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十大原油供應國2022 中國石油來源國排名 中國最大原油進口國
沙烏地阿拉伯是中國最大的原油進口國,2019年成為第一大原油供應國,全年進口額達401億美元,市場佔比約16.47%。2021年,中國從沙烏地阿拉伯進口原油約8757萬噸,佔中國原油進口總額的17%左右。沙烏地阿拉伯的石油和石化工業是其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俄羅斯在2016-2018年連續三年為中國最大原油供應國。2019-2021年,沙特對中國的原油出口大增,超越俄羅斯,成為中國第一大供應國。2021年,中國從俄羅斯進口原油約7964萬噸,市場佔比約15.5%。2022年5月,中國從俄羅斯進口原油842萬噸,俄羅斯成為當月最大原油供應國。
伊拉克是中國第三大石油進口來源國。2021年,中國從伊拉克進口原油約8757萬噸,佔比11.1%。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從伊拉克的石油進口總量達1475.36萬噸,進口均價3851元/噸。伊拉克石油因其優質特性,深受中國煉油廠歡迎。
阿曼是中國重要的原油進口來源國,中國則是阿曼原油出口的最大市場。據《阿曼觀察家報》報道,2020年阿曼向中國出口的原油占出口總量的94.28%。中國駐阿曼大使表示,阿曼石油的質量很好,符合中國煉油廠的需求。
安哥拉是長期穩定的中國石油來源國,曾是中國單月原油進口量第一。現階段,中國從安哥拉進口的油種包括卡賓達原油、罕戈原油、帕茲夫羅原油等。安哥拉是非洲第二大產油國,石油收入占其GDP的52%、稅收收入的70%、出口收入的95%。
阿聯酋是中國在阿拉伯世界的第二大貿易夥伴,擁有穩定可靠的能源貿易合作。兩國近年來擴大了能源投資合作。2017年,中國石油與阿國油簽署了合作協議,獲得阿布扎比陸上石油區塊8%的特許權經營權。2019年,中國海油與阿國油簽署了新的合作協議。
2020年,巴西成為中國第三大原油供應國。盡管自2021年初以來中國從巴西進口的石油量有所下降,但巴西仍是中國的重要原油供應國之一。2021年,中國從巴西進口約3030萬噸原油。盡管如此,中國仍是巴西重要的原油消費國。Tupi油田和Buzios油田是巴西最重要的產油田,其盧拉原油在中國市場非常受歡迎。
2020年,科威特向中國運送了超過2750萬噸原油,2021年運送了3016萬噸,佔中國市場份額的5.9%。科威特石油產能的提升主要來自科威特石油公司。科威特經濟高度依賴石油出口收入,石油收入占政府總收入的70%左右。為減少對石油的依賴,科威特加大了非伴生天然氣田的勘探和開發力度。
馬來西亞石油產業中,中國長期占據重要位置。馬來西亞石油於2003年進入中國市場,截至2022年已在5個中國城市建立了5家辦公室和兩個生產基地。馬來西亞主要為中國市場供應原油、石油產品、石化產品、液化天然氣和潤滑油。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承諾為中國的能源安全提供可靠和高質量的能源。
2021年中國從挪威進口約1319萬噸石油,市場佔比約2.6%。挪威的國家石油公司業務遍布全球30多個國家。挪威國油在上游碳排放控制方面處於行業領先水平,僅為行業平均水平的50%。2020年,挪威國油發布碳中和路線圖,計劃2050年前實現凈零排放。
② 中國曾經是石油出口國嗎
是的。
自60年代石油會戰後,中國開始大量出產石油。自此就開始出口石油。當時有很多都是低價補貼,以援助形式提供給第三世界國家。從1993年開始,我國由石油出口國變成石油凈進口國。
石油的銷量在以前不是很好,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石油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而中國主要出口的是成品油,由國外進口原油,是因為這樣可以通過我們的煉油廠加工,再從出口石油謀取利益。
(2)中國出口石油收入是多少擴展閱讀
1960年9月,由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和委內瑞拉的代表在巴格達開會,決定聯合起來共同對付西方石油公司,維護石油收入,14日,五國宣告成立石油輸出國組織(Organization of the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OPEC),簡稱「歐佩克」。
隨著成員的增加,歐佩克發展成為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主要石油生產國的國際性石油組織。歐佩克總部設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現在,歐佩克旨在通過消除有害的、不必要的價格波動,確保國際石油市場上石油價格的穩定。
保證各成員國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獲得穩定的石油收入,並為石油消費國提供足夠、經濟、長期的石油供應。其宗旨是協調和統一各成員國的石油政策,並確定以最適宜的手段來維護它們各自和共同的利益。
③ 中國出口石油非常便宜,為何自己人用這么「貴」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原油進口國,中國每年需要進口大量石油,2017年達到4.2億噸。因此,中國的石油缺口非常大。然而,中國顯然有原油勘探地點,為什麼它總是表現出這樣的「石油短缺」?
油價年年上漲,「兩桶油」年年虧損。很難彌補技術差距。當然,在石油產品的質量和供應方面,「兩桶油」是眾所周知的,也是車主們所喜愛和憎恨的。令人驚訝的是,在油價一個接一個上漲的時期,在全國擁有5萬多個加油站的「兩桶」石油從未停止虧損。根據官方數據,中石油和中石化去年的總收入為740.42億,而另一方面,國家在10年內對這兩大巨頭的補貼超過1000億。外國石油更便宜也是有原因的。正如白菜比韓國白菜便宜得多,俗話說得對。東西比薄更貴。石油出口國的石油可能比水便宜。因此,在他們看來,石油的價值可能仍然不如水。但是在中國,石油是稀有的東西,水是不同的,幾乎無處不在。因此,中國石油價格相對較高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