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石油工業的中國石油工業怪現狀
一邊巨虧600多億元一邊近9000萬噸產能閑置 今年前三季度,中石油煉油業務虧損415.39億元,中石化煉油板塊虧損231億元。
對於中石油、中石化來說,煉油虧損早已不是新聞。2007年,中石油煉油與銷售板塊虧損206.8億元、中石化煉油虧損104.52億元;2008年,兩者分別虧損829.7億元、615億元。2008年3月,中石化還據此獲得123億元財政補貼。
對於今年前三季度的虧損,中石油稱是「受國際原油價格高位運行及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控力度加強影響」,中石化解釋說是「煉油廠到廠原油成本比較高」。
然而,有意思的是,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一項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國內煉油行業累計虧損僅18.4億元--雖然統計時段和口徑有些差別,但兩個數據之間的巨大差異依然不免讓人吃驚。
是誰對沖了石化雙雄煉油業務的巨額虧損?顯然,只能是國內其他煉油企業--目前中石油、中石化煉油產能約佔全行業的80%,此外還有60多家地方煉油企業,其中半數在山東。
「我們只要有油可煉就會有盈利,無非是盈利多少的問題。」山東東營一家煉油廠負責人說,「我們煉的是品質差的燃料油,比煉原油成本高很多,還能不虧損;中石油、中石化煉油為什麼會虧損,我也不大明白。」
這家煉油廠負責人說,地方煉廠最苦惱的事不是虧損,而是沒有穩定的油源;沒有油源就等於無米下鍋,沒法開工。
據全國工商聯石油業商會統計,目前我國地方煉油廠約有1.3億噸煉油能力,但每年煉油只有約4000萬噸,近9000萬噸的產能被浪費。
「正常情況下,地方煉廠的平均開工率僅有30%-40%,所以大量產能閑置浪費。」全國工商聯石油業商會執行會長、江蘇泰達藍燕石化集團總經理錢其連說。
東方油氣網數據顯示,今年8月底,山東地煉整體開工率僅為35.3%;近幾個月以來國內柴油資源緊張,地方煉廠開工率有所提高,至11月初,山東煉廠開工率提高至45.7%。石化雙雄掌控采貿煉售地方煉廠夾縫中求生存一邊是能生產但頻頻虧損,另一邊是不虧損但不能生產,國內煉油業「怪現狀」背後隱藏著怎樣的症結?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等業內專家指出,當前石油業從上游的原油開采和進口,到中游的煉化,再到下游的成品油銷售各個環節,石化雙雄都牢牢掌握了主導權;在整個產業鏈中,民營企業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
「打個比方,地方煉廠的『咽喉』扼在壟斷巨頭的手裡--巨頭的手鬆開,地方煉廠可以吃飽甚至利得財富;它們的手一緊,地方煉廠就要『鬧飢荒』。」韓曉平說。
民營企業不但難以獲得國內的油氣開采權,也沒有從國外進口原油的自主權。據全國工商聯石油業商會秘書長馬莉介紹,加入WTO以後,商務部每年批准一定的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量信託網指標,今年是2910萬噸,僅占原油進口量的約十分之一。「數量少不說,非國營原油進口得持有中石油、中石化的排產證明才能入關,而且都必須返銷給中石油、中石化旗下的煉廠,不能供地方煉廠使用。」
據業內人士介紹,現在中石油、中石化每年統一配給地方煉廠的原油僅179萬噸,與1.3億噸的煉能相比,這點油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當前地方煉廠最主要的油源是燃料油--燃料油是原油在煉廠加工過程中的一種渣油,可以提煉出一部分成品油,但是成本比原油提煉要高得多。
