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面對不斷上漲的油價,我們普通人該如何應對
我國的油價如此之高,本來就不正常。幾年前國際油價漲到每桶147美元,我國的油價是92號 7.8元每升。去年國際油價跌倒30多美元一桶,我國的油價92號在6元左右,你說這正常嗎?!
油價貴了,那就少開,該不開的就不開了,現在的車不是以前了,開個車覺的挺有面子,現在已經是個負擔了,開到哪哪堵,停車沒地方停,不注意弄個違停,得不嘗失。除非弄個1000萬級別的,可有那車了,還考慮油價么?[捂臉][捂臉][捂臉]
油價漲少降多,快漲慢降,蜿蜒曲折中一路向上,走出了一條股市望塵莫及,股民望眼欲穿的大陽線。
面對不斷上漲的油價,我們普通人還能怎麼辦,因油價上漲帶來的全面通脹只能忍受,能夠選擇的也不過是少開幾次車罷了。
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油價就會突破10元一升了,畢竟廣義貨幣M2一直在快速增加,貨幣持續貶值,物價必然持續上漲。
如今 汽車 不僅僅是一個家庭的門面,還為生活增加了很多便利。油價每一次上漲,有車家庭每月支出就會增加少說三五十元。相對於收入較高的家庭增加的部分並不起眼,但是對於房貸壓力較大的中低收入家庭來說則會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大城市限號,所以很多家庭乾脆買兩輛車,選擇不同的尾號方便出行。想必這樣的家庭是不會擔心油價漲多少的。一二線城市收入較高,油價相對於收入水平並不算特別高,影響相對較小。
實際上,即便是三四線城市養一輛車的成本一年近萬元都是少的,畢竟還要有停車位,要燒油,要交保險,要保養,要交過路費,出去還要停車費。油價不斷上漲,部分家庭就需要考慮養車是否合適了。
對於三四線城市來說,完全可以考慮使用電動車,乘坐公交車的方式降低影響。 假如平時用車頻率不高,居住的社區交通也很便利的話, 汽車 完全可以放棄。如果細算的話,養車的成本比每天打車都貴,畢竟 汽車 還有一個折舊,一輛車開上十年估計也該退休了。
除了節約,更多的則是需要考慮如何賺錢。未來幾年經濟形勢不容樂觀,普通人要珍惜工作,努力工作,不說升職加薪,起碼要讓老闆看到自己的努力和敬業。先保住工作,保住工資,然後再尋求賺更多的錢。
最後,推薦我做的加百利網加百利點靠木,每天更新,能夠大幅降低生活成本,省的錢足夠多加兩次油了。
既然油價不斷上漲,作為我們普通人,如何應對呢?那就是:不開車了嘛,還不如騎個電動車。開車有什麼好嘛,停沒有地方停,一不小心,就會收到違法簡訊,交錢還不說,還得扣分,劃不來。我曾經實驗過,開車從家裡到單位,一路堵車,整整四十分鍾,心煩上火;騎電動車,十五分鍾不堵不心煩。就是下雨,買個雨披,也比開車堵在路上好。
面對不斷上漲的油價,普通人唯有改變出行方式才能應對。離開美國限制伊朗石油出口的禁令限期11月4日還有一個月不到,伊朗准備以封鎖霍爾姆斯海峽作為報復,全球石油供應岌岌可危。
所幸新經濟創造出更多便捷的出行方式,比如「共享單車」、「共享電動車」,還有全國各地的地鐵、BRT快速公交。本來一個家庭兩輛 汽車 就屬於過度消費,對城市交通、個人 健康 安全,均無太多的好處。而國家加快二三線城市的地鐵建設,就是基於國際油價的趨勢,採取的未雨綢繆之策。
如今北上廣深很多上班一族,均以地鐵作為主要出行工具,香港特區更是地鐵、巴士作為主要出行方式。而內地的普通家庭,完全沒有必要提前消費,還是老老實實多用傳統方式出行吧!
