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於洪文高級工程師
於洪文,1947年9月出生於遼寧,中共黨員,擁有高級工程師職稱。他在石油行業擁有豐富的專業背景,畢業於東北石油學院(現東北石油大學)油氣田開采專業。自1970年起,他在石油事業上耕耘了多年,擔任過多個關鍵職位。
在大慶油田任職期間,他作為研究人員、組長和主任工程師,主導了多個油田開發方案和調整方案的編制,參與了超過萬余口井的布井工作。他不僅負責油田二次加密研究和剩餘油挖掘,還參與了現場試驗、調剖、堵水、酸化、壓裂和分層配注等關鍵技術的研發與應用。他還深入研究了開發生產的專題和數值模擬計算工作。
在渤海油田,他更是發揮了重要作用。他主持編制了埕北油田和SZ36一1油田試驗區的注水方案,以及射孔方案和開發技術政策。他還指導了多個油田的開發前期研究、產能評估、投產方案和生產動態分析,以及注水增產措施的研究。他引領了分層注水、人工舉升等採油工藝的創新工作。
於洪文曾赴美國某石油公司進行為期一年的工作和學習,這段經歷無疑豐富了他的專業視野。他的傑出貢獻得到了認可,曾榮獲國家級科技成果完成者獎一次,以及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八次,局級科技進步獎二十多次。他的研究成果也通過《石油學報》、《石油勘探與開發》等專業期刊發表,共計二十多篇論文。
❷ 渤海石油研究院是做什麼的
渤海石油研究院始建於1973年,伴隨著中國海洋石油事業的發展而成長,為渤海海域的勘探?開發和生產研究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支持,現已成為集技術密集?專業配套?設備先進?人員素質較高的能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勘探開發科研生產研究實體?
近年經歷研究體制改革與用工薪酬制度兩次改革後,該院現有員工227人,其中從事石油地質?油藏工程?地球物理?岩石物理?有機地化?實驗技術?計算機應用與開發等十多個專業工作的高級工程師(地質師)43名?碩士27名?本科58名?使用並維護著
SGI3400?SGI2100等多種CPU伺服器,SGI OCTANE2,SUN BLADE1000高端工作站20餘套及大型彩色繪圖儀等硬體設備及GEOQUEST?LANDMARK?PARADIGM等勘探開發系列軟體?可從事地質綜合分析,二維?三維地震資料綜合解釋,地質油藏建模,油藏數值模擬,油藏工程評價,測井處理與解釋,多井分析?試井分析等研究項目,並具有大型通用資料庫系統。
建院三十年來,該院開展了近600個科研項目和專題的研究,有350多項獲得國家?部委?總公司和公司級獎勵,其中《遼東灣海域油氣資源評價及含油氣區的重大發現》?《渤海海域上第三系大油田群的發現》等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渤海西部近期油氣體系勘探研究與實踐》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渤海石油地質特點及油氣聚集方向的基本認識》等3個項目獲部級一等獎;《錦州9-3油田儲量報告》和《秦皇島32-6油田油氣儲量報告》獲國家儲委一等獎?先後發現油氣田23個?含油構造54個,其中儲量上億噸級油田10個,獲得原油地質儲量近30億噸,天然氣1000餘億方。
該院實驗室是中海石油成立最早的實驗室,並按照JJG1021-90《產品質量檢驗機構計量認證技術考核規范》建立起一套科學的分析測試質量保證體系,1995年取得國家技術監督局的計量認證合格證,2000年通過國家計量認證復審,2003年通過國家計量認證監督增項評審等,是中海石油唯一一家取得國家級認證的實驗室。
該院信息檔案室是企業檔案管理國家二級單位,擁有渤海盆地自二十世紀60年代以來區域勘探?油田開發的所有資料,以及部分鄰區地質資料共約30餘萬冊,為科研生產提供著豐富的信息。
該院在渤海石油勘探開發的實踐和與外國石油公司合作與承包作業中建設了一支基礎理論扎實?實踐經驗豐富的科研隊伍,具備了「陸相沉積儲層研究」等15項應對海上復雜油氣田勘探開發研究的成熟技術,並形成了一套具有海上特點的,按照國際先進標准進行作業的勘探開發研究新技術新方法?同時該院致力於對外勘探開發的合作研究,先後與日本?美國?英國?法國?荷蘭等國的20多家公司進行了合作研究和承包作業,贏得了信譽?該院形成了具有科研特色的企業文化,牢固樹立了「崇尚科學?嚴謹求實?積極進取?爭創一流」的企業理念,2002年在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成立20周年慶典上,榮獲了全國海洋石油工業先進集體稱號?渤海石油研究院將一如既往與海內外同行結成忠實的合作夥伴,共謀發展,共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