萬噸。 ◎1999年3月2日,位於准噶爾盆地西北緣的克84井在二疊系試出工業油氣流,發現新油氣藏。 ◎2000年3月22日,百口泉油田百重7井區正式投入開發,這是新疆油田公司開發的第二個稠油油田。 ◎2001年5月23日,全國第三次資源評價得出結論:准噶爾盆地油氣資源量達到102.59億噸,比上一次資源評價得出的資源量增加29.5%。 ◎2002年12月24日,新疆油田公司召開原油突破1000萬噸祝捷大會,我國西部第一個千萬噸大油田宣告誕生。 ◎2003年新增探明石油地質儲量5811萬噸,探明石油可開采儲量1533.7萬噸,新增控制天然氣地質儲量470.77億立方米,可開采儲量399.71立方米。 ◎2004年新增探明石油地質儲量6385.7萬噸,天然氣儲量99.6億立方米;新增探明石油可開采儲量1405萬噸,天然氣可開采儲量30.46億立方米。 克拉瑪依油田公司主頁http://www.cnpc.com.cn/cnpc/cyqy/gfgs/yqt/xjyt.htm 吐哈油田(吐魯番與哈密兩地位於新疆天山山脈以東) 吐哈石油勘探開發指揮部成立於1991年2月, 是一個以油氣鑽井、 錄井、井下作業、工程建設、油氣化工等多業並舉、跨國經營的大型國有企業,技術、人才密集、裝備實力雄厚,隸屬於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總部位於古絲綢之路重鎮、亞歐大陸橋的咽 喉--新疆哈密。現有員工22800人,二級單位32個,資產總額76.56億元,其中固定資產總額30.64億元。工程技術服務區域涉及西北各油田,同時,進入了哈薩克、烏茲別克、亞塞拜然、巴基斯坦、委內瑞拉、印度尼西亞、埃及、蘇丹等國市場。指揮部先後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 「全國文明單位」、「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廠務公開工作先進單位」、「全國思想政治工作優秀企業」、「全國企業文化建設先進單位」、「全國群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等稱號,哈密石油基地獲國家文明示範住宅小區和全國綠化400佳單位稱號。 多元開發是吐哈石油勘探開發指揮部三個專業板塊之一,經歷重組、資源整合,形成了油田和社會兩個市場並舉的經營格局,有了一批完全按市場運作、營銷渠道穩定、產品和服務具有較高市場親和度、較強市場競爭力、發展前景好的企業。 與奧地利合資的密封件廠 通過全面進入市場,參於競爭,樹立"質量卓越、服務一流"的市場理念,內外市場開拓取得新的突破。目前業務涉及順酐生產、成品油和液化氣銷售、油田技術服務、溶劑油產品的生產和銷售、酒店和旅行社經營等業務。 多元開發系統將在"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指導下與時俱進,再造輝煌。 吐哈油田主頁:http://zgsytrqt.cn.china.cn/ 塔里木油田(位於新疆天山山脈以南) 塔里木油田:塔里木油田公司是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的地區公司,組建於1989年4月,是一家集油氣勘探開發、煉油化工等為一體的大型石油公司。 塔里木油公司現有員工12400人,資產總量313億元。總部位於新疆庫爾勒市,作業區域及塔里木盆地及周邊5地州20多個縣市。油田黨工委是新疆自治區黨委的派出機構。塔里木盆地是中國最大的含油氣沉積盆地,面積56萬平方千米,盆地中部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性沙漠,面積33.7萬平方千米。 據最新資源評價,塔里木盆地最終可探明油氣資源總量為160億噸油當量,其中,石油80億噸、天然氣10萬億立方米,被中外地質家稱為21世紀中國石油戰略接替地區。 1989年以來,在中國石油的領導下,塔里木油田公司借鑒國際油公司的成功經驗,採用「兩新兩高」工作方針,在塔里木盆地開展大規模石油勘探開發。十多年來,取得豐碩成果,發現了一系列優質油氣田,特別是找到了大規模的天然氣資源,促成並加快了舉世矚目的西氣東輸工程的建設,形成了現代化的油氣生產基地。