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商業企業盈虧平衡點怎麼計算
計算公式
BEP=Cf/(p-cu-tu)
其中:BEP----盈虧平衡點時的產銷量
Cf-------固定成本
P--------單位產品銷售價格
Cu-------單位產品變動成本
Tu-------單位產品營業稅金及附加
由於單位產品稅金及附加常常是單位產品銷售價格與營業稅及附加稅率的乘積,因此公式可以表示為:
BEP=Cf/(p(1-r)-cu)
r-----營業稅金及附加的稅率
按實物單位計算:盈虧平衡點=固定成本/(單位產品銷售收入-單位產品變動成本)
按金額計算:盈虧平衡點=固定成本/(1-變動成本/銷售收入)=固定成本/貢獻毛利
(1)如何測算整體出售企業價格擴展閱讀
盈虧平衡點(Break Even Point,簡稱BEP)又稱零利潤點、保本點、盈虧臨界點、損益分歧點、收益轉折點。通常是指全部銷售收入 等於全部成本時(銷售收入線與總成本線的交點)的產量。以盈虧平衡點的界限,當銷售收入高於盈虧平衡點時企業盈利,反之,企業就虧損。盈虧平衡點可以用銷售量來表示,即盈虧平衡點的銷售量;也可以用銷售額來表示,即盈虧平衡點的銷售額。
如何計算盈虧臨界點:
設以P代表利潤,V代表銷量,SP代表單價、VC代表單位變動成本,FC代表固定成本,BE代表盈虧臨界點,根據利潤計算公式可求得盈虧臨界點的基本模型為:銷售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
按實物單位計算
其中,單位產 設某產品單位售價為10元,單位變動成本為6元,相關固定成本為8 000元,則盈虧臨界點的銷售量(實物單位)=8 000÷(10-6)=2 000(件)。品貢獻毛益=單位產品銷售收入-單位變動成本
按金額綜合計算
盈虧臨界點的銷售量(用金額表現)=固定成本÷貢獻毛益率
其中,貢獻毛益率=貢獻毛益/ 銷售收入
盈虧臨界點的作業率
是指盈虧臨界點的銷售量除以企業正常開工完成的銷售量。其計算公式如下:
達到盈虧臨界點的作業率= (盈虧臨界點銷售量/正常銷售量)*100%
該指標表示企業要達到處於不贏利不虧損的狀態時,其生產的開工率必須達到的百分比。這個指標越低,表示企業贏利能力越大;反之,表示企業贏利能力越低。
例:假設某企業盈虧臨界點的銷售量為10000元,企業正常開工完成的銷售量為625件,銷售收入是12500元,達到盈虧臨界點的作業率可計算如下:
達到盈虧臨界點的作業率=10000/12500=80%
它說明,該公司要獲得贏利,作業率必須提高到80%以上,否則,就會發生虧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盈虧平衡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盈虧臨界點
㈡ 如何給公司估價
1、如果公司盈利,但營收增幅不是很高(也就是不超過40%),那麼,估價是:5倍市盈率。
比如:一家公司一年營收1億元,利潤1000萬,那麼公司的估值是5000萬。
2、如果公司暫時不盈利,但營收增幅很高,此時就不能按市盈率估價了,而是按市銷率,並大致估算幾年後會達到什麼規模,預期利潤率多少,綜合考慮之後,再給個估價。
比如某大型電商平台的估價。在過去幾年,它每年的營收增幅都在100%甚至200%以上,所以暫時不盈利沒關系。90年代很多網路股,現在很多創業板上頗有想像力的股票,都是這樣。說實在的,彈性很大。
一些方法:
1、收益法
是依據資產未來預期收益經折現或資本化處理來估測資產價值的方法。分段折現現金流量模型是最具理論意義的財務估價方法,也是在實務中應用較廣的評估方法。其評估思路是:將企業的未來現金流量分為兩段,從現在至未來若干年為前段,若干年後至無窮遠為後段。前段和後段的劃分是以現金流量由增長期轉入穩定期為界,對於前段企業的現金流量呈不斷地增長的趨勢,需對其進行逐年折現計算。在後段,企業現金流量已經進入了穩定的發展態勢,企業針對具體情況假定按某一規律變化,並根據現金流量變化規律對企業持續營期的現金流量進行折現,將前後兩段企業現金流量折現值加總即可得到企業的評估價值。
