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約翰·洛克菲勒是怎樣成為石油大亨的
約翰·洛克菲勒,1839年7月8日出生,1937年5月23日,98歲的洛克菲勒在他的奧爾蒙德海灘別墅里去世。出生於美國紐約州哈得遜河畔一個名叫楊佳的小鎮的一個小商人家庭。在他漫長的一生中,人們對他毀譽參半,有人認為他只不過是極具野心、惟利是圖的企業家,也有人恭維他是個慷慨的慈善家。但不管怎樣,作為美國歷史上第一個10億富翁,作為石油巨子,他在相當一段時期控制著全美國的石油資源,並創建了托拉斯企業制度,在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洛克菲勒14歲那年,在克利夫蘭中心中學上學。放學後,他常到碼頭上閑逛,看商人做買賣。有一天,他遇到一個同學,兩人邊走邊聊起來。那個同學問:「約翰,你長大後想干什麼?」年輕的洛克菲勒毫不遲疑地說:「我要成為一個有10萬美元的人,我准會成功的。」
中學畢業後,洛克菲勒便決定放棄升大學,到商界謀生。為了尋找工作,他在克利夫蘭的街上跑了幾個星期,拿定主意要找一個前程遠大的職業。他的眼光頗高。他後來回憶道:「我上鐵路公司、上銀行、上批發商那兒去找工作,小鋪小店我是不去的。我可是要干大事的。」
1855年9月的一天,他在一家經營穀物的商行當上了會計辦事員。從此,這個日子就成了他個人日歷中的喜慶紀念日,他把它作為第二個生日來慶祝。「就在那兒,我開始了學做生意的生涯,每周工資是4美元。」他追憶道。
他工作勤勤懇懇,不久就養成了對數字的好眼光。他除了記好賬外,還為商行的經營出主意。有一次,商行買入一批大理石,打開包裝後竟發現高價購進的大理石材上有瑕疵,商行老闆沮喪而又無計可施。這時,頭腦靈活的洛克菲勒建議把責任推到負責運貨的3家運輸公司頭上,向這3家公司分別提出賠償損失的要求。這個絕妙的主意使商行得到的賠款比原來高出兩倍,商行由此得到一筆「飛」來的橫財。洛克菲勒這種天生的經商才能頗得老闆賞識,很快給他提了薪,工作第一年他掙得了300美元。
第三年他的年薪提到600美元。但他知道自己對這家商行的貢獻遠不止此,因此要求加薪到800美元,結果遭到拒絕。洛克菲勒斷然決定離開這家商行,自闖天下。
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發現石油以後,成千上萬人像當初採金熱潮中一樣擁向採油區。一時間,賓夕法尼亞土地上井架林立,原油產量飛速上升。洛克菲勒也加入淘金隊伍,並成為一名經紀商。
克利夫蘭的商人們對這一新行當也怦然心動,他們推選洛克菲勒去賓州原油產地親自調查一下,以便獲得直接而可靠的信息。
經過幾日的長途跋涉,洛克菲勒來到產油地,眼前的一切令他觸目驚心:到處是高聳的井架、凌亂簡陋的小木屋、怪模怪樣的挖井設備和儲油罐,一片烏煙瘴氣,混亂不堪。這種狀況令洛克菲勒多少有些沮喪,透過表面的「繁榮」景象,他看到了盲目開采背後潛在的危機。
冷靜的洛克菲勒沒有急於回去向克利夫蘭的商界匯報調查結果,而是在產油地的美利堅飯店住了下來,進一步做實地考察。他每天都看報紙上的市場行情,靜靜地傾聽焦躁而又喋喋不休的石油商人的敘述,認真地做詳細的筆記。而他自己則惜字如金,絕不透露什麼想法。
