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站怎麼估值
擴展閱讀
沖洗照片用什麼工具好 2025-04-28 09:58:58
崩潰大陸怎麼分解工具 2025-04-28 09:44:28

石油站怎麼估值

發布時間: 2025-04-28 03:37:31

1. 最近中國石化怎麼了怎麼一路下跌啊請專家點評這支股票!!謝謝!!

中國石化05年實現收入7991億元,凈利潤39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5%和22.6%,每股收益0.456元(香港會計准則0.472元),符合預期。但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反而同比下降2.8%,主要是煉油業務受制於政策虧損較大。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對公司業績的影響長期可以謹慎樂觀,但短期甚難體現。作為A股市場旗幟性企業,公司股改日益迫近,可能支付的對價構成安全邊際,維持推薦評級。

勘探開發一枝獨秀。受益於原油價格高漲,2005年勘探開發業務實現經營收益469億元,同比大增213億元。原油產量基本穩定,平均實現銷售價格2,665元/噸(約45.9美元/桶),同比增長36.2%;天然氣產量提高14%,平均實現銷售價格673元/千立方米,同比提高9.3%。上游經營收益佔全部經營收益的比例達到70%。

煉油虧損大,營銷和分銷業務量增利減。2005年中國石化汽柴煤油產量增4.58%,但受制於成品油調價不到位,煉油事業部虧損較大,計入94億元的補貼後仍有35億元的經營虧損,較04年經營收益減少94億元。煉油毛利1.32美元/桶,較2004年的3.86美元/桶下降2.54美元/桶,或65.8%。營銷和分銷業務量同比增10.5%,達到1.05億噸,批發比例下降而零售比例提高,壟斷優勢顯現。但全年經營收益下降43億元,至104億元,可視作系統內不同部門之間的補貼和轉移。

化工業務規模繼續擴張,但景氣度下降。05年乙烯、合成樹脂、合成橡膠、合成纖維的產量分別同比增長30.6%、22.3%、11.6%、11.7%,但石油價格暴漲對下游需求的抑製作用開始顯現,多數石化產品毛利空間受到擠壓,全年化工經營收益同比減少44億元,四季度單季已經出現小幅虧損,毛利率從一季度的19%降到四季度的7%,景氣度下降的特徵比較明顯。

股改迫近,維持推薦評級。長期估值受礦產資源稅制、成本項目變化、上游發現、匯率、行業競爭格局演變影響遠大於短期的煉油毛利變動。公司06年受益於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的程度較為有限。原油價格上升的收益增長與化工毛利的下降構成對沖,06、07年EPS0.47、0.50元,以10倍市盈率計,價格中樞5元附近,考慮對價預期,維持推薦-A評級。

一、上游業務地位突出

2005年中國石化勘探開發業務實現經營收益468億,佔全部經營收益的70%,地位較2004年更加突出。成品油價格管制使中國石化更像一隻原油股。

二、煉油補貼後仍虧損35億

中國石化2005年汽柴煤油產量同比增4.58%,但受制於成品油調價不到位,煉油事業部計入94億元的補貼後仍有35億元的經營虧損,較04年經營收益減少94億元。煉油毛利1.32美元/桶,較2004年的3.86美元/桶下降2.54美元/桶,或65.8%。

三、營銷板塊通過內部價格調整補貼煉油導致部門收益下降,化工景氣逐季下滑

營銷和分銷業務量同比增10.5%,達到1.05億噸,批發比例下降而零售比例提高,壟斷優勢顯現。但全年經營收益下降43億元,至104億元,可視作系統內不同部門之間的補貼和轉移。

化工業務規模繼續擴張,但景氣度下降。05年乙烯、合成樹脂、合成橡膠、合成纖維的產量分別同比增長30.6%、22.3%、11.6%、11.7%,但石油價格暴漲對下游需求的抑製作用開始顯現,多數石化產品毛利空間受到擠壓,全年化工經營收益同比減少44億元,四季度單季已經出現小幅虧損,毛利率從一季度的19%降到四季度的7%,景氣度下降趨勢已成。

