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價格行情 » 價格戰現象怎麼看
擴展閱讀
視頻製作成本高怎麼辦 2024-07-01 04:00:06

價格戰現象怎麼看

發布時間: 2024-06-27 15:48:21

A. 價格戰的優缺點

價格戰是現代企業的一種非常重要的營銷手段,在市場運作中公道利用價格杠桿作用,實行有效市場競爭,這是企業營銷策略的重要內容之一。另一方面,頻繁的「價格戰」則是違反市場和經濟規律的非正常競爭手段,是過度惡性競爭行為,往往造成企業在競爭中陷進嚴重虧損的境地,甚至企業從此夭折。究其原因,「價格戰」的根源在於目前產品的供過於求,同類產品過剩,各個生產企業之間產品雷同,外觀,造型。質量與性能沒有大的區別,同質化現象嚴重,售後服務不到位等企業因素構成。在我國現階段,「物美價廉」仍然是我國居民在選擇消費時的主要出發點。所以往往價格戰可以為企業所利用,並且屢試不爽。家用電器產品的價格戰愈演愈烈,一些企業經營者已經陷進「價格戰」的怪圈之中,產品價格一降再降,但是,市場卻在不斷萎縮,企業盈利也日漸減少。
價格戰的意義
不可否認,價格戰的存在有它的積極意義。有關專家們總結出了價格戰的七大積極作用:
1.價格戰是市場經濟的必然產物,是市場營銷的重要組成部分。2.價格戰可迅速促進市場擴容,進步社會購買力和擴大內需。3.價格戰可淘汰一批劣質產品生產商及謀求短期利益者,制止重復投資,使社會資源得到公道的整合與利用。4.價格戰可以使消費者直接得益。用更少的代價,盡享現代化的生活品質。5.價格戰可以提升民族品牌搏擊海外市場的競爭力。6.價格戰加快產品創新與營銷實踐的升級。7.價格戰促使中國企業優化治理水平和人力資源素質。
盡管如此,更多的中小企業在市場實際運作中都是被逼參與價格戰,由於自身企業實力、價格政策、市場規范程度等等與大企業無法相比,結果往往是損失慘重,市場淪陷,企業利益受損。
價格戰的起因
在營銷實踐中,企業採用競爭性的降價而發起或參與價格戰,多半是由於生產企業為了擴大市場佔有率,佔領市場,進步企業的價格競爭能力;有些企業有時則是為了盤活資金以用於開發新產品而處理庫存積存產品,有些則是為了進步行業的進進壁壘。另外一些企業則是由於同類產品發起了價格戰,為了鞏固自己已有的市場而不得不被動、盲目跟進,卷進價格戰中。例如我國企業為了進步進世後外資企業的進進壁壘就曾經主動發起過降價行動。在當年彩電行業「長虹」主動挑起價格戰之後,其他彩電生產企業也先後進行了跟進。
如何打好價格戰
無論是主動發起還是被動地參與,不管是大企業還是中小企業,價格戰在日常營銷實踐中都不可避免,那麼面對慘烈的價格戰,應該如何應對呢?筆者以為:
一、對產品採取差異化策略。根據產品質量策略市場研究表明,不同的顧客群體具有不同的價格敏感度和質量敏感度。對於同質化的產品由於具有非常明確的可比性,在價格戰中定價高的產品往往處於劣勢。而採取差異化策略對產品進行處理後,則可明顯降低價格敏感度,減少因價格戰所帶來的不利影響。這一點也是目前大多數企業採用較多的一種有效應對價格戰的手段之一。產品差異化處理可重點從下面幾個方面來進行:
1、產品外觀、包裝、材質、顏色、工藝的改變。 這是最簡單的一種方式,通過與原來產品的差異化處理,來突生產品的與別類不同。在實際操縱過程中,這種方式對顧客價格敏感度的影響一般比較小,在價格戰中的作用不是太大。
2、技術升級、技術創新或取得重大突破。這屬於產品的更新換代,產品由內而外都與原來不同,從技術層面上對產品進行了提升。如燃氣熱水器由最初的直排升級到現在的強排,普通空調升級到現在的智能變頻等,產品進行了升級換代,價格自然不同。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地規避價格戰對企業產品造成的影響。
3、增加產品功能和附加值。或許這些功能的作用不是太大,但卻能明顯區別於競爭對手,從而減少因價格戰帶來的不利。如電熱水器產品增加無線遠控功能,普通空調增加空氣凈化功能等等。這樣即使同類產品發起了價格戰,由於自己的產品新增了功能,消費者對於企業產品的價格敏感度會明顯降低。筆者原來所在的中山某廚衛電器公司2001底推出電熱水器的時候,為了避免卷進無利可圖的價格戰,便集中精力於開發創新並以此作為他們核心戰略的一個重要部分,在其他各大品牌和中小電熱水器廠家紛紛推出價格便宜的產品時反其道而行之,在普通電熱水器產品中增加了對水進行磁化的功能,定位於高端產品。固然價格高於其他電熱水器產品,但是由於磁化水具有美容護膚等諸多好處,加上有些產品增加無線遠控或彩屏顯示等功能,在銷售上採用了大舉進軍各地大賣場的終端營銷策略。短短一年的時間便在全國各大賣場取得了相當的影響和銷量,超越了其他同類中小電熱水器品牌。對於中小企業來講,假如處於一個價格戰頻發的行業,那麼明智之舉便是避其鋒芒,尋找適合自身的發展空間。可以開發一種邊沿產品。開拓一個邊沿細分市場或者利用一種邊沿銷售渠道。在國內最近的PC機大戰中,幾家小電腦公司就是由於它們找到了邊沿市場——致力於發展專業的、高績效的應用軟體,才免受PC機價格戰之害。
