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濮陽石油大學什麼時候開始建設
擴展閱讀

濮陽石油大學什麼時候開始建設

發布時間: 2022-01-27 13:11:39

❶ 建設工程款優先權從什麼時候開始起算

所謂優先受償權,指的是某種特殊債權的效力優先於一般的債權,能在一般債權之前先得到滿足。建設工程優先受償權是指承包人對於建設工程的價款就該工程折價或者拍賣的價款享有優先受償的權利。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2002年6月在《關於建設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問題的批復》(以下簡稱《批復》)第四條中指出:建設工程承包人行使優先權的期限為六個月,自建設工程竣工之日或者建設工程合同約定的竣工之日起計算。也就是說承包人一旦超過了上述六個月的期限就等於主動放棄了此項優先權。

❷ 我國從什麼時候開始有計劃地進行經濟建設

c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一五計劃的相關知識。1953年,一五計劃正式實施,進行工業化建設,從這一年起,我國開始有計劃的經濟建設,答案為c。

❸ 建設工程項目的使用階段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計算的

竣工驗收之後動用開始到保修期結束是項目的使用階段

❹ 河南高考532 省排名七萬左右 能上什麼大學

2018年河南高考理科532, 省內高考成績排名為全省65570位。2017年,這個成績排名在本科一批可以錄取的高校有河南工業大學、河南理工大學、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河南師范大學、河南中醫葯大學、河南大學(中外合作辦學或濮陽聯合辦學)、吉林財經大學的較高收費、海南大學(較高收費)、中國石油大學克拉瑪依校區、新疆大學、新疆大學(較高收費)、遼寧石油化工大學、沈陽航空航天大學等。鑒於河南近年不斷注水一本,將很多省內二本院校納入一本招生,其實這些「一本」含量非常低。因此,本科一批志願還是建議你重點考慮211的海南大學(較高收費)、中國石油大學克拉瑪依校區、新疆大學、新疆大學(較高收費),或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河南大學的中外合作辦學或濮陽辦學,雖然可能多出點學費,但性價比很高。至於非211高校,在本科二批可能可以選擇到更為理想的錄取學校,包括211的海南大學、延邊大學、石河子大學、寧夏大學的二批招生,北京聯合大學、天津工業大學、天津師范大學、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煙台大學、重慶理工大學等。

❺ 我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從什麼時候開始

起步是在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時候,高速發展是在1978年以後改革開發;不過在封建時期至民國期間也出現過。

❻ 尼尼微開始大規模建設從什麼時候開始

辛那赫裡布上台之後,將都城由杜爾·沙魯金遷往尼尼微,從此,尼尼微開始了大規模的建設,變成了上古世界的富麗名都,宮殿設計的每一個細節都力圖體現帝國的偉大、統治地域之遼闊以及穩固的權力。

❼ 西部大開發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什麼時候結束

2000年1月,國務院成立了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由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鎔基擔任組長,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溫家寶擔任副組長。經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之後,國務院西部開發辦於2000年3月正式開始運作。截止至2021年6月,西部大開發還未結束。

意義

上世紀末前後,西部地區的人口,與東部沿海地區的上海、江蘇、浙江、廣東和山東五省市大體相當,國內生產總值卻不到東部五省市總和的40%。西部地區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僅相當於全國平均水平的60%左右。尚未實現溫飽的3000多萬貧困人口大部分也分布於這一地區。

與此同時,西部地區生態環境十分脆弱。其中,25度以上陡坡耕地面積佔全國的70%以上,水土流失面積佔全國的80%以上,每年新增荒漠化面積佔全國的90%以上。

加速西部地區發展,是縮小地區差距、實現共同富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進一步擴大國內需求、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客觀要求;是改善全國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急切要求;也是保持全國社會穩定、民族團結和邊疆安全的迫切要求。

世紀之交,黨中央、國務院根據國際國內政治、經濟形勢新的變化,審時度勢,統攬全局,做出了實施西部大開發,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的重大戰略決策。

西部大開發,是實現小平同志提出的解決地區發展不平衡戰略構想的一個重大舉措,是對我國經濟發展布局進行的一次重大戰略調整,同時也是黨中央在新世紀對西部地區人民的一個重大政治承諾。

2000~2008年間,西部地區生產總值從16655億元增加到47455億元,年均增長達到11.6%,超過全國同期經濟增長水平,與全國同口徑地區生產總值增速的差距不斷縮小;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2.9%,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9個百分點;商品進出口貿易總額從172億美元增加到786億美元,年均增長近25%。

實施西部大開發以來的8年(2000~2008),中央投入力度不斷加大,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加快。

