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石油是怎樣采出來的
1. 經過大量的勘探研究,一旦確定油氣田有工業開采價值,就要進行開發、采出石油的工作。
2. 要使石油和天然氣流到地表,首先要打好鑽井。地質勘探和開發人員經過艱苦勞動和研究,找到了地下的油氣藏,並確定了打井的位置、數量和深度。鑽井工人隨後在定好的井位上鑽井。
3. 目前常用的鑽井技術是轉盤(旋轉)鑽井。它由地面設備(包括鑽機、井架)、提升系統、鑽桿、鑽具和鑽頭等組成。通過提升系統,鑽具被提起、放下,轉盤轉動帶動鑽具轉動,鑽頭破碎岩石。
4. 在鑽進的過程中,要及時地在鑽孔中安置一根叫套管的鋼管,並用水泥封固在通道井壁上,防止地層坍塌。套管的口徑向下逐漸變細,在套管中間再下一根引油鋼管,叫油管。
5. 地面井口上要安裝一套井口設備,上面布滿了各種壓力閥門和各個方向的管線,這被稱為「採油樹」。
6. 能否將原油從地下採到地面,還取決於地下油層壓力的大小。我國大慶、勝利、遼河、塔里木、大港等油田的許多油藏的地下油層壓力很大,因此這些油田可以通過打開採油樹的閘門,利用自噴井進行開采。
7. 維持油層壓力的常用方法是「以水驅油」的注水開采法。通過向油層下面注入水,補充由於石油開采而留下的空間,保持地層的壓力,從而使油井順利產油、保持自噴。
8. 對於無法自噴的油田,如地下油層壓力不足或原油油質較重形成難以流動的「稠油」,這類油田的採油多採用「抽油法」,也叫深井泵採油法。
9. 地下油層的儲集性能,如含油孔隙的連通程度、滲透性能等,是控制油井和注水井生產能力的重要因素。可以採取人工方法改善這些性能,如物理法和化學法。
10. 到了油田開發的後期,當地下的原油所剩不多時,為了采出殘留在油層中的石油,還要採用二次採油法甚至三次採油法,如往油層中注入加熱的二氧化碳或用火燒油層,以提高石油的采出量。
11. 海洋採油比陸地採油難度大且成本高,目前主要有四種採油方式:從海岸陸地上打斜井,鑽至海底油層;在海中建造人工島,在島上鑽井採油;海上鑽井平台採油;利用海底採油裝置進行採油。
⑵ 地質鑽探中的鑽桿的規格BQ, NQ, HQ 分別指多少毫米啊
BQ:55.5毫米
NQ:70毫米
HQ :89毫米鑽桿是尾部帶有縲紋的鋼管,用於連接鑽機地表設備和位於鑽井底端鑽磨設備或底孔裝置。鑽桿的用途是將鑽探泥漿運送到鑽頭,並與鑽頭一起提高、降低或旋轉底孔裝置。鑽桿必須能夠承受巨大的內外壓、扭曲、彎曲和振動。在油氣的開采和提煉過程中,鑽桿可以多次使用。光管和原鋼管材在經過多次加工步驟後被製成鑽桿。首先,通過鋼管加厚工序的處理, 光管外表面向內彎,鋼管管壁加厚。下一步,進行螺紋加工並鍍上能夠增加強度的銅。然後進行非破壞性質量控制檢驗,隨後進行鋼管管體接頭的焊接。而後,管體會經歷焊接熱處理和焊接最終處理,以消除焊接殘余壓力。在對成品鑽桿進行渡漆和包裝前要對鋼管成品進行其他的一些檢測,包括硬度測試,壓力測試和非破壞性測試。鑽桿的長度一般在九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