發現中國最大的沙漠油田——塔中油田,探明石油地質儲量6130萬噸,可采儲量2036萬噸。發現中國第一個億噸級海相砂岩油田——哈得油田,探明加控制石油地質儲量1.2億噸。發現中國最大、特高壓、特高產、特高豐度優質整裝氣田——克拉2氣田,探明儲量2840億立方米,可采儲量2290億立方米。找到了中國最大的凝析油氣聚集帶——牙哈-英買力油氣田群。發現了中國第一個億噸級礁灘相油氣田——塔中Ⅰ氣田。 截至2005年底,塔里木油田公司累計探明石油地質儲量5.2億噸、 天然氣地質儲量7241億立方米,三級油氣儲量當量達到24.1億噸。已探明的天然氣儲量可以確保西氣東輸工程塔里木年輸200億立方米、穩定供氣20年以上。2005年,生產原油600萬噸、 天然氣57億立方米,油氣產量當量首次突破1000萬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24億元、上交稅費35億元。近20年的奮斗使塔里木油田進入了油氣並舉、規模化加快發展的新階。展望新時期,塔里木油田正在以建設中國重要的油氣生產基地為目標加快發展。到2010年,原油年產量將達到800萬噸,天然氣年產量將達到200億立方,油氣產量當量將突破2500萬噸。 塔里木油田主頁:http://www.cnpc.com.cn/tlmyt/
⑵ 關於江蘇鹽城的問題
鹽城,江蘇省中部沿海的一座新興城市,與日本隔海相望,地域得天獨厚,珍禽異獸與人和諧共生,是國家沿海大開發戰略的重要一環。鹽城設市較晚,民營與縣域經濟實力不俗,產業結構豐富,生態優美。鹽城大多數人口是歷朝江南移民後裔,因而傳統文化和民眾的心理狀態都屬於傳統的江南文化范疇。鹽阜大地人傑地靈,名人數不勝數,有過南宋丞相陸秀夫,也是《西遊記》和《水滸傳》作者的家鄉。
[編輯本段]地理位置
鹽城的標志-仙鶴城市位於江蘇省中部偏東地域,東臨黃海,南與南通市接壤,西、西南與揚州市為鄰,北、西北與淮陰市相連,東北隔大淮河與灌河和連雲港市相望。總面積14983平方公里(老海堤內),其中城區面積210平方公里;總人口779.9萬人,其中城區126萬人。全市地勢平坦,河渠縱橫,交通發達,物產富饒,素有"漁米之鄉"的美稱。
經過建市20多年的發展,鹽城的經濟發展迅速,並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江蘇正在將經濟重心從沿江轉移到沿海上,而鹽城正處於江蘇沿海的中心位置,擁有優良的深水港。並且,作為距離上海很近的城市,在蘇通大橋開通後,鹽城進入了上海2小時經濟圈,再加上杭州灣大橋的建立,鹽城與上海以及浙江的關系更加緊密,市政府提出了「做上海的後花園」正是著眼與鹽城的巨大發展潛力和優良的生態環境。並且,未來青島到上海的高速鐵路的開通,更將進一步促成鹽城的飛躍。鹽城的交通頗為發達,擁有國內一流的南洋機場,與國內各地聯網的高速公路通向沿海及內陸各省。
[編輯本段]地名探究
因鹽得名,歷史悠久
鹽城從西漢武帝元狩4年(公元前119年)建立鹽瀆縣,當時這里遍地皆為煮鹽亭場,到處是鹽河,「瀆」就是運鹽之河的意思。東晉安帝義熙7年(公元411年)時更名為鹽城縣,以「環城皆鹽場」而得名。鹽城歷經了兩千多年的歷史沉澱,處處散發著濃郁的海鹽文化。古代以盛產「淮鹽」而享譽華夏,古稱「淮夷地」。早在戰國時期即「煮海為鹽」,《史記》載「東海有海鹽之饒」。秦漢時則「煮海興利、穿渠通運」,已成為漁鹽興旺之地。唐時,「甲東南之富、邊餉半出於茲」的淮南鹽場,僅鹽城就有「鹽亭一百二十三所」。唐寶應年間,境內設有海陵監、鹽城監,每歲煮鹽百餘萬石,其時鹽城已成為東南沿海重要的鹽業生產中心。
鹽城是名副其實的「鹽」城。在各地地名當中,至今仍保留著「團」、「灶」、「總」、「丿」「倉」等與鹽業生產管理相關的名稱。「團」,是鹽區生產組織,灶戶「聚團共煎」的生產形式。每個鹽場設幾個團,每團設若干灶戶,舊時以「團」為地名的,多分布在古淮南鹽區的東台、大豐,如南團、西團、卞團等。目前,仍保留大豐的西團鎮,全市還有18個村、48個自然村組的地名與「團」有關。「灶」,是灶民煎鹽的重要設施,境內因「灶」稱名的有頭灶、三灶、四灶等6個鄉鎮,另有85個村及368個自然村組也是因「灶」而得名。「總」,是鹽場灶民聚居的單位。明初大規模的「洪武趕散」,移民來到荒漠的海濱燒鹽,為了對散居在沿海的灶民實施管理,各場設總若干,以次為序。清嘉慶時,東台富安鹽場就設有30個總。