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什麼東西能讓石油流得更快
擴展閱讀
家庭烤羊腿石油怎麼辦 2025-01-10 22:54:32
公司租車費用如何介定 2025-01-10 22:48:07

什麼東西能讓石油流得更快

發布時間: 2025-01-10 18:48:50

1. 提高採收率技術是什麼

我國多數油田處於注水採油的晚期,采出液體含水量高達95%,注水採收率不到40%,有一半以上的石油仍然留在地下無法采出。為減緩這些油田的衰老速度,維持我國原油穩產,減少對國外原油的依賴程度,進一步提高油藏採收率,必須進行三次採油。三次採油也稱「強化採油」,是通過向油層注入化學物質、蒸汽、混相氣,或對油層採用生物技術、物理技術來改變油層性質或油層中的原油性質,提高油層壓力和石油採收率的方法。

我國克拉瑪依油田早在1958年就開展三次採油研究工作,並進行了火燒油層採油。20世紀60年代初,大慶油田一投入開發,就開始了三次採油研究工作,先後研究過CO2水驅、聚合物溶液驅、CO2混相驅、注膠束溶液驅和微生物驅。70年代後期,我國對三次採油的研究逐漸重視起來,玉門油田開展了活性水驅油和泡沫驅油。80年代,大港油田開展了鹼水驅油研究工作。90年代,大慶、勝利、大港等油田對聚合物驅油都開展了研究,相繼提出了三元復合驅及泡沫復合驅等提高石油採收率新技術。其中聚合物驅油技術已工業化推廣,三元復合驅油技術也在擴大化工業試驗階段。這些新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極大地提高了我國油田的原油採收率。

本節主要介紹化學驅油技術、氣體混相驅油技術、熱力採油技術、微生物採油技術、物理採油技術等提高油氣採收率技術。

一、化學驅油技術

化學驅油技術又叫「改良水驅」,是指在注入水中加入一種或多種化學葯劑,改變注入水的性質,提高波及系數和洗油效率,提高採收率的技術。根據所加入的化學葯劑的不同,化學驅油技術可分為以下幾種方法。

(一)聚合物驅油

聚合物是高分子化合物,它由成千上萬個叫作單體的重復單元所組成,其相對分子質量可達200萬及以上。聚合物具有增大水的黏度的性能。

聚合物驅油是把聚合物添加到注入水中,提高注入水的黏度,降低驅替介質流度,降低水油流度比,提高水驅油波及系數的一種改善水驅方法。該技術已成為保持油田持續高產及高含水後期提高油田開發水平的重要技術手段。如大慶油田主力油層水驅採收率在40%左右,採用聚合物驅油技術可比水驅提高採收率10%以上。

驅油用聚合物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人工合成的聚合物,主要是由丙烯醯胺單體聚合而成的聚丙烯醯胺(PAM),所以聚合物驅有時也簡寫成PAM驅;另一種是天然聚合物,使用最多的是黃原膠,也稱聚糖或生物黃原膠。國內外礦場試驗絕大多數用的是部分水解聚丙烯醯胺,它的水溶性、熱穩定性和化學穩定性都比較好。

聚合物驅油機理是:聚合物溶解在水中,增加了水的黏度;在井底附近的地層中,水流速度高,聚合物分子呈線形流動;在遠離井底的地層中流速慢,聚合物分子捲曲呈線團狀或球狀而滯留在油層孔隙喉道中,降低了水相滲透率,從而降低了油水流度比,提高了波及效率;聚合物分子的官能團(如醯胺基)可部分吸附在岩石孔隙表面,使聚合物分子部分伸展在水中,阻滯了水的流動(見圖6-14)。因此,聚合物的加入,降低了水油流度比,不僅提高了平面波及效率,克服了注入水的「指進」(驅替前緣成指狀穿入被驅替相的現象),而且也提高了垂向波及效率,增加了吸水厚度。

(二)表面活性劑驅油

表面活性劑是指能夠在溶液中自發地吸附於兩相界面上,少量加入就能顯著降低該界面自由表面能(表面張力)的物質,例如烷基苯磺酸鈉、烷基硫酸鈉等。表面活性劑驅油的主要機理是降低油水界面張力,改變岩石孔隙表面的潤濕性,提高洗油效率。