2、市場法
又稱相對估價法。是將目標企業與可比企業對比,根據不同的企業特點,確定某項財務指標為主要變數,用可比企業價值來衡量企業價值。即:企業價值=可比企業基本財務比率×目標企業相關指標。在實際使用中經常採用的基本財務比率有市盈率(市價/凈利)、市凈率(市價/凈資產)、市價/銷售額等。
由計算公式可以看出,在用市場法評估企業價值時,最關鍵的問題是選擇可比企業和可比指標。對於可比企業的選擇標准,首先要選擇同行業的企業,同時還要求是生產同一產品的市場地位類似的企業。其次,要考慮企業的資產結構和財務指標。可比指標應選擇與企業價值直接相關並且可觀測的變數。銷售收入、現金凈流量、利潤、凈資產是選擇的對象。因此,相關性的大小對目標企業的最終評估價值是有較大影響的,相關性越強,所得出的目標企業的評估價值越可靠、合理。在產權交易和證券市場相對規范的市場經濟發達的國家,市場法是評估企業價值的重要方法。優點是可比企業確定後價值量較易量化確定,但在產權市場尚不發達、企業交易案例難以收集的情況下,存在著可比企業選擇上的難度,即便選擇了非常相似的企業,由於市場的多樣性,其發展的背景、內在質量也存在著相當大的差別。這種方法缺少實質的理論基礎作支撐,這就是運用市場法確定目標企業最終評估值局限性所在。僅作為一種單純的計算技術對其他兩種方法起補充作用。
3、成本法。
又稱成本加和法。採用這種方法,是將被評估企業視為一個生產要素的組合體,在對各項資產清查核實的基礎上,逐一對各項可確指資產進行評估,並確認企業是否存在商譽或經濟性損耗,將各單項可確認資產評估值加總後再加上企業的商譽或減去經濟性損耗,就可以得到企業價值的評估值。其計算公式為:
企業整體資產價值=∑單項可確指資產評估值+商譽(或-經濟性損耗)
從評估公式來看,採用成本加和法評估企業價值一般需要以下幾個步驟:
①確定納入企業價值評估范圍的資產,逐項評估各單項資產並加總評估值。首先是對企業可確指資產逐項進行評估,因此,確定企業價值評估范圍尤為重要。從產權的角度看,企業價值評估的范圍應該是全部資產。從有效資產的角度看,在對企業整體評估時,需將企業資產范圍內的有效資產與對整體獲利能力無貢獻的無效資產進行正確的界定與區分。對企業持續經營有貢獻的資產應以繼續使用為假設前提,評估其有用價值。
②確定企業的商譽或經濟性損耗。由於企業單項資產評估後加總的價值無法反映各單項資產間的有機組合因素產生的整合效應,無法反映未在會計賬目上的表現的無形資產,也無法反映企業經濟性損耗。因此,還需要用適當的方法分析確定企業的商譽或經濟性損耗。
③企業的負債審核。用成本法評估企業價值,而評估目標又是確定企業凈資產價值時,就需要對企業負債進行審核。對於企業負債的審核包括兩個方面內容:一是負債的確認,二是對負債的計量。從總體上講,對企業負債的審核,基本上要以審計准則和方法進行,以正確揭示企業的負債情況。
④確定企業整體資產評估價值,驗證評估結果。將企業各項單項資產評估值加總,再加上企業的商譽或減去經濟性損耗,就得到企業整體資產評估價值。對用成本加和法評估企業價值的結果,還應運用企業價值評估的其他方法(通常是收益法)進行驗證。以驗證成本法評估結果的科學性、合理性。2004年中國資產評估協會發布的《企業價值評估指導意見(試行)》指出,以持續經營為前提對企業價值進行評估時,成本法一般不應當作為惟一使用的評估方法。
在企業價值評估中,由於歷史原因,成本法成為了我國企業價值評估實踐中首選方法和主要方法廣泛使用。
㈢ 國有企業出售,如何確定價值
一、常用估價方法
(-)貼現現金流量法
貼現現金流量分析方法是一種基本的並購估值方法,就是用未來一段時期內目標企業的一系列預期現金流量以某一折現率的現值與該企業的初期現金投資(即並購支出)相比較,如果該現值大於投資額,即凈現值等於或大於此可以認為這一定價對收購方是有利的;如果凈現值小於0,對收購方來說是不可接受的。當選擇的折現率恰好使凈現值等於0,這個折現率就是內部收益率。內部收益率與計算凈現值的折現率兩者的經濟含義不同:內部收益率反映的是收購方未來能得到的最高的收益水平,如果收購方對這一收益水平滿意,該項並購在經濟上就是可行的,否則,就是不可行的;而折現率有一定的隨意性,折現率定得高,折現值較小;折現率定得低,折現值較大。在運用這個方法時,先要確定未來的現金流量包括什麼內容;再估算出未來的現金流量,這可以通過估算未來的收益增長率得到;其次是確定合適的折現率。