今天沿海鄉鎮地名中仍保留有一總、二總、三總等地名,境內還有7個村和37個自然村組以「總」命名。「倉」,即鹽倉,以枯枝牡丹名揚天下的亭湖區便倉鎮當年就是伍佑鹽場的便倉所在地。境內還有東台三倉鎮以及11個村和18個自然村組因「倉」設名。「丿」是明後期及清代灶民煮鹽的主要生產工具之一,其形同鐵鍋,略比鍋淺,徑園三尺,深3-4寸。境內以「丿」命名的鄉鎮,有東台的曹丿鎮、大豐的潘丿鎮,市內還有6個村和13個自然村組亦是以「丿」為地名的。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鹽城,周以前為淮夷地;周時屬青州,春秋時屬吳,後屬越。戰國時屬楚。秦代屬東海郡;西漢初為射陽侯劉纏封地,漢武帝元狩四年建鹽瀆縣,這是鹽城置縣的開端;三國時屬魏,廢縣制;西晉又復縣制;東晉義熙七年改名鹽城,此為現名之始;南北朝稱鹽城郡;隋初仍為縣,屬江都郡;隋末,韋徹據鹽稱王,分為新安、安樂兩縣,唐初復置鹽城縣;宋代屬楚州;元朝屬淮安路;明代屬淮安府;清初為江南省的一部分,康熙六年劃歸江蘇省;民國初屬江蘇省第十行政督察區。1946年鹽城一度改名為葉挺市,後仍恢復原名。其它縣的設置:清朝雍正九年建阜寧縣;乾隆三十三年建東台縣;抗日戰爭中期,建台北、鹽東、阜東、建陽4縣;1966年新建響水縣。1983年撤銷實行市管縣新體制,下轄城區、郊區和響水、濱海、阜寧、射陽、建湖、大豐、東台等7縣。1987年後,東台、大豐先後建市,1996年,郊區撤銷,建鹽都縣。2003年,城區更名為亭湖區;撤銷鹽都縣,設立鹽城市鹽都區。以原鹽都縣潘黃、大縱湖、北龍港、樓王、學富、義豐、尚庄、葛武、北蔣、秦南、龍岡、郭猛、大岡13個鎮的行政區域為鹽都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潘黃鎮。亭湖區轄原鹽城市城區以及原鹽都縣的步鳳、伍佑、便倉3個鎮,區人民政府駐人民中路。
2007年,江蘇省政府批復,同意將鹽城市亭湖區張庄街道辦事處劃歸鹽都區管轄. 這就是鹽城歷史變遷的輪廓。
鹽城在遠古代是陸地,後陸沉變為濱海平原。建國後,大豐西團一帶出土的古陸生物化石可以考定,鹽城至少在二、三萬年前即已成陸。阜寧縣羊寨一帶的石器、骨器的發現,表明至遲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鹽城境內就有靠漁獵為生的原始部落群活動的蹤跡。遠在西周初年,魯侯伯禽令奄民南遷,途中有部分奄民留在鹽城一帶定居,他們可以說是鹽城早期的開拓者。
鹽城歷史上鹽、漁、農業較為發達,尤以產淮鹽著名。先秦時期開始零星煮鹽,從西漢至清代中葉,淮鹽一直是封建王朝的主要財源之一。在唐代,鹽城還是我國主要出活海口之一,據新、舊《唐書》記載,高麗僧人封大聖、新羅國王了金士信、日本國使者粟田真人、小野石根以及阿倍仲麻呂,都是經鹽城登陸轉赴長安或出海的。明朝洪、武年間,朱元璋為了恢復沿海經濟,從蘇州、松江等地大規模移民來鹽屯墾,鹽城人口大增。鹽城的手工業也頗為發達,明清時期的建湖周氏冶鐵、李氏花炮,東台曹氏木雕、唐氏羽扇以及濱海的泥彩塑,大豐的西團發綉和東台安豐的木芙蓉織品等,在江淮之間是負有盛名的。
文化的發達是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鹽城也是「人文薈萃」之地。在鹽阜大地上,哺育過文雄海內的「建安七子」之一陳琳;南北朝產生過名醫徐道度,清代有治水專家馮道立;明清出現過詩人吳嘉紀 陳玉澍、書法家宋曹、畫家萬嵐以及評書的開創者柳敬亭等。建湖的「百戲」在唐代即享有盛譽,慶豐十八團是我國雜技三個半發源地之一。明代中葉還出現過東台安豐人王艮為代表的具有全國影響的泰州學派。近、現代鹽城出現的學者名流甚多。
鹽城歷史上出現過不少仁人志士、民族英雄。元末,草堰場鹽民張士誠起兵於白駒場。南宋末年的陸秀夫是鹽城長建鄉人,與文天祥同榜進士,官至左丞相,抗元於崖山,背負幼帝投海殉國。明末清初的王之楨,是抗清名將史可法的得力幕僚。近代的馬玉瑗在三河、寶坻等縣任上,反抗洋人入侵,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利益和尊嚴。
[編輯本段]生態資源
鹽城是江蘇省面積最大的市。全市總面積1.5萬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面積7737平方公里,河湖水面2700多平方公里。