圖6-14聚合物驅油提高採收率示意圖

由於地層水含有的鹽種類較多,且各油田地層水所含的鹽類也各不相同,因此,要選擇與地層水相適應的活性劑,否則收不到預期的效果。即使是有效的表面活性劑,在表面活性劑驅油過程中也存在著兩個較突出的問題:一是表面活性劑分子會被岩石表面或油膜表面吸附,導致表面活性劑在驅油過程中的沿途損失,經過一段距離後,注入水中的表面活性劑含量將大量減少,作用就非常微弱以致消失;另一個問題是表面活性劑水溶液的流度與水差不多,不能提高波及系數。

表面活性劑驅油,從工藝上講與注水並沒有什麼差異,只是把注入水改為表面活性劑體系,即注入一定濃度的表面活性劑溶液,目的是提高洗油效率。目前表面活性劑驅油大體有兩種方法:一種是以濃度小於2%的表面活性劑水溶液作為驅動介質的驅油方法,稱為表面活性劑稀溶液驅,包括活性水驅、膠束溶液驅;另一種是用表面活性劑濃度大於2%的微乳液進行驅油,稱為微乳液驅。

(三)鹼水驅油及三元復合體系驅油

鹼水驅油是將比較廉價的鹼性化合物(如氫氧化鈉)摻加到注入水中,使鹼與原油的某些成分(如有機酸)發生化學反應,形成表面活性劑,降低水與原油之間的界面張力,使油水乳化,改變岩石的潤濕性,並可溶解界面油膜、提高原油採收率的方法。可見,鹼水驅油實質上是地下合成表面活性劑驅油。

在鹼水驅油中,可以作為鹼劑的化學劑主要有氫氧化鈉、原硅酸鈉(Na4SiO4)、氫氧化銨、氫氧化鉀、磷酸三鈉、碳酸鈉、硅酸鈉(Na2SiO3),以及聚乙烯亞胺。在上述化學試劑中,氫氧化鈉和原硅酸鈉的驅油效果最好,而且經濟效果也比較好,此即人們通常所說的「苛性鹼水驅」。

鹼水驅油機理有以下幾個方面:降低界面張力;油層岩石的潤濕性發生反轉;乳化和捕集攜帶作用;增溶油水界面處形成的剛性薄膜。

鹼水驅油方法的工藝比較簡單,不需增加新的注入設備,相對於其他化學驅油來說,成本比較低。對於注水油田,只要根據確定的鹼濃度,向注入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鹼,就很容易轉變為鹼水驅方法採油。但這種方法對於大部分油田效果並不明顯,其主要原因是鹼雖然可以降低界面張力,但界面張力的降低程度明顯受原油性質、地層條件的影響。

三元復合體系驅油是指在注入水中加入低濃度的表面活性劑(S)、鹼(A)和聚合物(P)的復合體系驅油的一種提高原油採收率方法。它是20世紀80年代初國外出現的化學採油新工藝,是在二元復合驅(活性劑—聚合物;鹼—聚合物)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由於膠束—聚合物驅在表面活性劑掃過的地區幾乎100%有效地驅替出來,所以近些年來,該方法無論是在實驗室還是礦場實驗都受到了普遍重視。但由於表面活性劑和助劑成本太高,該方法一直沒有發展成為商業規模。ASP三元復合體系所需要表面活性劑和助劑總量僅為膠束—聚合物驅的三分之一,其化學劑效率(總化學成本/採油量)比膠束—聚合物驅高。大慶油田室內研究及先導性礦場試驗表明,三元復合體系驅油可比水驅提高20%以上的原油採收率。

二、氣體混相驅油技術

混相,簡單的含義是可混合的。而混相性是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相能夠混合而形成一種均質的能力。如果兩種流體能夠混相,那麼將它們摻和而無任何界面,如水和酒精、石油和甲苯相混合均無界面。

混相驅油法就是通過注入一種能與原油呈混相的流體,來排驅殘余油的辦法。氣體混相驅油是以氣體為注入劑的混相驅油法。其機理是注入的混相氣體在油藏條件下與地層油多次接觸,油中的輕組分不斷進入到氣相中,形成混相,消除界面,使多孔介質中的毛管力降至零,從而降低因毛細管效應而殘留在油藏中的石油。從理論上講,它的微觀驅油效率達100%;從礦場應用上講,它對於低滲透黏土礦物含量高的水敏性油層更適用。

