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存貨的加權平均單價怎麼算
用月初存貨的成本加上本月購進存貨成本之和在除以月初存貨數量加上本月購進存貨數量之和就是存貨加權平均單價
2. 什麼是加權平均單價
這是用股票份額計算市場平均價格的方法。由於股票價格變動無常,行情千變萬化,如果要從總體上觀察股票的漲跌情況,就引出了股票價格指數的概念。
股票指數是股票價格平均數的簡稱,是由市場管理機構編制的表明市場股票 價格變動情況的數值。股票指數的計算一般有「股價平均數」和「股價指數」兩種計算體系。 所謂股價平均數,簡單地說就是某一時點市場股票價格的平均數。在具體的 計算中可以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算術平均法」,在某一時點上,把市場中所有股票的價格相加,除以該時點的股票個數,得出平均價格;另一種是「加權平均法」,即把某一時點的每一種股票交易價格與交易量(股數)的乘積相加,然後除以該時點的總交易量(股數)。顯然,用加權平均法計算的平均股價比較合理 地反映了這一時段的股價情況。
3. 加權平均法單價計算公式
加權平均法是指標綜合的基本方法,具有兩種形式,分別為加法規則與乘法規則。
加權平均法又稱"綜合加權平均法"、"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存貨成本,計算出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以此為基礎計算一個月發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的成本的一種方法。
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結存存貨成本+購入存貨成本)/(結存存貨數量+購入存貨數量)
庫存存貨成本=庫存存貨數量×存貨加權平均單位成本
本期發出存貨的成本=本期發出存貨的數量×存貨加權平均單位成本
或=期初存貨成本+本期收入存貨成本-期末存貨成本
加權平均法,在市場預測里,就是在求平均數時,根據觀察期各資料重要性的不同,分別給以不同的權數加以平均的方法。
其特點是:所求得的平均數,已包含了長期趨勢變動
拓展資料:
加權平均法,利用過去若干個按照時間順序排列起來的同一變數的觀測值並以時間順序數為權數,計算出觀測值的加權算術平均數,以這一數字作為預測未來期間該變數預測值的一種趨勢預測法。
加權平均法可根據本期期初結存存貨的數量和金額與本期存入存貨的數量和金額,在期末以此計算本期存貨的加權平均單價,作為本期發出存貨和期末結存存貨的價格,一次性計算本期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
4. 怎樣算加權平均價
加權平均法對於普通人來說可能比較陌生,但對於我們在財會人員來說,這可是每月都要進行一次的操作。因為在會計工作中,加權平均法一般會被用來計算月末的成本結算。
加權平均法就是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對於貿易型公司來說,最普遍的應用就是將當月全部進貨數量加上月初存貨數量作為權數,去除當月全部進貨成本加上月初存貨成本,計算出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以此為基礎計算當月發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的成本的一種方法。
用公式來表示就是
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月初結存貨成本+本月購入存貨成本)/(月初結存存貨數量+本月購入存貨數量)
月末庫存存貨成本=月末庫存存貨數量×存貨加權平均單位成本
本期發出存貨的成本=本期發出存貨的數量×存貨加權平均單位成本或
=期初存貨成本+本期收入存貨成本-期末存貨成本
我們舉個例子來學習一下:
A企業的商品成本是30元,購買了10個,B企業商品的成本是20元,購買了20個,那我們買A企業商品和B企業商品的平均價格是多少呢?
普通人可能會直接用(30+20)/30,但這種方法其實是不對的,因為數量不一樣,價格也不一樣,而加權平均法裡面涉及到的「權」,其實就是指數據出現的次數,在這個例子中,就是指購買的數量了。只有當各項數據一致的時候,他們的權重一樣,則加權平均數就等於算術平均數,但在這個例子里顯然不是,所以我們要用加權平均法來算,用所買的數量作為權數,進行加權平均,具體的計算方法是:
(30*10+20*20)/(10+20)≈23元/個
5. 加權平均價格是什麼意思它是怎麼計算的謝謝
簡明的表述:
加權平均就是,每個數乘以自己所佔的份額,然後加起來的和,除以這些數的個數
比如,5.6.7.8這四個數各自的份額為20%,15%,30%,35%。
則加權平均數就是(5*20%+6*15%+7*30%+8*35%)/4
概念的表述:
加權平均數是不同比重數據的平均數,加權平均數就是把原始數據按照合理的比例來計算
6. 加權平均單價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月末平均單價=(月初庫存材料金額+本月購進各批材料金額)/(月出庫存材料數量+本月購進各批材料數量)
發出材料成本=發出材料數量×月末平均單價
優點:計算手續簡便。
缺點是:
1.採用這種方法,必須要到月末才能計算出全月的加權平均單價,這顯然不利於核算的及時性;
2.按照月末加權平均單價計算的期末庫存材料價值,與現行成本相比,有比較大的差異。當物價呈現上升趨勢時,月末一次加權平均單價將低於現行成本;反之,當物價呈現下降趨時,那麼,月末一次加權平均單價又將高於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