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石油「磕頭機」一次大概能抽多少石油這種機器到底能發揮多大作用
在油田地區,經常能看到磕頭機,也就是游梁式抽油機。那磕頭機磕頭一次。究竟可以抽出多少石油呢?
首先不同的油井,產能差別很大。中東地區某些油田一天產量高達2千噸,我國油田每天的平均產油量只有10噸。
而且中東地區一些油田,前期都是自噴的,根本不需要磕頭機來抽。
其次磕頭機一次抽多少石油,還得看本身的工作參數,和入井泵的大小。
磕頭機磕頭的過程,叫做沖次,一般是每分鍾8次。
按照我國油田每天平均產油量來算,抽油機每次大概可以抽出原油0.86kg,僅價值0.3美元。
簡單來說,現如今石油行業早就不是暴利行業,一台磕頭機每天產出的油可能還不夠電費呢。
小夥伴們,你們見過磕頭機嗎?
我來回答一下問題吧
我家是東營的,全國第二大產油基地,勝利油田就在東營。
抽油機常見的有兩種,一種就是你們常見的磕頭機還有一種, 額,,我也不知道他叫啥 直接看圖吧。第二個就是。
現在東營地下的石油快被抽沒了,石油工人在08年的時候,月薪5000+ 現在可能不到了 ,簡單的說,抽油過程就是虧本。
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議 ,一直虧本為啥還要生產。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石油屬於戰略物質,城市的發展離不開原油。
不過話說回來,一升柴油汽油也就五毛錢,不可思議吧,哈哈,買不到的,這些油要運往加油站。加油站獲取暴利,總的來說,算上抽油的虧本,基本持平。
煉油廠的收入很可觀 ,土木工程類公司,小老闆都是從煉油廠進柴油,不會到加油站加柴油。
再說個簡單的例子,鋼鐵。很多人總覺得鋼鐵公司利潤很大,其實恰恰相反,每生產一噸鋼鐵,就要虧本一瓶可樂錢。但是國家一直在扶持。
磕頭機學名游梁式抽油機,它帶著抽油桿和底部的抽油泵,具體一次攜帶多少,取決多個參數。抽油泵的直徑常用42、57、70、83和95mm;磕頭機的行程也叫沖程,常用3、4.2m;上述兩個參數就算出一次的平均理論排量16升,如要細化,考慮沖程損失,滲漏損失等,大約是15升。
工業文明和工業革命幾百年來,幾乎所有的工業生產設備都進行了改革和創新,大概「磕頭機」是唯一的,從開始到現在為止仍在使用的工具……
抽油機是油田機械採油的主要設備,不同的工作制度決定不同的日生產能力。泵經,沖程,沖次是抽油機的工作參數,不同的工作參數生產不同的液量,而原油的含水又決定著原油的產量。
你說的磕頭機,學名油梁式抽油機,是二次採油的大眾熱備。抽油機通過油桿帶動柱塞泵工作將原油采出地面。油井根據地層能量情況可以調整不同的沖次沖程泵徑,國內日產有少的0.1噸,多的上百噸!目前國內石油供應緊張,部分油井都在虧本生產!
抽油機本身型號不同,抽取的液量也不一樣。地質下含油量也不同。聯合站統什數據液量隨時都在變化。
抽一次出多少油,取決於該井的含水和泵理論排量和泵效,這個很好理解!
真的一次只能抽出一點點。但是,只要一天抽出3噸就穩賺。好的能抽十幾噸。賣給個人的還有一噸左右的呢。不用出國,去長慶油田看看,那是國內最難產的地方。
根據地質條件,含油量,油藏分布等諸多因素影響!
⑵ 石油「磕頭機」一次大概能抽多少石油這種機器到底能發揮多大作用_百度...