至於開車接送孩子上下學,當初老一輩哪有這樣奢侈?讓他們自己坐公交車上學,沒有什麼了不起的,還能鍛煉他們的自立能力以及安全防範意識。
普通人家一輛車夠了,平時多走幾步路,比去健身房更加實惠。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順祝長假之後有一個好心情上班。
應對不起,沒事少開車,不開車,多用非機動車,多走路對身體好,專賣品老百姓控制不了。
看看小區的車逐日遞增還是減少,看看路上是不是越來越堵?買車的和有車一族都用真金白銀投票了,沒車的就別瞎操心了。
普通一族,如果頭腦正常,該做的就是趕緊提高自己水平,想方設法合理賺錢!
隨著國際油價大幅度下調。國際油價創三個月來最低,而我國兩桶油價格逆水而上連續攀升,95號乙醇汽油達八塊五左右。這種降價三分漲五毛今年已累計每升漲價一塊三毛多錢。每箱油按50至60升計算。一箱油多付出竟百塊錢。由於兌了乙醇,除對車有損傷燃燒排出的甲醛還造成二次嚴重污染,動力輸出減少,燃油量增加百分7 10到。這樣每公里車主要多付出五角左右。對全國車主產生了巨大影響。
丨現在由於美國對我國的貿易戰經濟制裁。實體企業正在轉型,物品銷售出現滯遲,再加上這幾年的高房價,包括三線城市的購房,已把絕大多數工薪階層和普通群眾錢包掏空。巨額財富壟斷在極少數人手中。從而造成人民群眾消費能力不足。
這時候發改委本應該控制油價。抑制物價上升。在國際國內經濟困難的情況下,幫助國家度過困難。給人民群眾一個寬松的經濟環境,可是卻反其道而行。就會造成必然的物價上漲。
在這樣情況下,雖然我們可以減少開車。但是卻不得不開車,不得不加油,運輸成本必然增加。農民耕地費用必然增加。除非國家控制糧食價格。不然,糧食也會漲價。綜上所述,會嚴重影響我們的消費能力。
既然油價漲,成本就要增高,那隻有轉嫁成本啦。所以,油照樣加!
私家車都好說,可苦了我們這些養大車的了。今年運費行情本來就是一塌糊塗 ,降到了厲史冰點,現在這油比去年剛買車的時候,漲了快兩塊了。哎,後悔買車了,欲哭無淚啊!
油價漲價怎麼辦?那麼就改變出行方式乘公交、地鐵、共享單車吧!綠色環保正能量!咳咳,說說容易做起難!漲價就漲唄,車車還是得開。每個人生命時間有限,出行是綠色了,但時間卻大把耽誤了,等我老了再說吧!
❷ 中國對於石油漲價和美元貶值的對策
一.
石油作為一種關繫到國計民生的重要戰略資源,歷來是影響各國乃至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當今世界經濟處於經濟調整的復甦階段,各國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的轉折、更新,進一步擴大了對國際石油的需求,其中一些新興市場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快速發展和經濟升級周期,更加大了對石油能源資源的需求。由此可以看出石油價格的重要性。如果石油價格過高,將促使生產成本上升、物價上升,直接制約經濟的發展速度;反之,如果油價過低,將使石油出口國的外匯收入大大減少,從而損害了石油出口國的經濟利益;因此,中期看,如何將國際石油價格維持在一個合理的水平,是國際社會需要妥善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
