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石油有哪些分類
石油,是產於岩石中以碳氫化合物為主的油狀粘稠液體。未經提煉的天然石油稱為原油,其中含碳84~87%,含氧12~14%,剩下的1~2%為硫、氧、氮、磷、釩等元素。
石油一般生成在古代的沉積盆地或淺海和湖泊中。這些沉積盆地在漫長的地質年代中,堆積了幾百至幾千米厚的沉積物,其中有許多動物和植物的遺體。這些生物有機物質經過幾百萬年的地質變化及一系列的物理化學變化,逐漸轉變為無數細小的油珠。油珠再匯成油流,油流則集中遷移到地殼中具有封閉構造的地層中儲藏起來,最終形成了規模較大的油田。
石油是個成員眾多的大家族。把它送到煉油廠精餾塔中「分家」,由輕而重分成揮發油、汽油、煤油、柴油和重油。再把重油送到減壓加熱爐「分家」,又可分出柴油、潤滑油、石蠟和瀝青。這些產品分門別類地充作飛機、軍艦、輪船、汽車、內燃機、拖拉機、火箭的動力燃料,機械設備的潤油劑等。此外,用石油還可製造塑料、尼綸、滌綸、腈綸、維尼綸、丙綸、酒精、合成橡膠、油漆、化肥、洗衣粉等五千多種化工產品。
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中東、拉丁美洲、北美洲、西歐、非洲、東南亞和中國。
1959年9月26日,黑龍江荒原的探井噴油了,這年正好是新中國成立十周年,所以把新發現的大油田取名為「大慶油田」。1963年,我國的石油達到基本自給。從此,甩掉了「中國貧油」的帽子。接著,又相繼發現勝利油田、大港油田、任丘油田、中原油田、渤海油田、南海油田等。
全世界已發現的油田有3萬多個。其中儲量在6800萬噸以上的大油田有272個,原油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67.4%;儲量超過6.85億噸的特大型油田有33個,佔世界石油總儲量的44.5%。波斯灣沿岸的沙烏地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是世界最大的石油產地和輸出地區。世界上儲量最多的油田是沙烏地阿拉伯的加沃爾油田,可採石油儲量達104億噸。
Ⅱ 石油的綜合利用產品有醫葯類嗎
石油產品的分類及主要用途
習慣上根據用途把石油產品分成下列各類:
(1)石油燃料類,如航空汽油、車用汽油、噴氣燃料、燈用煤油、柴油、重油等,圭要用作各種內燃機和工業、民川的燃料。
(2)溶劑油類,這類油品的組分都比較輕,很易揮發,溶解性能極好,可用作各種用途的溶劑,如香花溶劑油、橡膠溶劑油、油漆溶劑油、洗滌汽油、溶劑煤油等。
(3)潤滑油類,這類油品專門用作機件摩擦時的潤滑劑,主耍品種有噴氣機潤附汕、汽油機潤滑汕、柴油機潤滑油、機械油、儀表油、齒輪油、壓縮機油等。
(4)潤滑脂這類產品在常溫下大多呈軟膏狀,除用作潤滑劑外,還可作各種防護劑,常用的品種有:鈣基潤滑脂、鈉某潤滑脂物侍遲、航空潤滑脂、軸承潤滑脂、儀表脂等。
(5)電器州油類這是一種特殊油料,可作為電器中的絕緣介質,如變壓器油、電容器油、電纜油等。
(6)液壓油類這類汕品常用作各種液壓件中傳遞壓力的介質,如汽車剎車液、航空液壓油等。
(7)工藝用油類這是為滿足一些特殊要求而製成的油品,如軟麻油、切削油等。
(8) 真空油脂類,這談游類油品是為了真空系統臨時密封用的,如真空泵油、真空封脂、真空封蠟等。
(9) 防銹油脂類,罩李這是用作金屬器件短期或長期防銹用的,如防銹脂、銹油等。
(10) 石油蠟類,在常溫下這類產品都是固體,可用於防銹、普通潤滑和其他專門用途,常用的有醫葯凡士林、電容器凡士林、石蠟、地蠟等。
(11) 石油瀝靑石油瀝青可用於道路、建築、絕緣、油漆等方面。
(12)石油焦,這是石油產品中最重的組分,主要成分為碳,雜質很少,可用來製造電極和絕緣材料,也是一種優質燃料。
(13) 石油化學品及其他類。如石油酸、石油苯、石油甲苯等。
Ⅲ 求高中化學中石油裂化,裂解,煤的干餾…分餾等知識的概括…
石油的加工有4種:
1、分餾--是物理變化,將混合物石油分成不同沸點范圍的餾分,由於石油一般是烷烴、環烷烴的混合物,所以認為分餾後的餾分也主要拆侍喊是烷烴.
