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產品的危險度等級是按什麼劃分
擴展閱讀

石油產品的危險度等級是按什麼劃分

發布時間: 2025-02-07 10:02:48

1. 汽油和柴油的燃點及閃點

燃點是什麼?
燃點是指物質在空氣中受熱時開始並持續燃燒的最低溫度。
閃點是什麼?
閃點是在規定的試驗條件下,應用某種點火源使液體蒸發並著火的最低溫度。閃燃是指當液面上產生足夠的蒸氣,與空氣混合形成可燃氣體,遇到火源時會發生閃燃的現象。
油的閃點表明其可燃性、揮發性化合物的含量、氣化程度及其安全性。油品的危險等級也是根據閃點來劃分的。閃點低於61的油是可燃的,閃點高於61的油是可燃的。在儲存、運輸和使用過程中,禁止將油加熱到其閃點,最高加熱溫度一般應低於20-30。
柴油的閃點根據不同品牌的國家標准做了不同的限定——35號柴油不低於45,但不合格柴油可能只有40左右。0號柴油的閃點可在50以上至70之間
汽油的閃點極低。汽油在20左右混入機油,遇到明火油就會著火。
石油產品的閃點自燃點
汽油& lt28 510-530
煤油28-45 380-425
輕柴油45-120 350-380
重柴油& gt120 300-330
註:車用柴油閃點不得低於65,20 #除外,其閃點不得低於50。
2:對易燃液體的燃點沒有意義,所以一般不標注。汽油可以在零下30度燃燒。
汽油的自燃點在415~530之間,柴油的自燃點為220,煤油的自燃點為80~84
最容易著火的汽油的燃點在400度左右,而你不愛的柴油的燃點在200度左右。燃點不好的煤油燃點最低,80多度。為什麼?
柴油的燃點高並不是柴油不易點燃的主要原因。
一種物質是否容易被點燃,不僅要考慮其燃點,還要考慮其與空氣(氧氣)的接觸面積。接觸面積越大,同時參與燃燒反應的物質越多,熱量聚集越快,越容易點燃。比如木屑(鋸末)比一整塊木頭更容易點燃,碎紙條比一本合上的整本書更容易點燃。就是這個原因。
柴油不容易點燃的主要原因
因為柴油不容易揮發成氣體。液體表面只有很小的一層能與空氣接觸。因此,柴油機需要將柴油噴成霧狀(成許多小液滴),以增加柴油的表面積,使其快速燃燒。
汽油揮發性很強,即使火源沒有接觸到汽油液面,也能引起燃燒。(電影里經常有這樣的場景:火柴離汽油表面還有一點距離,汽油就會燃起熊熊大火。所以汽油機不需要高壓空氣,直接噴射汽油就可以用火花塞直接點火。