對折現率進行微小的調整都可能影響到並購分析的結果,所以對折現率的確定應當慎重。確定折現率的方法是,先確定一個基準折現率,然後考慮風險因素將之調高一定幅度。確定基準折現率一般有四種方法:l、目標企業目前的加權資本成本;2.目標企業近幾年的資產收益率;3、未來幾年的預期利率;4.根據公開數據,利用對同行業企業的加權資本成本的估計值作為基準折現率。
貼現現金流量方法的主要問題是折現率估值的不確定性。由於必須對有關市場、產品、定價、競爭、管理、經濟狀況、利率等變數作出假定,故所得出的數值有一個可信度的問題。運用這種方法可能會得到一個精確的數值,但它外表的精確卻往往具有一定的欺騙性。即便如此,實際並購中這種方法還是運用得最多,尤其當它用於確定目標企業的最高價格時。
(二)市盈率法
市盈率(價格/收益比率)所反映的是公司在現行股票價格下的盈利能力,它的數學表達是P/E。根據市盈率計算並購價格的公式應為:
並購價格=(P/E)×目標企業的稅前或稅後收益
企業的稅前利潤(EBIT)或稅後凈利潤(NPA)的數字可以從它的損益表中得到。EBIT是不考慮融資和財務結構時公司的運營盈利能力,而NPAT將融資和財務結構等因素都考慮在內了。
企業市盈率的高低主要取決於企業的預期增長率。企業並購中運用的市盈率經常是一段時期(比如3-5年)市盈率的平均值。因此這種方法適用於涉及收購經營狀況比較穩定的企業。對於無法取得過去幾年數據的新建企業,可以用其當前或預期市盈率來替代。以上是理論的結果,但在實際中,由市盈率方法計算出的價格往往並不直接被作為目標企業的評估價值。由於預期目標企業可能遇到的並購效應,其市場價值通常會出現大幅變化(包括出現升值,也可能出現貶值)。因此在用市盈率法計算出目標企業價值時,還應進行調整,通常是加上一個溢價。市盈率法的一個不足是其所依據的數據來自於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因此無法用於非上市公司的價值評估。
(三)同業市值比較法
同業市值比較法是以類比企業的並購價格來確定目標企業的價值。在選擇類比企業時,要考慮類比企業的行業特點、資產規模、財務結構、並購時間等方面的因素與目標企業應有可比性,選擇的變數參數一般有:市盈率、價格/賬面價值比率、β值、股利支付率、預期增長率、股權資本報酬率等等。這一方法的關鍵在於類比企業的選擇。
(四)賬面價值方法
會計上,企業價值是指企業資產總值超過負債總額的余額,也稱「凈值」。但並購中通常還要對凈值作些調整:l、對於股份有限公司,如有發行在外的優先股,該優先股的價值應從其凈值總額中扣除,以確定屬於普通股的價值;2.剔除無形資產(如商譽、專利權等)、債券折價、籌建費用及遞延費用等。其他一些項目(如存貨估價准備等)則可能要被加回。賬面價值法具有客觀性強、計算簡單、資料易獲取等優點,但不同的企業,或同一企業不同會計期間所採取的會計政策的不同,會使本來簡單的賬面價值法變得很復雜。比如,處於通貨膨脹時期的企業,以後進先出法對存貨計價得出的價值會低於以先進先出法計價的價值;而採用加速折舊法會比直線折舊法更快地減少固定資產的價值。在以賬面價值法確定企業價值時,這些差異應當予以關注。一般說來,賬面價值法最適合於資產流動性較強,且所用會計政策更准確和公允的企業,比如銀行、保險公司等。
(五)財產清算價值方法
財產清算價值方法是通過估算目標企業的凈清算收入來估算並購價格的方法。首先估算出如出售目標企業全部資產將會得到的收入,然後扣除目標企業的應付債務,得出目標企業的凈清算收入。估算的主要基礎是目標企業的固定資產,包括廠房、設備、原材料及各種自然資源或儲備等。凈清算收入其實是目標企業可能的變現價格。財產清算價值法可以用於收購處於困境的企業,或者根據特定的目的對特定的企業所進行的收購,也可作為一般收購的底價。
二、外在因素對估價的影響
在並購的實際操作中,存在著一些來自於被收購企業、金融機構和投資者的因素、這些因素是收購者所無法完全控制的,但確實對並購價格有著重要影響。這些因素主要有:
l、收購方的融資能力。其取決於:收購企業的信譽以及金融機構對交易成功的信心。收購企業融資能力強,並購成功的希望就大,收購方相應面臨的風險就小,從而所需支付的價格可能就較低;反之,收購企業融資能力差,並購成功希望小,收購方面臨的風險就大,從而所需支付的價格可能就較高。收購融資能力的大小,有時甚至成為並購交易成功的關鍵。
2.收購企業的財務結構。不同的財務結構意味著不同風險、不同的支付期、不同的流動性,從而會影響收購價格。一般地說,風險越大、支付期越長、流動性越差,在其他條件相同時,並購價格就越高。
3、目標資產的流動性。目標資產流動性對並購價格的影響,其實是以目標企業資產清償收購方融資債務可能性的體現。收購方在進行並購決策時應考慮目標企業資產轉換為現金的前景,比如能否比較容易地出售,或公開上市、再籌資等。目標資產流動性強,並購價格就高;反之,並購價格就低。
並購的估算定價是非常復雜的。其價值評估方法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不同的目的、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經濟環境下往往會得到不同的並購價格。因此收購企業在確定目標企業的最佳價格時,往往需要採用多種方法,綜合考慮各種因素,進行廣泛、深入地分析,才能避免得出簡單的、錯誤的結果。
(作者單位:中國路橋(集團)總公司財務會計部交通部審計辦公室)
希望對你有幫助。
㈣ 已知成本和毛利率如何 計算銷售價格 。 比如成本是1500元
計算公式:
1. 售價-成本=毛利;
2. 毛利率=毛利/售價;
3. 售價=成本/(1-毛利率)
代入公式得(x-1500)/x=69%
x-1500=0.69x
0.31x=1500
x=1500/0.31=4838.71
第二種演算法,不列方程
毛利率=0.69 成本率=1-0.69=0.31
售價=1500/0.31=4838.71
拓展資料:
兩者在意義、作用、計算方式方面均不同。利潤=成本×利潤率=售價-成本。
成本是綜合反映企業工作業績的重要指標。藉助成本可以反映國家和企業經濟活動中「投入」和「產出」的關系。因為成本可以反映企業勞動生產率高低,原料和勞動力的消耗狀況,設備利用率,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水平高低,所以成本也是衡量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水平的一項綜合指標。在產品價格不變的情況下,成本下降,利潤就可以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就可以增加,相對的社會積累就可以增加,為逐步降低物價和提高人民生活創造條件。
毛利潤是以貨幣計算的金額總額,毛利潤率則是一種比率。毛利潤率能夠讓企業家了解企業的盈利趨勢,而盈利趨勢是非常關鍵的,因為很多陷入財務危機的企業往往都呈現出利潤上漲但是毛利潤率下降的趨勢。
銷售毛利率與成本毛利率的區別:
銷售毛利率是營業收入的毛收益率。成本毛利率是進貨資金的毛收益率。
成本毛利率=(收入-成本)/成本=毛利額/成本
銷售毛利率=(收入-成本)/收入=毛利額/收入
通常所說的毛利率一般指銷售毛利率,而說加成率一般就是指成本毛利率。銷售毛利率是企業銷售凈利率的最初基礎。
銷售毛利是銷售凈額與銷售成本的差額,如果銷售毛利率很低,表明企業沒有足夠多的毛利額,補償期間費用後的盈利水平就不會高;也可能無法彌補期間費用,出現虧損局面。通過本指標可預測企業盈利能力。
可以評價商業企業存貨價值水平。
本期銷售凈額*毛利率=本期銷售毛利
本期銷售凈額-本期銷售毛利=本期銷售成本
本期可供銷售商品總成本-本期銷售成本=期末存貨成本價值
這叫做存貨盤存的毛利率法。
有利於銷售收入,銷售成本水平的比較分析。銷售毛利是企業在扣除期間費用,所得稅費用前的盈利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