分餾的目的是為了將石油分成各個餾分,各盡其用.
2、但是分餾能將石油進行一定程度的分離旅野,但分離出的成分中最有用的是汽油,卻不多,所以為了得到更多的汽油,需要對分餾出的重油進行裂化--即將碳原子數多的烷烴斷裂成碳原子數少的烴,是化學變化.
由於烷烴的斷裂,分成1個烷烴和1個烯烴,所以裂化後得到的產物中含有烯烴.
裂化的目的是為了得到更多的汽油,成為裂化汽油.
3、裂解--也叫深度裂化,是將碳原子數比較少的烴進一步斷裂成碳原子數更少的烴,主要是為了得到氣態烴,主要是乙烯、丙烯、丁二烯,它們是重要的工業生產原料,裂解也是化學變化.
煤的干餾:將煤隔絕空談猛氣加強熱使其分解的過程,獲得產品有煤爐氣、煤焦油、焦炭.
Ⅳ 石油分什麼
石油分為不同類型。
石油是一種復雜的混合物,根據其特性和用途,可以分成不同類型。這些類型主要基於石油的化學成分和加工方式。以下是關於石油分類的詳細解釋:
1. 按成分分類:石油主要含有多種烴類化合物,根據其碳原子數量和結構,可以分成不同的烴類組分,如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等。這些組分在石油中的比例不同,決定了石油的性質和用途。
2. 按用途分類:根據不同的需求和加工方式,石油可以分為燃料油、潤滑油、石化原料等。燃料油主要用於燃燒產生熱能或動力,如汽油、柴油等;潤滑油主要用於機械設備的潤滑,如機械油、汽輪機油等;石化原料可用於生產各種化工產品,如烯烴、芳烴等。
3. 按產地分類:石油的產地也會影響其性質和品質。不同地區的石油,由於其地質環境和成因的不同,含有的化學成分和比例也會有所差異。這種差異會影響到石油的加工和使用。
4. 特殊類型石油:除了上述分類方式,還有一些特殊類型的石油,如頁岩油、油砂油等。這些石油具有特殊的成因或提取方式,因此具有獨特的特點和用途。
總的來說,石油的分類主要基於其成分、用途、產地以及特殊性質。不同類型的石油在加工、使用以及價值上都有所不同。對於石油工業來說,了解和掌握這些分類知識是非常重要的。
Ⅳ 石油的干餾,分餾,裂化,裂解,含義是什麼得到的產物是什麼
煤的干餾:將煤隔絕空氣加強熱使其分解的過程,獲得的產品有煤焦油、焦爐氣和焦炭。
石油的分餾(物理變化):通過分餾,將石油分成不同沸點范圍的餾分,這些餾分主要是烷烴。分餾的目的是為了將石油的各個餾分分開。
石油的裂化(化學變化):將碳原子數多的烷烴斷裂成碳原子數少的烴。裂化後得到的產物中含有烯烴,目的是為了得到更多的汽油,即裂化汽油。
石油的裂解(化學變化):又稱為深度裂化,是將碳原子數較少的烴進一步斷裂成碳原子數更少的烴,主要是為了得到氣態烴,如乙烯、丙烯和丁二烯,它們是重要的工業生產原料。
Ⅵ 常見的石油產品有哪些,各自用途
石油產品可分為: 石油燃料、石油溶劑與化工原料、潤滑劑、石蠟、石油瀝青、石油焦等6類。 石油工業一向以生產汽油、煤油和工業鍋爐用的燃料油為主。
20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更先進的煉油技術出現,以法國人荷德利發明的(催化裂化法)最為重要。
所謂催化裂化就是利用熱力、壓力和催化劑把重油裂解為較輕油類,主要是汽油。另一種煉油法是聚合法,與裂化法剛好相反:把小分子合成大分子,將提煉所得的較輕氣體聚合成汽油和其他液體。
(6)石油可以分成什麼擴展閱讀:
石油主要組成元素為碳氫元素,還有少量O、N、S、P和微量Cl、I、P、As、Si、Na、K等元素,它們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石油不是單一化合物,而是由幾百甚至上千種化合物組成的混合物,故蒸餾時餾出物一般都是連續的;
主要成分是:A。烴類有機物(烷烴、環烷烴和芳香烴);B。含有相當數量的非烴類有機物-即烴的衍生物,這類化合物的分子中除含有碳氫元素外,還含有氧、硫、氮等,其含量(元素含量)雖然很少,
組成化合物的量一般約占石油總量的10%~15%,但它對石油加工和油品質量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大部分需要在加工過程中脫除,如果將它們進行適當處理,也可生產一些有用的化工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