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圖書後面的定價是如何確定的
一、成本定價法
即以成本為基礎來核定圖書定價的方法。
定價=((成本總額+利潤)/銷售數量+單位銷售稅金+單位變動成本)/發行折扣率×(1+增值稅率)
這里需要解釋幾個概念:
折扣率:圖書的銷售不是按原價的,簡單說,就是出版社把書發給書店賣,不是按原價結帳的,要打折。那麼圖書的折扣是多少呢?不同類別的書會有差異,比如少兒圖書的發行折扣率(比如5折)要低於計算機圖書的折扣率(比如6折)。
固定成本:包括相對固定的稿酬(基本稿酬和一次性稿酬)、製版費用(文字排版費、圖片製作費、膠片輸出費等)、前期策劃費和編輯加工費等。
變動成本:版稅與印數稿酬、租型費用(用專業術語講,基本是指按定價向出租單位支付專有出版權再許可版權使用費,外版版稅屬於這一塊、原材料和輔助材料費用(紙張、裝幀材料等)、印裝(製作)費用。
銷售數量:這里假設等於生產數量。(出發點就是,印這些都要賣掉。)舉個例子:一本書折扣60%,印3000冊,單位變動成本為18元,單位銷售稅金0.38元,固定成本總額是25000元,目標利潤20000元,增值稅率13%,那麼定價應該是多少呢?
定價=((25000+20000)/3000+0.38+18)/60%×(1+0.13)=62.865元
單位銷售稅金估計有些人不明白是什麼,那麼我們換一個公式試試看:定價=((成本總額+利潤)/銷售數量+單位變動成本)/發行折扣率×(1+增值稅率×(1+城市維建設稅率+教育費附加率))
定價=((25000+20000)/3000+18)/60%×(1+0.13×(1+7%+3%))=62.865元從這個數字估計你關注的是:一本書折扣60%,印3000冊,單位變動成本為18元,單位銷售稅金0.38元,固定成本總額是25000元,定價要62元多。可能很多人沒注意到,這樣定價之後,出版社對一本書的目標利潤是2萬元。而出版一本書作者能拿多少錢呢?比如一本書定價62元,印3000冊,作者的稿酬大概是:62×3000×8%=14880元。
二、印張定價法
印張定價法通俗講就是根據書的「薄厚」定價的一種定價方法。(簡單說明一下,1個印張即讀者看到的16頁,但出版術語應該是16面,因為出版行業中的16頁是32面,對應2個印張。)印張定價法僅適用於紙介出版物。
這種定價方法是出版行業沿用時間最久的定價方法。最早時,有國家統一對一般圖書、教科書、期刊的正文每印張價格和和封面、插頁的價格分別制定標准,全國出版單位統一執行。但目前,一般有出版單位根據近期本單位書刊的定價情況,分別確定正文、封面和插頁每印張價格標準的范圍。確定印張定價標准時一般會考慮成本、利潤、發行折扣率、稅金等因素。
舉一個例子,如果一本書320頁,那麼就是20個印張,如果印張定價標准在2元,那麼定價就是40元。
三、理解價值定價法
理解價值定價法不是以成本為依據進行定價的,而是讀者對出版物的價值的感受和理解程度。國外越來越多的出版商採用這種定價方法。
2. 商品價格是如何確定的
商品的價格是商品價值的體現,商品的使用價值是商品價值的物質承當者,可以說商品的價值是不變化的,但商品的價格由於受需求及生產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會圍繞著其價值上下波動.
3. 股票價格是怎麼確定的
目前,我國的股票發行價格多採用兩種方式:一是固定價格方式,即在發行前由主承銷商和發行人根據市盈率法來確定新股發行價格:新股發行價=每股稅後利潤×發行市盈率。二是區間尋價方式,又叫「競價發行」方式。即確定新股發行的價格上限和下限,在發行時根據集合競價的原則,以滿足最大成交量的價格作為確定的發行價。這種發行方式,多在增發新股時使用。
新股的發行價主要取決於每股稅後利潤和發行市盈率這兩個因素。目前,我國股票的發行市盈率一般在13至15倍之間。
總的來說,經營業績好、行業前景佳、發展潛力大的公司,其每股稅後利潤多,發行市盈率高,發行價格也高,從而能募集到更多的資金;反之,則發行價格低,募集資金少。
此回答由康波財經提供,康波財經專注於財經熱點事件解讀、財經知識科普,奉守專業、追求有趣,做百姓看得懂的財經內容,用生動多樣的方式傳遞財經價值。希望這個回答對您有幫助。
4. 汽車的價格是如何確定的
因為汽車是機械產品,不會出現電子產品那種迅速淘汰的情況,所以它的定價一般水分不大。應該是: 車的研發總費用 / 預計銷售量+ 製造成本費用+ (車的研發費用/預計銷售量+製造成本費用)X利潤率(廠商和經銷商)=車價。望採納!
5. 如何確定商品或者服務的價格
將商品或者服務的進價成本,運費,稅費,三大期間費用中該商品應承擔部分,再加上一定的利潤空間,並參考市場同類產品的市場價格定價。
6. 股票成交價是如何確定的
1、2都 對!
