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噴火器噴火器使用歷史
公元763年,希臘人發明了一種名為「希臘之火」的縱火劑,首次在實戰中應用,拜占庭帝國隨後在海軍艦船上安裝了長銅管噴射,成功消滅了撒拉遜人的艦隊。717年,拜占庭軍隊使用「拜占庭液火噴射器」擊退了阿拉伯人的進攻,這是最早的噴火兵器記載,但具體燃燒劑成分和噴火裝置的細節卻無從知曉。
中國早在南北朝時期就已利用石油進行火攻,919年出現了鐵筒噴射火洞的「噴火」。北宋初年,火葯應用於軍事,出現了「猛火油櫃」,它以石油為燃料,銅制櫃體,裝有唧筒和火樓。發射時,通過點燃火樓引火葯和抽拉唧筒來噴出火焰。小型銅葫蘆噴火器便於攜帶,可視為現代噴火器的雛形。
現代噴火器的雛形由德國人R·菲德勒於1900年發明,起初用於演習,但存在笨重和射程近的問題。1912年,德軍開始裝備攜帶式噴火器,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噴火兵分隊。在一戰的伊普爾戰役中,德軍首次成功使用噴火器,對英法等國產生了震動。
德國在戰爭中的噴火器主要使用石油混合液,射程有限。一戰後,義大利研發車載式噴火器,1942年,美國哈佛大學的凝固汽油技術使得射程顯著提升。在二戰太平洋島嶼戰中,美軍利用新型噴火器有效對付隱藏的敵人,取得顯著戰果。
(1)石油噴火器怎麼用擴展閱讀
噴射燃燒液柱的近距離火攻武器。亦稱火焰噴射器。主要用於攻擊火力點,消滅防禦工事內的有生力量,殺傷和阻擊沖擊的集群步兵。噴火器噴出的油料形成猛烈燃燒的火柱,能四處飛濺,順著塹壕、坑道拐彎粘附燃燒,殺傷隱蔽處的目標,並有精神震撼作用。由於燃燒要消耗大量的氧氣和產生有毒煙氣,能使工事內的人員窒息。在攻擊坑道、洞穴等堅固工事時,噴火器具有其他直射武器所沒有的獨特作用。
❷ 如何做一個掌上噴火器,講講大概原理就好了
火是由兩種或多種物質(通常是空氣中的氧氣和某種燃料,例如,汽油、木柴、煤炭)之間的化學反應產生的。這種反應在熾熱的條件下才能發生,通常是由另一個火焰或火花引起的。只要有燃料可供燃燒,火自身的熱量就足以使化學反應繼續下去。
噴火器的基本思想是通過發射正在燃燒的燃料而使火勢蔓延開來。最早的噴火器大約可追溯到公元前5世紀,它們是一些裝有正在燃燒的固體物質(如硫磺或煤)的長管。這些武器的工作原理和噴槍一樣:士兵在長管的一端鼓風,驅動燃燒物飛向敵人。
到7世紀,一種更精密的噴火器開始得到廣泛應用。在這個時代,拜占庭帝國將「希臘之火」納入了自己的軍械庫。「希臘之火」可能是液體石油、硫磺、生石灰和其他物質構成的一種混合物。不管其成分究竟是什麼,它都是一種高度易燃的油基流體。
「希臘之火」的早期應用(10世紀拜占廷手稿)
在戰斗中,拜占庭軍隊將這種物質通過窄銅管從大的儲存池中抽出。這些銅管將受壓液體匯聚成一股強大的流體,就像軟管和噴嘴將水匯聚為一股狹窄的噴射流一樣。士兵在銅管的一端點燃引信,以便在液流射出時將其點燃。液流就會帶著火焰噴出數米。
拜占廷軍隊沿君士坦丁堡城牆以及在船首安放這些武器。因為可燃物是油基的,所以在落水後仍可以繼續燃燒,從而使其成為海戰中特別有效的武器。
起初,拜占廷軍隊的敵人被這種可怕的武器迷惑了,但沒過多久,其他軍隊也開始模仿這種技術。中國人運用自己的先進技術把這種武器推向了新的高度。拜占廷人用的是一種非常基本的泵,就像那種用來從地下井中抽水的泵一樣。這種泵只能在下沖程中壓出液體,所以拜占庭噴火器只能在短時間內噴火。而中國人則發明了一種更先進的泵——雙動吹風器。雙動吹風器用一個繞軸旋轉踏板來驅動兩個增壓室。當踏板下壓一個增壓室(下行沖程)時,會抬升另一個增壓室(上升沖程)。這樣,泵就能不斷壓出液體,從而產生不間斷的燃料流(進而不斷地噴火)。
這種武器投入使用後不久,另一種煙火技術便使其相形見絀了,這就是火葯。在接下來的一千年中,火葯使戰爭世界發生了革命性變化,而噴火器多少便有些落伍了。
但噴射器最終還是以一種經過改良的形式重新進入了世界軍械庫,在下一部分中我們將對此加
以討論。
❸ 猛火油櫃歷史淵源
在中國古代,早在西漢末年,人們就已經發現了石油,並將其應用於實踐。南北朝時期,石油被用於軍事中的火攻戰術,如公元913年,後梁王李霸在楊劉叛亂中使用石油縱火,這是石油用於火攻的最早記錄。到了北宋初年,隨著火葯在軍事中的應用,中國軍事科學家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連續噴火設備——猛火油櫃,它被記載在《武經總要》中。
