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中國石油二汽加油站油品質怎麼樣
擴展閱讀
資源掠奪戰爭有哪些 2025-04-16 12:30:44

中國石油二汽加油站油品質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5-04-12 02:48:36

❶ 北京附近的潤滑油廠比較受歡迎的有哪些品牌,

中國潤滑油市場到底有多少品牌,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家機構能夠提供准確的數據統計。目前的潤滑油市場,按企業性質可以劃分為外資、國營、民營三類,按品牌可以劃分為進口、國字型大小、洋鬼子、國產四大類,按質量標准可以分為國標和非標兩大類。
今天我們將不按以上類型劃分品牌,結合目前的市場態勢以及未來行業發展趨勢,中國潤滑油市場應該形成四股勢力,並且各有千秋,相互制衡。
第一股勢力:美孚、殼牌為首的國際品牌陣營
在中國市場行銷多年,具備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品牌首選美孚和殼牌。
目前國內高端汽車品牌、重型運輸車輛、工程設備的進口基本上都來自歐美發達國家。這些企業之間的強強聯合,使得中國潤滑油的高端市場幾乎被國際品牌所壟斷。目前美孚和殼牌在中國市場的影響力和競爭地位還沒有哪家企業真正有實力可以撼動。
國際陣營中還有一些品牌如嘉實多、埃索、道達爾、SK、BP、福斯、加德士、埃爾夫、康菲、馬石油等品牌,其中有部分品牌在一些特殊領域還做的不錯,擁有自己專業的拓展團隊和服務團隊,有些品牌可能已經退出中國市場,從總體上來看,國際品牌中的二線、三線品牌在中國市場並沒有形成太大影響力,在中國市場的實際運作中也並沒有建立值得稱道的驕人業績。這類勢力是否在後期的市場競爭中形成新的勢力,還需觀望。
第二股勢力:昆侖、長城為首的國字型大小陣營
長城、昆侖,國字型大小品牌,也是中國市場最具競爭實力的品牌。
中石油在沒有推出昆侖品牌之前,曾嘗試推出「火炬」這個品牌,但是由於體制原因,各潤滑油公司表面響應,卻沒有實際行動,最後不了了之。而在2004年整合旗下九個品牌,將品牌統一為寶石花-昆侖,雖然很多業內人士,對此評價各異,但是整合昆侖是中石油品牌化路線邁出的成功一步。在沒有整合前,中石油旗下共有九個潤滑油品牌,在中國市場都已經做到了一定的知名度,比如飛天、七星、大慶、天山,他們都在某個地區或某一類油品上獲得了較大的成功。但由於力量分散,沒有統一的品牌形象,也沒有統一的研發與管理,促使9個品牌並沒有形成很強的合力,市場發展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而這種整合在某種程度上確實提升了品牌競爭力和整體戰略的張力。
長城在實際的市場發展中也逐步形成了獨特的品牌文化及著眼全球的經營發展戰略,加快海外市場開發,並推出「SINOPEC」潤滑油作為國際市場開發的品牌,著力塑造中國石化潤滑油「高科技、高品質、國際化」的品牌形象。旗下系列產品也已通過戴母勒-克萊斯勒、大眾、賓士、沃爾沃、MAN等世界著名製造商的技術認證,成為中國一汽、二汽集團、上海通用、上海大眾、奇瑞、寶鋼等大型集團公司首選專用油品。2008年,公司與東風日產、中遠集團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並正式成為北京賓士發動機油供應商。
中石油、中石化的銷售渠道除了一部分是市場化的經銷網路,也有相當一部分是和中石油、中石化系統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關系單位。而在社會市場的實際運作中,市場價格透明、渠道模式過於復雜、區域保護力度不夠、中低檔產品過於集中,市場竄貨、假貨問題,渠道參與者利潤不高,也是其發展的軟肋。雖然這兩家企業擁有競爭最有利的資源優勢,但其市場還是面臨著高端吃緊、現有市場遭民營陣營蠶食的兩難局面。樹立民族品牌,走國際化路線,國字型大小品牌的發展還是任道重遠。
