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日本石油怎麼生產的
擴展閱讀
映客怎麼兌換鑽石 2024-10-19 10:19:48

日本石油怎麼生產的

發布時間: 2022-01-28 16:03:54

① 日本本土幾乎不產石油,二戰時日本的石油是從哪裡來的

不生產石油,也可以從其他地方運輸過來啊。

現在的日本,也沒有生產什麼石油,不一樣活的好好的。

其實,二戰的時候,各個地方發現的油田,其實都不多。我們中國的大慶油田,還是在解放後發現的。如果那個時候,日本發現了大慶油田的話,說不定就不會對美國宣戰了。

而在二戰那會,其實東南亞地方,礦產資源都比較豐盛。例如鐵礦還有石油這些,還有橡膠,都可以在東南亞地區找到。整個東南亞,就相當於一個寶庫。所以,日本也是可以從這些地方掠奪資源的。

只是,日本要對東南亞動手的話,勢必會觸及到美國的利益。所以日本孤注一擲,想要在珍珠港那裡,把美軍的主力給消滅了。結果,沒有傷到美軍的航母,後面美軍才能反敗為勝。

不過,在戰爭前期,日本的確從東南亞那邊,搶了很多東西,用來發展國內的工業。只是,搶奪來的東西,遲早是會被搶回去的。日本在東南亞那邊的島嶼,最後都被盟軍攻佔後,慢慢的,日本國內的石油也就開始緊缺了。

最後日本還想死守本土,想要和盟軍決一死戰,只可惜,美國沒有登島,而是送日本兩顆原子彈吃,才能逼迫日本投降的。

② 日本生產石油嗎

必須有的 不多而已

③ 日本怎麼看出中國的油田在大慶的

日搜集大慶油田情報揭秘

--------------------------------------
2001-08-31 12:36:40
從報道中得知「大慶」誕生

50年代末60年代初,日本商人就對我國的石油生產情況十分關心,為此進行了大量的情報活動。他們尤其關注中國的新油田———大慶油田的生產情況,但一時得不到大慶油田的確切情報。1964年4月20日,某報發表了該報記者寫的長篇通訊《大慶精神大慶人》,日商從中獲悉我國又有一個新的大油田,名字叫大慶,他們立即把這一情報輸入計算機,並判斷既然中國的國家報紙都報道此事,說明「中國的大慶油田,確有其事」。但是,大慶油田究竟在什麼地點,這在當時是秘而不宣的,日本人還沒有材料,不能作出准確的判斷,他們只好繼續進行情報收集活動。這篇通訊附有一張「鐵人」王進喜等5名先進工人的合影照片,照片的文字說明是:「大慶油田建設初期的五面紅旗」。日商根據這張照片中王進喜等人穿的大棉襖和戴的棉帽斷定,大慶油田不會在南方,是在冬季氣溫為零下三十度的東北地區。

分析照片判斷油田地點

這篇通訊另有一張照片,畫面為一列列並排的原油罐車正整裝待發。照片的文字說明是:「大慶油田的原油裝車待運。」為了進一步調查證實,日本商人進行了很多的調查研究。他們當然到不了大慶,因為當時的大慶尚未向外國人開放。但是,日商可以到北京。後來到北京的日商乘火車時發現,那張照片中的原油罐車上有一層很厚的塵土。在北京火車站,日商從停著的一輛輛滿載石油的油罐車上取下一層塵土,作為樣品拿回國去化驗。從塵土的顏色和厚度來看,證實了他們的判斷:「大慶油田大致在哈爾濱與齊齊哈爾之間。」

1966年7月的某畫報上,刊登了一幅「鐵人」王進喜的照片,只見他頭戴大皮帽,身穿大皮襖,背景是冰天雪地。日商根據他這身服裝,再次證實了大慶油田肯定在東北北部。

分析「鐵人」言行推算產量

1966年10月某雜志的第76頁上,有一篇歌頌大慶人的通訊,其中在介紹王進喜的事跡時,有這么一段:王進喜一進馬家窯,望著一片荒原,興奮地說:「好大的油海!這一下可以把石油工業落後的帽子甩到太平洋去了!」這段報道和這句豪言壯語給日商提供了兩份情報:一、大慶油田在馬家窯;二、這是一個產量非常高的油田,產油量高到足以改變中國石油工業落後的面貌,打破外國對中國的經濟封鎖。日商於是從偽滿的軍用地圖上查到「馬家窯」是位於黑龍江省海倫縣東南的一個小村,並在馬家窯附近查到一個火車站,叫安達車站,馬家窯就在北安鐵路上這個小車站東邊10多里處。日商因此判斷:「最早鑽井是在安達東北的北安附近下手的。」