2. 石油產品的主要項目指標

1、密度與相對密度
石油的密度是隨其組成中的含碳、氧、硫量的增加而增大的,因而含芳烴多的、含膠質和瀝青質多的密度最大,而含環烷烴多的居中,含烷烴多的最小。因此,根據油品的密度,在某些程度上可以判斷該油的大概質量。汽油的密度一般在0.70~0.77 kg/m3,煤油一般在0.75~0.83 kg/m3,柴油在0.82~0.87 kg/m3之間。密度主要用在換算數量與交貨驗收的計量和某些油品的質量控制。
2、餾程 餾程是指以油品在規定條件下蒸餾所得到從初餾點到終餾點表示其蒸發特性的溫度范圍。餾程用來判斷石油產品輕、重餾分組成的多少。從車用汽油的餾程可以看出它在使用時蒸發性能的好壞。汽油的初餾點和10%餾出溫度過高,冷車不易起動;這兩個溫度過低,則易產生氣阻(夏季在發動機溫度較高的油管中的汽油,蒸發形成氣泡,堵塞油路,中斷給油,這種現象稱為氣阻)。汽油的50%餾出溫度表示它的平均蒸發性,它能影響發動機的加速性。50%餾出溫度低它的蒸發性和發動機的加速性就好,工作也較平穩。汽油的90%餾出溫度和干點表示汽油中不易蒸發和不能完全燃燒的重質餾分的含量。
3、辛烷值 辛烷值是表示汽油抗爆性的項目。抗爆性是指汽油在發動機內燃燒時不發生爆震的能力。爆震(俗稱敲缸)是汽油發動機的一種不正常的燃燒現象,爆震燃燒時,發動機有時發出強烈的震動,並發出金屬敲擊聲,隨即功率下降,排氣管冒黑煙,耗油量增多,嚴重的爆震會使發動機零件毀損。 辛烷值是表示汽化器式發動機燃料抗爆性的一個約定數值。在規定條件下的發動機試驗中通過和標准燃料進行比較來測定。採用和被分析燃料具有相同抗爆性的標准燃料中異辛烷的體積百分數表示。辛烷值越高,抗爆性越好。測定辛烷值的方法不同,有馬達法和研究法。 馬達法辛烷值(MON)用以評定車用汽油在節氣門全開和發動機高速運轉時的抗爆性。研究法辛烷值(RON)用以評定車用汽油在發動機由低速轉到中速運行時的抗爆性。
研究法辛烷值所測數值高於馬達法,通常可用下列經驗式來換算兩者的近似關系值: 馬達法辛烷值=研究法辛烷值×0.8+10 馬達法辛烷值和研究法辛烷值之差稱為汽油的敏感性或靈敏度。 馬達法辛烷值和研究法辛烷值的平均值稱為抗爆指數。 由於汽車行駛時對汽油抗爆性的要求,不能單獨用MON或RON來描述,一些國家採用抗爆指數來表示抗爆性。我國車用汽油的牌號是按辛烷值大小來區分的,例如,70號汽油表示馬達法辛烷值不小於70,90號汽油表示研究法辛烷值不低於90。目前我國已經停止生產和銷售70號汽油,汽油牌號已由馬達法變為用研究法辛烷值表示。提高汽油的辛烷值的根本方法是增加異構烷烴和芳香烴的含量,還可以通過催化裂化、鉑重整、異構化等煉制過程或調入高辛烷值組分來達到。也可在汽油中加入少量抗爆添加劑,如有劇毒的四乙基鉛。但為了引起注意,加鉛汽油通常加入紅、黃或藍色染劑,以示有毒。
4、十六烷值 十六烷值是表示柴油燃燒性能的項目,它是表示柴油在發動機中著火性能的一個約定值。在規定條件下的發動機試驗中,通過和標准燃料進行比較來測定,採用和分析燃料具有相同著火滯後期的標准燃料中十六烷的體積百分數表示。十六烷值越高,著火滯後的時間越短。 十六烷值高的柴油的自燃點低,在柴油機的氣缸中容易自燃,不易產生爆震。如果柴油的十六烷值過低,將會使柴油的遲緩期加長,產生不正常燃燒,出現爆震,降低發動機功率,柴油的十六烷值也不宜過高,否則,不能完全燃燒,排氣管會冒黑煙,耗油量增大。一般控制在40~60之間。
5、實際膠質 在規定條件下測得的航空汽油、噴氣燃料的蒸發殘留物或車用汽油蒸發殘留物中的正庚烷不溶部分稱為實際膠質,以mg/100mL表示。實際膠質是指油中已經存在的一種膠質,用於評定汽油或柴油在發動機中生成膠質的傾向,判斷發動機燃料的安定性能。從實際膠質的大小可以判斷能否使用和繼續儲存。實際膠質大的燃料要盡早使用,不宜繼續儲存,否則顏色變深、酸度增大,使用時在發動機的進油系統和燃燒系統會產生膠狀沉積物,從而影響發動機的正常工作。
6、誘導期 誘導期是指在規定的加速氧化條件下,油品處於穩定狀態所經歷的時間周期,以min為單位,它是評價汽油在長期儲存中氧化及生膠趨向的一個項目。汽油誘導期越短,則安定性越差,生膠越快,可儲存時間也越短。 要提高汽油的安定性,除改進工藝外,可加入抗氧防膠劑和金屬鈍化劑。