1、世界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國際石油價格持續上漲是世界經濟進一步增長的不確定因素。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國際石油價格每桶上漲5美元,1年內世界經濟的增長速度將下降0.3個百分點。石油生產和價格漲跌是一個周期性問題,並且會影響不同類型國家的經濟增長。國際油價處於高位時會導致石油生產過剩、供過於求,繼之價格又會暴跌,由此又導致石油生產收縮,石油價格上漲,這已經是由歷史證明的經驗。因此,有關國家經濟增長不能不受這種石油生產------價格周期的影響,相比之下,石油輸入國將比較出口國更易受到這種經濟周期波動的沖擊。目前工業發達國家經濟復甦對石油的需求也有增無減,石油是發達國家最重要的進口項目,並且是對外貿易中最大的逆差項目。國際石油價格的波動對於嚴重依賴進口的歐元區國家所產生的影響將最為直接,歐元貶值最為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於國際石油價格上漲所造成的歐元區通貨膨脹上升的壓力。即使由於石油輸出國增產,使漲價問題一時得到緩解,也不可能改變這一基本走勢。
從發展中國家看,近年來亞洲經濟復甦勢頭比較好,擴大了對石油供給的需求。1990--1999年期間,除西亞產油國外,亞洲東部國家的石油需求增幅約佔全球石油需求增幅的80%;如果油價居高不下,將對亞洲國家的財政收支、通貨膨脹、國際貿易收支、償還外債能力等都形成較大的壓力,影響亞洲經濟繼續增長的良好勢頭。北美、歐洲和亞洲是世界的三大石油市場,其中亞洲的石油需求增長速度最快,但是作為亞洲主要產油國的產油量卻基本上沒有增長,這使亞洲各國從中東的石油進口量大幅度上升。另外,主要產油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政治、經濟動盪性也直接影響著油價的波動上漲,如委內瑞拉的政治問題使石油減產嚴重,沙烏地阿拉伯經濟引起的設備老化石油減產,以及伊拉克破壞性的石油資源狀況,都是油價潛在波動隱患。在產油國中,一些嚴重依賴石油收入拉動經濟的發展中國家或經濟轉軌國家,如俄羅斯等,受到石油價格波動的影響較大,漲價使之大喜,跌價則大悲。2003年以來國際石油價格的上漲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世界經濟的總體復甦態勢和增長水平。隨著伊拉克緊張局勢因突發暴力事件再度惡化,國際油價的高企可能成為世界經濟復甦的障礙。
2、能源需求結構調整的必然性。伴隨經濟全球化、生產力的迅速發展,各國國民經濟實力的快速增強以及經濟增長質量提高,各國對能源的需求越來越大,2004年世界石油需求每日增加165萬桶,石油日消費量達到7990萬桶。同時,國際能源需求的結構正在發生根本性變化,世界原油庫存在減少,石油開採的資源、技術與設備綜合問題凸顯;還有燃煤需求有所下降,燃油及燃氣需求迅速增長,從而使國際燃油供需矛盾越來越突出;隨著新經濟高科技含量的增加,國際石油生產、運輸、儲存等也有高新技術的更新改造,替代石油以及原油資源組合也逐漸顯現,天然氣、氫氣等能源開發也對國際石油供求格局具有影響。由於世界經濟面臨傳統經濟轉向新經濟的轉換,特別是出口拉動轉向投資帶動的結構轉型,各國內需的擴大不僅增加了投資需求,也促使國際原材料價格急劇上漲,石油與鋼鐵、煤炭等原材料的上漲便具有連帶反應。全球化商品流動時代使國際石油市場出現運輸瓶頸和儲存技術難題,運輸成本的高企、港口和道路擁擠、儲存成本上升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油價進一步上揚。