磕頭機,也就是游梁式抽油機,是油田地區常見的設備。一次磕頭能抽出的石油量取決於多種因素。不同油井的產能差異顯著,例如中東某些油田日產量可達2千噸,而我國油田的平均日產量大約為10噸。某些中東油田甚至因為地層壓力巨大而無需磕頭機協助開采。
磕頭機每次沖程的產油量同樣受到其工作參數和入井泵大小的制約。一般來說,磕頭機會每分鍾進行8次沖程。以我國油田的平均日產量為基準,每次沖程大約可以抽出0.86公斤原油,價值約0.3美元。如今,石油行業不再是高利潤行業,磕頭機每天的產出可能連電費都不夠。
東營是我國第二大產油基地,勝利油田便位於東營。常見的抽油機有兩種,一種是磕頭機,另一種則不太為人所知。東營地下的石油資源日益枯竭,石油工人的工資也從2008年的每月5000元以上降至現在的水平。盡管如此,石油生產仍在繼續,因為石油是戰略物資,對城市發展至關重要。
煉油廠的利潤相對較高,而像鋼鐵這樣的行業,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利潤豐厚,實際上每生產一噸鋼鐵就要虧損相當一部分成本。國家對這類行業給予了扶持。
磕頭機,學名為游梁式抽油機,其每次攜帶的石油量由多個參數決定,包括抽油泵的直徑和磕頭機的沖程等。這些參數共同作用,決定了每次沖程的理論排量,通常為16升左右,考慮到實際操作中的損失,實際排量約為15升。
工業文明和工業革命的幾百年間,幾乎所有的工業生產設備都經歷了改革和創新,但磕頭機卻是從古至今幾乎未變的使用工具。
抽油機是油田機械採油的關鍵設備,不同的泵徑、沖程和沖次決定了不同的日生產能力。原油的含水量也會影響產量。所謂的磕頭機,即游梁式抽油機,是二次採油時常用的設備。通過抽油桿帶動柱塞泵工作,將原油抽出地面。油井的生產參數可以根據地層能量情況進行調整。
抽油機的不同型號會導致抽取的液量不同,地質條件下的含油量也不盡相同。聯合站的數據液量隨時都在變化。每次抽出的油量取決於井的含水率、泵的理論排量和泵效。
雖然一次只能抽出少量的石油,但只要每天能抽出3噸,就能實現盈利。在條件較好的情況下,日產量甚至能達到十幾噸。個人買家可能只能獲得一噸左右的石油。無需出國,參觀長慶油田便能了解國內石油生產的最困難情況。
最終,磕頭機的產油量受到地質條件、含油量和油藏分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⑶ 每年挖掉1200萬噸石油,地下都采空了,不會破壞地球結構嗎
到現在為止,石油仍然是現代工業不可或缺的「血液」,據媒體公開資料,2019年全球石油開采總量約為900億桶,按全球一桶石油平均137千克計算,大約為1200萬噸,看起來這個不是個小數字,那麼從地殼中抽出了那麼多石油,地球結構會被破壞嗎?
采空區塌陷
但對於地球整個地球來說,這些開采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我們最深的開采也不過4000米(姆波尼格金礦),最深的油田是俄羅斯遠東薩哈林島,Z-44 Chayvo油井(12.345公里),只有地殼平均深度33千米的1/3,大陸上的地殼更是高達70千米,而地球半徑則高達6370千米,所以連雞蛋殼都還沒挖透,根本不會對地球有啥影響。
⑷ 在各大油田都能看到的磕頭機,磕一次頭能抽出多少
磕一次頭大概能夠抽出幾升,不過油田裡面的這種機器運作起來還是比較麻煩的,而且抽出來的有時候不是很多。
⑸ 人類每天都會從地下抽走大量石油,會影響整個地球結構嗎
發展經濟也為了完成人們的日常生活,我們每天都要開采大量的原油,經過提煉加工變成現在我們所使用的柴油汽油原油的價格不斷上漲與開采量和需求量之間的不平衡有關系。但是原油的不斷開采確實容易加大地下空洞區的面積。
只不過石油它畢竟是一種液態的東西,它不像煤炭能夠起到直接的支撐作用,所以影響並沒有大家想像那麼大,現在在開採石油這方面也會進行一定的地質結構的穩定性處理,確保不會出現查詢的塌方等三個事件,才會繼續開采原油。畢竟現在原油的資源非常珍貴,周圍地質結構的穩定性也會對這個原油的品質直接造成影響。
⑹ 地球每天產那麼多石油,那地球上抽空的空隙怎麼辦
事實上,我們現在根本不必擔心這個問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為什麼我會這樣說,因為人類對石油的開采,我們人類對地球的本身影響其實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其實,非常容易理解,我們可以用一個簡單的數據比較來說明地球的半徑是6371公里,而人類的石油鑽探通常只有幾公里。到目前為止的話,OdoptuOP-11這個油井,他其實是我們地球上人類開採到最深的一個。
從油田開采和頁岩油開採的角度來分析的話,我們人類在提取石油的同時會出現大量注水,此外,油田很難有大面積的采空區,這其實也不像煤礦那麼簡單,而且,除了煤層,還有工人和設備通過的隧道,油田其實都是具有區域塊狀分布的多孔結構,即使真正的空氣提取,這個問題也不大。
關於地球每天產那麼多石油那地球上抽空的空隙怎麼辦的問題,今天就解釋到這里。
⑺ 每天產那麼多石油,抽空的空隙怎麼辦會影響整個地球結構嗎
每天產那麼多石油,抽空的空隙怎麼辦?會影響整個地球結構嗎?