7、飽和蒸氣壓 在規定條件下,油品在適當的試驗裝臵中氣液兩相達到平衡時,液面蒸氣所顯示的最大壓力稱為飽和蒸氣壓。以Pa表示或以巴表示[1bar(巴)=105Pa]。飽和蒸氣壓用來說明汽油蒸發能力的大小和在汽油管道等進油系統中形成氣阻的可能性及儲運時損失輕組分的傾向。汽油飽和蒸氣壓大,蒸發性就大,形成氣阻的可能性也大,在儲運中,蒸發損耗就大。
8、芳香烴含量 芳香烴是組成石油的各種烴類之一。它對塗料和橡膠的溶解力強,故在塗料溶劑油和橡膠溶劑油中均含有一定量的芳香烴。但芳香烴含量太大會損害人體健康,故其含量又須有所限制。
9、碘值 在規定條件下,100g油品所能吸收碘的質量數稱為碘值,以g為單位。碘值用來測定溶劑汽油中不飽和烴的含量。油品中不飽和烴含量越多,碘值越大,安定性就越差。
10、閃點 在規定條件下,加熱油品所逸出的蒸氣和空氣混合物於火焰接觸發生瞬間閃火時的最低溫度稱為閃點,以℃表示。閃點的測定法分為開口杯法和閉口杯法,開口杯法用以測定重質潤滑油的閃點;閉口杯法用以測定燃料油和輕質潤滑油的閃點。閃點是表示石油產品蒸發傾向和安全性的項目。油品的危險等級是根據閃點來劃分的,閃點在45℃以下的為易燃品,45℃以上的為可燃品。在儲運中禁止將油品加熱到它的閃點,加熱的最高溫度,一般應低於閃點20~30℃。國標規定柴油閃點不低於55℃。
11、凝點 試油在規定條件下冷卻至停止移動時的最高溫度稱為凝點,以℃示。凝點是評價油品低溫流動性的項目。油品的凝點與蠟含量有直接關系,油品中蠟含量越多,凝點越高。某些油品用凝點表示其牌號,以便於使用時參考其低溫流動,如-10號柴油表示凝點不高於-10℃。要提高油品的凝點,可加入少量降凝劑。
12、冷濾點 柴油冷濾點是指在規定條件下,20mL柴油試樣開始不能通過過濾器時的最高溫度,以℃(按1℃的整數倍)表示。 柴油冷濾點與蠟含量有直接關系,蠟含量越高冷濾點越高。柴油冷濾點是保證柴油輸送和過濾性的指標,冷濾點比凝點更能反映柴油低溫實際使用性能,並可正確判斷添加流動改進劑的柴油的質量。
13、水分 水分是指油品中的含水量,以重量百分數表示。在石油產品分析標准中有好幾種水分測定方法,一般都以%表示,小於0.03%即為痕跡。特殊要求的油品,其水分以10-6(ppm)表示。燃料油中混入水分,在低溫使用時,會凝結成小冰塊,堵塞油路,影響供油。
14、機械雜質 存在於油品中所有不溶於規定溶劑的雜質叫做機械雜質。油品中的機械雜質是在儲運、保管過程中混入的。燃料中含有機械雜質,會堵塞油路和濾清器,並會嚴重磨損油泵和噴油嘴。機械雜質可用沉澱或過濾的方法除去。
15、腐蝕試驗 腐蝕試驗是指在規定條件下,評定油品對一種或幾種金屬的腐蝕作用的一種試驗。主要是檢查燃料中有無活性硫或游離硫以及潤滑脂中有機酸鹼對金屬的腐蝕情況。
16、水溶性酸或鹼 水溶性酸或鹼是指存在於油品中可溶於水的酸性或鹼性物質的總稱。油品中是不允許有水溶性酸或鹼的,因為它會嚴重腐蝕機件。
17、酸值和酸度 中和1g油品中酸性物質所需的氫氧化鉀毫克數稱為酸值,以mgKOH/g表示。中和100mL油品中的酸性物質所需的氫氧化鉀毫克數稱為酸度,以mgKOH/100mL油表示。 酸值和酸度分別表示潤滑油和汽、柴油中所含有機酸的總量,是控制油品精製深度的項目之一。酸值和酸度過高其腐蝕性會增大。
18、殘炭 在規定條件下,油品在裂解中形成的殘留物叫殘炭,以重量百分數表示。根據殘炭值的大小,可以大致判定油品在發動機中結炭的傾向。
19、灰分 在規定條件下,油品被炭化後的殘留物經過煅燒所得的無機物叫灰分,以重量百分數表示。灰分主要是油品中含有的環烷酸鹽類。發動機燃料灰分增加,會增加氣缸的磨損。
20、氧化安定性 石油產品抵抗空氣(或氧氣)的作用而保持其性質不發生永久性變化的能力叫做油品的氧化安定性。 油品在儲存和使用過程中,經常與空氣接觸而起氧化作用,溫度的升高和金屬的催化作用會加深油品的氧化,油品經過強烈氧化後質量的變化,以氧化後酸值和沉澱物的數量表示。氧化後酸值大或沉澱物多表明它的氧化安定性差,儲存使用壽命不長。
21、硫含量 硫含量是指在油品中的硫及其衍生物(硫化氫、硫醇、二硫化物等)的含量,以重量百分數表示。 燃料中硫含量較大時,燃燒後會生成較多的二氧化硫再轉變為三氧化硫,遇凝結水生成腐蝕性很強的硫酸對機件進行腐蝕。汽油中的硫還會使辛烷值下降。 22、粘度 液體流動時內磨擦力的量度。粘度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大多數潤滑油是根據粘度來劃分牌號的。粘度一般有五種表示方式,即動力粘度、運動粘度、恩氏粘度、雷氏粘度和賽氏粘度。

