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玉門市是我國著名的空城代表,為何房價卻那麼高
一線城市供小於求,三四線城市供大於求。中國的房屋配置不合理。
玉門是我國的第一口油田的誕生地,因為玉門有著十分豐富的石油資源,在十幾年前的經濟是比較發達的,石油資源不是再生資源,隨著石油資源的枯竭,玉門變成了一座鬼城。
一、造成空城的原因
建國後的玉門發現了第一口油井,當時的玉門城市建設發展迅速,人口的高峰達到了13萬人,但是自從石油枯竭以後,曾經繁榮的石油城市,人口流失嚴重,石油資源的開采殆盡,造成當地就業情況並不理想,人們很難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而且市政府和油田基地也搬離了玉門市,只剩下不到三萬人,街道的兩旁都是空的,商店關閉,醫院廢棄,只剩下少數的老人留在這里。
廢棄的房屋和破敗的院子到處都是,就像一座空城,人稱“鬼城”。玉門的廢城止痛,反映出了中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的艱難。
造成玉門空城的原因,是資源型城市轉型困難造成的,導致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城市人口的增多,造成房屋緊張,房價上漲。三四線城市人口減少,空置房的增多,導致了房價下降。
⑵ 冷湖石油小鎮為什麼廢棄
冷湖石油小鎮廢棄的原因是石油資源的枯竭。
1959年,冷湖油田年產原油30多萬噸,躋身於全國四大油田之首,給我國現代工業的崛起和發展帶來了不可估量的貢獻。當然這個成績離不開第一批開采冷湖石油的工人和家屬辛勞貢獻,他們不僅開發了冷湖油田,也建設了繁華的冷湖石油小鎮。
然而曾經繁華的冷湖石油小鎮現在已經被廢棄,變得和「鬼城」一樣。這是因為冷湖油田資源枯竭,原油產量逐年減少,所以為了更好地促進產業發展,冷湖石油小鎮就這樣被廢棄了。
20世紀60年代後期,隨著國家石油發展戰略的東移和油田原油產量逐年減少,冷湖油田也慢慢進入低谷時期。不可再生資源支撐起來的小鎮,最終也會隨著產能的降低而走向消亡。
1977年西部尕斯庫勒油田被勘察發現,80年代敦煌七里鎮青海石油基地建成,冷湖石油小鎮的數萬名石油職工家屬在國家的號召下,相繼東遷西移,撤離了冷湖石油小鎮。沒有了人口支撐,曾經繁華的冷湖石油小鎮走向沉寂,只留下一片如同樓蘭古國一樣的小鎮遺址。
⑶ 鬼城的中國鬼城
內蒙古
內蒙古呼和浩特清水河:重新建一座城市
內蒙古巴彥淖爾:連接西北與華北、東北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國家重要邊境經濟合作區,新興工業城市,商貿物流、旅遊服務、金融貿易等為主的特色服務業基地。
內蒙古二連浩特:全國向北開放的經貿大通道,區域性的國際物流中心、商品集散地,進出口加工基地。
河南
河南鄭州鄭東新區:中原文化與自然環境為背景,集辦公、科研、教育、文化、商業、居住等多種功能的新型城區。
河南鶴壁:以煤炭化工為產業支撐,早在1992年開始在老城區40公里外的地方建設新區
河南信陽:以行政辦公、金融、商貿、教育、文化、居住等領域為主的新區。
遼寧
遼寧營口:計劃發展裝備製造、石油化工、新材料與新能源、商貿物流四大產業。
江蘇
江蘇常州:為製造業先進、人民生活富裕的經濟強市,歷史、現代科教先進的文化名市,連東接西、承南啟北的區域性樞紐城市,以人為本、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生態城市。
江蘇鎮江丹徒:發展目標為鎮江市現代化的城市次中心;現代化的物流商貿基地、都市型工業基地、綠色生態住宅業基地、休閑觀光會展業基地的。