經過一段時間考察,他回到了克利夫蘭。他建議商人不要在原油生產上投資,因為那裡的油井已有72座,日產1135桶,而石油需求有限,油市的行情必定下跌,這是盲目開採的必然結果。他告誡說,要想創一番事業,必須學會等待,耐心等待是制勝的前提。
果然,不出洛克菲勒所料,「打先鋒的賺不到錢。」由於瘋狂地鑽油,導致油價一跌再跌,每桶原油從當初的20美元暴跌到只有10美分。那些鑽油先鋒一個個敗下陣來。
3年後,原油一再暴跌之時,洛克菲勒卻認為投資石油的時候到了,這大大出乎一般人的意料。他與克拉克共同投資,與一個在煉油廠工作的英國人安德魯斯合夥開設了一家煉油廠。安德魯斯採用一種新技術提煉煤油,使安德魯斯—克拉克公司迅速發展。
這時,洛克菲勒雖然才20出頭,但做生意已頗為老練。他欣賞那些得冠軍的馬拉松選手的策略,即讓別人打頭陣,瞅准時機給他一個出其不意,後來居上才最明智。他在耐心等待,冷靜觀察一段時間後,決定放手大幹了。
1870年初,以洛克菲勒為首的標准石油公司正式成立。隨後,洛克菲勒控制了石油的價格和石油運輸價格,開始實行無情的壟斷。而這一切對眾多的中小業主來說,無疑是飛來橫禍。
面對死亡的威脅,不甘被吞並的中小業主奮起抗爭。他們在年僅24歲的亞吉波多的領導下,組織了生產者聯盟,以武力封鎖原油產地,暫時停止了石油生產和輸出。因為南方石油公司的12家大企業都是以煉油為主的公司,生產者聯盟試圖以斷絕其原油供應為武器,打破洛克菲勒和鐵路公司的壟斷。
中小業主的抗爭得到了輿論界的有力支持。洛克菲勒被輿論界罵得體無完膚。鐵路業巨頭們與石油原產地的中小業主們簽訂了公平公開的運費協定。生產者聯盟取得初步勝利,洛克菲勒的失敗似乎已成定局。
然而野心勃勃的洛克菲勒並沒有就此罷休。他認為,只要抓住石油原產地中小業主的弱點,進行反擊,定能分化同盟,反敗為勝。
所以,當亞吉波多領導的生產者同盟一再強調,倘若油價達不到他們所要求的「每桶4元」的生命線,他們絕不解除大封鎖時,洛克菲勒向石油原產地的中小業主拋出了誘餌,他宣布將以每桶4.75美元的價格購買原油。
4.75美元,這個大大高於生產者同盟「生命線」的價格,不費吹灰之力就擊破了亞吉波多苦心組織的武裝封鎖。
同時,洛克菲勒還派出大批采購人員,懷揣現金,深入石油產地,向中小業主收購原油,並散布「好消息」:「標准石油公司每天將以現金收購150叩桶原油,每桶價格4.75美元。」
雖然亞吉波多等人大聲疾呼,拚命勸說:「洛克菲勒是條大蟒蛇,大家千萬不要上當!」但是4.75美元的價格,對於為實行大封鎖已停工40天的各企業來說,實在是「擋不住的誘惑」。
於是,有人背著生產者同盟,悄悄開采原油;接著就有人公開與標准石油公司簽訂合約。生產者同盟名存實亡,大封鎖無法維持下去了,石油原產地的中小業主掀起了向標准石油公司出售原油的熱潮。
為獲取厚利,各公司瘋狂開采,日產量達到5000桶,已嚴重過剩。
兩星期後,洛克菲勒向各中小業主宣布:
「供過於求的狀況已打破歷史上的最高紀錄,對此你們應當承擔責任。我們沒有必要再以每桶4.75美元收購原油,現在我出的價錢是2.5美元,到下星期如果每桶高於2美元,我們就不買了。」
幾句話就打破了中小業主的美好希望,但是,生產者同盟已經解體,石油產量嚴重過剩,他們除了接受洛克菲勒的低價錢外,還有什麼別的選擇呢?