「用燃料油煉油的成本要比用原油的成本每噸高出約1300元。2009年以後,國家把燃料油消費稅由0.1元/升提高至0.8元/升,僅繳稅的部分,燃料油就比原油每噸要高800塊錢。」馬莉說。
而在下游的成品油批發零售環節,石化雙雄同樣主宰著市場。「目前全國共有加油站11萬多家,其中民營加油站約5萬家。」馬莉說,「雖然民營加油站數量占總數的46%,但民營加油站多在偏遠地方,大城市、主幹線的加油站主要是中石化、中石油的,所以民營加油站的成品油零售量比例並不高。」
⑵ 中國為什麼不盛產石油和天然氣
我們中國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在世界上排名都是比較靠前的,
之所以沒有大范圍的開采是因為
目前為止開彩的價格遠遠高於從國外購買的價格,
同時,那這也是不可再生資源是一種戰略物資的儲備,
所以說我們先用別人的,
後續再,開采,我們自己的,
這也是對國家安全的一個保護。
⑶ 石油隊鑽出來石油為何不就地開設煉油廠
盆友,你犯了一個常見的錯誤,把一口井或者一個區塊的產量想的太高了。國內油田不比沙特,一口井就可以自噴幾十年,而且油質很好。而一個煉油廠的建設和經營是比較復雜的,工廠的開車停車都很麻煩,各種設備的運行有一個高效區,如果來油少,停產不可能,但是生產利潤又不高或者不夠成本,所以煉油廠要有穩定的大量的油源。而且原材料的運輸和成品油的儲運都需要一定的條件,這給就地開設帶來很多困難。因此,實際生產過程中,一般是各個井口到計量站再到聯合站、末站,最後到煉油廠。而這一個煉油廠的選址要綜合考慮。
⑷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為什麼不合並
這樣的問題和移動,聯通,電信為什麼不合並一樣。國家是為了既保持對能源領域的控制力,又要避免絕對壟斷,在一定范圍內保持競爭。
⑸ 石油是如何提煉出來的
提煉方法
石油的煉制的基本方法較多,這里只介紹幾種主要的煉制方法。
1、蒸餾:利用氣化和冷凝的原理,將石油分割成沸點范圍不同的各個組分,這種加工過程叫做石油的蒸餾。
蒸餾通常分為常壓蒸餾和減壓蒸餾。在常壓下進行的蒸餾叫常壓蒸餾,在減壓下進行的蒸餾叫減壓蒸餾,減壓蒸可降低碳氫化合物的沸點,以防重質組分在高溫下的裂解。
2、裂化:在一定條件下,使重質油的分子結構發生變化,以增加輕質成分比例的加工過程叫裂化。
裂化通常分為熱裂化、減粘裂化、催化裂化、加氫裂化等。
3、重整:用加熱或催化的方法,使輕餾分中的烴類分子改變結構的過程叫做重整。它分為熱重整和催化重整,催化重整又因催化劑不同,分為鉑重整、鉑錸重整、多金屬重整等。
4、異構化:是提高汽油辛烷值的重要手段。即將直餾汽油、氣體汽油中的戊烷、已烷轉化成異構烷烴。也可將正丁烷轉變為異丁烷,用作烷基化原料。
經過石油煉制的基本方法得到的,只是成品油的餾分,還要通過精製和調合等程序,加入添加劑,改善其性能,以達到產品的指標要求,才能得到最後的成品油料,出廠供使用。
(5)石油為什麼不生產廠擴展閱讀:
煉制特點
(1)煉油生產是裝置流程生產,石油沿著工藝順序流經各裝置,在不同的溫度、壓力、流量、時間條件下,分解為不同餾分,完成產品生產的各個階段。
一套裝置可同時生產幾種不同的產品,而同一產品又可以由不同的裝置來生產,產品品種多。因此,為了充分利用資源,在管理上需採用先進的組織管理方法,恰當安排不同裝置的生產。
(2) 煉油裝置一般是聯動裝置,加工對象為液體或氣體,需要在密閉的管道中輸送,生產過程連續性強,工序間連接緊密。在管理上需按照要求保持平穩連續作業,均衡生產。
(3) 煉油生產有高溫、高壓、易燃、易爆、有毒、腐蝕等特點,安全上要求特別嚴格。在管理上,要防止油氣泄漏,保持良好通風,嚴格控制火源,保證安全生產。
(4) 煉油生產過程基本上密閉的,直觀性差,且不同原料的加工要求和工藝條件也不同。在管理上需要正確確定產品加工方案,優選工藝條件和工藝過程。
