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叫價格雙軌制
價格雙軌制(double-track price system ),是指同一產品計劃內部分實行國家定價,計劃外部分實行市場調節價的制度。在中國一般系指工業生產資料價格雙軌制。
⑵ 什麼叫並軌
原內容
並軌招生是指對前幾年實施多種招生計劃、多種招生形式、多種招生收費標准、多種錄取控制分數線實行並軌,執行一種計劃,一個收費標准,一個控制分數線。
例子
在中等學校招生中,普通中專、師范學校均已實行並軌。並軌招生的學生畢業後參與勞動力市場競爭,國家不再以行政手段分配畢業生,即逐步建立「學生上學自己繳納部分培養費,畢業後多數人自主擇業」的機制。
補充內容
比喻將兩種並行的體制,措施或做法等合而為一。
例子
由於政策調控,汽油價格逐步並軌。
⑶ 什麼是價格雙軌制如題 謝謝了
我國境內目前使用兩種貨幣:人民幣和港幣。近20多年來,筆者觀察到一種實際存在的現象——人民幣匯率在不斷地貶值(從1978年合0.357美金到2003年合0.121美金),即貶值到原有的三分之一;而港幣匯率不斷地升值(從1978年合0.29元人民幣,到2003年合1.06元人民幣)即升到三倍還要多。2006年以後,人民幣對美金的匯率才趨向於逐步(小幅度)升值。 這種現象是怎麼、為什麼發生的呢? 歷年來人民幣對美金的匯率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全國統一發行的人民幣,是一種不能自由兌換的貨幣。幾十年間,對外貿易的匯率,由國家外匯管理局統一制定和調控。 從1949年1月到1953年初,人民幣對美金的匯率是根據中國出口商品比價、進口商品比價和華僑日用品生活費比價三者的加權平均數來確定的,並按照國際市場相對價格水平的變化來調整。 經過三年經濟恢復時期,轉入第一個五年計劃,穩步發展工業、開展城鄉建設,物價趨於穩定。從1953年以後,人民幣匯率不再充當調節對外經濟交往的工具,對外盈虧全部由國家財政負擔與平衡。當時國際上「固定匯率制度」處於相對穩定狀態。此後十幾年匯價固定在1美金=24618元(舊幣)=2.4618元(新幣),也就是人民幣1元=美金0.40元 然後,按照1978年全國出口平均換匯成本計算,1美元兌換人民幣2.80元。 1979年開始外貿體制改革,1980年12月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暫行條例》。1980年4月1日中國銀行開始發行「外匯券」,用來在友誼商店購買彩電、冰箱、洗衣機之類家用電器,以及洋煙、洋酒等等進口物品。 港幣早就跟美金掛鉤 香港自1983年10月17日實施「聯系匯率制度」,將港幣跟美金掛鉤,中心匯率為1美元兌換港幣7.8元。 1984年的1元港幣,按照官方匯率可兌換人民幣2角9分,調劑價格為3角3分,而黑市價格平均為4角至6角人民幣。 1980年10月中國開辦了外匯調劑業務,規定外匯調劑價格在官方匯率之上加10 %,形成了匯率的雙軌制。此後10年來,匯率調整的依據,是國家的出口換匯成本的變化。匯率雙軌制的基礎是價格雙軌制。官方牌價和調劑市場價格並存,又形成了新的雙重匯率。此外,還存在外匯黑市或灰市,屢禁不止。 從1985年起,對境外匯給國內居民的匯款或從境外攜入的外匯,准許全部保留,在銀行開立存款帳戶。調劑外匯的匯率,原由國家規定在官方匯率的基礎上加一定的(如10%)幅度。 1988年3月放開匯率,由買賣雙方根據外匯供求狀況議定,中國人民銀行適度進行市場干預。1991年11月起允許個人所有的外匯參與外匯調劑。個人出國探親、移居出境、去外國留學、贍養國外親屬需用外匯,可以憑出境證件和有關證明向國家外匯管理局申請,經批准後賣給一定數額的外匯,但批匯標准較低。 