海洋和灘塗資源十分豐富。沿海灘塗總面積4550平方公里(含輻射沙洲),其中潮上帶1677平方公里,潮間帶1610平方公里,分別佔全省的75%、64.6%、60.8%。隸屬於東台、大豐、射陽、濱海、響水等縣(市)的沿海灘塗,近期可供開發利用的面積達1300平方公里。目前,射陽河口以南沿海地段還以每年1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向大海延伸,被稱之為「黃金海岸」,是江蘇最大、最具潛力的土地後備資源。
岸線港口資源得天獨厚。鹽城市海域位於江蘇沿海中部,海岸線總長582公里,占江蘇省的56%。海域面積18897平方公里,其中內水面積12144平方公里,領海面積6753平方公里,沿海海域是中國唯一無赤潮的內海水域。沿海陳家港距連雲港27海里、日照港59海里,集、疏、運條件比較優越,為二級航道,國家二類開放口岸。大豐港北距青島港210海里、連雲港120海里,東距日本長崎港460海里、韓國釜山港465海里,南距台灣基隆港620海里、上海港280海里,已被國家規劃為對外開放一類口岸。濱海港地處江蘇沿海中部、連雲港與長江口之內,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10米等深線離岸最近處為1.215海里,深水直通大海,可建5-10萬噸級碼頭泊位,是江蘇沿海水深條件最好的岸段之一。射陽港現擁有千噸級碼頭5座,並開通了集裝箱內河支線,港口年吞吐能力可達530萬噸,目前,射陽港已同沿海24個港口通航。
石油天然氣資源蘊藏較多。已探明石油天然氣蘊藏量達800億立方米,預計總儲量達2000億立方米,為中國東部沿海地區陸上最大的油氣田。沿海和近海有約10萬平方公里的黃海儲油沉積盆地,居全國海洋油氣沉積盆地第2位,有著廣闊的勘探開發前景。
農產品資源優勢突出。鹽城是江蘇最大的農副產品生產基地,已建成8個全國商品糧基地縣、1個優質油料基地縣和6個優質棉基地縣,海洋及動植物資源豐富。糧棉油、桑果菜和禽蛋魚等主要農產品的種養規模和總量均位居全省首位。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居全省之首,全市有4個縣列入省級農產品產地認證;通過省級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種植業產地有212個、面積223萬畝,畜牧業產地87個、畜禽規模1799萬頭(只)。新建國家和省級農業標准化示範區5個,省級外向型農業生產基地6個。通過認定的有機食品基地2個10.2萬畝、綠色食品基地6個2.2萬畝。全市獲得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和無公害食品稱號的產品共有179個。
生態旅遊資源獨具特色。全市現有對外開放景點40多個,其中省級文保單位15個,3A級景區2個,2A級景區1個,省級風景名勝區1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個。市域東部擁有太平洋西海岸、亞洲大陸邊緣最大的海岸型濕地,被列入世界重點濕地保護區,正在規劃建設鹽城濕地生態國家公園,打造「東方濕地之都」。濕地保護區內建有世界上第一個野生麋鹿保護區和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為聯合國人與自然生物圈成員。大豐野生麋鹿保護區目前麋鹿種群600多頭,其野生種群總量、繁殖率和存活率均居世界首位。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有國家重點保護的一類野生動物12種,國家二類重點保護野生動物67種,每年來此越冬的丹頂鶴達到1200多隻,佔世界野生種群的60%以上。市域西部地處里下河地區腹地,大縱湖、九龍口、馬家盪等湖泊水域面積近百平方公里,為典型的瀉湖型湖盪濕地。面積10多萬畝的海濱林場和遼闊的海濱草原,集藍天、大海、海塗、森林、草原、珍稀動植物等於一體,具有與基岩海岸和砂質海岸迥然不同的海濱風光。鹽城不僅資源豐富、生態獨特,民俗文化特色也很鮮明。鹽城是淮劇的發源地,素有「淮劇之鄉」、「小戲之鄉」、「現代戲之鄉」的美稱。歷史上名人和名勝古跡較多。市區有南宋丞相陸秀夫祠堂、明末書法家宋曹故居等人文景觀,大豐市白駒鎮是《水滸》作者施耐庵的故里,東台西溪有北宋宰相范仲淹的「讀書堂」,亭湖便倉有北宋宰相卞濟手植的「枯枝牡丹」。現代著名外交家喬冠華、馬克思主義理論家胡喬木的故鄉也在鹽城市境內。
