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美國石油基金為什麼暫停交易
擴展閱讀

美國石油基金為什麼暫停交易

發布時間: 2025-02-05 22:04:54

A. 石油基金為什麼不能買

4月2日,剛創下歷史單月最大跌幅的原油價格出現了報復性反彈,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和美國WTI原油期貨雙雙大漲。消息面上,4月3日OPEC代表透露,OPEC+正為召開緊急會議做准備,將於下周一召開視頻會議,該消息再度令油價攀升。截至發稿時,ICE布油報32美元上方、WTI原油報26美元上方。

對於國內部分投資者而言,往常一般借道油氣類QDII基金間接投資於原油或者油氣類上市公司。不過,當前市場上多隻油氣主題基金均已陸續暫停申購,不少投資者被迫轉戰場內,以致這些基金普遍出現場內溢價。在當前背景下,如果看好油價反彈,油氣主題基金該怎麼買呢?

基金分析人士表示,從過往經驗來看,受消息面驅動當前油價波動率依舊較高,不過從中長期角度,油價短期底部或已探明,如果想借道油氣主題基金,宜挑選其中溢價較低的品種。目前來看,華安石油基金、諾安油氣等基金的溢價率相對較低。

原油市場「跌跌不休」的畫風在4月2日出現了轉變,截至當天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5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5.01美元,收於每桶25.32美元,漲幅為24.67%,刷新今年3月19日創下的歷史最大漲幅紀錄。

6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5.20美元,收於每桶29.94美元,漲幅為21.02%。4月3日,截至記者發稿時,油價延續著反彈態勢。

從具體原因來看,由於美國、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三大產油國分別釋放出推動減產信息,國際油價4月2日反彈超過20%。

此前,繼3月初沙烏地阿拉伯打響原油價格戰第一槍以來,油價應聲急挫。原油市場巨震中,三大「玩家」頻頻出手上演「三國殺」,個中緣由耐人尋味,其對國際能源地緣政治格局的影響引人注目。

B. 廣發道瓊斯美國石油基金怎麼看出去什麼時候開盤

官方資料顯示開盤時間是每周一至周五。
具體時間是夏令時4月到11月初,北京時間晚21點30開市。冬令時11月初到4月初,北京時間晚22點30開市。
廣發瓊斯美國石油基金的投資范圍為具有良好流動性的金融工具,包括道瓊斯美國石油開發與生產指數的成份股、備選成份股、跟蹤道瓊斯美國石油開發與生產指數的公募基金、上市交易型基金等。

C. 美國油氣政策發展歷史

美國聯邦政府的石油政策主要體現在制定能源戰略、確立競爭規則和維持資源的可持續開發三個方面,為石油產業提供了經濟、技術和制度框架,從而使私營企業能夠有效地滿足國家目前和將來對石油資源、能源安全、市場公平競爭,以及保持清潔和安全的環境的需要[40]。此外,聯邦政府還根據不同的稅收政策對石油工業經營中的經濟利益進行調節。

20世紀20年代末期,隨著石油供應量越來越多地超過需求量,產生了大量的石油過剩;接著又遇上美國歷史上最大的經濟衰退,石油市場遭到了空前的災難。幾個月之內,原油價格從每桶1美圓跌到10美分以下,美國石油工業的發展逐漸陷於困境。美國政府為了擺脫困境,對石油生產作了規定性的限制。在東得克薩斯油田發現前,俄克拉何馬州就已經實行了配產的做法,得克薩斯州在1931年也效法這種做法。所謂配產實際上就是要求每個石油生產公司壓低產量,以達到供求平衡[41]

最初,石油公司反對這種配產的實施,但由於當時原油價格一再下跌,石油公司均蒙受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到1934年,大多數的州和石油公司都採納了這種政策,油價逐步穩定,同時也使政府對石油工業的控制和管理得到了參與和加強。國會還通過了石油法案,各州也相應制定了產量變化的允許范圍,禁止任何超額生產的原油運出美國。其後,當進口原油開始對美國石油工業形成威脅,危及美國石油限產政策的實施時,美國政府又宣布了進口管制[42]

由於跨國公司一直控制著石油的定價權和原油生產控制權,因此當1973年「阿以戰爭」爆發時,跨國石油公司與石油輸出國組織之間的問題日趨政治化。阿拉伯產油國對美國實行了石油禁運,同時石油輸出國組織利用這個機會,將油價從每桶2~3美圓提高到1974年初的13美圓,礦區使用費從產量的1/8提高到1/6,所得稅提高到65%。石油輸出國採取的行動給美國等市場經濟國家帶來了能源危機,1973~1974年,美國特別嚴峻地感受到了石油輸出國組織石油禁運的影響。因為當時美國所需石油的35%來自進口,美國政府對國內石油生產實行了價格管制,實行了「老油」(1971年1月1日以前開發的油田所產原油)低價和「新油」(1971年1月1日起開發的油田所產原油)高價政策,但仍無法避免由於油價的突然上漲而引起的世界范圍的經濟衰退,結束了戰後長時期的經濟高速增長,經濟的下降趨勢直到1975年才逐步扭轉過來[43~46]