中石化、中石油的市場研究機構,在國內研究領域還是比較領先和超前的,也是值得認同和稱贊的。很多研究報告非常具有價值,也具備實操性,但是為什麼在實際的市場運作中,表現不佳,其根本還是由國有企業的體制或運行機制所決定的。但是任何一家企業的革新和成長,都是需要時間的,隨著後期的不斷推進,其發展前景還是可以預見的。
第三股勢力:玉柴、濰柴為首的主機廠潤滑油品牌陣營
玉柴作為中國最大的內燃機生產商,從2005年121億元的銷售規模,到2010年提前兩個月完成300億元的經營業績。
玉柴潤滑油是其旗下汽車化工業務板塊的龍頭企業,玉柴潤滑油也是國內唯一的由主機廠打造的潤滑油品牌。玉柴目前除了北海及重慶兩個已投產的基地,2010年大連生產基地已經動工,總投資1.7億元,佔地4.3萬平方米。玉柴預計還將在華東等地區設生產基地,以提高潤滑油產能,至2015年,銷售量將達到15萬噸。
從以上的發展勢頭來看,我們不難看出,玉柴正逐漸從配套產品走向品牌化、規模化,其發展目標已不單單是停留在配套市場的老大。雖然業內對玉柴的運作評價各異,但我們可以設想,就按目前的發展態勢,玉柴隨著其集團業務的不斷提升,玉柴潤滑油的市場份額也將是一個可以小視的數字,如果玉柴推行主機廠潤滑油品牌和社會化品牌,雙品牌並行,很可能發展成為潤滑油行業的新一個「巨無霸」。
玉柴在業內主機廠潤滑油品牌發展較具規模和影響力,並自建生產基地的品牌代表,他的成功經驗,將會影響很多主機廠品牌。濰柴這幾年在市場上也是不斷推出新品,對其潤滑油經營也不斷調整;還有東風、中國重汽、陝汽等等主機廠品牌,隨著產業鏈的不斷延伸,其潤滑油品牌也有可能會相繼規模化、品牌化。
主機廠品牌,將會在未來幾年快速發展,其市場競爭力實力並不亞於長城、昆侖,這一股勢力的形成,將對行業的格局變化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第四股勢力:青島康普頓、南京龍蟠、西安佳潤、無錫路路達等地方性品牌陣營
中國民營油企在市場競爭中的現狀是上有「石油雙雄」,左站「進口虎」,右踞「山寨獅」,雖然民營油企的生存和市場環境非常嚴峻,但中國民營油企依舊是中國潤滑油市場最有生命力和活力的競爭者。
市場永遠是對有心者,進取者,真正的市場競爭者留有機會的,中國民營油企在不斷的市場競爭中,不斷突破瓶頸,尋求和自建著自身的發展之路。2010年中國民營油企應該是有眾多收獲的一年,很多民營油企進行了自身經營的革新、戰略的調整、差異化的嘗試,從多個方面看,民營油企的發展空間都是有很大提升空間的。
以前很多民營油企志在全國市場,現在民營油企的經營相對前幾年,理性和穩健了許多,大品牌實現渠道扁平化策略,中國民營品牌開始舍棄模仿,開始實施區域精耕細作策略,這兩個策略其實有很大的制衡性。扁平化是大品牌依靠消費者拉動渠道的模式,但是其中經營環節的利潤不斷壓減,渠道許可權不斷壓縮,很多渠道參與者不願淪為「搬運工」;精耕細作正好可以攻其軟肋,嚴格的區域保護,在有限市場進行細作,具備形成核心市場。中國民營油企在區域性市場的運作能力,還是非常有優勢的,各地諸侯,在未來幾年內如果不斷深化這種政策,將會在局部市場中贏得主動權,同時也會給「石油雙雄」,製造更多「碉堡」,易守難攻、長期的蠶食是很可怕的。
中國民營油企的外部環境也在不斷朝著有利方向發展,對於形成規模經濟的民營油企,後面的上升空間還在不斷拓寬。國Ⅲ、國Ⅳ排放標準的連續推行,潤滑油正經歷著從低端過渡中高端的演變,也將給規模領先的民營潤滑油企業製造機遇。「石油雙雄」的最大優勢是其擁有價格低廉的Ⅰ類基礎油,使其低端潤滑油成品的價格在同類產品中最低。同時,「石油雙雄」控制基礎油供應,使國內民營潤滑油企業一直處於競爭的劣勢。
「石油雙雄」的Ⅱ、Ⅲ類基礎油產量僅僅占其基礎油總產量的10%,這使得他們的低價格、消耗資源的做法不可持續。其未來的唯一選擇便是從國外進口Ⅱ、Ⅲ類基礎油資源,用於高檔潤滑油的生產。自行生產Ⅱ、Ⅲ類基礎油,「石油雙雄」還需要更長時間,同時「石油雙雄」在CH-4、SJ及以上級別的市場銷售,是遠遠不及這些民營企業的,其市場價格並不太具備競爭優勢。國Ⅲ、國Ⅳ時代的相繼來臨,各企業在Ⅱ、Ⅲ類的基礎油的需求量將大大增加,其優勢將不太明顯。

