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瑞安桐浦沙嶴村歷史
1.瑞安羅鳳馱山 歷史
馱山嶺古道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12世紀的記載。
在馱山嶺古道山頂段北側,相望約一里許距離,高高的山巔之上有一座石構城牆。《瑞安市地名志》載:「李山:……海拔537.3米。
有土寨。據《瑞安縣志》載,其西南李山寨,又名龜居山,系李山右翼,形勢險要。
為古關隘之一。」據《瑞安市志》卷二十三「古寨堠」篇記載:「宋宣和二年(1120)瑞安知縣王公濟為拒方臘義軍,令境內築關隘10處,並在全縣征鄉兵4萬,分守。」
其中就載有馱山嶺古道旁的李山寨:「李山寨,在今仙岩鎮西李山上,沿南塘驛路(溫瑞驛路)通溫州。」可見,在距今近900餘年前的北宋時期,馱山嶺古道已是瑞安中西部與溫州交通的一條重要驛道,並是個十分重要的軍事要塞。
2.溫州的歷史古建築有哪些
溫州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玉海樓(含孫詒讓故居)
瑞安市城關鎮道院前街
清
蒲壯所城
蒼南縣蒲城
明至清
浙南石棚墓群
瑞安市篁嶼鄉石村棋盤山石棚墓
商、周
平陽縣錢倉鎮垂楊村龍山頭石棚墓
蒼南縣錢庫鎮桐橋村桐橋石棚墓群
劉基廟、墓
文成縣南田鎮新宅村華蓋山南麓、西陵村墳前山
明、清
永昌堡
龍灣區永中鎮新城村
明代
南閣牌樓群
樂清市仙溪鎮南閣村
明、清
四連碓造紙作坊
甌海區澤雅鎮石橋村
明代
高氏家族墓地
樂清市北白象鎮高嶴村
明代
仕水矴步
泰順縣仕陽鎮溪東村
清代
利濟醫學堂舊址
瑞安市城關鎮公園路4號
1885~1902年
聖井山石殿
瑞安市大南鄉聖井山山巔
明至清
順溪古建築群
平陽縣順溪
清
赤溪五洞橋
蒼南縣赤溪鎮過溪村
宋
芙蓉村古建築群
永嘉縣岩頭
明至清
泰順廊橋
泰順縣
清代
曹灣山遺址
鹿城區上戌鄉渡頭村
新石器時代
國安寺塔
龍灣區瑤溪鎮皇嶴村五峰山下
宋
觀音寺石塔
瑞安市安陽街道辦事處周湖村萬松山南麓
宋
護法寺橋和塔
蒼南縣望里鎮護法寺村望洲山山坳
宋
樂清東塔
樂清市樂成鎮東側東塔山之顛
宋
八卦橋和河西橋
瑞安市陶山鎮陶峰村、花園村
宋
棲真寺五佛塔
平陽縣敖江鎮羅垟村羅垟山棲真寺前
宋
真如寺石塔
樂清市磐石鎮重石村真如寺前
宋
金昭牌坊和憲台牌坊
永嘉縣岩頭鎮上村、花坦鄉花三村
明
楠溪江宗祠建築群
永嘉縣碧連鎮、花坦鄉、潘坑鄉
明至清
五尺鄉、東皋鄉、渠口鄉、大若岩鎮
玉岩包氏宗祠
泰順縣泗溪鎮玉岩村
明至清
雪溪胡氏大院
泰順縣雪溪鄉橋西村石門樓
清
泰順土樓
羅陽鎮、三魁鎮、仕陽鎮
清至民國
萬排鄉、東溪鄉等鄉鎮
紅十三軍軍部舊址
永嘉縣五尺鄉五尺村
1930年
3.瑞安的民間小故事
地名故事 瑞安的地名,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瑞安地名有的與瑞安歷史人物有關,有的與瑞安歷史事件有關,有的地名含方位詞,有的含形容詞……五花八門,不一而足。如果按取名緣由加以分門別類的探究,從中不但可以得到一定的啟示,還會享受到一定的樂趣。
一、與瑞安歷史人物有關聯的部分地名: 1、陶山 《詞源》「陶」字條下有《陶山》與《陶弘景》兩目。「陶山:山名。
在浙江瑞安縣西。南朝齊、梁時,陶弘景曾居此,因名。
