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原油價格這么低,中石油、中石化為什麼還在加足馬力生產原油
這主要是因為中石油、中石化等油田企業的職能不光是為了盈利, 還有一項重要職責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目前,中國原油進口依賴度已經很高了。2010年以來,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波動上升,從53.7%上升到2019年的70.8%。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統計,2019年中國原油進口量增長9.5%,至1016萬桶/日;中國原油進口金額為2413.19億美元,同比增長0.4%。大量的原油進口不僅要耗費巨額的外匯儲備,更重要的是主動權掌握在別人的手,一旦產油國、運輸線路等任何一個環節發生問題,對我們的能源安全影響將是致命的,對經濟發展、民生保障、國家安全都將產生重大影響。面對這樣的形勢,即便原油價格這么低,中石油、中石化又怎麼能不加足馬力生產呢!
中石油,中石化,必須大力生產,石油是戰略物資,如果讓人卡脖子,那就厲害了,石油生產是一個復雜工程,不是說停就停。
石油馬上就要降價了,關貿總協定生效後,外國的石油產品馬上就能進入國內,化工燃油一定降價
與國際接軌,引進外國油企,打破壟斷。中國油企要精簡機構,輕裝上陣。
原油是個江湖,一旦脫離這個江湖,可能就沒有你的位置了!
這就必須要提到原油的市場份額問題了。我們知道各個產油國產油的油品質量和規格都不一樣,有低硫、中硫和高硫等各種規格。而石油進口國將會根據這些油品的相應規格,來進行生產設備的匹配。這種一旦匹配完畢,通常情況下不會進行變更,因為變更需要較大的成本。所以,除非原油進口國供給不上,否則一般消費國就不會對進口國進行改變。
因為一旦失去了市場份額,要想再拿回來,可就不那麼容易了。
原油產量的慣性作用,需要時間緩沖,市場上才有感覺!原油產量確實正在減少——只是減少的速度還不夠快,因為原油市場像一個慣性很大的龐然大物,存在滯後效應。就像一列正常運轉的火車,當火車頭感受到前方危險信號想停下來時,後面的車廂仍然具有向前沖的慣性,需要一段時間來緩沖。
原油貿易的基礎設施本身有一個緩慢的慣性。管道中的原油可能需要數周時間才能到達目的地,這意味著 3 月中旬購買的石油可能仍需要在 4 月中旬達到。
原油價格越低,越需要資金的補充;石油生產者不願意在急需現金的時候減產。事實上,在許多情況下,對於一家從長遠考慮的石油公司來說,虧損著經營油氣井運轉可能是正確的經濟決策。非常之期要有非常之舉,只要原油價格大於零,一口正常運轉的油氣井仍然會帶來一些現金流。因為石油公司還有人員費用、資產折舊、租賃費用等固定成本,這些東西哪怕沒有任何收入他們也必須承擔。從這幾個角度考慮的話,即使他們整體上虧損,保持良好的運行也可能比完全關停沒有任何收入更好。簡而言之,許多公司認為還沒有達到他們關閉油氣井的價格。
原油價格的未來寄予願望,期待價格反彈。只要不死,總會有希望。許多石油公司仍對未來寄予厚望,哪怕未來是多麼的不確定。雖然石油行業最糟糕的時期似乎即將到來,但需求和價格最終仍有望反彈。人們的生活總要恢復,世界生產和貿易仍要進行。甚至一些樂觀的分析師預測,目前石油公司的停產和產能縮減,實際上可能推動油價未來升至每桶100美元。
油井一旦關停,重新開啟的費用更加巨大。油氣井不像我們日常生活中可以隨時打開和關閉的電燈開關。一口已經關停的油氣井,可能很難重新打開。此外,如果一口正常運轉的油井被關閉,然後石油公司決定重新運轉,你將不得不在油井上投入更多資金,才能使其產量達到原來的同一水平。而且,除了關閉油氣井本身之外還有其他復雜因素要考慮,比如原來和客戶簽訂的法律合同如何處理。
企業的性質也決定的原油的產量,是否減產或增產。比如沙特和俄羅斯的石油企業是國有企業,政府可以通過下達行政命令實現減產。但是美國的石油生產企業都是私營企業,每個企業都有各自的利益,所以政府很難通過行政手段直接下達減產額度。行政的減產和市場化的減產,達成減產的時間周期是完全不一樣的,這也是油價這么低了,為什麼各產油國不立刻減產的另外一個原因。
他們虧損?你也信!