於是,日商終於查明了大慶油田的地理位置:馬家窯位於大慶油田的北端,即北起海倫縣的慶安,西南穿過哈爾濱與齊齊哈爾鐵路的附近,包括公主峰西南的大來,南北400公里的范圍,統統稱為大慶油田。

地理位置確定後,日商開始分析大慶油田的開采時間。他們對王進喜的事跡報道作了進一步分析,並決定跟蹤王進喜的行蹤,以便從中找出大慶油田的開采時間。

從「鐵人」行蹤得知開采時間

有關報刊報道:「王進喜是甘肅玉門人,是玉門油礦工人,1938年在玉門油礦當徒工,解放後任鑽井隊長,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9年9月作為全國勞動模範到北京參加國慶活動,並於1959年10月1日出席全國群英會,登上了天安門城樓觀禮台。」以後王進喜的經歷就不見報道了。日商推斷:被群眾譽為「鐵人」的王進喜是在1959年10月以後參加大慶油田大會戰的,所以保密。他們推斷,大慶油田的開采時間大概在這段時間。

1964年4月20日,某報發表的通訊《大慶精神大慶人》一文中說:「40來歲的王進喜是在1960年3月奉調前往大慶的。1960年3月他在大慶參加石油大會戰,率領鑽井隊從玉門到大慶,克服重重困難,在大荒原上豎起了第一座井架,並打出第一口噴油井。」日商又找到1964年4月25日的中國報紙,從通訊《永不卷刃的尖刀———記大慶油田的一二○五鑽井隊》中知道:大慶油田的第一口油井是在1960年春天開鑽的。

日商判斷:大慶油田1959年就探明了,是為了向國慶十周年這一大慶獻禮而命名的。事實正跟日商判斷的相差無幾:1959年9月26日,我國一支石油勘探隊在松遼油田的荒原探明地下藏有開采價值的原油,而且儲油量非常高。於是,我國就決定在這里開發油田,這是一個特大型油田。有趣的是,勘探隊最初探明原油並挖出第一口井的地方正好跨兩個鎮,而這兩個鎮名稱的頭一個字分別是「大」字和「慶」字,勘探隊就將這個油田擬名為「大慶」上報黑龍江省委。當時的黑龍江省長說,1959年正好是我國建國十周年這一大慶的日子,為了紀念我國國慶十周年,就把這個油田叫大慶油田吧。大慶油田因此而得名。

從煙囪內徑匡算煉油規模

大慶油田建設初期的煉油規模及年產油量是這樣讓日商摸清的:1966年7月的某畫報發表了一張大慶煉油廠的照片,照片中有一個煉油廠的煙囪,日商就是通過這張照片匡算出大慶煉油廠的煉油規模的,其匡算的方法是:這張照片畫面上的大慶煉油廠煙囪旁邊有一道扶手欄桿,他們分析出扶手欄桿一般高度為一米多點,以扶手欄桿和煙囪的直徑相比,得知煙囪內徑是5米。因此日商推斷該煉油廠的加工能力為每日900千升。如果以殘留油為原油的

30%計算,原油加工能力為每日300千升,一年以330個工作日計算,年產量為100萬千升。而當時大慶油田已有820個井出油,年產量是360萬噸,日商估計到1971年大慶油田的年產油量將有1200萬噸,以後最多年產油量可高達5000萬噸(註:事實上,2000年大慶油田年產油量就是5500萬噸)。

准確的情報分析使日方獲得商機

根據這個油田出油能力與煉油廠規模,日商推斷:中國將在最近幾年必然感到煉油設備不足,買日本的輕油裂解設備是完全可能的,所要買的設備得滿足每日煉油1萬千升的需要。中國當時的產油能力遠遠超過煉油能力,要解決這個矛盾有兩方案:一是出口原油;二是進口煉油設備。日本資源貧乏,十分緊缺原油,正愁找不到原油,而一衣帶水的中國生產原油過剩,正好可以出口到日本。日本工業發達,產品急需尋找市場,有人要買其煉油設備,那是最好不過的事。

於是,日本很快就派出兩個代表團到中國進行經濟貿易,一個是談判購買我國原油的經貿代表團,另一個是向我國出口煉油設備的經貿代表團。不出所料,洽談一舉成功,日本從而獲得了很高的經濟效益。(摘自《文匯報》)