(5) 煉油生產過程通過高溫加熱使石油分離,經冷卻後調合為不同油品或進一步加工為其它產品。在管理上必須保持整個生產過程的物料平衡,按工藝規定比例配料生產,同時還要組織好企業的熱平衡,以不斷降低能耗。
⑹ 石油是油嗎為什麼
石油
石油又稱原油,是從地下深處開採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體。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與煤一樣屬於化石燃料。石油的性質因產地而異,密度為0.8 ~ 1.0 克/厘米3,粘度范圍很寬,凝固點差別很大(30 ~ -60°C),沸點范圍為常溫到500°C以上,可容於多種有機溶劑,不溶於水,但可與水形成乳狀液。 組成石油的化學元素主要是碳 (83% ~ 87%)、氫(11% ~ 14%),其餘為硫(0.06% ~ 0.8%)、氮(0.02% ~ 1.7%)、氧(0.08% ~ 1.82%)及微量金屬元素(鎳、釩、鐵等)。由碳和氫化合形成的烴類構成石油的主要組成部分,約佔95% ~ 99%,含硫、 氧、氮的化合物對石油產品有害, 在石油加工中應盡量除去。不同產地的石油中,各種烴類的結構和所佔比例相差很大, 但主要屬於烷烴、環烷烴、芳香烴三類。 通常以烷烴為主的石油稱為石蠟基石油;以環烷烴、芳香烴為主的稱環烴基石油;介於二者之間的稱中間基石油。我國主要原油的特點是含蠟較多,凝固點高,硫含量低, 鎳、氮含量中等,釩含量極少。除個別油田外,原油中汽油餾分較少,渣油佔1/3。組成不同類的石油,加工方法有差別,產品的性能也不同,應當物盡其用。大慶原油的主要特點是含蠟量高,凝點高,硫含量低,屬低硫石蠟基原油。
最早提出「石油」一詞的是公元977年中國北宋編著的《太平廣記》。正式命名為「石油」是根據中國北宋傑出的科學家沈括(1031一1095)在所著《夢溪筆談》中根據這種油《生於水際砂石,與泉水相雜,惘惘而出》而命名的。在「石油」一詞出現之前,國外稱石油為「魔鬼的汗珠」、「發光的水」等,中國稱「石脂水」、「猛火油」、「石漆」等。
我們平時的日常生活中到處都可以見到石油或其附屬品的身影,不知你注意了嗎?比如汽油、柴油、煤油、潤滑油、瀝青、塑料、纖維等還有很多!這些都是從石油中提煉出來的;而我們日常所用的天然氣(液化氣)是從專門的氣田中產出的!通過輸氣管道和氣站再到各家各戶。
目前就石油的成因有兩種說法:①無機論 即石油是在基性岩漿中形成的;②有機論 既各種有機物如動物、植物、特別是低等的動植物像藻類、細菌、蚌殼、魚類等死後埋藏在不斷下沉缺氧的海灣、瀉湖、三角洲、湖泊等地經過許多物理化學作用,最後逐漸形成為石油。
原油的顏色非常豐富紅、金黃、墨綠、黑、褐紅、甚至透明;原油的顏色是它本身所含膠質、瀝青質的含量,含的越高顏色越深。原油的顏色越淺其油質越好!透明的原油可直接加在汽車油箱中代替汽油!原油的成分主要有:油質(這是其主要成分)、膠質(一種粘性的半固體物質)、瀝青質(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體物質)、碳質(一種非碳氫化合物)。
石油由碳氫化合物為主混合而成的,具有特殊氣味的、有色的可燃性油質液體!天然氣是以氣態的碳氫化合物為主的各種氣體組成的,具有特殊氣味的、無色的易燃性混合氣體。
在整個的石油系統中分工也是比較細的:物探 專門負責利用各種物探設備並結合地質資料在可能含油氣的區域內確定油氣層的位置;鑽井 利用鑽井的機械設備在含油氣的區域鑽探出一口石油井並錄取該地區的地質資料;井下作業 利用井下作業設備在地面向井內下入各種井下工具或生產管柱以錄取該井的各項生產資料,或使該井正常產出原油或天然氣並負責日後石油井的維護作業;採油 在石油井的正常生產過程中錄取石油井的各項生產資料並對石油井的生產設備進行日常維護;集輸 負責原油的對外輸送工作;煉油 將輸送到煉油廠的原油按要求煉制出不同的石油產品如汽油、柴油、煤油等!