內盤:以買入價成交的交易,買入成交數量統計加入內盤。
外盤:以賣出價成交的交易。賣出量統計加入外盤。
3不全是對,出現成交價是(15+17)/2=16元時
要滿足2個條件:15.00-17.00中間沒有其他委買或委賣,15的賣與17的買,在時間上要同時進入交易所的系統(電腦上無法分出誰先誰後)時就按上述的方法確定成交價。至於是算內盤算外盤各軟體不一樣。
上海證券交易所在正常交易時間即每周1~5上午9時30分 ~11時30分,下午1-3時,深圳的9:30-11:30,下午13:00-14.57採取連續競價方式,接受申報進行撮合。
所謂連續競價,即是指對申報的每一筆買賣委託,由電腦交易系統按照以下兩種情況產生成交價:
1. 最高買進申報與最低賣出申報相同,則該價格即為成交價格;
2. 買入申報高於賣出申報時,或賣出申報低於買入申報時,申報在先的價格即為成交價格。
每個交易日上午9:15至9:25電腦撮合系統對接受的全部有效委託進行集合競價處理。1.將買單和賣單分別排隊,買單以價格從高到低排列,同價的,按進入系統的先後排列;賣單以價格從低到高排列,同價的,按進入系統的先後排列。2.系統根據競價規則自動確定集合競價的成交價,所有成交均以此價格成交;集合競價的成交價確定原則是,以此價格成交,能夠得到最大成交量。3.系統按順序將排在前面的買單與賣單配對成交,即按「價格優先,同等價格下時間優先」的順序依次成交,直到不能成交為止,未成交的委託排隊等待成交。9:30開盤之後,按連續競價撮合成交。所有超過限價(即漲跌停限制范圍)的買單和賣單均為無效委託。
集合競價結束、交易時間開始時(上午9:30-11:30;下午13:00-15:00),即進入連續競價,直至收市。連續競價期間每一筆買賣委託進入電腦自動撮合系統後,當即判斷並進行不同的處理,能成交者予以成交,不能成交者等待機會成交,部分成交者則讓剩餘部分繼續等待。按照我國目前的有關規定,在無撤單的情況下,委託當日有效。若遇到股票停牌,停牌期間的委託無效。
1、時間優先原則 申買價高於即時揭示最低賣價,以最低申賣價成交;申賣價低於最高申買價,以最高申買價成交。兩個委託如果不能全部成交,剩餘的繼續留在單上,等待下次成交。
2、價格優先和時間優先兩個原則 打個比方現在掛在上面的最高買價是9.96 最低賣價是9.98,在這個時候同時出現了一個願意出10元買的,和一個願意出9.90元賣的兩個新下單者,根據價格優先原則就會優先讓他們撮合成交,成交價就是9.90加10元再除2,也就是平均價9.95了。
7. 股票發行數量和價格是如何確定的
股票發行數量和價格確定方法如下:
一、股票發行價格確定方法
股票發行價格取決於公司股票的每股收益和市盈率,發行價格(P)等於每股收益(EPS)乘以市盈率(P/E)。事實 上,股票發行價格除與公司盈利能力相關之外,還受監管要 求、宏觀經濟、二級市場環境、本次發行數量、行業特點及競 爭格局、公司發展速度及潛力、投資者心理等多個因素影響。
發行人在計算發行市盈率時,可採用兩套計算方法:按發 行人經審計的最近會計年度經營業績計算;或按發行人最近一 期經審計的財務報告基準日前12個月的經營業績計算。
按後者計算的,需由申報會計師出具審閱意見。實務中,監管部門比較關注發行定價的市盈率問題,會要求發行人嚴格控制發行市盈率。
上市公司股票的發行量由公司改為股份公司時的有形資產和無效資產供估值,按每股一元來確定,除此之外,股票發行數量還受以下因素影響:
1、公司原始股東願意出售的數量,比如原股東長期看好本企業,那麼發行的數量可能不會太多。
2、中國證監會批準的額度,主要是根據企業的融資目的和規模來確定發行數量。
3、市場的實際情況,包括一級市場上保薦人、主承銷商及承銷團的建議以及二級市場上股市的實際走勢,比如市場行情火爆,發行市盈率很高時,那麼就會選擇多發一些,多賺一些發行溢價,反之則少發一些或者乾脆放棄發行。
4、發起人認購股本數額不少於擬發行股本總額的35%,認購數額不少於人民幣3000萬元;向社會公眾發行部分不少於擬發行股本總額的25%,比如,1億股本,其股票發行量在2500萬股以上;公司職工認購的股本數額不超過向社會公眾發行股本數額的10%。
8. 人民幣的價值是如何確定的
人民幣對內貶值,是由於國內的通貨膨脹。
而通貨膨脹是怎麼產生的呢?