④ 日本國不出產石油,中國是石油生產大國,為什麼日本的

中國是石油生產大國也是中國是石油進口大國

⑤ 二戰時期,日本在東北開採石油了沒

東北的石油資源主要集中在大慶油田和遼河油田。

日本「滿洲石油公司」曾在大慶油田的邊緣地區打了一口1000米深的探井,流出來的是黏稠、含硫量很高的重油,而且流量很小(王進喜的1205鑽井隊的第一口井的深度為1100米)。有人後來為這件事解脫說,以日本當時的煉油技術,很難用這種石油提煉90號以上的航空汽油,陸軍煉油廠生產的汽油最高不過是78號,要想用高含硫的重油生產航空汽油,就必須從美國導入新的技術和設備,僅這一點恐怕就要等上十年八載,所以就放棄了繼續在大慶地區找油的計劃。實際上,新中國時標志大慶油田發現的第一口油井——松基三井,恰恰是開鑽到1357-1382米之間的油層才出油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這種說法。

日本作家草柳大藏在《實錄滿鐵調查部》一書中認為:「石油探礦是由滿鐵和日本石油公司進行的。從興安北省的海拉爾到熱河省這樣的范圍內做了廣泛的勘察。日本石油公司甚至建設了常駐住宅,進行了深度達一千米的鑽探。滿鐵的鑽探技術達到1800米是可能的。這樣先進的鑽探技術,卻將它擱置起來,實在是遺憾。」草柳大藏感到,不是鑽探技術達不到,而是沒有深入鑽探罷了。

而日本曾經集中勘探的阜新地區,就是後來屬於遼河油田的邊緣構造帶上。遼河油田1995年的生產量是1500萬噸,也是日本當時需要量的5倍。但遼河油田的高流動性原油埋藏在地下6000米處,而當時日本的技術只能下探到2000米。所以後來日本人聽說遼河油田被發現後感嘆說:「當時即便站在油田正中央,也找不到石油。」

中國地質大師黃汲清則提出了「陸相地層生油」理論,他曾講:日本人在東北找了整整三十年卻沒有找到油田,他們找油技術比我們先進,為什麼沒有發現,而我們只用了五年就發現了大油田?那是因為他們不懂得陸相地層可以生油。這是日本人沒能找到大慶油田的另一種解釋。對此,日本地質史學者小松直干也認為,除了勘探的范圍、密度不夠外,從根本上說不是鑽探設備不行,而是「探礦思想和探礦技術的問題」。

當時的日本專家非常迷信當時非常流行的「海相生油理論」,即海中大量浮游生物死去,其屍體與植物和淤泥等混合在一起,成為沉積物,這些動植物腐爛,沉積物就會生出油氣。

世界上90%的石油都符合「海相生油理論」,中東地區全部符合。

日本人在東北找了14年花費數百萬美元,依然一無所獲,又沒有堅實可靠的理論支撐,終於堅持不下去了。最終,日本將其大部分設備和技術人員全部派往了「南方」,即蘇門答臘等地。

但並不是說日本在東北沒有得到石油。

日本對東北石油工業的掠奪主要體現在人造油的兩個方面:即煤炭液化石油和撫順頁岩油。

合成石油哪家強?答案是德國。1933年納粹上台以後,在解決戰爭機器的動力問題時採取開發液化煤炭生產「合成石油」。希特勒對化學家們說過:「現在離開石油的經濟是不能想像的,對於要求獨立的德意志來說,付出什麼代價也要把液化煤炭計劃進行下去。」1939年9月,德國開始進攻波蘭的時候,合成石油生產能力已經達到日產7.2萬桶,佔到了全德國石油供給量的46%。
看到德國在合成石油方面成功所帶來的有利局面,日本自然堅定了開發人造石油的決心。但是,德國把這項技術視為國防工業機密,不肯外泄給日本。一無所獲的日本人只得自己鑽研。1939年7月,日本煤炭液化作業成功,生產出第一批煤液化油。不過只裝滿了3個玻璃瓶,其中一瓶獻給了皇宮,另一瓶送給伊勢神宮,第三瓶贈給了阿部的母校北海道的輕臼小學校。
由於對石油的渴求,日本不惜耗費巨資進行該項目,將煤炭液化人造石油作為第一次產業開發的一項重點。在1936年,建設撫順煤炭液化工廠,1939年開始試行生產,1941年實現了一次液化輕油和二次加氫液化石油生產。1943年,撫順液化廠移交給「滿洲人造石油株式會社」,並由日軍軍需部門直接指導,主要生產加氫油,即航空和汽車用油。但由於條件的限制,產量不高,「1944年生產航空汽油1289噸,普通汽油1487噸」。1937年,偽滿成立了「滿洲合成燃料株式會社」,主要用阜新煤製造人造石油,計劃用以強化國防,後因設備問題未能成功。還有四平的油化工業會社、吉林的吉林人造石油會社等其他人造油工廠機構都因後期的資金、設備不足等問題,均未成功。

