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磺酸鹽由什麼生產
擴展閱讀
傭金成本率怎麼算 2025-03-31 08:37:22
可轉債的持倉成本是多少 2025-03-31 08:35:46

石油磺酸鹽由什麼生產

發布時間: 2025-03-27 16:15:17

❶ MEs能否代替磺酸使用

MES,即脂肪酸甲酯磺酸鹽,主要有粉狀和液體兩種形式。其中,粉狀MES以其天然棕櫚酸為起始原料,經過酯化後再噴粉製成,然而,復雜的工藝流程導致其生產工藝改進停滯不前。近年來,隨著石油價格的不斷攀升,粉狀MES重新成為研發熱點。當前市場上,粉狀MES多與AOS、LAS甚至無機鹽類拼混,以降低價格並改善其容易結塊的問題。天然的棕櫚酸為起始原料的粉狀MES,具有天然、對皮膚安全、無污染的特點,但在凈洗效果方面相對較差。

大規模地用粉狀MES替代石油類衍生物,仍然面臨諸多挑戰。液體MES則以石油的下游產品硬脂酸為起始原料,經過酯化後製成,雖然不屬於綠色表面活性劑的范疇,但其凈洗分散與耐鹼性能遠優於粉狀MES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然而,液體MES泡沫較低,在泡沫要求較高的沐浴露、洗面奶等產品中,需要額外添加起泡劑來提升泡沫效果。

MES在化妝品和個人護理產品中的應用,不僅涉及其物理特性的優劣,還涉及到生產工藝的改進和市場趨勢的變化。隨著環保意識的提升,綠色表面活性劑的研發成為行業焦點,粉狀MES的改進和液體MES的應用前景仍需進一步探索。

粉狀MES的生產工藝復雜,改進進展緩慢,但其天然、安全、無污染的優勢使其在某些產品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液體MES雖然不屬於綠色表面活性劑,但在凈洗效果和耐鹼性能上表現出色,適合需要良好凈洗效果的產品。未來,隨著環保要求的提高,MES在個人護理產品中的應用可能會有新的突破。

當前市場上的MES產品多為拼混物,以降低價格和改善結塊問題。粉狀MES以天然棕櫚酸為原料,具有天然、安全、無污染的特點,但凈洗效果較差。液體MES以硬脂酸為原料,凈洗分散與耐鹼性能優異,但泡沫較低,需添加起泡劑。MES在個人護理產品中的應用前景廣闊,但需進一步改進生產工藝和提高環保性能。

❷ 石油磺酸鹽製造方法

石油磺酸鹽的製造方法涉及四個主要步驟。首先,通過磺化過程,以石油煉油廠的150-500SN基礎油作為原料,使用SO3氣體進行磺化。接著,進行萃取分離,選擇烷基醇作為萃取劑,其與酸性油的重量比在0.5至10之間。隨後,進行第二次磺化,提取出經過萃取的油並進行脫水處理,進行第二次磺化過程。最後,通過中和濃縮步驟,將經過萃取劑萃取後的下層液體,使用固體無機鹼溶解在烷基醇中。溶解完全後進行中和,然後通過蒸餾進行濃縮,將烷基醇蒸盡後,即可得到石油磺酸鹽產品。這一方法能夠有效提高石油採收率,達到19-24%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此方法已獲得專利保護,專利號為01110282。


(2)石油磺酸鹽由什麼生產擴展閱讀

石油磺酸鹽是石油及其餾份為原料,用磺化劑磺化,再用鹼中和而製成的產品。由於石油磺酸鹽的原料多用混合物,所以產品的組成較為復雜,質量隨原料組成及工藝條件而變化。其原料可用原油、拔頭原油、原油餾份和原油加工半成品油。

❸ 石油磺酸鹽的簡介

petroleum sulfonate
分子式: C23H38SO3M 或C31H48SO3M
陰離子表面活性劑。是一種不同分子的復雜混合物。其分子量影響在油和水中的相對溶解性,也影響憎水性和親水性。
目前大量的石油磺酸鹽用生產烷基苯的下腳料製成。分子結構基本上是對位二代苯及烷基取代的十氫化萘和烷基取代的二苯基烷烴,黏度和折光度較低,具有疏水性。也可用脂肪酸或其酯類為原料,用三氯化硫(是否應為三氧化硫) 直接磺化製得。
主要用作鋇鹽、鎂鹽、銨鹽和胺鹽的原料,這些鹽類分別用於潤滑油和潤滑脂的添加劑、金屬加工的切削油乳液配料、石油鑽井用泥漿和石油破乳劑等。

❹ 石油磺酸鹽的製造方法

工藝步驟:
一、磺化,以石油煉油廠150-500SN基礎油為原料,利用SO3氣體磺化;
二、萃取分離,用烷基醇作萃取劑,按重量比酸性油∶烷基醇=0.5~10;
三、第二次磺化,取萃後油、脫水處理後,進行二次磺化;
四、中和濃縮,把第一次磺化和第二次磺化經萃取劑萃取後的下層液體,用固體無機鹼溶解在烷基醇中,溶解完全後、中和,中和後蒸餾濃縮,烷基醇蒸盡後製得石油磺酸鹽產品。提高石油採收率19-24%。
(本方法已申請專利,專利號01110282)

❺ 石油磺酸鹽和脂肪酸相比有哪些特點

【石油磺酸鹽和脂肪酸相比有哪些特點?】

石油磺酸鹽的化學通式為RSO3Na,是石油精煉時的副產品經磺化製得的。近些年的生產實踐證明,在非硫化礦的浮選中,這是一種有很大應用前途的葯劑,與脂肪酸相比,磺指肆稿酸鹽耐低溫性能好,抗硬水能力較強,起泡能力較強,其捕收能力和相同碳原子數的脂肪酸相比稍低,但選擇性較好。

石油磺酸鹽按其溶解性又分為水溶性和油溶性兩大類。水溶性磺酸鹽烴基分子量較小,含支鏈唯孝較多或含有烷基芳基混合烴鏈的產品。其水溶性好,捕收力不太強,起泡性較好。可用作起泡劑(如十二烷基磺酸鈉),也可用於浮選非硫化礦(如十六烷基磺酸鈉)。油溶性磺酸鹽烴基分子量較大,烴基為烷雹握基時烴鏈中含碳20個以上,基本不溶於水,可溶於非極性油中,其捕收性較強,主要用作非硫化礦的捕收劑,常用於浮選氧化鐵礦和非金屬礦(如螢石和磷灰石)。

石油磺酸鹽由於其選擇性能較好,在鐵礦石的浮選中已引起重視。美國格羅蘭選廠使用石油磺酸鹽、妥爾油、燃料油作捕收劑,硫酸、水玻璃作調整劑,浮選採用一次粗選、二次精選流程,原礦品位為含Fe 33.9%時,得精礦品位為60%,回收率達85.8%。我國齊大山鐵礦選礦廠也採用這種葯劑制度,經一次粗選、三次精選,得到較好指標,原礦含Fe 26.6%時,可得品位為65%、回收率為78%的精礦。

❻ 石油酸的鹽有哪些品種

石油磺酸鹽是石油及其餾份為原料,用磺化劑磺化,再用鹼中和而製成的產品。由於石油磺酸鹽的原料多用混合物,所以產品的組成較為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