二、採取靈活方式應對價格戰。在實際的營銷實踐中,有時價格戰是無法避免的。這時候就要求企業沉著冷靜,採取靈活方式來應對。比如降低部分商品或者服務的價格,採取分級定價策略,增加售後服務內容,提供超值贈品,提供折扣等等。例如,美國西北航空公司在面對太陽鄉村航空公司的挑戰時,就採取了部分降價的策略。當時,太陽鄉村航空公司預備以超低價的往返機票,用16架商用飛機,從西北航空公司手中奪取飛行全美14個城市的航線服務。西北航空公司馬上對自己的票價做出了局部調整。此外,西北航空公司料定勢單力薄的對手除了降低機票價格外,不可能玩出其他新花樣,所以還加強了與旅行社的合作。果然不出所料,沒多久,西北航空公司就擊退了對手。另外,在國內空調行業的銷售中,一些企業經常採用贈予電費的方式也是一種有效應對價格戰的方法。
三、推出副品牌和「戰斗機」型進行有效阻擊。不同的消費人群對產品有不同的消費需求,不同行業的顧客具有不同的價格敏感度。為了擴大品牌的市場佔有率.阻擊競爭對手同時又不會因採用價格戰的方式損害產品品牌形象,適時推出副品牌和「戰斗機」型不失為一個很好的方法。如寶潔公司在國內洗衣粉市場的「碧浪」品牌,華虹電熱水器推出的戰斗機型「一鍵通」,都在其市場營銷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不但有效阻擊了競爭對手,鞏固了市場,而且進一步擴大了產品銷量和品牌著名度。
四、固守品牌定位,緊抓利潤重心。當價格戰的本錢太高,企業實力和各方面條件不具備時,企業可以考慮以退為進的方法,固守品牌定位,緊抓利潤這一根本。 這一點國外企業做的非常不錯。90年代初,韓國家電企業進進高增長時期,企業間曾出現過價格過度競爭,時稱「出血競爭」。為爭奪市場,韓國企業拚命降低利潤,甚至用低於本錢價銷售。後來,精明的企業看到,「價格戰」只能紅火一時而盡不能輝煌一世,紛紛另闢門路。三星公司首先轉向創揚名牌,開發平面和直角大屏幕電視機,擴大售後服務以及開拓國際市場的多管齊下策略,擺脫了「價格戰」的困擾,保持了品牌定位,實現了企業發展的新跨越。家電廠商應該通過了解消費者的真正需求來拓展市場,要以「技術戰」,而不是「價格戰」拓展中國市場。美國3M公司也是最擅長採用這個有效應對價格戰的策略的外國企業之一。為了避開價格戰給自己企業所可能帶來的利益損失,它會以利潤作為出發點,有時會盡不猶豫地放棄市場佔有率。以錄像帶市場為例,盡管錄像帶是3M最早開發的,可是後來由於市場上的廠商越來越多,競爭已達白熱化程度,各個企業都出現了產品積存,利潤越來越微薄。3M公司治理層當機立斷,毅然退出錄像帶市場,將企業人力和資金全部投放在其他創新產品上。結果是,它在錄像帶銷售市場上的損失,轉而很快從其他創新產品上得到了豐厚補償。據資料顯示,3M公司的營業收進有40%來源於新開發的產品。
五、對於為了清庫存企業主動發起的價格戰,在實際操縱中應該確保不對現有銷售的產品產生沖擊為准。採用差異地化的渠道策略、不同的包裝形式或者宣傳內容。並且要制定周密的計劃,快速行動,及時把握市場反饋,公然降價原因等,以免讓消費者對產品品牌產生負面的影響。
對於價格戰,無論是發起者、參與者還是規避者,都應該根據具體情況採取不同的策略,而不是盲目地降價或不降價。在企業要遭遇或將要遭遇價格戰時,首先要充分了解競爭對手的能力、動機及策略,這樣會使企業對對手的降價進行有效的反應;其次對消費者行為的研究能使企業避免價格戰的爆發;最後企業應對短期損失與長期得益進行權衡,必要之時應該進行防守並承受一定的損失,以保住應有的市場領地以求得長遠發展。
作為國內的企業來講,要想走出「價格戰」的困擾,應該學會從國外企業應對價格戰的實踐中汲取經驗,更新市場觀念,創新企業的經營策略,從根本上擺脫市場過度競爭的困擾。在產品結構調整和品牌創新、新產品開發上多下功夫,盡快上升到以技術競爭取代價格競爭的高度。要堅持不懈地實施創品牌.創名牌。進步企業產品品質,創造優良產品,以名牌戰略取得市場突破。在市場銷售中主動調整產品市場的銷售主攻方向,積極開拓新的銷售區域和銷售渠道。例如,加速產品從一級市場走向二三級市場,緊抓國內市場的同時考慮開拓國外市場,以避開目前國內同行業的惡性競爭等。同時,還要把「售後服務治理」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把「服務營銷」作為企業競爭的核心動力。這樣,企業就可以有效避免「價格戰」帶來的不利困擾,在市場上不斷獲得新的發展空間。