洛克菲勒就這樣奇跡般地反敗為勝了。他之所以能夠成功,關鍵在於他能洞悉對手的弱點,並誘之以利,使對方陣營內部發生分化,終於一舉獲勝。
❷ 洛克菲勒財團是幹嘛的
洛克菲勒財團是美國十大財團之一,以石油壟斷為基礎,逐步擴展至金融、製造等多個經濟領域。約翰·洛克菲勒,作為該財團的創始人,於1863年在克利夫蘭創辦了煉油廠,1870年通過該廠成立了俄亥俄標准石油公司,迅速實現了對美國石油工業的壟斷。
憑借石油行業的巨大利潤,洛克菲勒將資金投向了金融和製造業,使其經濟實力迅猛增長。1935年,洛克菲勒財團的資產總額為66億美元,到1960年這一數字飆升至826億美元,25年間增長了11.5倍。此後,洛克菲勒財團的擴張勢頭不減,1974年其資產總額增至3305億美元,超過了摩根財團,成為美國最大的財團。
洛克菲勒財團在石油行業的影響力尤為顯著,美國最大的16家石油公司中,有8家隸屬於洛克菲勒財團。這不僅體現了其在石油領域的壟斷地位,也反映了其在資本運作上的巨大成功。
洛克菲勒財團的成功離不開其獨特的經營理念和策略,它不僅通過控制石油資源來獲取巨額利潤,還通過投資金融機構,將資金流向其他領域,實現了經濟資源的優化配置。其不斷擴張的勢力范圍,不僅鞏固了其在石油行業的壟斷地位,還使其成為美國經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洛克菲勒財團的發展歷程,不僅是一部資本積累的歷史,更是美國經濟變遷的縮影。它通過不斷調整和優化自身的經濟結構,使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始終占據優勢地位,成為美國經濟的中堅力量。
❸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發家史
他從一文不名的毛頭小子到縱橫揮闔的石油大亨,成了美國第一個十億級的富翁。
比爾蓋茨曾說:「我心目中的賺錢英雄只有一個,那就是洛克菲勒」。他所提及的正是大衛洛克菲勒的祖父——約翰洛克菲勒。
有其父必有其子
正所謂「有其父必有其子」。洛克菲勒很早就表現出了精明的商業頭腦。12歲時,洛克菲勒開始發放「高利貸」,將自己積攢的50美元借給鄰居,收取利息,以錢生錢,得到了父親的贊揚。因為父親威廉認為:「人生只有靠自己,做生意要趁早,只有錢才是最牢靠的。」父親「賺錢就是王道」的思想,激發了洛克菲勒對商業宏圖的嚮往。
1855年,16歲的洛克菲勒便決定退學到商界謀生。他先到俄亥俄州克利夫蘭的商學院學了近4個霸」——不斷面試卻一再被人拒之門外。屢敗屢戰的洛克菲勒,就這樣一連堅持了六個星期,有些公司甚至去了兩三次。功夫不負有心人,洛克菲勒終於在一家經營穀物的商行當上了會計辦事員,月薪 12美元。
洛克菲勒除了記好賬外,有時也對公司經營出點子。有一次,商行高價買入一批大理石,打開包裝後竟發現大理石材上有瑕疵。正當商行老闆一籌莫展之際,洛克菲勒建議把責任推到負責運貨的3 家運輸公司頭上,讓它們賠償損失。此舉為公司挽回1000多美元損失,也讓老闆對其刮目相看,工作第二年就將洛克菲勒年薪提到500美元。
20歲合夥開公司凈4000美元
工作第三年,在提出將年薪提高到800美金,被老闆拒絕後,洛克菲勒乾脆炒了老闆的魷魚,自己單干。1859年3月,洛克菲勒以10%的利息向父親借款1000美元,加上自己積蓄的800美元,與英國朋友莫利斯克拉克合股創辦了「克拉克一洛克菲勒公司」。公司主要經營穀物、牧草和肉類等農產品。年僅20歲的洛克菲勒,一舉邁入了貿易代理行合夥人之列。