湖北
湖北十堰:發展目標為生態環境優越、社會經濟協調發展、人民生活宜居的國家生態發展示範地區,國際知名的生態文化旅遊區,國家重要的汽車產業基地和鄂渝陝豫四省(市)交界地區的區域性中心城市。
雲南
雲南呈貢:「現代新昆明」,「亞洲花都」、「新興工業園區」、「科研教育基地」、「國際物流中心」。
廣東
珠海和惠州:憧憬大深圳、港珠澳大橋概念,發展商近年大舉在新城區起樓,但現場直擊發現,周邊配套不足,人煙稀少。
⑷ 石油名城變「鬼城」,曾居住10萬人,現只剩斷瓦殘垣
每個人在選擇 旅遊 的目的地時,總會有不同的考量,往往會因為當地的氣候、政策以及其他原因而變化,但總得來說大部分人在外出 旅遊 時都會 比較偏愛去一些干凈的地方 ,能欣賞到美麗的風景是最好不過的。
雖然大多數人 旅遊 的時候對「人擠人」的現象非常頭疼,希望能發掘一些「冷門」、「偏僻」、「小眾」的 旅遊 景點,但如果一個地方真的一個人都沒有,反而很少有人願意去。
但不同於大多數遊客,總有那麼一些人他們的口味愛好都很獨特,喜歡往一些公認危險、陰森的地方跑,還 有些人專門喜歡造訪「鬼城」 。
「鬼城」往往不是指字面意義上鬧鬼的城市,而是說那些 被荒廢的、人跡罕至的荒涼之地 。對於普通的遊客來說,那裡沒什麼好看的,但對於一些背包客來說,每一座鬼城在他們眼中都是神秘莫測,充滿趣味的。
我國就有不少的「鬼城」 ,大多都是荒無人煙,有著地廣人稀的特點,比如烏蘭察布市寧新區、營口沿海產業基地、廣西北海別墅區等等,但這些地方雖然人跡罕至,但好歹還有那麼幾個人。而接下來要介紹的這座「鬼城」,則是空無一人,連鬼到了那裡恐怕都會覺得寂寞,它就是 冷湖石油小鎮,現在變成了石油基地遺址 。
你很難想像,在幾十年前,這里曾是一座繁華的小鎮。在 青海 茫茫的戈壁灘上,曾經出現過鱗次櫛比的樓房,密密麻麻的建築群。在夜晚降臨之時,小鎮里亮起的點點燈光比大漠上空的星星還要多,那時 因為人口眾多,國家還專門在當地設立了「冷湖市」 。
冷湖 的名字來源於一個湖水冰涼的湖泊,位於青海省柴達木盆地的北方, 處在甘肅、青海與新疆三省的交界處 。冷湖市從1959年設立以來,一直到六十年代都是隸屬於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管轄的一個小鎮。
直到70年代初,你還能在四號養路段門前的公路旁看見寫有 「冷湖市」三個大字的木牌 。只是現在一切早已物是人非,木牌大概率也早已和那些被留下的房子一起 被漫天黃沙所掩埋 。
其實冷湖市的興起和衰敗皆因為一樣東西—— 石油 。冷湖曾經有過非常輝煌的時刻,在頂峰時期, 它曾是我國四大油田之一 ,最興盛的時候這里住著 10萬人 ,對於一個偏遠地區的小鎮來說,這個入住率是相當可觀的。
1958年9月,在冷湖 5號構造地中的4口井中 , 一日之內就噴出了高達了800噸的原油 ,油井的旁邊甚至成為了一片油海,消息一出舉國歡騰,同時這也是冷湖油田誕生的標志。
1959年,冷湖 以年產原油量30萬噸的成績, 位列我國十大油田之首,也翻開了冷湖市的嶄新篇章。
當時的石油工人們,無一不是滿懷一腔熱情,要在這偏遠的地方為祖國的石油產業做出一番貢獻,他們也理所應當的成為了第一批入住冷湖市的居民。
在天山果子溝、在有著38道彎的盤山路上等等,到處都見證了石油工人不畏艱辛的工作熱情,留了下他們的苦與樂。
冷湖市因為石油的開發而變得富裕,開始有了屬於自身的基礎設施建設,比如小學、醫院、電影院等場所也都建立了起來。 許多石油工人見到小鎮發展得如此繁榮,也將自己的家人接來此處 。無論白天黑夜,這片土地的上空永遠有著歡聲笑語。
而冷湖市的沒落是因為 石油資源的枯竭 。隨著我國石油發展戰略重心的東移,冷湖的產油量也在逐年衰退,其他更大的油田也被發現,新的石油中心的確立, 冷湖市的那些工人們在國家的號召下全部搬離了那裡 。