人民幣的匯率貶值到三分之一 人民幣匯率貶值的呼聲一直很高。這有非常明顯的利益背景,即國有外貿部門的出口利益集團,希望藉人民幣貶值而擴大出口,從中獲利。 從1991年4月9日起,中國政府對官方匯率的調整由以前大幅度、一次性調整的方式轉為逐步調整的方式,即實行有管理的浮動, 到1993年底調至1美元兌5.72元人民幣,比1990年11月17日下調了9%;同時,放開外匯調劑市場匯率,讓其隨市場供求狀況浮動,匯率波動較大,調劑價格一度達到1美元合11元人民幣。 在國家加強宏觀調控和中國人民銀行入市干預下,1993年底調劑價格返回到1美元合8.72元人民幣。 1994年1月1日,實行了人民幣匯率的並軌,人民幣對美元的官方匯率牌價猛地由1: 5.8貶為1:8.67,一下子貶值50%,許多經濟學家認為這次貶值太過分了。 在匯率大貶值的刺激下,出口大幅度增長,國營外貿部門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但也加劇了中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摩擦。 1995年上半年我國出口創造了增長44%的歷史最高記錄。 20年來港幣隨同美金迅速升值 1985年的1元港幣,按照官方匯率可兌換人民幣4角左右,調劑價格為4角5分,而黑市價格平均為8角人民幣。 1988年的1元港幣,按照官方匯率可兌換人民幣6角左右,調劑價格為7角左右。 1993年的1元港幣,按照官方匯率可兌換人民幣7角左右,而調劑價格與黑市價格拉平,為1.12元人民幣。 1995年,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將港幣匯率波動區間限定在1美元兌換港幣7.75元至7.85元。這是22年來香港首次調整「聯系匯率制度」。 1997年的1元港幣,按照官方匯率可兌換人民幣1.06元,調劑價格相同。此後,1元港幣兌換人民幣的官方匯率,一直為1.06元。 最終,1元港幣=人民幣1元。也就是認定20年來港幣對人民幣的匯率升值了三倍…… 港幣的實際購買力 我們知道,各種貨幣的實際購買力、跟它的匯率並不完全是一回事兒。那麼港幣的實際購買力究竟值多少呢? 1999年9月,香港的「經濟學家」張無常說:「香港的困境是我們的工資、房價、物價等比中國大陸的高出四倍以上,而本領卻高不出那麼多。」 這就是說——港幣的實際購買力,只有它面值的四分之一; 也就是說——1元港幣的實際購買力,只相當於人民幣0.25元。 豈不是咄咄怪事!……
⑷ 電煤價格並軌的概念
電煤價格並軌就是指取消電煤價格雙軌制。電煤價格雙軌制是指在煤電煤價格並軌就是指取消電煤價格雙軌制。電煤價格雙軌制是指在煤炭價格逐步放開後,電煤供需雙方依據的兩種不同定價機制炭價格逐步放開後,電煤供需雙方依據的兩種不同定價機制。一種是年初煤炭企業和電力企業簽訂的重點合同煤價,以低於市場價的價格鎖定一年供應量;另一種是市場煤價,價格隨行就市。
⑸ 物價雙軌制是什麼
我知道的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
同一商品計劃內的價格由政府定,計劃外價格基本上隨行就市。後者往往高出前者數倍,有權力背景的人便搞來計劃內指標,一倒手以市場價格賣出,輕輕鬆鬆賺大錢。隨著市場化程度的提高,絕大部分商品價格並軌了。
第二種:
某國家為了增加外匯收入,對於外國的遊客採取比本國或本地人要高的收費標准。即便你在A國出生,但你的護照是其他國家的,那你回到自己家鄉也要付出比本地人更高的費用。
⑹ 電煤價格並軌什麼意思