電力、煤炭是鹽城的兩大主要能源。鹽城現有鹽城、濱海、射陽港等電廠,總裝機容量已達140萬千瓦;另有陳家港、王港大型電廠已列入國家規劃,至2010年,總裝機容量可達300萬千瓦。目前,全市城鄉通電率達100%。鹽城現有淮北劉東、微山昭陽、徐州利國等煤礦,礦井設計能力近100萬噸。
鹽城天然氣田為東部沿海地區陸上最大的油氣田,其圈密儲量為2100億立方米,含氣面積200平方公里左右;其品質名列全國天然氣前列,平均熱值9250大卡,甲烷含量為96.7%,不含硫。鹽城天然氣田的建設開發已進入實質性階段。
[編輯本段]經濟概況
2008年鹽城全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600億元,比上年增長13.6%,人均首次超過3000美元;財政總收入達到216.1億元,增長45.7%,實現了兩年翻一番,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90.3億元,增長38%;出口總額21.7億美元,增長53%,增幅列全省第二;注冊外資實際到賬突破10億美元,增長23.3%;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20億元,增長35.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投資610億元,增長40.3%;新發展私營企業1.4萬戶,新增私營個體經濟注冊資本300億元,增長63.9%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6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790元,分別增長14.5%、11.5%。
06以來,鹽城市上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堅持「兩手抓、兩手硬」,一手加快全市八類十大重點工程建設進度,一手加大10個重大前期項目推進力度,取得了顯著成效。現將上半年八類十大重點工程及重大前期項目推進情況通報如下:
一、八類十大重點工程進展情況
鹽城市八類十大重點工程共80個大項、154個子項,年度計劃投資174億元,上半年累計完成投資92億元,占年計劃投資的53%,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重達30%。154項重點工程中,續建項目63項,新開工項目91項。截止目前,新開工項目開工70項,新開工率達77%,在建項目133項,在建率達86%。
從面上看:上半年八類十大重點工程累計完成投資進度超序時3個百分點,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超半」的工作目標;投量再創新高,投量比上年同期多28億元,增長43%;二季度投速明顯加快,累計完成投資57億元,占年計劃投資的33%,投量比一季度多27億元,投速比一季度快13個百分點。
從類別看:農業、工業、服務業、基礎設施、市區城建、房地產、社會事業、利用外資重點工程分別完成投資9.1億元、27.5億元、5.3億元、27.7億元、4億元、8.1億元、5億元和5.4億元(6658萬美元),分別占年度計劃的72.3%、61.3%、41%、56.4%、33.3%、42.6%、54.1%和37.8%,其中利用外資實際到帳注冊外資1659萬美元,占年度計劃的30.6%。農業重點工程投速最快,完成投資分別超序時和全市平均進度22.3個百分點和19.3個百分點。基礎設施、工業重點工程投量最大,分別佔八類十大重點工程完成投資的29.9%和30.1%,兩類重點工程完成投資比重合計達60%以上,是八類十大重點工程快速推進的主要力量。