第三部分 2011年中國潤滑油市場銷售趨勢分析

2011年將是中國潤滑油市場值得看好的一個年份,從相關發展跡象來看,行業整體銷售業績還將有大幅度增長,雖然整個產業還存在著許多不穩定因素,但是其市場發展整體環境還是不錯的,如何適應新的市場變化、突破發展瓶頸,也將是我們新的關注點。
一、國內市場銷售穩步增長
隨著國家宏觀政策的拉動,國家相關排放標準的出台,汽車化工業以及機械設備製造業的快速發展,潤滑油的整體銷售趨勢是強勁的。
1、中高端產品銷售勢頭尤為強勁
國Ⅲ、國Ⅳ排放標准,已經讓汽車產業全面完成了升級,2011年國Ⅲ、國Ⅳ環保車型,經濟型車型各大汽車製造廠之間的競爭將會非常激烈。同時潤滑油產業的相關對應產品的開發和營銷也將進入「高峰期」,各潤滑油廠商在這一系列油品的爭奪也會空前激烈。從整體發展趨勢上看,SJ、CH-4級,及其以上油品的銷售將會大幅度提升。
2、低檔產品銷售趨勢開始調整
低檔產品,可能在部分企業的銷售比重中還佔有較大比重,但是整體在低檔產品的銷售產品線以及銷售策略將有大幅度調整,低檔產品的銷售量將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減少。
由於部分地區的政策調控、渠道經營者的經營調整、新品推廣策略、渠道模式變化等等,都將對低檔產品的市場形成影響,畢竟在這一市場的成功,並不代表在後期的市場就擁有優勢。
3、差異化產品將成為部分企業新的增長點
國家宏觀政策以及相關法規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基礎建設的蓬勃發展,工程機械專用油的產品將會更加細化,地方品牌在區域性市場競爭中將會加大這一系列產品的推廣力度;同時一些差異化產品如計程車專用油、煤礦專用油、油田專用油等代表企業屬性的差異化產品將層出不窮,根據各企業的發展情況,差異化產品將成為部分民營油企新的增長點。
4、高質量營銷策劃將助推業績上升
潤滑油行業在營銷策劃上是起步較晚的一個行業,也是目前很多企業缺少的,但總體來說,整體策劃能力還在不斷提升。隨著近幾年行業營銷水平的整體提升,潤滑油營銷通病將有所緩解,各廠商將會根據自己的定位,設計出更加有實際運作價值,真正推動自身渠道發展的策劃案,將會促進一部分市場及企業的快速發展。這一點也將是未來幾年較值得關注的看點,也將會對企業的人力資源以及運作提出更高要求。
二、國內市場潤滑油品牌競爭將更加激烈
1、優勢品牌成為市場的亮點
一些具有優勢的主機廠品牌、民營品牌經過近些年的發展,日益成熟和壯大,逐漸成為某些領域或地方性的強勢品牌,也成為2011年潤滑油市場的亮點,如主機廠品牌玉柴、防凍液品牌藍星、剎車液及配套品牌萊克、特種油品牌卡松、油田品牌佳潤等等。
2、產品日益豐富,品牌增多,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中國潤滑油從來就不缺少牌子,但缺少真正的品牌。2011年各大廠商在不斷加強自身品牌建設的同時,常規產品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重新打造品牌的規模型企業不會有太多增加,而OEM品牌在未來幾年中會有很大變化,OEM品牌隨著行業發展,將不會是被壓制的品牌,隨著其專業營銷水平及模式的提升,這類品牌也將會快速發展,同時部分山寨企業的重新定位,將會令後面的品牌有所增加,產品日益豐富。
3、汽機油市場外資品牌比重明顯上升
隨著汽車製造業的快速增長,特別是家用小轎車的快速增長,在2011年將刺激汽機油市場銷售量的攀升,但由於中國消費者的品牌消費理念、以及維修保養期限制等因素,外資品牌在汽機油市場的比重相對2010年還將增加。
4、國際品牌占據中高端市場
目前,我國的高端潤滑油市場還是被強勢外資品牌佔領,國產品牌正逐漸由中端向中高端邁進。
三、2011年潤滑油市場值得關注的問題
2010年是相對平靜的一年,行業的內在變化還是較大的,2011年中國潤滑油市場值得我們關注的還有以下幾點。
1、外商投資審批權的下方,是否會對潤滑油產生影響
發改外資〔2010〕914號外商投資政策的出台,國家外商投資審批權的下放,將從某種程度上鼓勵外資投向高端製造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促進外商投資使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這一政策是否會對潤滑油產業形成影響,還很難說。
中國潤滑油市場是否會有新的進入者,是值得關注的。
2、國際品牌的運作模式對國內潤滑油市場產生的影響
目前國內潤滑油品牌從設計、營銷、快速反應等能力上看,都還缺乏與國際巨頭競爭的實力。山寨時代是中國潤滑油高速模仿的時代,但是時過境遷,國內潤滑油品牌在新的市場競爭中,可能不再會模仿其設計了,而是在營銷和快速反應等經營創新能力上將會有所突破。新一輪的品牌提升,將改善國內潤滑油品牌的經營方式,加快國內油企向品牌經營轉型,提升市場競爭力。
國內潤滑油品牌的整體能力提升,這一點是值得期待的。
3、新一輪的市場競爭,將會促進哪些企業成為行業黑馬
中國潤滑油市場從來不缺乏勇者,離統一2006年合資過後,已經快五年時間了,新的市場競爭是否會形成新的市場格局呢?又會有多少企業在這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呢?
讓市場競爭來的更加猛烈些吧!希望我們能夠看到新的行業黑馬出現!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何況市場競爭。或者仗劍天涯,或者得一隅偏安,中國潤滑油市場江湖紛爭,愈演愈凶!