猛火油櫃的構造相當巧妙,以熟銅製成,下有四腳支撐,上部有四個銅管,每個管上都有一橫置的唧筒,與油櫃相連。每次注油大約1.5千克。唧筒前端裝有「火樓」,內裝引火葯。使用時,先用燒紅的烙錐點燃火樓中的引火葯,隨後通過唧筒壓縮空氣,使猛火油經過預熱的火樓噴出,遇到高溫即燃燒,形成猛烈的火焰。這種武器在城防戰和水戰中發揮著關鍵作用,能夠焚燒敵人和設施,如在《吳越備史》中提到的後梁與後唐戰爭中,鐵筒噴火器就是猛火油櫃的雛形。
宋代的猛火油櫃主要應用於城牆上,對於守城有極大幫助。由於其體積較大,後來出現了小型化的改進版本,使用銅葫蘆作為油櫃,更便於攜帶和移動,以應對不同的戰場環境。例如在水戰中,它被用來焚燒浮橋和敵艦。現代的《古代戰爭館》中展示的猛火油櫃模型,是根據《武經總要》的描述復原的,噴火距離可達5至6米,充分體現了其在古代戰爭中的威力和影響。
(3)石油噴火器怎麼用擴展閱讀
「猛火油櫃」是中國古代戰爭中的一種噴火器具。是中國古代發明的世界上最早的火焰噴射器。
❹ 為什麼噴火器噴出的火柱能拐彎
噴射燃燒液柱的近距離火攻武器。亦稱火焰噴射器。主要用於攻擊火力點,消滅防禦工事內的有生力量,殺傷和阻擊沖擊的集群步兵。噴火器噴出的油料形成猛烈燃燒的火柱,能四處飛濺,順著塹壕、坑道拐彎粘附燃燒,殺傷隱蔽處的目標,並有精神震撼作用。由於燃燒要消耗大量的氧氣和產生有毒煙氣,能使工事內的人員窒息。在攻擊坑道、洞穴等堅固工事時,噴火器具有其他直射武器所沒有的獨特作用。
噴火器有攜帶型和車載式兩種主要類型:①攜帶型噴火器。由單兵背負使用,壓源為壓縮空氣或無煙火葯,全重23千克左右,裝油料10~18升,可持續噴射數秒鍾或3~10次,最大射程為40~80米。②車載式噴火器 。亦稱機械化噴火器。安裝在坦克或裝甲車上,可攜帶200~1500升油料,能持續噴射數十秒或數十次,最大射程為200米左右。此外,還有手提式噴火器、重噴火器、地雷式和堡壘式噴火器等。
公元763年,希臘人就發明了一種稱為 「希臘之火」的縱火劑,並首次應用於實戰。第二年拜占庭帝國的海軍中艦船上安裝長銅管噴射 「希臘之火」,消滅了撒拉遜人的艦隊,後來,在717年阿拉伯軍隊圍攻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時,拜占庭軍隊使用了一種被後人叫作 「拜占庭液火噴射器」的噴火兵器,在擊退阿拉伯人的進攻作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是史料中關於噴火武器的最早記載,便不論是」希臘之火」還是 「拜占庭粹火噴射器」,都沒有留下關於燃燒劑成分和噴火裝置的詳細資料。
第一支現代噴火器是由德國人R•菲德勒於1900年發明的。現代噴火器主要由油瓶、壓縮裝置、輸油管、點火裝置和噴火槍組成。菲德勒的發明原本是作為一種演習器材而設計的,後來德國軍方認為 該發明有實戰意義。但菲德勒的噴火器過於笨重,攜帶不便,射程太近,威力也不夠大,所以對其進行了多次改進。1912年,德軍裝備了攜帶式噴火器,並成立了由48名專職消防兵組成的噴火分隊。這是世界上最早正式裝備部隊的噴火器,也是世界上第一支噴火兵分隊。
1915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第二年,戰爭進入僵持階段,德軍和英軍在比利時的伊普爾相對峙,雙方士兵隱蔽在相距很近的戰壕里。在經過多日的沉寂之後,2月26日清晨,突然從德軍戰壕里吐出無數條火龍飛向英軍陣地,英軍士兵被這突如其來的火攻嚇得驚惶失措,紛紛四散逃命。雖然士兵傷亡不大,但丟掉了陣地。
首次使用噴火器成功後,德軍又多次用它作戰,取得一定戰果。這對德國的交戰國英、法、俄等國震動很大,於是也開始研製噴火器。其實,早在1898年,俄國工程師基格爾就曾向俄國陸軍提出了一種輕型、攜帶式噴火器的設計圖,但軍方上層人物以 「不現實」為由而拒絕了,這致使德國搶先研製出噴火器,並在戰爭中給英、法、俄等國造成了一定的損失。
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所使用的噴火器,用的是石油產品的混合油液,射程僅10餘米,並且比較笨重。一次大戰後,義大利首先研製出了車載式噴火器,並在1935年入侵阿比西尼亞(今衣索比亞)時首次使用。1942年,美國哈佛大學發明了凝固汽油,使噴火器的射程成倍增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島嶼奪戰中,美軍使用新型噴火器對付隱藏在坑道、洞穴、地堡內的日本兵,取得了很大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