氣體混相驅油的方法很多,按照注入的驅替劑的氣體類型,可把氣體混相驅油分為兩大類,即烴類氣體混相驅油和非烴類氣體混相驅油。

早在20世紀40年代,美國就曾提出向地層注高壓氣(以注甲烷氣為主)的氣體混相驅油法。但由於它對原油的組成、油藏條件、地面設備要求較高而未得到推廣。鑒於天然氣中輕烴組分是原油的良好溶劑,50年代又提出了以液化石油氣等其他烴類氣體為混相劑的氣體混相驅油,並在室內研究的基礎上進行了大量的礦場實驗。大約到1970年,人們對烴類氣體混相驅油的興趣達到了高潮。但是,隨著烴類氣體價格的急劇上漲,油藏工程師及研究者們不得不尋求更經濟的辦法。因此,70年代以後,CO2混相驅迅速發展起來,並成為目前重要的氣體混相驅油方法之一。

三、熱力採油技術

稠油亦稱重質原油,是指在油層條件下原油黏度大於50mPa·s,或者在油層溫度條件下脫氣原油黏度大於100mPa·s,且在溫度為20℃時相對密度大於0.934的原油。根據黏度和相對密度的不同,稠油又可分為普通稠油、特稠油和超稠油。我國稠油劃分標准見表6-2。

表6-2我國稠油的劃分標准

①指油層條件下黏度,其餘指油層條件下脫氣原油黏度。

指標分類第一指標第二指標黏度,mPa·s相對密度(20℃)普通稠油50①(或100)~10000>0.92特稠油10000~50000>0.95超稠油>50000>0.98

我國稠油資源豐富,分布很廣,目前已在很多大中型油氣盆地和地區發現眾多的稠油油藏。大部分稠油油藏分布在中—新生代地層中,埋藏深度變化很大,一般在10~2000m之間。新疆克拉瑪依油田九區淺層稠油油藏埋藏深度在150~400m之間,紅山嘴淺層稠油油藏深度在300~700m之間。在全國范圍來看,絕大部分稠油油藏埋藏深度為1000~1500m。稠油油藏具有原油黏度高、密度大、流動性差、在開采過程中流動阻力大的特點,難於用常規方法進行開采,通常採用降低稠油黏度、減小油流阻力的方法進行開采。由於稠油的黏滯性對溫度非常敏感,隨著溫度的升高,稠油黏度顯著下降,所以熱力採油已成為強化開采稠油的重要手段。我國遼河油田、勝利油田、新疆克拉瑪依油田已廣泛應用。

熱力採油是通過加熱油層,使地層原油溫度升高、黏度降低,變成易流動的原油,來提高原油採收率。根據熱量產生的地點和方式不同,可將熱力採油分為兩類:一類是把熱量從地面通過井筒注入油層,如蒸汽吞吐採油、蒸汽驅採油;另一類是熱量在油層內產生,如火燒油層。

(一)蒸汽吞吐採油

蒸汽吞吐採油是指在一定時間內向油層注入一定數量的高溫高壓濕飽和蒸汽(鍋爐出口蒸汽壓力在10~20MPa之間,蒸汽溫度為250~300℃),關井一段時間使熱量傳遞到儲層和原油中去,然後再開井生產。由此可見,蒸汽吞吐採油可分為注汽、燜井及採油三個階段。從向油層注汽、燜井、開井生產到下一次注汽開始時的一個完整過程叫一個吞吐周期。蒸汽吞吐採油投資較少,工藝技術較簡單,增產快,經濟效益好。

1.注汽階段

注蒸汽作業前,要准備好機械採油設備,油井中下入注汽管柱、隔熱油管及耐熱封隔器,見圖6-15。將隔熱油管及封隔器下到注汽目的層以上幾米處,盡量縮短未隔熱井段,通過注汽管柱向油層注汽。此階段將高溫蒸汽快速注入到油層中,注入量一般在千噸當量水以上(每米油層一般注入70~120t蒸汽),注入時間一般幾天到十幾天。

圖6-18反向燃燒法示意圖

四、微生物採油技術

微生物採油技術,全稱微生物提高石油採收率(Microbial Enhanced Oil Recovery,MEOR)技術,是21世紀出現的一項高新生物技術。它是指將地面分離培養的微生物菌液和營養液注入油層,或單純注入營養液劑或油層內微生物,使其在油層內生長繁殖,產生有利於提高採收率的代謝產物,以提高油田採收率的採油方法。