人口的不斷離開,讓冷湖市最終走向了衰敗。只有那些遺留下來的殘垣斷壁和永不磨滅的星辰,見證了它曾經的熱鬧和繁華。
如今的冷湖石油基地遺址已是寸草不生,你能看見的除了斷瓦殘垣外,就只有滿目的黃沙戈壁。
而在這片廢棄之地不遠的地方,還 矗立著一座紀念碑 ,碑後則是 400多位 在此地,為祖國建設事業付出了生命的石油工人沉睡的地方。 石油名城變「鬼城」,曾居住10萬人,現只剩斷瓦殘垣 。
如今的冷湖市已經徹底成為了 歷史 ,但即使時光流轉、歲月變遷,先輩們為了祖國建設而做出的貢獻永不會磨滅,子子孫孫與日月星辰都會永遠銘記。 因石油興亡的城市,曾住著10萬人,如今只剩下斷瓦殘垣。
⑸ 藏在青海荒漠的小鎮,鼎盛時被譽小香港,如今變「鬼城」遊客暴漲
在大西北荒漠里,曾經一度很熱鬧,當石油被開采出來的時候,無數人趕赴荒漠里,一座座石油小鎮得以拔地而起。寸草不生的土地上,也建起了歌舞廳、加油站、餐廳和超市,然而,當資源枯竭後,人們逐漸離去,就在戈壁上留下了一座座「鬼城」。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位於青海、新疆和甘肅交界地區的冷湖鎮。第一次知道這個地方,源於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他在關於「冷湖油田的建設」章節里用了不少筆墨描寫了柴達木探區的所見。
上世紀50年代,冷湖本是無人區,後因發現石油而建立了冷湖油田,新中國第一口油就誕生於此。柴達木石油職工在艱苦的條件下奮戰,兢兢業業挖石油,熱火朝天搞建設,將沙漠之城打造成了鼎盛時期的「小香港」。
盡管如今它變成空城,對於我這種廢墟旅行愛好者來說,卻充滿了想像力,眼前似乎浮現出過去生產生活的場景。
當穿過阿克塞哈薩克自治縣,翻越當金山,前往冷湖鎮所在的青海茫崖時,突然有種時空更迭的感覺。沿途如白雪覆蓋的鹽鹼地與戈壁荒原變換,沿305省道行駛直到看見「冷湖石油基地舊址」的路牌,冷湖老基地就到了。
下公路後放眼望去,到處斷壁殘垣,於戈壁腹地顯得更加荒蕪,彷彿經歷了一場空前劫難,更像是廢棄的古城。行走在廢墟中,「冷湖油礦」四個大字尤為醒目,以前這里是冷湖五號油礦的國營貿易公司,破敗招牌下寬闊的廣場,隱約透露出當年的熱鬧。
四處轉轉,幾乎所有的房子都被揭了頂,卸掉了窗戶,大多隻剩下一面露出磚頭的殘牆。在廢墟偶爾拾到當年的煤油燈、棉鞋等老物件,或許當年某個工程師正提著它,在一絲不苟檢查生產進度。
冷湖四號地區還有一片特殊的區域,它是被圍牆圍起來的公墓,這里長眠著自青海油田開發以來,因公或因病去世的油田領導及職工親屬。公墓內高12米的紀念碑與碑後400多個墓碑巍然挺立,背襯著綿延的祁連山,都朝著東方家鄉的方向。
這些墓碑並不華麗,有的只是土包加一塊石碑,有的乾脆只是無名碑。站在其中,越發覺得冷湖老基地如同一座巨大豐碑,靜靜守候孤寂的土地。它記載著曾經的光輝歲月,也向每一個到此的遊客訴說著昔日的繁華。
如今讓冷湖鎮重新返回人們視野的,是坐落在鎮子西部約80公里的俄博梁雅丹群,綿延的山樑上聚集著或如龜背,或者圓丘等神奇景觀,由於荒蕪乾旱、少有人煙、地貌與火星地貌特徵類似,也被稱為「地球上最不像地球的地方」之一。到了夜晚,璀璨星體在天空閃爍,與神奇地貌形成妙不可言的盛況。
從冷湖鎮前往俄博梁雅丹群的途中,我在一家小面館歇腳,老闆娘熱情地給我講述冷湖鎮過去的景象。那時冬天零下20多度,夏天太陽直勾勾曬著,艱苦的很。以前在這里生活和工作,總覺得荒涼,這次回來,才真正能夠理解家鄉蒼茫的美。
她不止一次地說,相信冷湖遺址、俄博梁雅丹群等景觀,一定會吸引更多遊客前來。而我的想法,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