日本人雄心勃勃地致力於生產人造石油,然而到1943年產量為100萬桶,僅為原定當年生產1400萬桶的8%。由於一半以上的產量來自中國東北,1944年末和1945年,日本近海航道被水雷封鎖而無法將那些人造石油運回本土。

而頁岩油是指以頁岩為主的頁岩層系中所含的石油資源。其中包括泥頁岩孔隙和裂縫中的石油,也包括泥頁岩層系中的緻密碳酸岩或碎屑岩鄰層和夾層中的石油資源。這種開采方式後來被美國吹上了天。

日本人掠奪撫順頁岩油最為嚴重。「撫順煤礦的油頁岩厚約120多米,藏量達55億噸,按平均含油量5.5%計算,可得原油3億噸」。關東軍與日本海軍均參與到對頁岩油的爭奪中,開始對頁岩油工業化進行試驗。1928年建立煉油廠,1930年開始實際運營,到「九一八」事變前,1930年產原油達5.7萬噸。撫順煉油事業能夠大量生產,且作為當時唯一的石油資源,為滿足日本與偽「滿洲國」需求,開始著手進行擴建。1934年到1936年,撫順煤礦西制油廠實行第一期改建計劃,改造干餾裝置並新建精煉油裝置,原油年產量達到了14.5萬噸。「七七」事變後,日本加緊對頁岩油的掠奪,在1936年到1939年,又實行二期擴建,使原油年產量增加到19.1萬噸。1939年著手建設撫順東制油廠,1944年投產,到1945年共產原油9078噸。撫順煉油廠所生產的原油基本上全部運往日本,供以軍用。1942年,撫順煤礦兩制油廠的設備能力是年產粗油30萬噸。而在1944年實際粗油產量是20.4萬噸。

最後說句,日本陸軍的裝甲化、機械化程度比德國差遠了,其石油消耗量不過佔到日本龐大海軍的一個零頭,所以「只要石油這東西能滿足,日本的飛機坦克裝甲車汽車就能動起來啊,中國完全抵擋不住日的輪番轟炸啊,中國必亡啊」這種說法也站不住腳。

⑥ 新日本石油的廠家在哪裡

天津吧,不過在各個地方都有代理商,都在蘇州東拓拿的

⑦ 日本的石油主要來源於哪些地區

日本是世界上的第三大石油消費國(前兩個是美國和中國),但自己幾乎不生產石油,也沒有石油的資源,因此,日本的石油只能依靠進口。下圖是日本石油進口的地區來源分布,從中可以看出,日本的石油主要來自於中東地區,阿聯酋、沙特、科威特、伊朗、卡達分列前五位,佔到了日本進口石油的70%以上,在分布是非常不合理的,太依賴中東了,這次中東局勢運盪,日本受到了很大沖擊。但近來,俄羅斯向日本輸出石油的比例在上升,泰納線(從泰舍特到納霍得卡)的石油管線建成後,日本每年從俄羅斯獲得700萬噸石油。順便說一下,中國也是日本石油的來源之一,過去中國是為了換匯,現在主要是為了平衡雙方的貿易。

⑧ 日本的石油主要來源於哪些地區

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使得1973年日本的工業生產下降了20%以上,GDP增長率同比下降了10%。日本一旦沒有了石油進口,其國內經濟就很快崩潰了,在19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1973年和1979年)之後,日本做出了努力,使能源資源多樣化,以提高安全性。日本的國內石油消費量略有下降,從1980年代後期的每日約510萬桶降至1990年的每天490萬桶。盡管該國的石油使用量有所下降,但天然氣使用卻大幅上升。日本的一些行業,例如電力公司和鋼鐵製造商,日本從石油到煤炭和天燃氣其中大部分是進口的。

⑨ 日本本土不產石油,二戰時日本的石油是從哪裡來的

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使得1973年日本的工業生產下降了20%以上,GDP增長率同比下降了10%。日本一旦沒有了石油進口,其國內經濟就很快崩潰了,在19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1973年和1979年)之後,日本做出了努力,使能源資源多樣化,以提高安全性。日本的國內石油消費量略有下降,從1980年代後期的每日約510萬桶降至1990年的每天490萬桶。盡管該國的石油使用量有所下降,但天然氣使用卻大幅上升。日本的一些行業,例如電力公司和鋼鐵製造商,日本從石油到煤炭和天燃氣其中大部分是進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