3. 油品閃點是什麼意思

油品閃點是表示石油產品著火危險性的指標,因為油品的危險等級是根據閃點劃分,閃點在45℃以下為易燃品,45℃以上為可燃品,在油品的儲運過程中嚴禁將油品加熱到它的閃點溫度。

4. 閃點是什麼意思

試題:
閃點是什麼意思?
答案:
閃點就是一種物質在火源時的最低著火溫度。
【相關閱讀】
閃點,電力學概念,是燃油在規定結構的容器中加熱揮發出可燃氣體與液面附近的空氣混合,到達必須濃度時可被火星點燃時的燃油溫度。閃點測定法分開口杯和閉口杯兩種。一般輕質油多用閉口杯法。重質油多用開口杯法。閃點是保證安全的指標,油品預熱時溫度不許到達閃點,一般不超過閃點的2/3。
閃點在一穩定的空氣環境中,可燃性液體或固體表面產生的蒸氣在試驗火焰作用下被閃燃時的最低溫度。
閃點就是可燃液體或固體能放出足量的蒸氣並在所用容器內的液體或固體表面處與空氣組成可燃混合物的最低溫度。可燃液體的閃點隨其濃度的變化而變化。
隨著溫度的升高,燃油表面上蒸發的油氣增多,當油氣與空氣的混合物到達必須濃度,以明火與之接觸時,會發生短暫的閃光(一閃即滅),這時的油溫稱為閃點。測定閃點的方法有開口杯法和閉口杯法兩種,開口杯法測定的閃點要比閉口杯法低15—25℃,閃點的高低與油的分子組成及油麵上壓力有關,壓力高,閃點高。閃點是防止油發生火災的一項重要指標。在敞口容器中,油的加熱溫度應低於閃點10℃;在壓力容器中加熱則無此限制。
當油麵上油氣與空氣的混合物濃度增大時,遇到明火可構成連續燃燒(待續時間不小於5秒)的最低溫度稱為燃點。燃點高於閃點。
從防火角度思考,期望油的閃點、燃點高些,兩者的差值大些。而從燃燒角度思考,則期望閃點、燃點低些,兩者的差值也盡量小些。
閃點是指石油產品在規定條件下,加熱到它的蒸汽與火焰接觸發生瞬間閃火時的最低溫度。油品越輕,閃點越低。油品的危險等級是根據閃點來劃分的。從閃點可決定油品組成的輕重,鑒定油品發生火災的危險性。用閉口閃點測定器測定的閃點稱閉口閃點,一般用以測定輕質油品。閃點越高越安全。閃點是表示石油產品蒸發傾向和安全性質的項目。油品的危險等級是根據閃點劃分的,閃點在45℃以下的叫易燃品;45℃以上的為可燃品。在儲存使用中禁止將油品加熱到它的閃點,加熱的最高溫度,一般應低於閃點燃20~30℃。在油品使用過程中,閃點也有重要好處。例如:使用中的發動機油閃點顯著降低時,說明發動機油已受到燃料稀釋,應對發動機進行檢修和換油。
在規定的條件下,加熱潤滑油,當油溫到達某溫度時,潤滑油的蒸氣和周圍空氣的混合氣,一旦與火焰接觸,即發生閃火現象,最低的閃火溫度,稱為潤滑油的閃點。選用潤滑油時,應根據使用溫度思考潤滑油的閃點高低,一般閃點應比使用溫度高20至30度,以保證使用安全和減少揮發損失。美孚車用機油系列的閃點都很高,一般都在200度以上。(此段話詳見《潤滑材料與潤滑技術》第30頁)
閃點好處
閃點是可燃性液體貯存、運輸和使用的一個安全指標,同時也是可燃性液體的揮發性指標。閃點低的可燃性液體,揮發性高,容易著火,安全性較差。
石油產品,閃點在45℃以下的為易燃品,如汽油、煤油;閃點在45℃以上的為可燃品,如柴油、潤滑油。揮發性高的潤滑油在工作過程中容易蒸發損失,嚴重時甚至引起潤滑油粘度增大,影響潤滑油的使用。
一般要求可燃性液體的閃點比使用溫度高20~30℃,以保證使用安全和減少揮發損失。
影響因素
閃點的高低,取決於可燃性液體的密度,液面的氣壓,或可燃性液體中是否混入輕質組分和輕質組分的含量多少。可燃性液體使用過程中若閃點突然降低,可能發生輕油混油事故或水解(對某些合成油而言),務必引起注意。