美國能源署預計,全球對各種形式能源的需求將在今後20年中增長54%,僅原油日消費量就將可能增長至4000萬桶;美國能源資料協會(EIA)的2025年遠景預測還顯示,發展中國家能源使用增長將最為強勁,尤其是中國和印度,因經濟頗具活力將進一步加大能源需求。預計今後20年中,發展中國家的能源使用量將銳增91%,而工業化國家用量將增長33%。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預計將增至每日1.21億桶,2004年為每日8100萬桶。美國、中國以及亞洲其它發展中國家將消化近六成的新增原油。有數據顯示,亞洲2004年的能源需求將增長8%-10%,石油對經濟增長的支持作用不言而喻。
3、國際經濟關系的協調性。石油問題在國際經濟關系中具有多層面的復雜性,比如OPEC與非OPEC之間的矛盾,石油供給國與需求國之間的矛盾,進而延展至大國與大國、強國與強國、富國與富國、大國與小國、富國與窮國等不同層次的復雜協調合作關系。國際石油價格不確定的波動干擾了世界經濟的復甦,增加了主要國家和地區的經濟政策協調的難度。國際石油問題引發的國際經濟關系中石油產出和需求的關系變異,聚焦在金融安全與經濟利益,石油問題成為國別關系強化與鬆散、重組與離合的重要籌碼,其中主導的突出影響因素是美國經濟利益、政治霸權、軍事強權及其在金融市場中獨特地位。石油問題是美國對外政治、貿易、經濟與外交關系的主線,也是美歐日經濟金融競爭與較量的主要戰線之一。統計數據顯示,美國從中東的石油進口占其石油進口總量的25%,歐洲佔60%,日本佔80%,美歐日三大利益集團競爭源於石油,又怨於石油。
世界經濟發展供求格局的日益明顯,發達國家是主要石油消費國,而大部分石油出口集中在一些發展中國家和經濟轉軌國家,這里既相互需要,又相互矛盾,是一種需要不斷調整和協調的關系。此外,美俄、日俄、中俄、中日以及新老歐洲之間的多重和復雜的國際關系均有石油色彩的滲入,政治意圖也已成為油價波動的重要誘因。特別是俄羅斯與西方一些大國的利益交錯,其中既有西方對外擴展與俄羅斯深化利益需求的意圖,也有西方對俄羅斯石油需求的戰略意圖,日本的西伯利亞輸油管線舉動已經顯為人知,美國更是謀劃長遠。
從資源地域角度看,海灣石油是工業發達國家所用石油的主要依託點。因此,世界舞台上的國際力量都緊緊盯住海灣巨大的石油儲量,巴以沖突不斷、海灣戰事連連,也就不難尋味。海灣石油是世界經濟和政治問題的焦點之一,它的起伏跌宕預示著國際局勢的發展趨勢。美國對伊拉克戰爭結束之後,預測國際石油前景將更為困難,戰事對石油市場影響超出預期。2004年政治因素將對石油價格起主導作用,隨著政治問題的化解減弱和積聚增強,油價波動繼續擴大。
4、全球化和區域化的差異性。自歐元問世以來,對歐元的排擠和打擊一直是美國國際金融戰略的主旨,有形和無形較量已經使歐元承受了巨大的壓力與風險。美歐根本性的差異對立在於全球化與區域化理念的博弈。美日是經濟全球化的極力推崇者,因為美日經濟規模與市場份額和發展水平的主導,使他們在本地區內難以與弱勢的廣大發展中國家或新興市場經濟體相融合,擔心在區域化中付出"代價",他們必然以全球化顯示其優勢並鞏固其利益,;而歐洲則是政治、經濟、金融和貿易等相對均衡的發達國家經濟體,具有實現區域化的先天優勢,歐盟5月1日東擴10國的實現,使新老歐洲的融合形成更強大的經濟聯合體,無論經濟、人口或市場已經超出美國。美日和歐洲之間全球化利益主導和區域化利益差異,以及不均衡和均衡的狀況,是形成各自經濟全球化和歐洲經濟區域化理念不同的主要原因。美歐日經濟金融理念的差異也反映在金融市場匯率、股價、金價或油價等價格競爭中。在國際石油的爭奪上,三大經濟體或貨幣體也必然會以各自經濟全球化或區域化理念,加大國際資源產品的競爭。