石油被人們稱為「工業的血液」,是我們人類現階段的文明發展不可或缺的能量來源,每時每刻,都有石油被人類從地球的深處開采出來供我們使用。但石油終究是有限的,這不禁讓人擔心一個問題,人類每天都會從地下抽走大量石油,會影響整個地球結構嗎?
其實我們現在根本不必擔心這個問題,這是因為人類開採石油的行為對於地球本身的影響可以說是微不足道的,為什麼這么說呢?我們用一個簡單的數據對比就可以說明,地球的半徑足足有6371公里,而人類的石油鑽井都通常都只有幾公里,迄今為止人類在地球上打得最深的油井——位於庫頁島的「Odoptu OP-11」油井,也就只有12公里多一點。
如果把地球比作一顆雞蛋的話,人類連這個雞蛋的蛋殼都沒有鑽透,很顯然,以人類目前的能力,根本就不會影響整個地球結構。但地球沒事並不代表人類沒事,每天產那麼多石油,抽空的空隙怎麼辦?我們接著看。
在不少人的想像中,地下的石油應該是像地下水那樣聚集在一起的,當人們開採石油的時候,只需要挖一個洞,再把管子伸進去,最後用類似抽水機的設備往外抽就可以了。但實際上的情況並不是這樣,其實石油在地下的存在形式主要是散布在儲集層基質的空隙之中。
在開採石油的時候,最理想的情況就是鑽好井之後,石油就會在地球內部的壓力作用下自動滲出,這樣人們就只需要把石油抽上來,再通過回灌井往地下注入一定的水就可以了,但現實往往都是很骨感的,在很多時候,當人們鑽好井之後都會發現儲集層基質的滲透率根本就達不到要求。
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人為地向地層里增加壓力,通常的做法就是進行「水裂」,所謂「水裂」是指用設備不斷地把加壓後的水(有時人們還會在水裡加上一些特殊的砂礫)打進富含石油的地層,地層基質的壓力增加了就會裂開很多的縫隙,這樣就可以使那些散布在地層基質的空隙之中的石油更輕易地滲出來了。
這些打進地層的水,大多數都會與石油混合在一起重新被抽上來,在經過處理之後,石油會從中分離出來送往石化工廠進行後續加工,而這些水又會通過回灌井再一次被打進地層,以彌補抽走石油給地層帶來的流體損失。值得一提的是,石油所在的地層本身通常也含有大量的地下水,這些地下水也會隨著石油一起抽上來,然後經分離以後再通過回灌井注入地下。
我們可以看到,利用上述的方式來開採石油,因為地層中的流體根本就沒有什麼損失(對地層而言,管它是石油還是水,只要是流體就行了),所以也不會對地層的結構產生什麼影響。
化石燃料對推動人類文明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不好的事情是,當人類在使用化石燃料時,會向大氣層里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這被認為是全球變暖的「罪魁禍首」。
每天產那麼多石油,抽空的空隙怎麼辦?會影響整個地球結構嗎?
到現在為止,石油仍然是現代工業不可或缺的「血液」,據媒體公開資料,2019年全球石油開采總量約為900億桶,按全球一桶石油平均137千克計算,大約為1200萬噸,看起來這個不是個小數字,那麼從地殼中抽出了那麼多石油,地球結構會被破壞嗎?
在大家的印象中都是石油鑽井鑽入油層,然後石油沖天而起,如果一直都是這樣的話,那就封上油井,裝個水龍頭就好了!要不然怎麼會有王進喜大冬天跳進泥漿池攪動泥漿壓住井噴的故事呢?
事實上鑽入油層的早期確實會有一個壓力釋放的過程,因為油田上方的岩層給它的壓力很大,噴出石油這種情況是可能的,但隨著油田開采,這個壓力會迅速下降,到平衡,此時就必須要抽油機,就是那個頭一抬一抬的設備,但繼續抽油最後會到負壓,也就是說你再開採的話,就會小於一個大氣壓,很可能就抽不出來了,必須要壓力平衡,通入大氣!