四、發現特大型整裝海相天然氣田

中國石化在川東北地區發現了迄今為止國內規模最大、豐度最高的特大型整裝海相氣田——普光氣田,探明儲量2,510.71億立方米,技術可采儲量1,883.04億立方米,具備商業開發條件。規劃到二零零八年實現商業氣量40億立方米/年以上,二零一零年實現商業氣量80億立方米/年,並配套建設川東北至山東濟南的天然氣管線。該氣田的發現擴大了中國石化的天然氣勘探領域,為未來增儲上產創造了條件。

五、增加資本支出

2005年公司資本支出587億元,其中勘探及開采板塊230.95億元,煉油板塊141.27億元,甬滬寧進口原油管道已全面建成投用;營銷及分銷板塊109.54億元,西南成品油管道全線建成投用,通過新建、收購和改造加油站、油庫進一步完善成品油銷售網路,全年凈增自營加油站786座,鞏固了市場主導地位;化工板塊資本支出93.86億元,分別用於茂名乙烯擴建、上海石化和揚子石化的PTA改造、化肥原料煤代油改造;總部及其他資本支出人民幣11.64億元用於信息系統建設。另外,上海賽科和揚巴乙烯兩大合資項目順利投入商業運營,計入資本支出26.02億元。

2006年計劃資本支出人民幣700億元。其中:勘探及開采板塊298億元,煉油板塊146億元,化工板塊125億元,營銷及分銷板塊110億元,總部及其它21億元。

六、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啟動

公司盈利受益於新機制的遠景可以謹慎樂觀,但短期存在相當不確定性。05年煉油業務虧損130億元,與我們估計的120~150億元相符,如果原油價格變動不大,3月26日的成品油價調整大致可令中石化的煉油業務盈虧平衡。但05年的WTI均價為56美元/桶,06年一季度已經較05年平均數上漲了12.9%,達到63.64美元/桶,米納斯現貨價較05年均價上漲的幅度更大,為22.9%,達到63.28美元/桶。按照油品定價機制配套改革方案的設計,這樣的原油價格水平下中石化的煉油業務應處於盈虧平衡狀態,如果原油價格不從目前位置回落,成品油出廠價未來仍需繼續上調。

七、注意長期因素

目前市場對新成品油定價機制提升煉油利潤從而帶來煉油、煉化尤其是一體化公司估值上升的關注度高,而對一些從更根本、更長遠角度影響公司估值的因素注意不足。實際上,煉油業務作為整個石油產業鏈的中間環節,其地位和重要性不僅低於上游的勘探開發,甚至也低於下游的渠道價值,05年三季度罕見的全球煉油高毛利不是一種可持續的常態。和加工製造環節所能提供的有限附加價值相比,礦產稅制的顯著調整、匯率的明顯變動以及未來石化市場競爭格局的演化,更有可能從長遠影響公司的估值,這些因素基本為負面。只有勘探開發的重大發現,才是能夠從根本上顯著提升公司價值的事件。

八、股改對價提供中短期安全邊際

06年原油價格上升的收益扣除特別受益金後與化工毛利的下降構成對沖,預計06、07年EPS0.47、0.50元,以10倍市盈率計,價格中樞5元附近。作為旗幟性公司,股改日漸迫近,可能支付的對價提供了投資的安全邊際,維持推薦-A評級。

2. 我的車顯示百公里油耗是8.3請問怎麼算才知道是多少錢一公里

可以通過這個公式計算出一公里的油錢:百公里油耗*汽油的價格(按當地的92#/95#汽油價格代入)/100公里,就能算出汽車一公里的油錢。

油耗一般指等速油耗,等速油耗是國標規定的某些類型車輛在等速行駛燃料消耗量試驗中得到的車輛百公里油耗,比較准確的油耗測試是由專門的人選擇實驗的路,用專門的帶刻度的油箱跑100公里的來迴路後,除二計算出的實際百公里等油耗的數據。

(2)石油站怎麼估值擴展閱讀

試驗方法

試驗可以在道路上進行,也可以在底盤測功機上進行,然後通過「流量計法」或「碳平衡法」求得百公里油耗。

乘用車燃料消耗量試驗方法採用時速為90km/h和120km/h;商用車燃料消耗量試驗方法中車速從20km/h開始,以車速10km/h的整數倍均勻選取車速,直至最高車速的90%,至少測定5個試驗車速。