B. 你是如何看待頭部主播與品牌的價格戰的

頭部主播肯定需要更多的傭金,品牌如果選擇直播的話,完全可以培養自己的新人,既可以省下中間的傭金,又可以用品牌效應帶動粉絲,創造更多的利潤,實現更多的變現

C. 如何看待價格戰800字

寫作思路:價格戰是商家最喜歡用的一種促銷方式,但是無腦的價格戰只會讓雙方都遭受損失,寫出自己認為合理的價格促銷方式,表達出自己對價格戰的看法。

正文:

火熱的促銷,如影隨形的還有如火如荼的價格戰。在供過於求的市場背景下,價格競爭無疑是最為常見和有效的手段之一,與質量、技術、服務等競爭手段相較,價格競爭不僅見效快,而且殺傷面積大。因此,每到銷售旺季,無論製造是流通商,往往爭先恐後地亮出價格戰這一似乎無往而不利的制勝法寶。

確實,價格杠桿的適當運用一方面可以激消費,讓廠家與商家消化庫存、回籠資金,進而擴大市場份額,提高品牌知名度。另一方面也能使消費者獲得更多實惠,這對價格承受力較低價格敏感度較高的中低端消費者而言尤其重要。

然而,價格是商道之利器,不可輕易示人,更不可輕率用之,用之得當,則可所向披靡;用之不當,亦恐傷及自身。價格戰失靈的案例並不鮮見,警如有「價格屠夫」之稱的格蘭仕就有兩個在不同行業發起、結果截然不同的價格戰案例。

在微波爐行業,格蘭仕通過價格戰推動微波爐一輪又一輪的行業洗牌,直至將自己推上了世界微波爐行業巨頭的寶座,可謂大獲成功,而同樣的價格戰,格蘭仕在空調行業的行動卻歸於失敗,其原因,格蘭仕在微波爐領域是先行者,品牌早已深入人心,所以降價大旗一揮就能應者雲集。

而在空調領域只是後來者,屬於二線品牌,市場認知度較低,一味企圖以降價來擴大市場份額,不僅未能如願,而且對品牌形象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這些案例值得我們警醒的是:消費者的需求是多元化,個性化的,而不是盲目聽從價格指揮棒,品牌在消費決策中的影響力尤其不可小覷。

一線品牌在實施價格戰的同時,還能憑借其過硬的品質及其貼心的服務,消除消費者對價格戰的疑慮,不僅可以順利達成銷量增長的目標,也能有力維護其品牌形象,從而實現企業與消費者的雙贏。