從單個項目看:沿海生態林建設、國家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縣鄉河道疏浚工程、悅達垃圾專用車、鹽都重慶啤酒、建湖森達集團鹽磺黴素及生物基因工程、東台磊達集團礦渣綜合利用生產水泥、220KV大豐富強輸變電工程、建湖恆鑫花園、東台激光切割機等10個項目提前竣工投產;東風悅達起亞第二工廠、東台風力發電、聯孚石化環氧氯丙烷、江蘇裕廊化工三期工程、摩比斯汽車零部件公司第二工廠、高速公路及連接線、職教園區建設、鹽城師范學院及鹽城工學院新校區建設、黃海公園、火車站地段改造等123個項目正在加快建設;城市防洪工程、中大集團客車底盤、蘇龍化工離子膜燒鹼、新四軍紀念館、G204鹽城段改造工程、大豐風力發電等21個尚未開工項目正在積極落實建設條件,爭取盡快開工。
06年以來八類十大重點工程推進的勢頭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需要引起重視的問題:一是進展不平衡性較大。除農業、工業、基礎設施、社會事業重點工程達到序時進度要求外,其餘四類重點工程進展相對較慢,均未達到序時進度要求。二是尚有部份項目未開工。截止目前,仍有21個項目未開工建設,其中縣(市、區)項目7個,市直項目有14個。從項目未開工原因看,用地未落實的項目4個,規劃方案調整的項目3個,投資業主資金不到位的項目2個,項目審批、設計等進度不快的12個。三是工程建設外部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近年來,市發改委聯合市優化辦持續開展了重點工程建設外部環境專項整治活動,取得了明顯成效,重點工程建設外部環境總體趨於好轉,但因征地拆遷矛盾而產生的阻撓施工、強裝強卸等情況還時有發生,對工程進度帶來了直接影響。四是資金、土地等建設要素制約顯化。部分項目因資金緊張、土地供應不及時,致使建設進度放慢。如公共停車場建設、第二人民醫院傳染病房樓、3個220KV輸變電工程等項目推進過程中均遇到資金、土地難題。
二、重大前期項目進展情況
1、大豐港二期工程。大豐港一期工程已於去年10月份建成投運。最近,國務院已批准大豐港為一類開放口岸,對外籍船舶開放,港口商檢、海關等配套設施工程正在建設。二期工程一個5萬噸和一個2 萬噸級通用泊位,工程可研報告、岸線使用報告分別上報省發改委和港口管理局待批,工程的數模試驗已經完成,物模試驗正在進行之中,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正在編制。
2、射陽港開發建設。與義大利客商進行了初步洽談,於去年10月份簽定了投資意向書。今年2月份義大利投資商委託上海航道設計院編制了《江蘇射陽港新港區進港道路及碼頭工程方案》,5月份義大利客商、省港口局、上海航道設計院等科研單位專家專程前來射陽,對深水港設計方案進行了進一步論證,中意雙方簽訂了建設方案協議,目前射陽縣正抓緊做好人工島式深水港區項目簽約前的各項准備工作,預計10月份簽訂正式合同。
3、濱海港開發建設。濱海港LNG項目初步可行性研究報告已通過專家審查,並上報國家發改委申請「路條」。該項目已進入省「十一五」規劃重大項目儲備序列。煉化、電力等項目與中石油、華電集團等大型企業的接觸、合作也在進一步推進。
4、陳家港電廠一期工程。該項目已列入省「十一五」規劃新開工項目。目前已完成電力接入系統及環評大綱審查,今年2月份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已通過國家電力規劃總院組織的專家評審,防洪影響評價報告和環評報告基本完成,近期有關方面將組織審查。
5、射陽港電廠三期工程。今年2月份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已通過國家電力規劃總院組織的專家審查,5月份國家電網公司批復同意該工程接入電網,目前該項目已基本完成項目核准所需的各類支持性文件,下一步工作重點是爭取國家的「項目路條」。
6、沿海風力發電基地建設。沿海5縣(市)均已獲得國家風電項目布點。東台風電項目已於6月28日開工建設;大豐風電項目已完成了項目核准報告及各項支持性文件,並上報國家發改委申請核准,核准文件下達後,即可開工建設;射陽、濱海、響水風電項目業主已進駐現場,抓緊開展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用地預審、環評報告等前期工作,預計年底前開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