以科索沃和阿富汗、伊拉克戰爭沖擊原來的石油供求格局,輔之以貨幣競爭,則是不可忽視的美國全球化戰略意向。從日本看,為彌補自身石油需求,其加緊與亞洲、中東國家的經貿合作,改善甚至強化與俄羅斯的關系,其動向也值得揣摩和研究。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國際石油價格走勢已經超出市場相對樂觀平和的預期,石油作為政治戰略籌碼的用途大有提升,並潛藏有美國等大國金融戰略的策劃。美國可以運用美元報價體系的優勢,以美元掛鉤石油報價手段控制油價,並伴之石油儲存的策略,進一步顯示其全球石油戰略和金融戰略的綜合優勢。
[對策]國際油價走勢與我國石油戰略
國際石油價格因全球經濟復甦需求而擴大,因產油國政策調整而緊張,因地緣政治因素而惡化,因季節因素而變化,未來前景不容樂觀。無論如何,石油持續走高必然影響世界經濟增長。預計國際石油市場價格趨勢短期內難以穩定向下,中期將會繼續持續高企。因此,2004年的國際石油價格高點將會突破40美元乃至45美元,全年石油平均水平將可能達到35美元左右,高於去年31美元的平均價;如果國際石油價格一段時間維持35-40美元的高位,世界經濟增長至少有0.2個百分點的減值;未來2-3年,國際石油價格將繼續在漲跌中高企,但年平均價格有可能在33-38美元區間波動。對於世界經濟而言,金融風險與石油危機都不可掉以輕心,更值得關注與防範因石油價格變化所引發的國際金融風險,包括美元動盪性風險和歐洲貨幣潛在的危機風險,這兩大貨幣匯率走勢與石油價格水平直接聯系,必將影響全球經濟、金融、貿易和投資等相關層面的變化與調整。今年以來已經召開和即將再聚會的G-7,都一直關注石油與匯率問題,突出表明了石油與金融安全的必然聯系和重要影響。而全球利率上調的動向,將會進一步加大國際金融市場與國際石油市場聯動效應。
我國是國際石油市場一個新興的戰略因素。擴大石油進口成為國際石油價格的一個重要影響。隨著經濟持續增長,我國已經成為石油需求大國,去年進口石油達到9941萬噸,今年可能達到1.1億至1.2億噸,這也是4年來世界石油消費量的最高點。近期國際能源署的預測指出,中國石油需求增長將繼續超出預期,為高企的國際油價提供支撐。國際能源署將我國2004年第一季石油日需求量上調18萬桶,至614萬桶,較去年同期增長18%。目前中國是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費國,2003年原油及油品進口量平均為每日210.6萬桶。我國2月石油日進口量猛增至創紀錄的316.2萬桶,比1月高28.3萬桶。我國海關總署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2004年前3個月的原油進口量達3014萬噸,較上年同期飆升35.7%。而OPEC在近期的月度報告中也指出,由於中國經濟高速發展,OPEC將提高2004年度的世界石油消費量預期,2004年世界石油消費量預期由原來的每天2387萬桶提高到2617萬桶。
在我國能源消費開始對國際能源市場產生重要影響的同時,國際油價的波動也導致了我國國內的油價波動。我國從1998年開始對國內成品油市場實行動態管理,即根據國際市場上原油價格的漲跌來調整國內的成品油價格。國際市場油價的巨幅波動,不僅影響石油及上下游企業的經營績效,加大了相關企業的經營難度,同時也對我國經濟的走向,特別是價格走向產生廣泛影響。有鑒於此,我們應當加快實施"國家石油儲備戰略",開展石油期貨交易,完善國內成品油市場的價格形成與調整機制,維護我國的石油安全和金融安全,以確保國民經濟健康穩定地發展。
二.