1.按貨幣學派的說法,通貨膨脹永遠是一個貨幣現象,即錢太多了,而錢來自流動性,來自高額的外匯儲備。
2.美元貶值,國際大宗商品如石油,礦石,糧食價格飆升,同時伴有國際金融炒家炒作,美國生物能源等因素。
3.成本推動,要素成本提高,諸如原材料、勞動力、利率。
4.短期因素,諸如雪災、地震、洪水。
5.通貨膨脹會自我實現,那便是市場預期。
而對外升值,是人民幣匯率走強了。
人民幣對外升值原因:1.中國經濟走強,當一國經濟走強,會對他國具有吸引力,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價格是由供求決定的,當大家看好中國經濟,加大持有人民幣資產意願,故人民幣升值。
2.中國經濟為出口導向型,這位中國積累了巨大的外匯儲備,達1.78萬億之巨,中國長期的低匯率政策讓中國出口佔了很大便宜,發達國家頗為不滿,認為中國搶走了他們工人的飯碗,給予人民幣升值壓力。
3.長期的低匯率政策,是中國對世界的補貼,浪費了中國的資源,污染了中國的環境,讓匯率升值,促進中國產業升級與轉型,國家也願意。
人民幣兌美元年化升值大概12%,而通貨膨脹率今年大概7%左右,人民幣在國外的購買力增強了,但在國內的購買力下降了,對擁有大宗進口的企業是利好消息,對全國人民而言,通貨膨脹是壞消息。
9. 市場上物品的價格是怎麼確定的!
《國際評估准則》中指出:「資產評估植根於古典經濟學和現代經濟學」。古典經濟學的勞動價值論強調「價值」主要是由「成本」決定的。蘇格蘭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在其被認為是第一本系統經濟學著作的《國富論》中提出,價值是一種客觀現象。一個物品存在是因為它具有效用,稀缺性也使得商品具有交換價值。一件物品的「客觀價值」一般都反映了生產它所需要的成本。以此為基礎,亞當·斯密建立起「成本-價值」關系模型,該模型奠定了現行估價方法之一的成本法的基本思路。繼續亞當·斯密之後,李嘉圖繼承和發展了生產中耗費的勞動決定價值的理論,李嘉圖指出:「在社會的早期階段,這些商品的交換價值,即決定於這一商品交換另一商品時所應付出的數量的尺度,幾乎完全取決於各商品上所費的相對勞動量」。這也就是說,在這種條件下,惟有勞動是使兩者能夠等價交換的依據。從外部條件來說,在這里,這兩種商品是直接和完全相等的,也就意味著供給和需求相等,兩者不存在差別,從而排除了供求差別對交換的影響。古典經濟學勞動價值理論的偏頗首先表現在不適應地抬高了商品價值這個范疇的意義和地位,把價值看作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最普遍、最一般的基礎,而把作為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事實上的一般基礎思維商品價格現象放到從屬於價值的地位,從而排除了構成這種依據的其他各種因素,結果導致古典經濟學勞動價值政府同現實經濟生活的脫節。目前估價中的「非市場價值」的定義和「成本法」估價的理論基礎主要是古典經濟學中的勞動價值論。 現代西方經濟學的供求平衡價值理論強調「價值」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價值是需求的函數,供給大於需求時價值就小,供給小於需求時價值就大。價值是生產要素論、供求論、生產費用論和效用論的結合。同時價值是個相對名詞:某一商品的價值,指的不是該商品本身具有的某種內在的本質特性,而是該商品所能換得的其他物品的數量,因此某一物品的價值是相對於另外某一物品或一般物品而言的。價值和價格只是在市場上由競爭決定,而市場上的價格應當遵循同一率,即同質同量的商品,在同一市場上的價格應當是相等的。另外,凱恩斯強調「消費傾向」、「對資本資產未來收益的預期」和對貨幣的「流動偏好」這三個基本心理因素決定「有效需求」。因此,估價中的「市場價值」的定義和採用「現行市場法」與「收益現值法」進行估價的價值理論基礎主要是現代西方經濟學的供求平衡價值理論。《國際評估准則》中「市場價值」的定義為:市場價值是自願買方與自願賣方在評估基準日進行正常的市場營銷之後所達成的公平交易中,某項資產應當進行交易的價值估計數額,當事人雙方應各自精明、謹慎行事,不受任何強迫壓制。這一定義正是現代西方經濟學的供求平衡價值理論在評估中運用的具體化。自願買方是資產的需求者,自願賣方資產的供應者。雙方應各自精明、謹慎行事,不受任何強迫壓制的交易價值就是經濟學的供求平衡價值理論中的供給曲線與需求曲線均衡時點的理想價值。因此市場價值並不取決於評估基準日發生的真實交易,而是對評估基準日內對在符合市場價值定義的條件下某項交易應當實現的價格的估計。《國際評估准則》中「非市場價值」是相對於「市場價值」而言的,非市場價值概括為在用價值(特定資產在特定用途下對特定使用者的價值)、市場限制性資產、特殊的、具有特殊目的的或特殊設計的資產以及持續經營價值等。對於在用價值、市場限制性資產、特殊的、具有特殊目的的或特殊設計的資產來說,因資產為既定用途而不準備出售或市場限制性不能公開出售以及沒有市場交易等因素,因此其價值主要按成本來確定,其評估價值理論主要是古典經濟學中的勞動價值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