開業之初,他們的運氣並不好。美國中西部的農作物因霜雪嚴重,幾乎沒有收成。農民只好用來年的穀物收成作為抵押,但要求公司支付定金。受此影響,許多同類公司紛紛倒閉。合夥人克拉克建議關門,但洛克菲勒卻認為:大家退出市場之際,正好放手大幹一場。
通過從銀行貸款2000美金,洛克菲勒很快將收集的穀物、肉類倒賣到歐洲,賺取價差。由於經營順利,公司第一年就凈賺4000美元。
趙普身逃兵役大發戰新財
1861年4月,持續長達4年的美國南北戰爭爆發,林肯總統發布了徵兵令。按照年齡洛克菲勒應該入伍參軍,但他只想著如何發戰爭財。
為了逃避兵役,洛克菲勒首先裝作有腳病,實在裝不下去了,他乾脆花錢找替身去充當炮灰。在戰事爆發前,洛克菲勒盡其所能貸款,投入所有資金,大量囤積生活物資和戰略物資。隨著戰事的擴大,生活物資價格扶搖直上,訂單如同雪片一樣向他飛來。短短4年,旁人估計洛克菲勒賺了不下10 萬美元。
後來,有傳記作家說洛克菲勒其實非常關注南北戰爭。他的辦公室就如同陸軍參謀部。洛克菲勒花25美元大價錢,買來美國地圖貼在牆上。有人認為,洛克菲勒在地圖上標注的位置,實際是他的商業網點:黃色標簽代表穀物,紅色標簽代表火腿。所謂的戰況圖,實際是一張商業進攻圖。
26歲實斷公司所有權單干
南北戰爭爆發前夕,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發現的石油,吸引著成千上萬冒險家湧入,一時間,賓夕法尼亞釆油區井架林立。1861-1862兩年間,賓州的油井數量幾乎翻了一倍。面對繁忙的開采現場,洛克菲勒選擇了等待。他的判斷是:石油應用還沒有普及,原油需求有限,盲目開釆必然導致油價下跌。不出所料,由於瘋狂地鑽油,每桶原油從當初的20 美元暴跌到只有10美分,許多鑽油業主血本無歸。
原油一再暴跌之時,洛克菲勒果斷出手。與許多人只顧開釆原油不同,洛克菲勒決定先從煉油入手。他發現原油在精煉成煤油後,每加侖就可賣到 30美分左右,其利潤遠遠超過原油開采。1863年,隨著英國化學家安德魯斯的加盟,洛克菲勒與克拉克成立了煉油廠。安德魯斯成功從原油中提煉出煤油,此後美國大力發展煤煉油工業以取代鯨油作為照明劑。不到一年,煉油業務成為公司最盈利的行當。
操縱銀行,打壓小公司致兄弟反目
隨著石油產業的興盛,公司急速膨脹。1870年 1月100 ,洛克菲勒合夥創建標准石油公司。很快,標准石油公司就因煤油質量過硬,為行業樹立標桿,並控制了美國煉油業1/10的市場。1870年7 月,歐洲大陸爆發了普法戰爭,戰火的蔓延造成美國石油出口市場萎縮,原油價格每桶由4美元一下降至3.25美元。賓州等地的釆油者自發組織起來,停止開釆3個月,許多煉油廠叫苦不迭。
洛克菲勒用公司股票買通克利夫蘭各大銀行的總裁,讓其不得向當地中小煉油廠提供貸款。小煉油廠既缺原油又缺現金,要麼倒閉,要麼被標准石油公司吃掉。兩年後,標准石油公司控制了克利夫蘭26家煉油廠中的21家。洛克菲勒的親兄弟富蘭克林的煉油廠,也宣告破產,兄弟從此反目。
創建托拉斯獨IR市場
洛克菲勒得隴望蜀,全力擴張。1884年,洛克菲勒把公司總部遷到紐約的金融中心——百老匯26 號。隨著石油帝國的崛起,因本身龐大而難以駕馭的危險性也越來越大。洛克菲勒清醒地看到這一弊病。
正在這時,洛克菲勒在一本公開發行的刊物上發現一篇文章,裡面寫道:「小商人時代結束,大企業時代來臨。」他感到這與自己的壟斷思想不謀而合,於是高額聘請文章的作者多德為法律顧問。正是多德,提出了「托拉斯」這個壟斷組織的概念。
所謂「托拉斯」,就是生產同類產品的多家企業,不再各自為政,而以高度聯合的形式組成一個綜合性企業集團。洛克菲勒創建了一個史無前例的聯合事業——托拉斯。在這個托拉斯結構下,洛克菲勒合並了 41家企業,他成功開啟了美國經濟的「壟斷時代」。巔峰時期,標准石油公司壟斷了美國 95%的煉油能力、90%的輸油能力、25%的原油產量。美國有史以來,從來沒有一個企業能如此徹底地獨霸過市場。