到最後油井中石油枯竭,再也抽不出石油來了,此時怎麼辦?在油井的很多縫隙里含了大量的石油,很簡單,注水,在油井中注入大量的水後,因為石油密度比水要低,因此石油將會浮在水面上,然後將這些油水混合物一起開采上來,比如現在的大慶油田幾乎就是到了注水開采、發揮余熱的階段了!
頁岩油的開采
除了常規的油井抽油機開采外,頁岩油確卻是另一種開采方式,因為頁岩油根本就不算一個油田,只是一些含油的石頭,所以油井裡面根本就沒有所謂的井,只是一大片含油的岩層,要從這些石頭中采出石油,必須要有高超的開采技術!
這個技術就是水力壓裂技術,它通過高壓水泵將含有沙子的水泵入地下,壓裂鑽口周圍的岩層,然後通過這些縫隙將石油慢慢富集,最後將這些油水混合物抽取上來,這就是頁岩油的開采過程,因為手續繁雜,設備要求很高,因此這個頁岩油開采成本極高!
這里有個有趣的小故事,大家看看就好,當前世界石油市場暴跌,美國的頁岩油開采陷入停滯,瀕臨破產,但在2018-2019年時形勢卻好得很,因為在美國的鼓動下,歐佩克石油減產,油價高企,此時美國卻加大了頁岩油的產量,迅速佔領了市場,俄羅斯在西伯利亞的高成本油田也獲利頗豐,等到2019年底歐佩克主要主導國沙特明白過來時,俄羅斯和美國已經賺得盆滿缽滿了!
Seven Generations能源公司在亞省Montney地區的頁岩油開采基地
所以從那會開始歐佩克表面上和俄羅斯扛上打擊油價,其實真正的目的卻是美國的頁岩油市場,當然沙特是不敢公開造次的,所以大家都說沙特和俄羅斯打架,真正受傷的卻是美國!
挖掘量那麼大,地球結構真不會有事嗎?從油田開采和頁岩油開采來看,石油的采出同時會有大量的水注入,另外油田也很難出現大面積采空區,它不像煤礦,除了煤層外還有工人和設備通過的坑道,油田都是區域性塊狀分布的多孔結構,即使真正采空問題也不大,但石油開採的後期都大量注水,甚至會注入靠聚合物收集石油,而且水的密度比石油還大一些,根本不會產生結構問題!
那麼煤礦采空了會有問題嗎?
我們經常聽到煤礦透水事故,這是煤層採掘時挖通了地下水系,當然這是非常可怕的事故,但這也告訴我們一個結果,也即是煤礦在正常開采時也需要水泵將滲入的地下水抽走,否則長期積累就會淹沒坑道,因此大部分煤礦在被放棄後,地下水就會逐漸滲入,淹沒整個煤礦!
不過我們也不得不面對另一種情況,就是大量開采地下水後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整個區域沉降,還有煤礦坑道也無水滲入,長期會導致采空區塌陷,甚至可能導致小型地震,從這個角度來看,采空區確實會對地面產生非常大的影響,首先是導致基建結構不穩,甚至坍塌,另一個是地下水位下降,不再適合農作物種植!最終的結果就是塌陷區居民遷移!