石油是國家的血脈,和糧食一樣都是戰略物資,必須要儲存。
壟斷經營,享受到了權利帶來的宏利。很難適應市場經濟的競爭環境!壟斷就是原罪!這是根子里的病,治不好的。
因為馬上漲價了!多賣點
國外原油白送給他們,他們也要自己生產一些原油,不然怎樣為「虧損」找理由呢。
2. 為什麼油田在停了之後,再次開啟就會很困難呢
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我們可以知道現在自然界中的自然資源,(例如石油,煤)都被人類利用現代中的技術進行了開發。了解現代生活中油田開採的整一個過程的人,他們應該都會知道油田在停采之後再次開啟是會十分困難的,然而為什麼會說再次開采會比較困難呢?其實這與油田開採的整一個過程有很大的關系。
我們都知道油田開采是一項非常龐大的工程,這一項工程中會涉及到需要很多人的齊心協力才能夠把油田開采。但是一旦油田停止下來的話,有一些人的工資一樣是要給的,因此企業需要付出很多的人工費用。
3. 石油價格下跌原因。
發改委稱,9月11日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以來,國際市場原油價格震盪下行。受美國大選和全球經濟復甦緩慢等因素影響。11月初,美國西德克薩斯輕質原油(WTI)和英國北海布倫特(Brent)原油期貨價格分別跌至每桶85美元和105美元。截至11月14日,國內油價掛鉤的國際市場三種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下跌超過4%,達到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的邊界條件。據此,國家決定及時下調國內成品油價格。
應答時間:2021-10-29,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4. 為什麼說俄羅斯與OPEC不太可能達成減產協議
石油不是說減就減的,有政治、經濟、技術多方面因素在裡面作用
先說政治因素,OPEC的主要國家,尤其是沙特,是看美國臉色的,美國現在就是要打壓油價,消弱俄羅斯能量,你OPEC敢唱反調,小心我重新調查911
再說經濟因素,現在世界各國經濟不景氣,供過於求,OPEC和俄羅斯各打個的算盤,都知道,自己減了,對方不會減,結果就是自己的市場份額被對方搶走,自然誰也不會讓步
三說技術因素,在俄羅斯主要產油大省西伯利亞,冬天的氣溫極低。對於任何一個考慮關閉閥門的人來說,這都是一種考驗。
從井裡流出的石油和天然氣通常會含有水,因而一旦停止生產,管道就會被凍住。他補充說,夏天,不會存在管道被凍住的問題,但是長期減產也會催生其他風險,因為被閑置的存儲池可能會被鹽和殘渣污染。
油井一旦被關閉,重新投產後的產出或許永遠不會恢復到關閉前的水平。而大家都沒有太多存儲設備。
誰也不敢輕易停產
所以結果就是誰也不讓步
5. 大慶油田是不是現在屬於貧油了停產了
停產是絕對不可能的,但是現在大慶的石油貧瘠,已經不像70年代那個樣子了.當時中國的原油全部是又大慶供應的.當時不是還有口號嗎:學大慶,趕開灤.現在大慶只能向整個東北三省和俄羅斯東北部供應.
6. 油田停采之後再次開啟會很困難,為什麼這么說
在我們現在所生活的地球上面,我們人類是地球的族長,也是凌駕於其他物種之上的生物,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能變成現如今這番擁有文明社會的人類。因為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們依靠地球上的這些資源來創造出來,憑借我們的智慧,但現在我們卻面臨著許多的壓力,就是地球上的資源越來越匱乏。許多資源都是由於人們過度開采,不合理使用所導致的結果,其中就有石油資源。那麼油田停產之後,再一次開啟會很困難,為什麼這么去解釋?這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最後一點就是,只要油田機器一天不停產,那麼這些油田的工人就會有收入。而且這些油田的工人費用都是非常的高昂,如果停止了採油,他們則面臨的壓力是非常的巨大,加上各種合約條款都會隨之而來。
7. 石油隊鑽出來石油為何不就地開設煉油廠
盆友,你犯了一個常見的錯誤,把一口井或者一個區塊的產量想的太高了。國內油田不比沙特,一口井就可以自噴幾十年,而且油質很好。而一個煉油廠的建設和經營是比較復雜的,工廠的開車停車都很麻煩,各種設備的運行有一個高效區,如果來油少,停產不可能,但是生產利潤又不高或者不夠成本,所以煉油廠要有穩定的大量的油源。而且原材料的運輸和成品油的儲運都需要一定的條件,這給就地開設帶來很多困難。因此,實際生產過程中,一般是各個井口到計量站再到聯合站、末站,最後到煉油廠。而這一個煉油廠的選址要綜合考慮。
8. 油井為什麼不能停產
為開採石油,按油田開發規劃的布井系統所鑽的孔眼,石油由井底上升到井口的通道。
油井是通過鑽井方法鑽成的孔眼。一般油井在鑽達油層後,下入油層套管,並在套管與井壁間的環形空間注入油井水泥,以維護井壁和封閉油、氣、水層,後按油田開發的要求用射孔槍射開油層,形成通道,下入油管,用適宜的誘流方法,將石油由油井井底上升到井口。
應答時間:2020-08-05,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車主貸] 有車就能貸,最高50萬
https://b.pingan.com.cn/station/activity/loan/qr-carloan/loantrust.html?source=sa0000632&outerSource=bdzdhhr_zscd&outerid=ou0000250&cid=bdzdhhr_zscd&downapp_id=AM00100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