可燃液體的閃點隨其濃度的變化而變化。
閃點的高低與油的分子組成及油麵上壓力有關,壓力高,閃點高。
閃點是防止油發生火災的一項重要指標。在敞口容器中,油的加熱溫度應低於閃點10℃;在壓力容器中加熱則無此限制。
當可燃性液體液面上揮發出的燃氣與空氣的混合物濃度增大時,遇到明火可構成連續燃燒(持續時間不小於5秒)的最低溫度稱為燃點。燃點高於閃點。
從防火角度思考,期望油的閃點、燃點高些,兩者的差值大些。而從燃燒角度思考,則期望閃點、燃點低些,兩者的差值也盡量小些。
化合物閃點查詢方式:
化工空間網能夠按照名稱、簡稱、CAS號查詢化合物閃點。
相關應用
臨界點
閃點是指石油產品在規定條件下,加熱到它的蒸汽與火焰接觸發生瞬間閃火時的最低溫度。油品越輕,閃點越低。
當油麵上油氣與空氣的混合物濃度增大時,遇到明火可構成連續燃燒(持續時間不小於5秒)的最低溫度稱為燃點。燃點高於閃點。
危險等級
油品的危險等級是根據閃點來劃分的,閃點在45℃以下的叫易燃品;45℃以上的為可燃品。從閃點可決定油品組成的輕重,鑒定油品發生火災的危險性。
安全性質
閃點是表示石油產品蒸發傾向和安全性質的項目,閃點越高越安全。在儲存使用中禁止將油品加熱到它的閃點,加熱的最高溫度,一般應低於閃點20~30℃。
油品更換
在油品使用過程中,閃點也有重要好處。例如:使用中的發動機油閃點顯著降低時,說明發動機油已受到燃料稀釋,應對發動機進行檢修和換油。
油品選用
選用潤滑油時,應根據使用溫度思考潤滑油的閃點高低,一般閃點應比使用溫度高20至30度,以保證使用安全和減少揮發損失。美孚車用機油系列的閃點都很高,一般都在200度以上。(此段話詳見《潤滑材料與潤滑技術》第30頁)
防火等級
閃點是表徵易燃可燃液體火災危險性的一項重要參數,在消防工作中有著重要好處:閃點是可燃液體生產、儲存場所火災危險性分類的重要依據,是甲、乙、丙類危險液體分類的依據。可燃液體生產、儲存廠房和庫房的耐火等級、層數、佔地面積、安全疏散、防火間距、防爆設施等的確定和選取要根據閃點來確定;液體儲罐、堆場的布置、防火間距,可燃和易燃氣體儲罐的布置、防火間距,液化石油氣儲罐的布置、防火間距等也要以閃點為依據。此外閃點還是選取滅火劑和確定滅火強度的依據。
區分液體
根據消防工程設計及應用,根據閃點的不一樣將可燃液體分為了三大種類。即:
甲類液體:閃點小於28℃的液體。(如原油、汽油等)
乙類液體:閃點大於或等於28℃但小於60℃的液體。(如噴氣燃料、燈用煤油)
丙類液體:閃點大於60℃以上的液體。(重油、柴油、潤滑油等)
測量方法
基本方法
測定閃點的方法有兩種:開口閃點(GB/T267-88)和閉口閃點(GB/T261-2008)(或者稱為開杯閃點,閉杯閃點)。前者與ASTMD92-73及IP34-75等效,又稱克利夫蘭得開杯試驗;後者又稱賓斯克-馬丁閉杯法,根據ISO2719:2002重新起草【替代GB/T261-83(根據ISO2719:1973制定),與ASTMD93-73和IP36/67(75)等效性待考證】。一般閃點在150℃以下的輕質油品用閉杯法測閃點,重質潤滑油和深色石油產品用開杯法測閃點。同一個油品,其開杯閃點較閉杯閃點高20~30℃。
開口閃點
用規定的開口閃點測定器所測得的結果叫做開口閃點,以℃表示。常用於測定潤滑油。