采空區塌陷
但對於地球整個地球來說,這些開采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我們最深的開采也不過4000米(姆波尼格金礦),最深的油田是俄羅斯遠東薩哈林島,Z-44 Chayvo油井(12.345公里),只有地殼平均深度33千米的1/3,大陸上的地殼更是高達70千米,而地球半徑則高達6370千米,所以連雞蛋殼都還沒挖透,根本不會對地球有啥影響。
很多人以為,開採石油應該是下面這樣子的,如同吸取蟹黃湯包的汁液,眼看著湯包癟了下去:
不少人以為,石油藏在地下,如同包子裡面的湯汁,隨便用一根吸管下去,直接抽上來就可以了,實際並不是,它們是被頂上來的。
當然,我們不能排除這個世界上真的會有那麼一塊石油泡泡藏在地殼之中,不過似乎人類發現的幾率並不高,畢竟下面要有一個巨大的空間,儲藏幾億噸石油,遇到地質運動,早就從裂隙涌到地面了。
在古代,還真的有小部分石油從地下滲出來,古人把它們收集起來,當作照明材料,有時候用來作為火攻原材料。
這在宋代的《夢溪筆談》裡面就有介紹。
只不過,這樣的地區實在是太少了,絕大部分石油是一種粘稠度相當高的液體或者乾脆是油膏,被土壤顆粒、岩石顆粒死死包圍著。它們基本上不會因為開了一個口子,就自動流出來。個別例外也是存在的,鑽井的時候,會遇到突如其來的壓力釋放,導致井噴。
當然,如果走了狗屎運,挖到一口油井,可以汩汩地流出石油,直接用泵抽到油罐車裡面運走,那簡直就是彩票中獎,省下來多少壓注的費用啊!不過,這時候,倒是應該擔心地層塌陷的問題了。
通常開採石油的時候,鑽兩個深孔,一個是注入,一個是流出。利用機械的力量,將水壓入油層底部,由於水油不相溶,且水的密度較大,由下而上,藏在岩石顆粒間的油滴就被水給頂上來了,上面接一根管子,直接流到儲油槽。
這時候,石油的空隙被水填滿了,到時候將這兩個孔封起來,水跑不出來,這塊地層也就保持相對穩定了。
開採石油與挖煤不一樣,煤炭是固體,無法流動,需要在地下直接開采,挖出巷道,邊開采,邊回填泥土、沙石之類的東西,避免坍塌。
當然,題主的擔憂也是有一定道理的,畢竟注水與原來的石油顆粒是不同粘稠度的液體,對於地層有一定的影響,我們相信,像中東地區的地層肯定會在某一天的地殼運動中被擠壓,造成很厲害的地震,土壤液化,可能波及到其他地區。
屆時,中東地區的人民就會嘗到胡亂開採的惡果,這時自然平衡被打破的必然結果。
開釆煤礦,開採石油天然氣,對地質的影響那是絕對的。現在就有許多釆煤區發生了地陷事故,將來總有一天,因為我們無度的開采,地球會發生災難性的大型地質變化。
不過即使我們不開採石油天然氣,地球上的地質劇烈變化還是會發生的,所以也不要杞人憂天。
石油開采不像煤炭礦床,挖掘一個深坑大洞,留下若許真空地帶。
影視印象中的石油,似乎是一條流淌在地下的暗河,只要開了閘,可以噴涌而出,永不枯竭。
實質石油根本不是地下暗河的模樣儲存於地下。
作為一名石油人,且是常年在採油一線的老石油,我可以說說石油開採的若干常識。
石油其實是誕生於某些地質圈閉之中,是若乾地質年代沉積蘊育的產物,大都儲存於沉積岩的孔隙中,並非人們印象當中的地下暗河,而是通過孔隙星羅棋布在地下儲存匯集。
隨著地質年代的地質沉降、斷層、圈閉不斷變化形成,就形成了若干個石油圈閉型構造,儲藏了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氣。
這種油氣形態通過地下鑽探得知其儲存的層位、深度、厚度等等,是地下鑽探和地上地質分析相結合的結果。
我們油田相繼開發了白堊紀、玄武紀等若乾地質年代中的杜家台、蓮花、古潛山、大凌河等油層,實施了作業開采。
油流是通過井段射孔來實現開採的。
早年間原始地層壓力足,基本都採用自噴形式,只是放個簡單的油嘴控制產出量,每天就有大量的石油噴出。
到了後期,各種開采手段層出不窮,卻采出量每況愈下,有的油井,甚至一天連100斤原油都采不到,含水率卻高達99%以上,只能忍痛割愛實行關閉,或者兼開式采出。
地下的石油只是液態存在於空隙中,是一種可滲透式存在,並不像人們意識中的河流形態。即使其滲透率不夠,也會採取地面壓裂等化學方式,擴充孔隙度,從而確保石油可以順利流到井筒里。
而隨著石油的大量采出,余出來的真空地帶早有遞補,人們其實從一開始開采時段,就採取了給油層邊際注水的方式,一是為了驅動油層向井口流動,便於采出,二是用注入的水迅速填補油流流走以後的空白,從而保證地下沒有虧空,保持原始平衡。
所以,那種擔心地下虧空甚至崩陷的情況是不可能發生的,完全沒有必要杞人憂天。
這樣問顯然是對石油工業缺乏基本了解,石油浮在水上,採油會帶出地下水,這些水經處理後會重新注入地下,因此採油後地下也不是空腔,至於影響地球結構,開玩笑呢?