(一)微生物驅油機理

(1)微生物在油藏高滲透區的生長繁殖及產生聚合物,使其能夠選擇性地堵塞大孔道,提高波及系數,增大掃油效率。

(2)產生氣體,如CO2、H2和CH4等,這些氣體能夠使油層部分增壓並降低原油黏度。

(3)產生酸。微生物產生的酸主要是低相對分子質量有機酸,能溶解碳酸鹽,提高滲透率。

(4)產生生物表面活性劑。生物表面活性劑能夠降低油水界面張力。

(5)產生有機溶劑。微生物產生的有機溶劑能夠降低界面張力。

(二)微生物採油特點

(1)微生物以水為生長介質,以質量較次的糖蜜作為營養,實施方便,可從注水管線或油套環形空間將菌液直接注入地層,不需對管線進行改造和添加專用注入設備;(2)微生物在油藏中可隨地下流體自主移動,作用范圍比聚合物驅大,注入井後不必加壓,不損傷油層,無污染,提高採收率顯著;(3)以吞吐方式可對單井進行微生物處理,解決邊遠井、枯竭井的生產問題,提高孤立井產量和邊遠油田採收率;(4)選用不同的菌種,可解決油井生產中的多種問題,如降黏、防蠟、解堵、調剖;(5)提高採收率的代謝產物在油層內產生,利用率高,且易於生物降解,具有良好的生態特性。

總之,微生物採油具有成本低、工序簡單、應用范圍廣、效果好、無污染的特點,越來越受到重視。

五、物理採油技術

物理採油技術是利用物理場來激勵和處理油層或近井地帶,解除油層污染,達到增產、增注和提高油氣採收率的新技術。目前,聲波採油技術、微波採油技術、電磁加熱技術的理論研究已達到成熟階段。

物理採油技術具有以下特點:適應性強、工藝簡單、成本低、效果明顯;可形成復合技術,對油層無污染;可用於高含水、中後期油田提高採收率;可用於含黏土油藏、低滲透油藏、緻密油藏、稠油油藏。

物理採油技術包括人工地震採油技術、水力振盪採油技術、井下超聲波採油技術、井下低頻電脈沖採油技術、低頻電脈沖技術。下面主要介紹人工地震採油技術和水力振盪採油技術。

(一)人工地震採油技術

人工地震採油技術是利用地面人工震源產生強大震場,以很低頻率的機械波形式傳到油層,對油層進行震動處理,提高水驅的波及系數,擴大掃油麵積,增大驅油效率,降低殘余油飽和度。

1.採油機理

(1)加快油層中流體的流速;

(2)降低原油黏度,改善流動性能;

(3)改善岩石潤濕性;

(4)清除油層堵塞及提高地層滲透率;

(5)降低驅動壓力。

2.特點

(1)不影響油井正常生產,不需任何井上或井下作業,避免了因油井作業造成的產量損失;

(2)一點震動就可大面積地處理油層,波及半徑達400m,在波及面積上油井有效率達82%;

(3)適應性強,對各種井都有效;

(4)對油層無任何污染,具有振動解堵、疏通孔道的作用;

(5)節省人力物力,投資少,見效快,效益高,簡單易行。

(二)水力振盪採油技術

水力振盪採油技術是利用在油管下部連接的井下振盪器產生水力脈沖波,通過脈沖波在油層中的傳遞,來解除注水井、生產井近井地帶的機械雜質、鑽井液和瀝青質膠質堵塞,破壞鹽類沉積,並使地層形成裂縫網,增大注水井吸水能力,改善油流的流動特性。振動波對地層中原油產生影響,降低原油黏度。

2. 石油是怎樣形成的

石油的形成過程是:
1.在遠古的海洋里,生活著很多水生動物。它們有的體型大,有的體型小,甚至還有很多浮游生物。當這些生物一代一代的死去,它們的屍骸就沉積在海底。有的骨骼變成了化石,但由於海洋中有很多鹽分,它們身上的脂肪和蛋白質不能馬上被降解(就好像腌咸魚一樣,可以儲存很長時間)。
2.由於海底的水壓很大,所以長年累月動物和微生物的屍體就逐漸被壓縮。幾千年後我們看到的沉積岩,就是壓縮的結果。在強大的壓力下,脂肪和蛋白質逐漸液化,變成了石油,存在於沉積岩中。
3.很多的陸地上也盛產石油,這是由於地殼運動的原因造成的。
石油是一種粘稠的、深褐色液體。地殼上層部分地區有石油儲存。主要成分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石油的成油機理有生物沉積變油和石化油兩種學說,前者較廣為接受,認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屬於生物沉積變油,不可再生;後者認為石油是由地殼內本身的碳生成,與生物無關,可再生。石油主要被用來作為燃油和汽油,也是許多化學工業產品如溶液、化肥、殺蟲劑和塑料等的原料。「石油」這個中文名稱是由北宋大科學家沈括第一次命名的。