按GB/T267-88標准方法測開杯閃點時,把試樣裝入內坩堝到規定的刻度線。首先迅速升高試樣溫度,然後緩慢升溫,當接近閃點時,恆速升溫,在規定的溫度間隔,用一個小的點火器火焰按規定速度透過試樣表面,以點火器的火焰使試樣表面上的蒸汽發生閃火的最低溫度,作為開杯閃點。繼續進行試驗,直到用點火器火焰使試樣發生點燃並至少燃燒5s時的最低溫度,作為開杯法燃點。為了測准閃點,務必嚴格控制操作條件,尤其是升溫速度。該方法重復性(同一操作者用同一台儀器重復試驗)結果之差不得大於8℃;再現性(兩個實驗室對同一個樣品進行檢測)結果之差不得大於16℃。閉杯法的精密度則高一些,其重復性結果之差不得大於2℃/5。5℃(閃點>104℃);再現性結果之差不得大於3。5℃/8。5℃(閃點>104℃)。
閉口閃點
用規定的閉口閃點測定器所測得的結果叫做閉口閃點,以℃表示。常用以測定煤油、柴油、變壓器油等。
按GB/T261-2008標准方法測閉杯閃點時,將樣品倒入試驗杯中,在規定的速率下連續攪拌,並以恆定速率加熱樣品。以規定的溫度間隔,在中斷攪拌的狀況下,將火源引入試驗杯開口處,使樣品蒸汽發生瞬間閃火,且蔓延至液體表面的最低溫度,此溫度為環境大氣壓下的閃點,再用公式修正到標准大氣壓下的閃點。該方法重復性結果之差不得大於0。029X(X為兩次試驗平均值);再現性結果之差不得大於0。071X。
1實驗目的:透過超多的實驗測試,研究混合液體閃點的變化規律。
2實驗原理:
按照所用閃點測定器的型式,閃點可分為閉口閃點和開口閃點兩種。每種油品是測閉口閃點還是測開口閃點要按產品質量指標規定進行。一般地,蒸發性較大的石油產品多測閉口閃點,因為測定開口閃點時,油品受熱後所構成的蒸氣不斷向周圍空氣擴散,使測得的閃點偏高。對多數潤滑油及重質油,由於蒸發性小,則多測開口閃點。
閉口閃點的測定原理是把試樣裝入油杯中到環狀標記處,把試樣在連續攪拌下用很慢的、恆定的速度加熱,在規定的溫度間隔,同時中斷攪拌的狀況下,將一小火焰引入杯中,試驗火焰引起試樣上的蒸氣閃火時的最低溫度作為閉口閃點。
開口閃點測定原理是把試樣裝入試驗杯中到規定的刻線。首先升高試樣的溫度,然後緩慢升溫,當接近閃點時,恆速升溫。在規定的溫度間隔,以一個小的試驗火焰橫著透過試杯,用試驗火焰使液體表面上的蒸氣發生點火的最低溫度作為開口閃點的測定結果。
相關信息
閃點越低說明揮發性越強。如汽油的閃點,指將汽油裝在敞開容器中時,將明火放在容器上方不直接接觸汽油的著火溫度。原理是,揮發性強且易燃的液體隨著溫度的升高使得空氣中其組分濃度到達著火點,使汽油透過其蒸氣直接點燃。
閃點與沸點
沸點為單一物質在必須壓力下由液態轉變為氣態的溫度值,轉換過程中溫度不變,如水的沸點在標准大氣壓下為100度,沸騰過程中始終為100度。
閃點和沸點越低都能表示其揮發性越強。區別是只有易燃液體有閃點。水是沒有閃點的,即使把水燒開了在上面也是點不燃水蒸氣的。閃點是液體危險性指數,閃點越低越容易引發火災
沸點與初餾點
單一液體用沸點表示劇烈揮發時的狀態。混合液體由於每種液體有一個沸點,所以其沸騰溫度是一個區間。初餾點指其剛剛開始沸騰時的溫度,由於是混合液體,沸騰後其溫度仍然會繼續升高至其中沸點最高的一種液體沸騰為止。初餾點越低其揮發性也越強

5. 油品的危險等級是根據什麼來劃分的

根據閃點來劃分的。
油品的危險等級是根據閃點來劃分的。閃點低於45為可燃,閃點高於45為可燃。在儲散悉存和運肢逗輸過程中,禁止將油品加熱至其閃點溫度。粘度相同,閃點越高越好。歷掘賣
汽油危險性類別:可燃液體的火災危險性分類分為甲、乙、丙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