長期以來美國經濟主導著世界,美元也就成了相對穩定國際通用貸幣,許多國家都拿美元作為國家外匯儲備;
美元的貶值,使得這些以美元為主的外匯儲備國家的進出口不同程度地受到影響;
美元如持續走低的話會加劇全球通脹壓力,也對國際金融體系穩定和全球經濟增長造成不利影響
參考資料如下:
❸ 成品油價又將上調,我們該如何應對油價九連漲
油價漲是我們沒法掌控的,我們能做的就是減少開車頻率,響應國家號召,低碳出行,可坐公交或者電瓶車,自行車等;或者選擇新能源汽車作為出行工具。
❹ 中國應當如何應對石油價格的上漲呢
石油、棉花、鐵礦石、糧食等都是國外壟斷控制的資源,中國在定價權上一點發言權都沒有。2009年石油漲到100多美元的時候中國政府、N多的企業都在頂峰大量儲備原油,結果儲備夠了,油價一下子跌倒60多美元,虧損有多少個億?就是歐美聯盟玩中國呢。以後這樣的事會越來越多,遏制中國增長的勢頭。
目前應對石油價格上漲的辦法一點也沒有。不過國內已經積極發展新能源,勢頭不錯,逐步尋求解決的辦法。
政府會在戰斗中慢慢成長起來的。
不過憂慮一個事:國內的年輕人壓力太大,都不願意在中國待了,看看咱們身邊的國際大公司、壟斷企業們,現在和他們聯系都不用翻譯了,全有中國優秀的人才給他們服務。因為待遇好、生活壓力小。
❺ 中石油大漲38%,市值重回萬億,對我們的生活將會有何影響
據相關消息報道,中國石油股票大漲38%市值重回萬億。這對於我們來說,將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嚴重的影響,因為這意味我們的油價上漲了,所以才會導致他的整體基盤在發生變化,這也說明我們日常用車成本將會發生增加。這種消息對於我們來說自然不是一個好消息,但是也沒有辦法,因為這件事情不是我們所能控制的。我們車子只要一出去,那就要燒油,這就需要有燃油成本,所以他的價格上升,我們的成本就在增加。當然雖然我們控制不了這些,但是我們卻可以通過我們的方法來減少他的消耗。那麼我們到底可以怎麼做呢?下面我們起來簡單了解一下吧。
當然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一些其他方法。他們都具備這種效果,所以關鍵還是看我們自己,只要我們自己願意去探索,那麼我們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希望大家能夠引起重視,因為這些東西跟我們自身的利益是密切相關的,只有我們自己能夠重視起來,我們才能真正減少他的影響。
❻ 石油漲價原因
石油漲價原因:其他的條件統統不要~~~
算算賬吧,如果中國石油不漲價,中石油會虧多少???誰知道數據??
虧的國家補助就好了,但是國家沒有,而是讓它漲。。結果它漲了,
帶動的幾乎是全部商品的物價都漲了,結果就是:中石油賺了。當然帶動的稅收也增加了 。
結果,物品上漲帶動整個中國的稅收的增加了。。。。。國家富有了。人民的錢少了
為什麼就沒有犧牲小我成全大我呢? 個人意見!!!
國家那樣富有了,結果 至少3/1的工程都是有問題的。。。為什麼???
監督部門在干什麼,至少3/1的工程就需要花更多的錢來修,來補。。。。錢就花光了
❼ 原油上漲 買什麼股票
原油上漲,建議購買石油開采及能源類股票。
當原油價格上漲時,石油開採行業和能源行業的公司通常會受益於價格上漲帶來的利潤增長。以下是詳細解釋:
1. 石油開采公司的盈利提升:原油價格的上漲意味著石油開采公司的利潤空間增加。這類公司的股票價格往往會隨著原油價格的上漲而上漲。因此,投資者可以通過購買石油開采公司的股票來分享這一利潤增長。
2. 能源行業的增長前景:隨著原油價格的上升,能源行業內的其他相關公司,如煉油廠、石油化工企業等也會受到積極影響。這些公司業務的繁榮將帶動其股票價格上漲,為投資者帶來投資機會。
3. 多元化投資組合的好處:在投資過程中,分散投資風險是一個重要的原則。在原油價格上漲時,投資石油及相關行業的股票是分散投資組合風險的一種策略。這不僅有助於平衡投資組合的風險與回報,還能在特定市場環境下提供額外的增長機會。
因此,對於關注原油市場的投資者來說,購買石油開采及能源類股票是一種較為直接且有效的投資策略。然而,投資股票市場始終存在風險,投資者應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來做出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