人類對於地球只會有很微弱的影響,曾經西方有文章指出三峽大壩的修建導致地球自轉軸和重力中心的偏移,這其實就是屁股歪的說法,影響重力中心必然需要龐大的質量,而世界上現有的大型水壩,三峽的儲水量甚至排不進前十,三峽的最大在於它是水電站,發電量非常大;而且人類還進行了很多龐大的工程,一個超大規模的城市、鋼筋混凝土森林,也會造成重力中心的偏移。
然而這對於地球自身而言是可以忽略的影響,地球自身的重力本身就存在差異,因為地球的質量分布不是很均勻,地球內部還有很狂爆的岩漿運動帶動地殼的運動,地殼移動一毫米就需要人類努力多少代才能做到。石油多位於地表較為淺顯的地方,最深的油井也不過幾千米,多少年原油產量才能達到一個三峽的水儲量(接近400億噸)?所以說靠採油影響地球結構真的是想多了,更多的是對地表的影響,因為石油工程會占據一些土地,也可能污染地下水,進而影響到人類的居住環境,但這一點也沒有想像那麼嚴重。
石油和煤礦不同,煤礦開采後會留下很多采空區,盡管也會用礦渣、煤矸石等回填,但是仍不足以全部填上,有的礦業可能執行不到位,所以煤礦礦區內的居民會被疏散,采空區會自然的垮塌,垮塌區的治理比較艱難,一般都是 采-填-閑置-垮塌-恢復 這樣的過程。石油開采卻不大相同,原油是液體狀態,本身就是存在於地下的空腔中,靠水支撐地表也是不可能的,石油開採的時候會帶有天然氣、水,需要經過加熱靜置等方式排出天然廢氣和水分,估計多數油井采出的大多數是水,只有少數富礦采出的油更多,有的井(磕頭蟲)甚至磕一天頭也才能采幾十升的油,下部的集油罐十天半月也不見得能儲滿一罐,而大部分是水又需要處理才成為成品。
石油開采後,采出水會經過處理,消除污染物後再次注入地下,消除污染的目的是防止回注的時候污染地下水,而采出石油後,由於地下水位的下降以及整體壓力的降低,周圍的水會匯聚過來,不像煤礦采空區那樣不管的話就一直空著(煤礦可不能透水,一堆人在下邊幹活呢),地下水位最終會恢復,石油等也可能重新匯聚。所以,以往偶爾會聽到的煤礦區垮塌事故,卻很少聽到石油礦區的垮塌事故。在中東的石油大國中,也很少聽到這樣的事故。
石油的主要危害在於泄露,石油運輸主要可以分為兩類,其一是移動的運輸,主要靠輪船,其二就是管道運輸。然而前者偶有發生沉船事故的案例,大量的石油分布在海面上對一定區域內的海洋生物影響十分嚴重,糊住水面水鳥無法捕食、水下的生物也可能缺氧,因為光被遮住了浮游植物的活性會下降;管道運輸也常有泄露事故,會污染土壤、淡水水體,對周邊的居民也會有較多的影響。
油田第一期出純石油,二期往地下注水出油水混合液,所以邊開采邊注水,地下沒有空洞。
抽空的空隙有水的話,水泥沙來填充,無水的地方,等待慢慢的塌陷地震,還能怎麼辦?
當然有影響啊。但即使不抽取石油,地球的結構同樣也會不斷變化的。原因是地球不斷的公轉與自轉,不斷有漲潮退潮,也有台風龍卷風,這樣的沖擊,同樣會對地球的地質結構產生影響,因此地震也會不時發生,每震動一次,釋放一次因不平衡而積聚的能量,從而又達到新的平衡。
已經影響地球結構變化,人類都快走滅亡了你說有沒有影響?新冠疫情也是地球結構變化造成地熱氣候惡化才產生的病毒,能沒有影響嗎?
⑻ 人類每天從地下抽石油,會導致地面坍塌破碎嗎
基辛格曾經說過一句話,誰掌握了石油,誰就掌握了所有國家。
石油被稱為工業的血液,如果沒有石油,那麼大部分產業都將因此而停工。雖然現在很多國家鼓勵發展新能源,但現在始終沒有一種能源能夠威脅到石油的地位,也正是因為如此,人類才會投入大量的資金與技術開採石油。
我們知道,人類每年都會從地球之中抽走數億桶的石油,那麼這些石油被抽走之後,會破壞地表之下的地質嗎?會因此而坍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