3. 石油是怎麼形成的

一、1763年,俄國科學家羅蒙諾索夫首先表明觀點:石油起源於植物。

二、1876年,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提出了「碳化說」。他認為,地球上有豐富的鐵和碳,在地球形成初期,它們可能化合成大量碳化鐵,以後又與過熱的地下水作用,就生成碳氫化合物。

碳氫化合物沿著地殼裂縫上升到適當的部位儲存凝結,最終形成石油。但這一假說的不足之處是:地球深處的碳化鐵含量極其微小,並且地球內部的高溫也使地下水無法到達地球深處。

三、1866年,勒斯奎勞第一個提出了石油的「有機成因說」,認為石油可能是由古代海生的纖維狀植物沉積到地層以後慢慢轉化而成的。

四、1888年,傑菲爾指出石油是海生動物的脂肪經過一系列變化而形成的。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前蘇聯的古勃金又提出了石油的「動植物混合成因說」;四、五十年代,有人還提出石油的「分子生油說」,就是油烴類是沉積岩中的分散有機質在成岩作用早期轉變而成的。

五、十九世紀末,俄國另一位科學家索科洛夫提出了「宇宙成因」假說。他認為,在地球還處在溶融的火球狀態時,吸收了大量原始大氣中的碳氫化合物。隨著原始地球不斷冷卻,這些碳氫化合物逐漸凝結埋藏,並在地殼中形成石油。

六、1951年,前蘇聯地質學家創立了「岩漿說」。他們認為,石油是在地球深部的岩漿作用中形成的。地球深處的岩漿裡面,不僅有碳和氫,而且有氧、碳、氮等元素。

在岩漿從高溫到低溫的變化過程中,這些元素進行了一系列的化學反應,從而形成甲烷、碳氫化合物等一系列石油中的化合物。伴隨著岩漿的侵入和噴發,這些石油化合物在地殼內部遷移、聚集、最終形成石油礦藏。

(3)什麼東西能讓石油流得更快擴展閱讀:

石油,地質勘探的主要對象之一,是一種粘稠的、深褐色液體,被稱為「工業的血液」。地殼上層部分地區有石油儲存。主要成分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

石油的成油機理有生物沉積變油和石化油兩種學說,前者較廣為接受,認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屬於生物沉積變油,不可再生。

後者認為石油是由地殼內本身的碳生成,與生物無關,可再生。石油主要被用來作為燃油和汽油,也是許多化學工業產品,如溶液、化肥、殺蟲劑和塑料等的原料。

石油的成分主要有:油質(這是其主要成分)、膠質(一種粘性的半固體物質)、瀝青質(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體物質)、碳質。石油是由碳氫化合物為主混合而成的,具有特殊氣味的、有色的可燃性油質液體。

嚴格地說,石油以氫與碳構成的烴類為主要成分。構成石油的化學物質用蒸餾能分解。原油作為加工的產品,有煤油、苯、汽油、石蠟、瀝青等。嚴格地說,石油以氫與碳構成的烴類為主要成分。分子量最小的4種烴,全都是煤氣 。

原油的顏色非常豐富,有甚紅、金黃、墨綠、黑、褐紅、至透明;原油的顏色是它本身所含膠質、瀝青質的含量決定的,含的越高顏色越深。我國重慶黃瓜山和華北大港油田有的井產無色石油,克拉瑪依石油呈褐至黑色,大慶、勝利、玉門石油均為黑色。

無色石油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原蘇聯巴庫、羅馬尼亞和印尼的蘇門答臘均有產出。無色石油的形成,可能同運移過程中,帶色的膠質和瀝青質被岩石吸附有關。但是不同程度的深色石油占絕對多數,幾乎遍布於世界各大含油氣盆地 。

4. 「開源」與「節流」哪個更重要

我認為開源更為重要一點,節流不是是不用,在有限的資源面前,總有枯竭的那一天,所以開源才是發展的必經之路。

以前發電全靠煤的燃燒來發電,漸漸的全國僅有的那點煤礦都要被挖完了,才出現了燃燒廢物來發電的情況,如果說沒有這次的開源,那麼煤礦有一天挖完了,到那個時候再想辦法,恐怕全國人民都坐立不安了。