❷ 中國的經濟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1、不管是中國或是外國,經濟問題從來都不是單純的經濟學理論問題,經濟政策不可避免要受到政治、輿論的影響,所以,看待經濟政策的效果不能僅從經濟的層面來看;
2、中國的經濟問題短期來看是消費和投資的失衡問題,投資比重太高,消費能力不足;以前消費能力不足是通過美國等國外市場的消費來彌補,現在國外的需求沒了,增長自然就沒動力了;
3、短期消費能力跟不上怎麼辦?國家買單,所以4萬億投資。剛才說了,我國的市場問題是投資比重太高,那再投資豈不是雪上加霜;從長遠來看是這樣,但是正像前面所說,經濟政策不能只看理論效果;投資的結果,1)恢復市場信心;2)避免大規模失業,避免社會動盪;所以,政府幹預沒有錯,但如何調整干預後的不良影響才是問題的關鍵;藏富於民,內需推動才是社會穩定、經濟可持續發展之本;
4、長期來看,經濟建設的配套條件(如體制問題)是中國經濟能否持續發展的關鍵,此外,環境問題的愈演愈烈,究竟僅僅是經濟范圍內的一次掣肘,還是人類社會發展模式的一次徹底反思,這個問題在很大程度上也決定我國未來的經濟走向;
5、你提到的中國目前的經濟回升,其實連回升都算不上,揚湯止沸罷了,路漫漫其修遠兮,路真的還很遠……