由於石油危機給美國帶來的嚴重威脅,鑒於石油在美國能源中占據的重要地位,聯邦政府推行了一系列關於石油的計劃和激勵政策[40,47~50]

(1)重視石油技術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在合理價格下,確保國內石油的安全供應。積極推進企業、大學和地方政府的合作研究,美國石油界每年的研究開發和技術改進投入都達到數億美圓,這些資金幾乎全部來自公司自身,而不是聯邦政府。

(2)建立戰略石油儲備體系,保障國家能源安全。1975年,美國國會通過了《能源政策與節能法》,授權能源部建設和管理戰略石油儲備系統,並明確了戰略石油儲備的目標、管理和運作機制。美國石油儲備體系分為政府戰略儲備和企業商業儲備。政府戰略石油儲備的目的是防止石油禁運和石油供應中斷,平時不輕易動用,當商業石油供應一旦發生中斷,在美國總統下令的15天之內,應急儲備油才能被迅速運至石油提煉廠。美國戰略石油儲備的運行機制可以概括為:①政府所有和決策;②市場化運作。從建設儲庫、采購石油到日常運行管理費用均由聯邦財政支付。聯邦財政設有專門的石油儲備基金預算和賬戶,基金的數量由國會批准。

為了避免對市場價格的沖擊,戰略石油的采購和投放基本上採取市場招標機制。通常選擇價格低迷時采購,既要避免引起市場價格波動,又要防止造成石油儲備資金損失。戰略石油儲備的投放也採取招標機制,政府向石油公司招標,再由石油公司按市場價格銷售,回收資金交財政部的石油儲備基金專門賬戶,用來補充石油儲備;企業商業儲備遠遠超過政府儲備。2004年,全美的石油儲備相當於150天進口量,其中政府儲備為53天進口量,僅佔1/3,其餘是企業儲備。美國的企業石油儲備完全是市場行為,既沒有法律規定企業儲備石油的義務,政府也不幹預企業的儲備和投放活動,企業根據市場供求和實力自主決定石油儲備量和投放時機。

(3)通過稅收優惠政策鼓勵企業研究開發等活動,引導企業實現國家能源目標。通過政策實踐,近年來聯邦和州的稅收政策被認為能夠較為有效地激勵私人部門實現能源政策目標,如研究開發和投資稅減免,減收礦區使用費等。但總的來看,由於各州之間油氣運營和經濟情況差別很大,多數稅收鼓勵政策是由州政府實施。

(4)政府機構分工合作,通過補貼、技術援助和融資手段支持國內能源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獲取和利用國際資源。能源部、貿易開發署和美國進出口銀行是支持能源企業參與全球競爭的三大主要機構。能源部礦物能源辦公室下的礦物能源國際計劃和石油天然氣進出口辦公室承擔支持美國油氣產業界開發新的商業機會和技術的職責;美國貿易開發署通過資助可行性研究、專業培訓、商業研討會和其他技術援助,幫助國內油氣公司在發展中國家和中等收入國家參與能源項目的競爭。作為政府機構的補充,美國進出口銀行對美國公司的海外銷售活動提供融資支持;進出口銀行也提供信用擔保,以保護美國出口商免受因國外政治或商業原因導致的拒付風險。

美國自1979年6月1日起放寬價格管制,針對石油生產經營者在高油價時期所獲得的超額利潤,於1980年2月2日起對國內生產的原油徵收「意外利潤稅」(即暴利稅);1981年,美國政府終止了對原油的價格管制。到1984年,與在價格管制時的原油進口高峰相比,進口量下降了約50%。美國原油進口量的下降和全球新的原油供應國的出現,導致世界原油價格開始下降。在1985年11月至1986年2月之間,世界原油價格從每桶32美圓跌到每桶10美圓。

1990年的海灣戰爭時期,前總統布希提出了新能源戰略,以緩解油價上升對經濟的沖擊。雖然近些年來美國經濟結構發生了較大的轉變,高技術成為經濟增長的主導因素,但美國仍視能源為確保國家安全的重要因素。1999年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主張提高能源效用、尋找替代能源、確保國外石油來源,更強調保持重要產油區的穩定和安全,以確保擁有得到資源的機會。

2001年,美國的《國家能源政策》報告指出了解決「能源危機」的戰略措施,其中對開發油氣資源的國內政策主要有以下幾點[51~53]