創辦大學開展慈善事業
功成名就之後,洛克菲勒選擇了隱退。退休後,他的工作重心轉向了慈善事業。他投資60萬美元創辦芝加哥大學,並在其後的10年裡,為芝加哥大學捐款3400萬美元。這是他第一項大筆的慈善捐款。
對於慈善,洛克菲勒釆用的也是「托拉斯戰術」。冠名「洛克菲勒」的研究所、教育委員會、基金會先後成立,他的捐款總額超過5億美元。對此,有人表示尊重和感謝,也有牧師譴責洛克菲勒的賺的是「骯臟錢」,因而拒絕了一筆10萬美元的捐款。
1937年5月23 H,洛克菲勒去世,享年98歲。據估算,洛克菲勒的個人財富不少於14億美元,他成了美國 歷史 上第一位十億級的富翁。美國當年的 GDP為920億美元,就個人財富所佔GDP比重而言,美國至今沒有人超過洛克菲勒。
❹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逆襲的人生全因這三點
自古商場如戰場,企業家如將士,而在這個大戰場中,最耀眼的一顆星就是洛克菲勒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是著名的企業家,出生在美國紐約,是美孚石油聯合創始人,被稱之為「石油大王」,他合並了40多家廠商,壟斷了美國80%的煉油工業和90%的油管生意,不僅如此,還致力於教育和醫葯領域的慈善事業!
在世人眼中,洛克菲勒就是一個拿到爛牌,卻打出王炸的人。洛克菲勒自小家境貧寒,當時環境復雜,從業之初就遇上了美國內戰,並且在年輕的時候就趕上了經濟危機。處境十分艱難。16歲的時候就學會勤工儉學貼補家用,18歲就成為了一名主任簿記員,23歲時開始他的石油創業,也自此開始了輝煌的一生。他憑借一己之力創造了一個石油帝國,也成為名副其實的「石油大王」。
他出生貧寒,可以被視為抓了一手「爛牌」,但他後來卻成為億萬富翁,洛克菲勒家族也成為歷史上最有錢的家族之一,這不就是用一手爛牌打出一串「王炸」嗎?面對時代的難題以及人生的困難,洛克菲勒的解決辦法主要有以下三點:
1.專注與沉默是「金」彪悍的人生,靠事實說話。同時,作為地球上第一個億萬富豪,洛克菲勒沉默神秘。他本身信奉沉默的力量,刻意訓練自己擁有一種政治家般的鎮靜。他認為:只有內心虛偽的人才會隨口亂講,對著記者喋喋不休,而謹慎的商人則守口如瓶。他最喜歡的兩則箴言是:「成功來自多聽少說」,以及,「只說不做的人,就像長滿荒草的花園。」
確實,世界上那些凡事有出色成就的人都明白專注的力量,一個人只有一心投入在他的事業或者生活中,他才能用心處理每一件小事,正是每件小事都能夠得到很好地執行,他們才能夠收獲一個又一個的成功。反之,如果我們總是把過多的精力都放在了自己的表達當中,做事就不能完全集中注意力,不能察覺工作中的細節,迎接我們的也將是失敗。
在公司發展過程中,由於缺乏資金,洛克菲勒的合夥人邀請一個富人加盟。沒想到,這個富人加盟後要改公司名字,將原本的「克拉克-洛克菲勒公司」變更為「克拉克-加德納公司」,將洛克菲勒的姓氏抹去。
這件事情深深刺痛了洛克菲勒,他覺得自己的自尊心深深地受到了傷害。但是他並沒有因此大發雷霆,他覺得這樣不僅會有失體面,同時,也會破壞這次合作,甚至導致自己出局,最後他選擇了沉默 。他仍然熱情地去做工作,到了第三年,他成功地將那個羞辱自己的人趕出了公司,克拉克-洛克菲勒的牌子重新樹立起來。而從那個時候開始,大家開始尊稱他為洛克菲勒先生。
洛克菲勒先生雖然野心勃勃,但是從不張揚,低調行事,並且忍辱負重,卧薪嘗膽,付出超過常人的努力,就會所向披靡。