❸ 中國石油大學車輛工程專業如何,就業前景如何

車輛工程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方向有很多,從汽車生產流程中的調研、設計、試驗到銷售環節,車輛工程專業學生都可以選擇。車輛工程專業的就業前景是相當好的,汽車行業的發展在現在的中國是個啥樣子,幾乎是可以看的很清楚的,家家都想買車,路上到處都是私家車。所以說中國的汽車市場就決定了這個專業的就業前景是相當明朗的。本科生比較理想的,可以到各種車輛研究所,汽車、機車車輛、地鐵及輕軌車輛的設計製造企業,參與城市交通系統的規劃、設計、建設、運營和管理等工作。如長春汽車研究所、北京汽車研究所等一些國內著名汽車研究所,長春一汽、武漢二汽、上海通用、上海大眾、北京賓士、廣州本田、長安福特等著名汽車生產企業等,都是畢業生的好去處。

汽車、摩托車設計、製造、試驗、產品開發方向就業前景

車輛在現代社會中使用廣泛,畢業後可從事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的設計開發、車身及造型設計、車輛電子技術應用、車輛的性能測試與試驗研究、汽車製造工藝、工裝以及生產管理等技術工作;可在交通運輸及管理等部門從事車輛維修管理工作。 對於找工作,本科還是比較好找工作的,而且工資相對來說也較高,可以去一些大的汽車公司,如一汽,東本等等,但是一個必須的要求是CAD繪圖技術要相當好,主要就是靠這個技術吃飯。

研究所設計方向就業前景

車輛工程研究所的要求一般比較高,可以去的單位有:福田汽車研究院、陝汽研究所、廣汽研究所、廣汽、一汽富奧等。待遇當然是相當不錯,而且很輕松,基本就是坐辦公室畫圖,比較適合女生。

❹ 世界頂級潤滑油有哪幾個品牌

世界十大頂級潤滑油品牌排行分別是突破潤滑油、Redline紅線潤滑油、MOTUL摩特潤滑油、TOTASION途佳馳、福斯、美孚、嘉實多、勝牌、殼牌和道達爾,具體內容如下:
1、突破潤滑油(美國)
該公司是美國最大的出口商,品牌銷售網路已經遍布6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一個合成潤滑油技術領先的國際一線品牌。其合成潤滑油和車用液體獲得世界各地消費者和賽車團體的贊譽。
2、Redline紅線潤滑油(美國)
全球極限全合成機油王者--美國REDLINE(紅線)美國REDLINE紅線機油全球真正全合成機油-脂類全合成機油王者超強潤滑性能,最高性能的代表。

3、MOTUL摩特潤滑油(法國)
法國MOTUL潤滑油創建於1853年,品牌創立之初所提出的宗旨便是製作最好的潤滑油。 1966年,MOTUL首先在其家鄉法國提出半合成機油概念,當時便獲得極大的震撼。
4、TOTASION 途佳馳(日本)
TOTASION 是一家專業從事養護用品研發的現代化高科技企業。在日本本土為豐田,本田等汽車製造商提供潤滑技術支持。車用油是TOTASION的核心產品。
TOTASION 途佳馳研發的零摩擦分子專利技術。是解決摩擦、磨損問題的突破性技術。切切實實的為潤滑油行業注入了新的生命力。為此,TOTASION 途佳馳的零摩擦分子專利技術潤滑油不僅得到了世界最高機構的權威認證,更通過了市場檢驗。因產品一向是原裝桶出口,更是受到一百多個國家的親睞。一躍成為世界前四的高級潤滑油企業。
5、福斯(德國)
福斯(美國FLOWSERVE公司),是個新公司,成立於1997年6月,她是由具有130年歷史的BW/IF(Byron Jaokson)公司與具有90年歷史的Durco國際公司合並而成的。1998年泵銷售額42.99億元,排名世界泵業第六強。
6、美孚(美國)
標准石油公司後繼者之一的紐約標准石油改名為美孚石油 (Mobil),1999年美孚石油和艾克森石油(標准石油公司後繼者之一的新澤西標准石油曾先後使用埃索 (Esso)、艾克森 (Exxon)等名稱)。合並為艾克森美孚,成為世界第一大石油公司。