(1)加強國內油氣資源開發力度,增加國內產量。根據美國目前石油與天然氣資源的開發現狀,阿拉斯加石油蘊藏區成為布希政府增加國內油氣供應的首要地區,除北坡油田外,阿拉斯加還有三個可供開採石油和天然氣的地區,即阿拉斯加國家石油儲備區、北極邊遠大陸架和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聯邦政府把開發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作為增加美國國內油氣產量的重點。除阿拉斯加外,還要加強對美國西部油氣資源的開發。聯邦政府在大陸48個州擁有31%的土地(多位於美國西部)和全部大陸架。目前,這些地區提供的能源佔全國能源總產量的30%。這些地區有待開發的地下原油儲量約5.6億噸,天然氣儲量4.68萬億立方米。但這些地區地質構造復雜,勘探開發成本高,必須採取現代化高科技手段,才能開采出來。另一方面,還要加快對石油、天然氣開發過程中新技術的運用,提高老油氣田的開采效率,降低開采成本,盡力提高老油氣田的產出水平。

(2)改善石油與天然氣輸送設施,修建新的輸送管道。美國的油氣輸送管道總長度超過320萬千米,是美國油氣產品的主要輸送工具,擔負著美國國內油氣產品66%的輸送任務。但由於使用時間較長,這些管道已出現了嚴重的老化現象,大大降低了輸送效率,既加大了能源短缺程度,又增加了污染環境的可能性。因此,聯邦政府要求負責油氣輸送管道安全的運輸部必須進一步加大對管道設計、修建、維修以及緊急事故處理的監控力度。對跨阿拉斯加輸送管道,聯邦政府尤為重視,因為這條管道自從開通以來一直擔負著美國國內石油產品近20%的輸送量,而且輸送效率極高,在其整個營運歷史上損耗只佔其輸送總量的0.00014%。

(3)修繕、擴大煉油設施。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的煉油設施效率不斷降低,而且對環境污染的程度越來越嚴重,這既制約了煉油業滿足美國經濟對相關石油產品需求的能力,又遭到環保人士愈發激烈的反對。因此,聯邦政府決定在改善原有設施的基礎上,鼓勵新的煉油設施的修建,爭取同時滿足經濟與環保雙方面的需要。

(4)增加國家戰略石油儲備。戰略石油儲備是美國聯邦政府在石油供應出現緊急情況時對石油市場進行干預的主要工具。政府認為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的戰略石油儲備完全沒有跟上石油進口的步伐,1992年儲備量能維持83天的進口量,而2001年只保持54天的水平。因此,政府決定增加戰略石油儲備量,其意義不但在於維護美國石油安全,更在於石油還是國防燃料儲備。

D. 買石油基金好,還是買原油基金好

1、買原油基金好,原油基金看起來沒有手續費啥的但經理也是購買美國的原油基金,和而美國的原油基金買的是原油期貨,是期貨就有移倉點差費用,還有基金管理費等等,層層費用疊加在一起大量的利潤就沒了。當然了像石油基金也有一個風險就是公司有一定概率倒閉破產,而原油不會。歡迎各位看官批評指正。
2、目前石油類基金的價格比較大,規模上漲但是他們主要是受到國際油價的影響,但是國際油價是不太可能呈現大規模上漲的。
3、因為全球對於石油的需求並沒有真正的大幅度上漲,這也意味著油價上漲是難以持續的,需求和供給是相互的,需求不夠,市場也不會有很強的支撐。
4、其次,大規模的油價上漲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歐派克國家都在進行一定程度的減產,但是這種減產如果長時間繼續對於國家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所以這只是個短時間的減產,還有美國地區的極端天氣,使美國頁岩油供給下降才是原油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
5、也就是說,石油和石油基金的大牛市是很難到來的,不過現在短時間內上漲空間還比較大,使用市場的牛市會至少保持在供應完全恢復的時候,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石油基金可能會有一定的上漲空間,所以我們可以選擇波段操作,避免部分風險。
拓展資料:
投資原油與投資原油基金的區別主要是:
1、投資周期不同:投資現貨原油變現快,投資原油基金周期長,流動性差;
2、收益不同:投資原油收益高、操作較靈活,投資原油資金收益較低;
3、風險不同:投資原油的風險高於投資原油基金。

E. 廣發道瓊斯美國石油指數基金為何封盤了

廣發道瓊斯美國石油指數基金封盤的原因是根據監管層要求為了防止基金持有人風險,不再開放申購。

F. 石油通證是國家允許的嗎

是合法的。石油通證是指基於區塊鏈技術的石油信息化權益證明技術,路透社稱,石油是世界上交易量最大的商品,每年的石油交易量價值約為14萬億美元,幾乎相當於中國2017年的GDP總量。中國在2017年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原油進口國。許多能源公司都開始研究區塊鏈技術,以優化運營流程並降低成本。OilToken將成為首個實際運行的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能源產品P2P交易系統。
《企業經營范圍登記管理規定》第五條申請許可經營項目,申請人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決定向審批機關提出申請,經批准後,憑批准文件、證件向企業登記機關申請登記。審批機關對許可經營項目有經營期限限制的,登記機關應當將該經營期限予以登記,企業應當在審批機關批準的經營期限內從事經營。申請一般經營項目,申請人應當參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及有關規定自主選擇一種或者多種經營的類別,依法直接向企業登記機關申請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