電力作為國計民生的保證,為保障電力供應,電煤一直以來執行的是計劃價和市場價,也就是大型煤炭企業以遠低於市場煤價的價格保證大型發電企業的煤炭需求;之後用於煤炭行業進行市場化改革,重點電煤定價也有原來的政府定價改為,政府指導雙方自主談判,隨之產生了有重點運力保障的重點價格和市場配置運力的市場價格,隨著電煤市場化推進,二者價差縮小,煤炭供大於求的形式顯現,鐵路運輸瓶頸逐漸緩解,電煤價格並軌又重新提上日程。
⑺ 什麼是價格雙軌制收入為什麼它又被稱為灰色收入
灰色收入是介於白色收入與黑色收入兩者之間,內涵復雜。
⑻ 價格雙軌制的概述
是指中國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過渡中的一種特殊的價格管理制度。價格雙軌制指的是對同值的標的物實行兩種不同的定價機制,在中國一般系指工業生產資料價格雙軌制。這是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的過程中的特殊產物。中國已經經歷了三次價格雙軌制向的單軌制的轉變,第一次是生產資料,第二次是人民幣對外幣匯率(牌價),第三次就是現在面臨的資本市場的價格雙軌制--非流通股的場外轉讓價格與流通股的市場價格的並軌,也即非流通股在統一的市場上實現全流通。
雙軌制是中國經濟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過程中所採取的一種特殊制度安排,是1979年至1993年間中國所實施的漸進式增量改革(體制外優先改革)戰略的一個重要特徵。雙軌制的特點是同時存在體制內和體制外兩種價格體制。隨著體外價格機制的逐漸發育、壯大,最終讓體制內價格喪失其顯赫地位,逐步退出歷史舞台。
雙軌制存在很多弊端,一方面,雙軌制類似於同一條道路上同時實施可以靠左行駛和靠右行駛的雙重規則,這必然會導致撞車和混亂。另一方面,雙軌價格的並存必然會助長計劃內外的倒買倒賣和權力尋租現象,造成腐敗蔓延。但是雙軌制的實施是當時中國經濟形勢下所產生的一個必然結果,它的存在有一定合理性。雖然在其實施過程中付出了不小的代價,但這種代價是轉型過程所必需的,制度的變革往往是一個痛苦的過程。
⑼ 什麼是貨幣價格雙軌制
價格雙軌制是指同種商品國家統一定價和市場調節價並存的價格管理制度。因同時實行計劃調節和市場調節兩種運行機制而形成。
主要涉及糧食價格及生產資料價格。糧食收購制度改為合同定購後,國家規定「倒三七」比例價格收購,屬於國家定價,合同定購以外的糧食,由農民和糧食部門協商制定價格,屬於市場調節價。
(9)什麼是價格並軌擴展閱讀
雙軌制存在很多弊端,一方面,雙軌制類似於同一條道路上同時實施可以靠左行駛和靠右行駛的雙重規則,這必然會導致撞車和混亂。
另一方面,雙軌價格的並存必然會助長計劃內外的倒買倒賣和權力尋租現象,造成腐敗蔓延。但是雙軌制的實施是當時中國經濟形勢下所產生的一個必然結果,它的存在有一定合理性。雖然在其實施過程中付出了不小的代價,但這種代價是轉型過程所必需的,制度的變革往往是一個痛苦的過程。
⑽ 什麼是 煤炭價格並軌
近幾年動力煤價格漲勢較快,5500大卡港口平倉價超過了800元每噸。由於煤價過高導致發電企業的發電成本激增,連續虧損。國家為限制煤價解決煤電矛盾。決定大型企業與電廠簽署重點煤供應合同,又稱「計劃煤」。這個價格5500大卡同市場煤價低近200元。出現市場煤價和重點煤價格相差較大,稱作煤價雙軌,。並軌是因為今年動力煤價格大幅跳水,導致市場煤的價格與重點煤的價格大幅縮小甚至接近。所以國家認為這個時間是煤價並軌的重要時期,並軌後就不存在計劃煤重點煤一說了,全部都是市場煤。不過煤電矛盾不一定會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