石油的性質因產地而異,密度為0.8 ~ 1.0 克/厘米3,粘度范圍很寬,凝固點差別很大(30 ~ -60°C),沸點范圍為常溫到500°C以上,可容於多種有機溶劑,不溶於水,但可與水形成乳狀液。 組成石油的化學元素主要是碳 (83% ~ 87%)、氫(11% ~ 14%),其餘為硫(0.06% ~ 0.8%)、氮(0.02% ~ 1.7%)、氧(0.08% ~ 1.82%)及微量金屬元素(鎳、釩、鐵等)。由碳和氫化合形成的烴類構成石油的主要組成部分,約佔95% ~ 99%,含硫、 氧、氮的化合物對石油產品有害, 在石油加工中應盡量除去。不同產地的石油中,各種烴類的結構和所佔比例相差很大, 但主要屬於烷烴、環烷烴、芳香烴三類。 通常以烷烴為主的石油稱為石蠟基石油;以環烷烴、芳香烴為主的稱環烴基石油;介於二者之間的稱中間基石油。我國主要原油的特點是含蠟較多,凝固點高,硫含量低, 鎳、氮含量中等,釩含量極少。除個別油田外,原油中汽油餾分較少,渣油佔1/3。組成不同類的石油,加工方法有差別,產品的性能也不同,應當物盡其用。大慶原油的主要特點是含蠟量高,凝點高,硫含量低,屬低硫石蠟基原油。
從尋找石油到利用石油,大致要經過四個主要環節,即尋找、開采、輸送和加工,這四個環節一般又分別稱為「石油勘探」、「油田開發」、「油氣集輸」和「石油煉制」。下面就這四個環節來追溯一下石油工業的發展歷史。
「石油勘探」有許多方法,但地下是否有油,最終要靠鑽井來證實。一個國家在鑽井技術上的進步程度,往往反映了這個國家石油工業的發展狀況,因此,有的國家競相宣布本國鑽了世界上第一口油井,以表示他們在石油工業發展上邁出了最早的一步。
「油田開發」指的是用鑽井的辦法證實了油氣的分布范圍,並且有井可以投入生產而形成一定生產規模。從這個意義上說,1821年四川富順縣自流井氣田的開發是世界上最早的天然氣田。
「油氣集輸」技術也隨著油氣的開發應運而生,公元1875年左右,自流井氣田採用當地盛產的竹子為原料,去節打通,外用麻布纏繞塗以桐油,連接成我們現在稱呼的「輸氣管道」,總長二、三百里,在當時的自流井地區,綿延交織的管線翻越丘陵,穿過溝澗,形成輸氣網路,使天然氣的應用從井的附近延伸到遠距離的鹽灶,推動了氣田的開發,使當時的天然氣達到年產7000多萬立方米。
至於「石油煉制」,起始的年代還要更早一些,北魏時所著的《水經注》,成書年代大約是公元512~518年,書中介紹了從石油中提煉潤滑油的情況。英國科學家約瑟在有關論文中指出:「在公元十世紀,中國就已經有石油而且大量使用。由此可見,在這以前中國人就對石油進行蒸餾加工了」。說明早在公元六世紀我國就萌發了石油煉制工藝。
石油是一種液態的,以碳氫化合物為主要成分的礦產品。原油是從地下采出的石油,或稱天然石油。人造石油是從煤或油頁岩中提煉出的液態碳氫化合物。組成原油的主要元素是碳、氫、硫、氮、氧。
具有不同結構的碳氫化合物的混和物為主要成份的一種褐色。暗綠色或黑色液體
⑺ 為什麼說石油是壟斷企業 目前不是有許多的民營油站嗎
壟斷,有全產業鏈壟斷,和局段控制性壟斷。
煙草,鹽業,是全產業鏈壟斷,即從種植(或開采)到工業生產,再到商業流通領域,全過程式控制制;零售終端也是實行許可證制度,消費者沒有任何話語權,只能被動接受中上游的強勢控制。
石油,是控制性壟斷,把持重要環節,控制上下游產業鏈。
由於中石化,中石油,控制了銷售環節,煉油廠和民營油站沒有議價權,壟斷油企上、下把持,兩頭通吃:上游吃死煉油廠,成本倒掛,虧損嚴重,不願開工;下游整死民營油站,抬高油價,增加物流運輸成本,吸血廣大民眾,老百姓苦死累死,都不夠盤剝的。
類似的還有供水,供電,公交電信,金融機構,等等,表面看上去是有競爭,但是實際上還是政府把持,不過是蘇聯模式的一個「病毒變種」而已。
近幾年頻繁暴發的計程車罷工潮,也是根緣於此。計程車公司控制了行業市場,以幾十、數百倍於車價的價錢,出售經營權,並向承包人收取高額「份兒錢」,血腥盤剝駕駛司機和廣大乘客。透過現象看本質,其它的所謂油價上漲,黑車泛濫,都只是表面現象。壟斷才是真正的萬惡之源。
油荒頻發的根本原因就是在於石油行業的壟斷體制,石油巨頭把持了零售市場之前的各個環節,企業的逐利本性又導致他們偏重效益而忽視了市場供應的穩定,人為製造油荒局面。
至於發改委的所謂「約談」,也不過是老子訓兒子,不改革扭曲的市場,是不可能消除「油荒」的。
⑻ 石油加工廠為什麼屬於市場指向型
加工後的產品不利於運輸,故要靠近市場
⑼ 石油工廠為什麼常年不放假還要過節加班
這是因為石油呢是一個國家的經濟命脈所必須的原材料而我國的產油的話本來就很緊張所以說需要有人常年值守這是生小我成就大我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