到現在發展核能發電,煤礦發電廠就逐漸的在替代,這就是開源的過程,當然節流也是要堅持下去,哪慎節流也是新技術的探討過程,給有限的資源產生同樣的能量,必然就要需求提高燃燒效率的辦法,人們就會開拓腦筋,發現很多新的方法,也就是開源。

所以說節流能夠促進開源,能夠激發這個社會學習的動力,像以前汽車燒汽油,大家都知道汽油是通過石油提煉出來的,但是石油也屬於自然資源,過度的開采必然會讓自然失去平衡,而且資源是有限的。

所以人類就發明了乙醇汽油,混合起基核來使用更加的實用也減輕了石油的壓力,近幾年也研發出了電動汽車,車速也還可以,而且也是汽車的模樣,有很多國家過幾年就取消了燃油汽車,搏緩掘完全使用電能汽車來代替了。

當然說到燃料還有天然氣,天然氣確實是一個開源的好例子,既能代替煤氣也能代替石油,很多地方的汽車都改成了使用天然氣,即經濟又能減輕自然壓力,當然還有近幾年的可燃冰,我想很多就能使用了。

5. 替代能源包括哪些

替代能源包括太陽能、風能、核能、地熱、潮汐發電等等很多能源都有可能替代煤和石油,氦-3是一種已被世界公認的高效、清潔、安全、廉價的核聚變發電燃料。核能將替代煤,讓發電更環保,並沒有能源消失的後患。

石油也不只是燃料,而且是重要的工業原料,我們用的塑料大都來自石油。石油的問題不僅僅是能源問題。核聚變將替代核裂變,使核電成為高效、清潔、安全、廉價的能源,個人飛行器將替代汽車,讓人可以在空中自由飛行。

(5)什麼東西能讓石油流得更快擴展閱讀

1、天然氣:如天然氣汽車,天然氣化工,優點是可以基本替代石油的功能,且儲量和使用年限比石油長,石油才50年,天然氣要200年,是最佳的能源。

2、可再生能源:太陽能、風能等,能源密度小,要通過電採用轉換,可用來替代燃油汽車。

3、煤:煤化工也可作為原油的化工替代,但污染嚴重,需要開發清潔煤技術。

4、核能:主要是發電,替代柴油發電和供熱等。

6. 什麼樣的地質條件有利於石油的生成

要使沉積物中的有機質能夠保存下來,需要有特定的地質條件。大家都知道「水往低處流」的道理。泥沙和有機質是在水的攜帶下,在一個低窪的地區沉積下來。因此,首要的地質條件就是要有一個低窪的地形。這種低窪地形,根據它的規模大小,分別稱為盆地、坳陷、凹陷、窪槽等,並在各個地質歷史時期中是不斷變化的。若隨著地殼的運動繼續下沉,它就能繼續保持低窪的地形,可以繼續接受沉積物,使地層厚度不斷增大。若隨著地殼運動上升,則低窪幅度就逐漸變小,

接受沉積物就少,使沉積的地層厚度變薄。如果升到水面以上,則失去了低窪的形態,不但不接受沉積物了,反而使早先沉積的東西會被風化剝蝕掉。由此可見,不斷下沉的盆地或坳陷對有機質的聚集才是有利的。這里提到了兩個因素,一個是地層沉積,另一個是盆地下沉。它們在進行過程中都有一個快慢問題,前者叫「沉積速度」,這與沉積物來源的充足與否有關系;後者叫「沉降速度」,這與地殼運動的強弱有關系。二者要有恰當的配合是最為理想的。如果沉積速度小於沉降速度,就會使窪地內水體的深度相對增大,使有機質的下沉到底的距離加長。這樣沉積物受水中氧的作用時間也就長了,對有機質會起到破壞作甩。如果沉積速度大於沉降速度,則窪地的水體會變淺,甚至乾枯成為陸地,使有機質暴露在大氣中受氧的作用,以致遭到更大的破壞。因此,有利於有機質保存的另一個地質條件,就是兩種速度要大體相當,即沉降多少,沉積物就補充多少。這被稱為「補償性的沉積速度」。

要生成石油還有一個必須具備的地質條件,就是缺氧的「還原環境」。這就是要求接受沉積物後的窪地水體能保持封閉或半封閉,或富含有機質的沉積物能迅速被後來的沉積物所覆蓋,使之與氧隔絕,防止有機質的氧化和逸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