道書以此山為七十二福地之一。」「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南朝時丹陽秣陵(今南京)人,字通明。
初為齊諸王侍讀。後隱居於句容(今鎮江西南)句曲山(即今茅山),自號華陽隱居。
因佐蕭衍奪齊帝位,建梁王朝,時謂山中宰相。著《真靈位業圖》、《真誥》等道教經籍。
晚年受佛教五大戒,主張儒、佛、道三教合流。曾遍歷名山,尋訪葯草,著《本草經注》、《肘後百一方》等。
謚貞白先生。 從以上內容看,陶山因名人陶弘景曾居此,以他的姓名山,後又以山名地,有陶山區、陶山鎮等。
當地還留有部分紀念他的祠宇和民間傳說。陶山鎮大墳村有一自然村名「葯齊」,傳說陶弘景曾於此採集草葯,配備齊全,故名。
此外,陶山福泉山頂有片平地名「種玉畦」,傳說是陶弘景曾在此修煉,並種白谷,故名。吳鵬《種玉畦》詩雲「陶公仙去玉畦空,剩有白雲護壟東」。
2、紫霞山(即今市區西山,又名西峴山、秀硯山、鰲山) 梁朝道士馬湘曾居此煉丹,山上舊有煉丹台和觀潮、鰲山兩閣,山麓有二十八井。傳說因山上常有紫色雲霞覆蓋,故名。
今康樂街(瑞安劇院一帶),古名「紫霞坊」,也是因山名街坊。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十月,倭寇由閩北犯縣境,瑞安守備劉隆曾督兵西山,題名於原石刻「紫霞山」三字下,今題名已剝蝕。
3、周正議巷(即今所坦街其中一段街) 北宋周泳從祖居地湖嶺遷居瑞安縣城慕賢坊。周泳於皇佑五年(1053)進士、官正議大夫,故名。
其子周行己,元佑六年(1091)進士、官太學博士、溫州教授(府學官員)、齊州教授,為「溫州元豐九先生」、「瑞安元豐四先生」之一,晚年曾在溫州城內築浮沚書院、教授生徒,傳播中原文化,對南宋永嘉事功學派諸儒影響較大。周行已中進士時,京師貴族爭欲以女妻之,但他因母親有意,毅然辭婚回里娶姨母盲女為妻,受到時人贊譽。
慕賢坊的名字疑為明清時取,慕周行已之賢。 4、花園村(今屬陶山鎮) 清嘉慶《瑞安縣志》載,村多張姓,自唐開元以來,也有冠冕;自宋元豐至開禧,第科目者13人。
其中張聲道(1150—1220),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進士,曾官莆田知府,精醫學。為皇族一郡王的駙馬,奉詔建御鳳樓為郡王公主回瑞探親時居住。
樓邊並建花園、圍域垣,今殘存遺跡依稀可辨。後城垣內為居民聚落,以園名村。
5、探花樓(即今瑞安中學新校舍內) 清乾隆間瑞安桐田裡(今屬碧山鎮)學子孫希旦和另一位瑞安學子林露,少年時曾在縣城西門外陶尖讀書。後來,孫希旦於乾隆四十三年(1778)殿試第三名及第。
第三名進士又稱「探花」,所以當地群眾稱其讀書樓為「探花樓」。林露於乾隆二十七年(1762)中進士,是希旦的妹夫。
探花樓在瑞安北郊以愚溪為中心的風景區一帶,歷來為瑞城文人學士春秋郊遊的雅集處。瑞安中學建新校舍時,遺址還在校園內,便按原貌重建,以激勵學子上進。
6、大隱廬、師姑娘巷(分別為今市區虹橋路南段和城心巷) 大隱廬原為明末清初瑞安人林增志(1593—1667)的住宅。林增志於明崇禎元年(1628)進士。
崇禎死後,清兵入關,林增志到南京與史可法佐南明福王共圖抗清。後又隨南明唐王移宋延平任文淵閣大學士、禮部尚書等。
唐王死後,林增志歸里,被入瑞的清兵所執,不屈下獄,受酷刑,得邑人王履昌疏通獄卒逃遁。清順治間朝廷徵召他為官,以僧服 *** ,得放還,歸隱故里9年,其間輾轉密印、雪竇諸寺。
後來,民間嘉其節操,名其故居為「大隱廬」,以廬名街。林增志下獄後,傳說其婢惠蓮仍留主家每日為其送飯、送葯不輟。