7、嘉實多(英國)
嘉實多是世界公認的潤滑油專家。英國石油公司旗下的一個子品牌。成功歸功於Charles Cheers Wakefield,是他在1899年建立了專業的潤滑油公司——嘉實多。
並確立以技術先鋒、獲勝、熱誠與激情、卓越表現為公司的核心價值,這些價值仍能代表嘉實多,而且是使嘉實多成功的核心力量。
8、勝牌(美國)
1866年,勝牌公司創始人約翰·艾力斯博士發明了現代意義上的第一桶潤滑油。美國勝牌石油化工公司(Valvoline)是一家從事於潤滑油的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跨國公司。公司總部位於美國萊剋星頓市。屬於亞什蘭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
9、殼牌(英國、荷蘭)
荷蘭皇家殼牌集團(Royal Dutch /Shell Group of Companies),又譯「蜆殼」,是目前世界第一大石油公司,由荷蘭皇家石油與英國的殼牌兩家公司合並組成。它是國際上主要的石油、天然氣和石油化工的生產商,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汽車燃油和潤滑油零售商。
它亦為液化天然氣行業的先驅,並在融資、管理和經營方面擁有相當豐富的經驗。業務遍及全球140個國家,雇員近9萬人,油、氣產量分別佔世界總產量的3%和3.5%。作為荷蘭最大的工業公司。

10、道達爾
道達爾公司(Total)是全球四大石油化工公司之一,總部設在法國巴黎,在全球超過110個國家開展潤滑油業務。2003年5月7日全球統一命名為道達爾(Total),旗下由道達爾(Total)、菲納(FINA)、三個品牌組成。
該公司是1998年11月法國道達爾公司與比利時菲納石油公司(FINA)合並,及2000年3月道達爾菲納石油公司對法國埃爾夫公司(ELF)購並這兩次交易後的產物。

❺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潤滑油分公司公司簡介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潤滑油分公司,簡稱中國石化潤滑油公司,是一家直屬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型潤滑油專業產銷集團。成立於2002年5月29日,位於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擁有120萬噸/年的包裝油生產能力,是目前中國最大的高檔潤滑油生產商。


按照「五統一」原則組建的該公司,旨在適應潤滑油市場國際化競爭,集生產、研發、儲運、銷售和服務於一體。在全國設有11家分公司,如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專注於專業潤滑油脂生產。在北京和上海設有研發中心,具備自主研發能力,可生產包括內燃機潤滑油、工業齒輪油等多種系列,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汽車、機械等多個領域。


公司採用高品質原材料和高科技配方,生產700多種潤滑油脂品種,滿足國家標准並達到國際ISO、API等標准。與全球知名製造商如戴母勒-克萊斯勒、大眾等有技術合作關系,成為中國大型集團公司如一汽、二汽、上海通用等的首選油品。2008年,公司與東風日產、中遠集團建立戰略合作,並成為北京賓士發動機油供應商。


中國石化潤滑油公司在海外市場開發上也取得顯著成績,推出了「SINOPEC」品牌,致力於打造「高科技、高品質、國際化」的品牌形象。2008年,面對金融危機,海外市場銷量依然實現1.45萬噸,同比增長45%。同年,長城潤滑油品牌價值提升,位列中國品牌500強第59位,穩固了行業第一品牌的地位。


公司以顧客需求為中心,採用國際先進管理模式,通過ISO16949及HSE國際管理體系認證,產品質量穩定,榮獲「中國名牌」稱號。作為潤滑油行業的領軍企業,中國石化潤滑油公司致力於推動中國潤滑油行業的發展,積極尋求與全球夥伴的長期合作,共同推動行業進步。




(5)中國石油二汽加油站油品質怎麼樣擴展閱讀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潤滑油分公司是世界五百強企業-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直屬企業,是國內最大的集生產、研發、儲運、銷售、服務於一體的高檔潤滑油專業化公司,也是亞洲最大、世界上第四大潤滑油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