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為什麼安哥拉這么多石油
擴展閱讀
鑽石是042ct是多少 2025-04-01 16:32:56

為什麼安哥拉這么多石油

發布時間: 2025-03-30 15:19:37

『壹』 安哥拉海洋油氣發展史有多久

安哥拉的工業含油氣區主要有三個,即卡賓達水域、宰雷區、寬扎盆地。主要油氣田在上述三區中分別有10個油田、3個氣田;19個油田、1個氣田;12個油田,1個氣田。卡賓達陸棚區石油產量占該國總量的76.8%,宰雷區陸地產油占該國的15%,水域產量佔4.9%,寬扎盆地僅佔3.3%。

其中安哥拉的大塔庫拉油區包括塔庫拉、萬巴、紐比和武科等4個海上油田,位於卡賓達岸外40千米、水深50~70米的海上。油區目前生產水平為日產17.7萬桶34°API石油。1971年在地震資料確定的地壘構造上鑽第一口井,從下白堊統碳酸鹽岩中獲5600 桶/日油流。直到1979年才又在賽諾曼階韋爾梅爾哈組砂岩中發現更為重要的石油聚集。油區的4個油田均主要從韋爾梅爾哈砂岩中生產石油。韋爾梅爾哈組的沉積受鏟狀正斷層活動和鹽運動的控制。4個油田韋爾梅哈油層的總圈閉面積約114平方千米,最高油柱高440英寸。由於近幾年來對這4個油田的地質、地球物理和工程數據進行綜合分析研究,有效地提高了採收率。卡賓達灣1966年鑽第一口井,並很快發現了馬隆戈油田。目前在卡賓達近海發現並投產了14個油田,塔庫拉油田是其中最大的油田。

據《安哥拉2005年經濟報告》稱,安哥拉石油儲量應為200億~228億桶。根據目前每年平均提高的生產比例,可開采至2040年。在2000—2005年,安哥拉的石油生產量每年平均增加10%;在2005—2010年,年均增幅將升至16.8%。

安哥拉石油產量的增幅重點,主要來自於深海地區油田的發現和投入生產。20世紀80年代,隨著剛果河入海口的深海地區一些大儲油區發現,已探明石油儲量大大增加。20世紀90年代,在羅安達以南的寬扎河口海域和本格拉海灣海域,又不斷發現儲量豐富的油區和油田。安哥拉的石油勘探和開采結構,也逐漸由陸地、淺海並進,轉而向深海地區發展。

安哥拉的石油勘探和開采活動始於20世紀初,但直到20世紀70年代,其原油日產量尚不到10萬桶。

第一次石油勘探特許權於1910年授予葡萄牙當局,但沒有商業生產開始。

到1956年,安哥拉石油公司開始在北寬扎河流域地質勘探。該公司後來發現剛果河盆地陸上的油田,成為對與德士古和安戈爾協會的陸上油田最大的運營商。大約在同一時間,美國的附屬公司海灣石油公司的卡賓達海灣石油公司(Cabgoc),開始了在卡賓達地區的探索,在1954年和1968年開始生產,產量增長到250萬噸,1969年為820萬噸,1973年,出口量幾乎翻了兩番。由於1973年石油價格上漲的額外好處,石油產品出口貨值則幾乎是12倍。在80年代初期原油產量稍有下降,作為投資減少的結果。到1983年,產量回升,並在其後繼續創下新的輸出紀錄。

1975年,安哥拉擺脫葡萄牙殖民統治取得民族獨立後,宣布一切石油資源歸國家所有,並頒布了石油法,成立了石油部和國家石油公司。這為吸引更多的外國石油公司進入安哥拉提供了法律保證,此後安哥拉的石油工業迅速發展。

根據政府的授權,安哥拉國家石油公司同外國公司簽訂合資公司協議和產量分成協議。國家石油公司在沿海大陸架海域劃出租讓區,供外國石油公司租借,開發石油。盡管安哥拉戰亂不斷,但由於石油產區主要分布在海上,並在政府的控制之下,石油生產受到的干擾較輕,原油產量迅速提高,到21世紀初已經達到日產量80萬桶。

從20世紀80年代起,安哥拉石油勘探和開采活動逐漸轉到深海地區,並把其領海海域的租讓區增加到34塊。到了90年代,在羅安達以南的寬扎河口海域和本格拉海灣海域,不斷發現儲量豐富的油區和油田。

21世紀初,一些水深超過1500米的超深海租讓區的石油開發也取得突破。有專家評論說,超深海油區開發為安哥拉石油生產帶來新的增長亮點。未來若干年裡,安哥拉石油生產的重點將是在超深海區域。目前,安哥拉國家石油公司已經把海上石油租讓區增加到74塊。

在深海石油開發不斷發展的同時,老油區卡賓達仍然保持高產。卡賓達省位於非洲西部的剛果河口以北,西瀕大西洋,其南面、東面和北面分別與剛果(金)和剛果(布)的領土相連,是安哥拉的一塊飛地,面積約7270平方千米。20世紀50年代,在卡賓達淺海海域發現石油後,那裡的石油產量在安哥拉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幾乎佔全國總產量的70%。