2000年至2007年,中央對西部地區的各類財政轉移支付累計近15000億元,國債、預算內建設資金和部門建設資金累計安排西部地區7300多億元,有力地推動了西部地區經濟發展。

交通、水利、電網和通訊等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截至2007年,累計安排西部地區新開工重點工程92項,投資總規模超過1.3萬億元。青藏鐵路、西氣東輸、西電東送、水利樞紐等一批標志性工程相繼建成並開始發揮效益。

西部地區累計新增公路通車里程65萬公里,鐵路營運里程6600多公里,電力裝機11300萬千瓦,民航機場26個。實施油路到縣、送電到鄉、廣播電視到村、沼氣到戶,累計解決5600多萬農村人口飲水問題。

歷史

1999年6月1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在西安舉行的西北五省區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座談會上發表講話,提出「加快中國中西部地區發展步伐的時機已經成熟」,要「抓住世紀之交歷史機遇,加快西部地區開發步伐」。

1999年9月,中共十五屆四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國家要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11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正式啟動「西部大開發」戰略。

2000年1月,國務院成立國務院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隨後在北京召開西部地區開發會議,研究加快西部地區發展的基本思路和戰略任務,並確定了五大戰略目標: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科學教育事業、加大改革開放力度。

2000年10月,國務院制定《國務院關於實施西部大開發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明確對西部地區實行稅收、土地使用、礦產資源等優惠政策,放寬西部地區利用外資有關條件,各項政策措施及其細則,自2001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

2004年3月,國務院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西部大開發的若干意見》,再次提出包括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等十項重點工作。

計劃在「十四五」規劃期間,強化舉措推進西部大開發,切實提高政策精準性和有效性。深入實施一批重大生態工程,開展重點區域綜合治理。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強化開放大通道建設,構建內陸多層次開放平台。

加大西部地區基礎設施投入,支持發展特色優勢產業,集中力量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補齊教育、醫療衛生等民生領域短板。

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提升關中平原城市群建設水平,促進西北地區與西南地區合作互動。

支持新疆建設國家「三基地一通道」,支持西藏打造面向南亞開放的重要通道。促進400毫米降水線西側區域保護發展。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西部大開發

❽ 第一次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在什麼時候

第一次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在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規劃制定森林法、草原法、環境保護法等法律。1992年開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可持續發展階段。從環境保護到可持續發展,黨和國家對生態文明的認識和建設實踐有了重要推進。

強調「通過生態環境保護,遏制生態環境破壞,減輕自然災害的危害;促進自然資源的合理、科學利用,實現自然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維護國家生態環境安全,確保國民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生態建設分析

把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一道列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要求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必須堅持實施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目標。綠色發展是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原則,以低碳循環的生產生活方式為措施的永續發展模式。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

❾ .我國的工業化建設開始於什麼時候

我國的工業化建設開始於第一個五年計劃。

簡稱「一五計劃」,是1953—1957年發展國民經濟的計劃是中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是根據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而制定的,也是在黨中央的直接領導下,由周恩來、陳雲同志主持制定的。

它是以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為中心的,基本任務是: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的初步基礎;有步驟地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其特點是優先發展重工業。第一個五年計劃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把中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工業國的強烈願望。第一個五年計劃制訂後,對三大改造、基本建設、工農業發展和交通便捷做出了突出貢獻,使得中國的近代化水平明顯提高。

(9)濮陽石油大學什麼時候開始建設擴展閱讀:

背景資料:

工業化指一個國家和地區國民經濟中,工業生產活動取得主導地位的發展過程。工業化最初只是一種自發的社會現象,始於18世紀60年代的英國。

這種以大規模機器生產為特徵的工業生產活動向原有的生產方式和狹小的地方市場提出挑戰,老的生產方式已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容量的需求。同時,資本積累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又為工業化的產生奠定了基礎。工業化是一個相當長的發展過程。

其初期,一些先行的工業化國家為實現人口自由流動和提供充足、廉價的勞動力,迫切要求打破原有的社會勞動組織系統。為此花費約100年時間。20世紀以來,特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工業化成為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目標。

工業生產的空間活動范圍在工業化不同發展階段具有較明顯的趨向性。初期時,工業生產活動往往局限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點狀分布),隨交通條件的改善而呈線或帶狀向外擴散。最終達到一個國家或地區相對的均衡分布狀態。

工業化的發展,對人類社會的進步既有積極作用,也有消極影響。伴隨大規模工業化而產生的日益嚴重的大氣、海洋和陸地水體等環境污染,大量土地被佔用,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加劇等,對社會、自然、生態造成巨大破壞,甚至危及人類自身生存,迫使各國對工業化的發展進行某種限制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