2.極度渴望,願付出非凡的努力。很多人問他:「洛克菲勒先生,是什麼讓你走向了財富的頂峰?」洛克菲勒說他從不懷疑自己會成為美國首富。洛克菲勒在創辦石油公司之初,他常常在睡前對自己說:「我要成為克利夫蘭最大的煉油商。」他還經常告誡自己:「你的前程就在於這一天天過去的日子,你人生的終點將是全美首富,你目前距離那裡還很遠很遠,你要繼續地為自己努力。」
洛克菲勒時刻都把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正是因為自己的極度渴望之情,才使得洛克菲勒把自己逼到極致,從而排除千難萬險,全力以赴。事實也是如此。有這樣的人生信念,他能夠統治整個石油行業,也不足為奇了。
3.永遠不要廉價地出賣自己。39歲,洛克菲勒已經壟斷石油行業,而在此後很多年,他被很多媒體視為「邪惡的」、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壟斷資本家。他構建的龐大托拉斯組織,成為令全社會忐忑不安的龐然大物。
20世紀初,經過數年艱苦的官司,美國所有高級律師都被捲入其中,最終,標准石油公司美國最高法強制拆散。這時,老洛克菲勒已經退休20年,律師給他打電話的時候非常擔心他會堅持不住,但是洛克菲勒輕松地回答:「就這些嗎,好了,我要睡覺了。」
他年輕的時候,不能忍受任何一點錢財從自己手中流走,而到了晚年,他平靜面對自己的帝國被解體,又活了20年,在自己的別墅中去世。
這是一個典型的西方現代人格。年輕時,他總是不滿足,任何具體的目標,只要實現就會消散;任何快樂,只要到手就成了過眼雲煙。強烈的慾望激發出強大的生命力,促使他摧枯拉朽,橫掃美國。他建立了龐大的帝國,但也被金錢折磨得焦慮難安。他反應過來,一個守財奴,將永遠不會快樂,因為貪財的人,不能承受任何損失。
到了晚年,他放開了手中緊握的金錢,這種放開不僅無損於他首富的地位,而且在這種放手中,他倖存了下來,98歲,安詳去世。到最後,他要的是領略一切,不虛此生。
有人說,能成功的人,要麼踩到了風口,要麼起點特別高。洛克菲勒則認為:「如果把我剝得一文不名,丟在沙漠中央,只要一行駝隊經過——我就可以重建整個王朝。」當我們想問:什麼樣的心智才能轉為危機?什麼樣的戰略才能突圍逆襲?什麼樣的管理才能抵禦風險?
我們看到,卓越的品格活在具體的人身上,所有的答案都藏在真實的人生中。這些貪婪又澎湃的商業冒險故事總是能給我們很多啟示,而更有意義的是:那些看似鴻運當頭的人,其實不是靠運氣,而是靠勤奮、計劃以及積極的思想。
無論環境如何,你都是自己最大的資本,永遠不要廉價地出賣自己。
❺ 為什麼說石油大亨洛克菲勒是美國的象徵呢
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的發展同時也見證了美國的雄起,而且石油是一個國家的主要資源,只有有了石油才能推動一個國家各方面的發展,他當時還是世界首富,第一個億萬富翁,他的發展就像美國的縮影,所以他是美國的象徵。
4、促進了美國科技、教育、文化、醫療等方面的發展。美國的發展很大部分也靠著洛克菲勒。雖然為了實現對美國各方面的滲透而把大量的資金投入其中,不管目的和動機如何,但結果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對美國各方面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所以都說他是美國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