道路試驗時,需按照國標中的試驗條件、試驗方法、試驗道路選擇等標准。實驗條件包括:試驗車輛的載荷、試驗儀器的精度、燃料、輪胎選用、環境溫度、濕度、氣壓、風速等。

試驗方法包括檔位和車速的選擇。試驗道路選擇:《乘用車燃料消耗量試驗方法》規定為2km以上封閉環形路或者平直路;《商用車燃料消耗量試驗方法》規定測試路長度為500m。底盤測功機試驗時,對測功機特性、試驗室條件、車輛准備、試驗程序等也有規定。

3. 上市了!中芯國際,會不會成為下一個中國石油

7月16日,大陸半導體行業市值最高的中芯國際正式登陸A股科創板,按發行價27.46元/股計算,開盤後股價猛漲245.96%至95元/股,市值飆升至6780億元。

作為大陸地區晶圓代工廠的「領頭羊」,中芯國際自宣布回歸A股以來就備受關注。此番上市大漲,也正是投資者們將這種關注反映在了股價之上。截止當日收盤,該股在A股的盤面漲幅為201.97%,報收82.92元/股。
中芯國際上市影響,其實中芯國際今天對市場的影響並不大。

引起這波市場下跌的主要原因還是機構出貨形成的場內資金踩踏的現象。但機構在此時出貨,回想到周末的「降溫」信號就可明白,股市前期是漲太快,現在是前期獲利籌碼兌現離場,包括大基金減持股票引起的這輪調整,這種調整從前面的震盪轉為小跌,再到現在的大跌,很明顯短期內要止跌是沒那麼快的。
今天原本是國內晶元製造龍頭中芯國際上市第一天大喜的日子,本該是個鑼鼓喧天,紅旗招展的熱鬧場面,那無奈中芯的氣場太足,全天大漲202%,成交額480億元,總市值達6100億元,而港股上市的中芯國際則大跌22%,並牽連A股半導體板塊整體走低。

禍不單行,就連神酒茅台被官媒點名了, 昨天晚間發表文章質問:茅台酒憑什麼成為官場腐敗硬通貨?2萬億市值的茅台是瑟瑟發抖,盤中大跌9%,帶崩了白酒大消費,直搗北上資金的大本營,消費ETF資金集體減倉,從白酒到醫葯直接無一倖免。
在中芯國際科創板未上市前,該題材方向的個股出現明顯回升,而當預期落地,中芯國際科創板上市後,此類品種出現明顯回調,對於半導體以及科技股我們認為中期看好的邏輯並未改變,在科技創新、自主可控的背景下,科技股有望呈現反復活躍的走勢。
中國的公司可以選擇在A股上市,也可以選擇在港股上市,有一些會選擇同時在A股和H股上市。上市公司在A股上市和港股上市時其實是不公平的,A股上市時往往要支付更高的對價。先在A股上市的,在港股上市時通常有折價,先在港股上市的,再在A股上市時通常有溢價。正因為如此,同一隻股票的A股投資收益率遠低於同期港股。

譬如葯明康德在2018年A股先上市,在通過港股上市申請後,A股的20日均線是82快錢,但是港股的定價只有68港幣,算起來還不到A股當時均價的70%,港股股東是折價拿到葯明康德的股權的。

中國石油是2000年在港股上市的,2007年6月19日公布即將回歸A股,8月23日正式通過A股發行方案,當時的價格才7.4港幣。在確定回A後該公司港股股價大漲,當時的港股價格才15元,港股20日均價才12元左右,但是A股上市時定價卻高達16.7元,A股上市溢價接近50%。

除了中國石油以外,中國平安也是這種套路。中國平安2004年港股上市才10快錢,到2007年A股上市時漲到了33快錢,又加上股價高開,如果不算分紅,中國平安到2014年才真正的突破發行價,讓A股投資者賺到錢。即使如此,A股股東200%的收益率遠低於港股投資者同期接近400%的收益率。

這一次中芯國際是在5月5日公布回A股的公告,隨後該股從15元左右漲到了接近29元(港幣),如果再漲一點股價就超過了30元,漲幅接近一倍。如果中芯國際A股的發行價超過14元,則A股股東相對於港股股東虧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