D. 價格戰是較低層次的營銷戰略,你認為正確嗎

價格戰就是賣方為了擠占市場而採取的一種競爭手段,而今某些強勢企業為了打擊競爭對手而採取薄利多銷的手段,甚至某些企業為了把對手徹底擠出競爭市場依靠自身的經濟實力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從而達到壟斷的地位或者是寡頭市場。
價格戰,是一把鋒利的「雙刃劍」,既能傷別人,也能傷自己;不僅能直「刺」對手「要害」,讓其「一劍見血」,而且還往往能「一劍封喉」,從而將對手逼向一隅,甚至直接將競爭對手置於死地。這,就是「殺人不見血」的價格戰。
價格戰作為一種最原始的營銷策略,因其具有殺傷力強、短平快等諸多優點,因而被廣大廠商所普遍看好和採用,綜觀中國消費品行業,尤其是方便食品產業,凡是目前較為知名的企業:從一線品牌康師傅到統一,二線品牌華龍到三太子等等,幾乎無一不是靠價格戰「跟進」或「打」出來的,它們在價格戰的「刀光劍影」中,「打打殺殺」,共同走向行業和事業的巔峰。
價格戰作為一種最為直接的攻擊裝備,關繫到一個企業的整體戰略規劃、產品定價策略、銷售渠道調整以及企業的銷售與管理等等,因此,要想打贏價格戰,就必須講求天時、地利、人和,「該出手時就出手」,明晰價格戰的定位與定性,從而更加靈活、准確地運用價格戰。
打價格戰不僅僅是簡單的降價行為,而是使用適當的策略--戰略型價格戰。對消費者,以及分銷渠道要有不同的策略。對消費者--有價無貨,有價少貨。達到飢渴營銷的目的。同時,可通過事件營銷達到傳染營銷的結果。對分銷渠道--助銷為主,獎勵為輔。助銷就是投入行動,售前,售後指導。同時,以獎勵行為為主。
根據價格戰的市場戰略定位,價格戰區分為以下三種類型,其特點、作用及操作要點如下:
(1)進攻型。快速佔領市場,較大可能地搶占競爭對手市場份額。狠、准、穩,打擊面大、一般較為主動。主要運用於戰略區域市場,幅度及規模要充分結合當地市場實際情況。進攻型價格戰從企業的角度來說,往往都是出於公司的戰略考慮,比如,為迎合整個行業競爭的需要,或企業自身為實現快速增長,使企業達到規模效應,從而更好地參與市場競爭的需要,大多都可以採取此種戰術。進攻型價格戰是企業主動採取的一種市場攻擊行為,這種價格戰大多都是以策略性產品為「先鋒」,及時跟進戰略型產品,甚至有的廠家在實現了市場的規模覆蓋後,實行捆綁式銷售或限量發貨,以實現企業的戰略發展目標。
(2)狙擊型。細分市場,瞄準目標,有效打擊競爭對手,瓜分對手市場份額。針對性比較強,打擊面較窄,但較專注有力。攻擊目標要明確,出手要快,速戰速決,不給對手喘息機會。狙擊型價格戰是企業採取的介於進攻型與防禦型之間的一種市場行為,它是企業為更好地進行市場細分與市場區隔而採取的一種「突擊」行動。要打好狙擊型價格戰,要注意以下幾點:一、要選准「靶子」,有目標才有行動,而「靶子」往往都是進入該市場的新品牌或當地主要競爭品牌。二、所打價格戰要一打就准,不可蜻蜓點水,淺嘗輒止,以致半途而廢。三、切入市場的產品通過狙擊,一定要佔領對方的市場領域,搶得市場份額。
(3)防禦型。以犧牲戰略性產品為代價,維護和鞏固現有市場,並以此擴大銷售額及市場佔有率。較多都是防禦與進攻相結合,以退為進,於防禦中展露「殺機」。建立戰略市場防禦體系,以策略性產品「掩護」市場現有產品「突圍」。防禦型價格戰一般都是企業迫不得已而採取的一種市場防禦行為,當領地有「強敵」入侵,企業為保全市場,往往會採取這種防禦型的價格戰。採用防禦型價格戰要注意以下幾點:一、參與價格戰的產品一定要有側重點,要針對競品的主要規格選取相應的產品參與價格戰,不可全線參與。二、「參戰」產品盡量採用新產品,因為價格戰過後,這種「炮灰」產品往往不再具有保留價值。三、防禦與進攻盡量完美結合,於防禦中體現進攻的成分,乘機擴大市場份額。以求「一箭多雕」。
在實際的市場運做中,大多廠家有時還會遇到自己內部或企業經銷商自己「開戰」的現象,比如,遍布各地的分公司掀起的價格戰,流通渠道的經銷商挑起的價格戰,以及零售商自己發動的價格戰等等,對於這些既讓廠家頭痛但又不能不管的內部紛爭,廠家必須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來處理這些稍不留心,就又可能招致後患的價格紛爭。對於分公司挑起的價格戰,作為廠家要硬起手腕,嚴肅紀律,以殺雞敬猴的態勢,果斷處理,對相關當事人予以處罰,以扭轉不利局面;對於渠道經銷商掀起的價格戰,廠家更要鐵拳出擊,以區域保護的有關規定,取消其返利、促銷等相關政策扶持,直至取消其經銷資格;對於零售商發起的價格戰,由於其時間短,幅度小,因此,作為廠家要合理引導,曉以利害,使其向著有利於公司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