據BP世界能源統計,截至2002年底,安哥拉石油剩餘可采儲量7億噸。石油產量增長十分顯著,從1982年的640萬噸增加到2002年的4460萬噸,平均年增長率高達10.19%(圖28-2)。

圖28-2安哥拉石油產量變化圖

近年來,安哥拉政府加強了海上勘探,尤其是深海勘探的力度,在產量分成合同制下,國家石油公司Sonangol採取直接協商的方式,吸引外國公司到深海區塊勘探。自1993年以來,安哥拉與外國公司以產量分成合同的形式簽署了19個區塊。

目前在安哥拉油氣作業的公司多達30多個,主要公司有美國雪佛龍公司、法國道達爾公司、英荷殼牌公司、英國石油公司等。

海上石油的大發現和生產,使安哥拉成為非洲僅次於撒哈拉地區石油勘探的熱點。安哥拉的原油質量普遍較好,安哥拉原油主要出口美國,也出口到歐洲、拉丁美洲和亞洲市場。

安哥拉經濟高度依賴其海洋石油工業。海洋石油工業占安哥拉GDP的60%以上,占政府收入近90%。

安哥拉是繼奈及利亞之後非洲次撒哈拉地區的第二大石油生產國,多數原油產量來自卡賓達海上地區。原油儲量也分布在Soyo市周圍的陸上、羅安達北部寬扎盆地和北部海岸海上。

卡賓達是安哥拉西北部的一個省,它的情況類似於奈及利亞的尼日河三角洲。安哥拉石油產量的70%和幾乎全部的外匯收入都依賴於卡賓達省的石油生產。

安哥拉國家石油公司(Sonangol)成立於1976年,負責海上及其陸上的石油生產。1978年通過了油氣法,授予安哥拉國家石油公司是唯一的勘探權和生產權的持有人。與外國公司的合作有兩種方式:合資和產品分成合同。在安哥拉經營的最知名的外國石油公司有雪佛龍德士古、道達爾菲納埃爾夫和埃克森美孚。

自1980年安哥拉原油產量增長近400%。2000年原油日產量平均為74.6萬桶。安哥拉主要的原油產量均來自卡賓達零區塊(A區、B區和C區)。雪佛龍德士古公司的子公司卡賓達海灣石油公司(CABGOC)是零區塊油田的作業方,占合資公司39.2%股份,其他合作者包括:安哥拉國家石油公司佔41%,道達爾菲納埃爾夫佔10%,阿吉普佔9.8%。通過對油田進一步開發和提高石油回採率,預期零區塊將維持其日產量或可能提高到60萬桶。CABGOC公司計劃在今後幾年投資近40億美元用於油田開發。

CABGOC公司也是安哥拉第一個生產性深水區塊的作業者。2000年1月,該公司宣布在14區塊的Kuito油田開採石油。簽訂合同15個月後,就從Kuito油田采出了第一桶油,這是非洲次撒哈拉地區同類項目中生產周期最短的。Kuito油田最初日產量為8萬桶,最高目標日產量為10萬桶。在14區塊內還發現了許多其他油田。14區塊的股權分布情況如下:CABGOC佔31%,安哥拉國家石油公司佔20%,阿吉普佔20%,道達爾菲納埃爾夫佔20%,Petrogal佔9%。

雪佛龍德士古公司還是2號區塊80區和85區的作業方。原油日產量大約為9萬桶,在2號區塊,雪佛龍德士古佔有20%股份,合夥人為Petrobras(佔27.5%)、道達爾菲納埃爾夫(佔27.5%)和安哥拉國家石油公司(佔25%)。

3號區塊是安哥拉第二大石油生產區(約15萬桶/日),位於北部沿岸。道達爾菲納埃爾夫公司是3號區塊的作業方,佔53.34%股份,合作者包括阿吉普(佔16%)、三菱(佔13.33%)、安哥拉國家石油公司(佔6.67%)、Naftaplin(佔5.33%)、Naftgas(佔5.33%)。

位於區塊4的兩個淺海油田也在生產。加拿大自然資源公司(從前的Ranger石油公司)經營著Kiame油田,日產量近7000桶;安哥拉國家石油公司經營並全資擁有Kiabo油田,日產量近4500桶。Kiame和Kiabo油田是安哥拉不由外國大石油公司經營的僅有的生產性油田。

到2004年,安哥拉的原油日產量翻一番,達140萬桶。但安哥拉政府目前正考慮計劃限制石油生產,這是延長該國巨大石油儲量壽命策略的一部分。自1996年起,在安哥拉共發現了26個大油田,幾乎全部位於卡賓達海上深水區,所發現的這些油田估計會有幾十億桶的石油儲量,這刺激了西方公司加強了對安哥拉以及中西非其他國家的海上石油勘探。

1997年4月,雪佛龍德士古的子公司卡賓達海灣石油公司在卡賓達海上深水區發現了Kuito油田,估計可回採儲量10億~20億桶。安哥拉國家石油公司(Sonangol)宣布,Kuito油田作為目前唯一在深水生產的油田,產量為5萬桶/日。

