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同一架飛機同一個經濟艙飛機票價格不一樣
一般說來,機票價格高低無非與訂票時間早晚、航線、代理商、航空公司、淡旺季等這些有關。
同一航班分為頭等艙( 代碼為F)、公務艙(代碼為C)、經濟艙(代碼為Y)。其中經濟艙又分
為不同的座位等級(艙位代碼分別用B、E、H、K、L、M、Q、X等表示,不同航空公司代碼都不相
同)然後不同等級價格不一樣。
(1)機票價格差異叫做什麼擴展閱讀:
這里所謂的收益平衡,這里可以這樣理解的:當飛機運行的時候,是存在一種邊際成本的。即我一架航班,當這個運行成本與收益持平後,後面的機票無論怎麼出售,這個利潤是純粹的收益。所以這個票價的折扣有時可以往超低處打,但這種情況數量並不多,純粹是吸引乘客,至於別的就看具體的情況了。
而航線收益員,准確說是坐辦公室的生產銷售一線人員。主要工作,便是坐在辦公室里,盯著中航信的黑屏銷售系統,看自己航班的銷售情況,看競爭公司的情況,結合收益管理系統,用各種指令調整航班的折扣,控制銷售情況。
『貳』 飛機票的價格為什麼嗎每天都會不一樣
1.艙位
說起運價體系裡的艙位,和我們普遍了解的頭等,公務,經濟艙不同,這些說的是艙位物理布局,既不同的座位類型。而航司口中的艙位,一般指銷售艙位。以經濟艙為例,分為Y、B、K、L、M、N等等不同的等級,同時對應不同的價格和產品。
Y艙,也就是全價艙,價格稱為經濟艙公布運價,定價由民航局和航司共同參與,為經濟艙最高價格。後續艙位為折扣艙位,對應公布運價的相應折扣。這就是原始的最為基本的運價體系。
近年來,隨著電商和銷售的飛速發展,航司也從簡單的機票銷售向產品銷售改革。再保持原運價體系的同時,也逐步開始嘗試多艙位等級。簡言之就是不同艙位對應不同的產品,一個艙位可容納多個產品以及相應的價格區間。比如國際航班上常用的early bird產品。同一艙位,同一產品,提前60/45/30/14天購買,價格也不一樣。
2.收益管理原理
航班的銷售都會提前做預案——根據歷史銷售數據,當前供需關系變化,微觀市場變化,競爭對手價格等等,對航班收益進行預測,從而決定各個折扣艙位銷售數量,以期獲取最大收益。
因為航班座位數有限,根據市場情況和預案就會判斷該由哪個艙位開始銷售,然後按銷售進度逐步提升艙位。
那麼,綜合來看,作為旅客想要以最經濟的方式購買機票,就要在艙位等級較低的時候進行購票。
一般來說,國內航班銷售周期在兩到三周,國際在兩個月左右。
所以,通常情況下,國內航班提前15-20天購票最便宜;國際航班提前60-45天購票比較便宜。
當然,實際上有時臨近購票反而價格更低,這種情況我們稱為價格「跳水」。是因為航班臨近機型調整,銷售監控不到位或者其它造成航司臨時需要大量售票保證客座率的情況。屬於特例,一般情況下不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