道達爾菲納埃爾夫公司在位於羅安達西北深水區的17區塊發現了幾個油田。1996年發現的水深4500英尺的Girassol油田,估計可回採儲量在7億~20億桶,該油田2001年開始產油。2000年8月,該公司宣布在17區塊又發現了一個新油田Perpetual-1,這是該公司在17區塊成功發現的第10個油田。

2000年,在安哥拉沿岸的9口井中發現了石油。埃克森美孚的子公司埃索公司宣布,在羅安達西北部深水區15區塊中第7、8、9號井中發現了石油。

2000年11月,安哥拉石油部部長宣布,安哥拉政府將放緩石油項目開發的步伐,以延長油田壽命並減少預期的產量增長。針對安哥拉幾個深水區塊的石油發現,現制定出了多階段的開發方案。

安哥拉下游石油基礎設施嚴重不足,正急於吸引外國公司投資於下游。

安哥拉估計天然氣儲量為1.6萬億立方英尺。新發現可能使安哥拉的天然氣探明儲量增加到9.5萬立方英尺,甚至有可能高至25萬億立方英尺。安哥拉生產的天然氣,近85%被放空燒掉,其餘部分經過回注用於提高石油採收率和安哥拉占非洲天然氣被放空燒掉總量的30%,安哥拉政府正在制定戰略,來減少被放空燒掉的天然氣並增加天然氣的商業利用。用於加工液化氣。雪佛龍德士古和安哥拉國家石油公司兩公司已同意制訂一個發展液化氣的計劃,將海上油田的天然氣轉變為液化氣而後出口。這個加工廠將處理海上1、2、3、4、15、16、17和18號區塊生產的天然氣。

2008年安哥拉石油公司與義大利埃尼石油公司聯合宣布,在深海的15/06區塊發現石油,油層深度127米,水深1421米,水面以下垂直深度3348米。15/06區塊作業者為義大利埃尼石油公司,法國、巴西、挪威等多家外國石油公司參與該區塊開發,分別佔有5%~20%不等的權益。

近年來,由於幾個外國石油公司參加安哥拉深海地區勘探獲得成功,安哥拉的石油日產量從1999年的77萬桶增加至2010年的179萬桶。深海地區貢獻的石油日產量占安哥拉石油總日產量的59%(819000桶),而1998年日產量僅增加了0.4%。1999年主要開發的位於14區塊的庫伊托油田於同年11月投產,該油田由雪佛龍公司作業。在2000—2005年,安哥拉的石油產量增加10%,2006年開始下降。2005年石油日產量達到150萬桶。目前安哥拉已完鑽33口探井,21口井發現石油。一些石油公司把希望寄託在位於極深海的31—34區塊上,2001—2002年在那裡鑽第1口探井,目前34區塊尚未與外國石油公司簽訂合同,但31區塊、32區塊和33區塊已分別為BP阿莫科公司、埃爾夫阿奎坦公司和埃克森公司所擁有。2005年其深水的日產量超過60萬桶,佔西非深水產量的80%。

2009年6月,在歐佩克公布的各成員國石油產量排名中,安哥拉以182萬桶日均原油產量占據非洲第一位。安哥拉石油生產主要來自深海石油開發,而政局的穩定和社會安定,則成為增長的保證。以如此形勢發展,很快安哥拉原油日產量將達到200萬桶,而這貢獻更是海洋石油的大發展在起作用!

『貳』 安哥拉坐擁巨量石油等礦產資源,安哥拉為何仍然貧窮

其實就是因為坐擁巨量的石油和各種礦產資源才導致安哥拉依然那麼貧窮,安哥拉的巨量石油資源是屬於國家,而不是個人,你見過礦產老闆富得流油,但是你見過礦工富有的嗎。其實就是一個概念,安哥拉的政府依賴石油等各種資源,對其他產業的發展根本不行。

安哥拉的油田多數屬於近海油田,相較於陸地油田,其開采難度更大,而且隨著油藏壓力的下降,油田產量隨時間推移而逐漸減少,就需要花費更大的投資去予以維護。然而,由於國際油價一度走低,安哥拉經濟發展勢頭放緩,吸引外資的能力也隨之下降,投資不足對安哥拉油田產量下降的影響顯得尤為明顯。2018年以來,安哥拉的油田產量銳減,呈現直線下滑的趨勢,產量下降的幅度幾乎是安哥拉與歐佩克其他成員國達成的減產協議承諾的三倍,6月份出口下降至200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一些國際能源咨詢公司認為,由於資本支出不足,安哥拉油田產量的下降率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兩倍多,為13%至18%。

『叄』 安哥拉的石油豐富嗎

石油是安哥拉的支柱產業,占整個GDP近50%。對於石油和鑽石等礦產資源出口的經濟依賴使得安哥拉在金融危機中缺乏應對力,特別是加入OPEC之後,由於歐佩克對於原油產量的生產配額限制,安哥拉的石油出口也受到影響。為了推動經濟的更穩健發展,安哥拉開始逐漸降低對於石油、鑽石等資源的依賴,對外尋求經濟發展的多元化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