後亦出家為尼,民間以其庵名巷,稱「師姑娘巷」,庵邊有井俗名「師姑娘井」,遺址尚存。 7、鹿木鄉 明朝崇禎死後,南京國子監貢生、「復社」骨幹鄒元椒(1615—1696),江西吉水人,後遷居南京。
先隱居金華山洞中,為躲避清廷徵召又於順治九年(1652)輾轉來到瑞安五雲山麓胡嶴(疑為今鹿木鄉河嶴村,《瑞安地名志》作嶴底村,待考)耕隱,創草堂名「鹿木居」,取「與麂鹿為伴,與樹木為伍」之意。清廷多次徵召不赴,曾徒步赴北京祭拜明帝陵墓。
後民間以其居草堂名村,又以名鄉。 8、君子石、玉海樓、花信樓 這3個地名中雖沒有直接包含瑞安歷史人物的名字,但與人物關聯甚為密切。
君子石在市區與塘下鎮之間的員當 山上。北宋「溫州皇佑三先生」之一的林石(當時著名的《春秋》研究者)在塘嶴(在今塘下鎮小南山西面塘嶴底)辦塘嶴書塾,教徒學習《春秋》,並奉養老母。
常率生徒來到 員當山巔一群巨石中賞景講學。這群巨石中有一巨石直立,旁邊數巨石環拱。
後人為紀念這位道德高尚、學問淵博的學者,取名「君。
4.楓林鎮的歷史文化
楓林原名豐里。
明朝時,因村南前山遍布楓香樹而易名為楓林。楓林建村久遠,聚居人口眾多,文人輩出,文化底蘊深厚,素稱東甌名鎮。
據歷史記載,乾隆年間楓林已稱鎮,清與民國,楓林鎮名一直沿用。楓林古鎮,坐東朝西,前人描述這里的地理形勢,有「前岩紗帽,後峰筆架,獅水瀠洄,象山聳立,左蟾躍,右鷹翔,龍盤虎踞,景無所匹。」
之說。楓林是楠溪歷史上的經濟、政治、教育文化中心,素有「楠溪第一村」和「小溫州」之稱。
楓林古鎮的歷史悠久,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居住。東晉時期,就有中原士族遷入開發楓林這片土地。
初唐時期,楓林村落已經初具規模,村西就是楠溪江中游重要的水運碼頭昭浦,航運的發達促成浦亭街的繁榮,進而吸引許多名門望族來此居住,共同開發這片肥沃的土地。根據有關史料表明,宋朝以前遷居楓林的姓氏就有30餘姓,永嘉學派學者中,就有丁昌期、劉安節、劉安上、徐自明等人的家族聚居於此,各姓進士共有20餘名。
南宋孝宗癸未元年(1163)狀元、禮部尚書木待問故居舊址位於楓林古鎮東南角,佔地7600平方米,其後裔至今還有木賢好一戶人家居住楓林。永嘉學派集大成者葉適,他少年時期就曾經在楓林檔溪村的溫州學正劉進之創辦於家鄉的法慧書院里讀書。
葉適晚年為劉先生的兒子劉子怡這位少年同窗寫墓誌銘時提到,他師從劉進之求學之時,楠溪楓林一帶的文風鼎盛,足以與溫州城並駕齊驅了。此時的楓林已經有「楓葉地,稱樂土」的美譽。
徐姓是楓林古鎮後來居上的楠溪名門望族。公元1106年春天,楓林柯家牡丹盛開,邀請四方文人墨客舉行牡丹詩會,飲酒賦詩長達一個多月,徐姓始祖徐公儀乘著酒興題《牡丹詩》說:「魏紫姚黃未足誇,元龍百尺有王花。
一枝丹萼開連理,兩朵紅雲捧日華。」受到柯家主人賞識,就招贅為女婿,耕讀傳家,成為書香門第。
900年來,楓林文人學士輩出,遺存文物古跡眾多。楓林因山水環繞,地勢險要,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是近代史上的浙南軍政重鎮。
明洪武二年(1369),設楓林鎮以防倭寇入侵。清雍正十三年(1735)設立永嘉縣丞署,管轄永嘉縣甌江北岸的十都二社,與甌江南岸的縣城鹿城相呼應。
1930年5月,浙南紅軍游擊隊在楓林惠日寺整編為紅十三軍,已經記載於《中國紅軍發展史》、《 *** 浙江黨史》和《 *** 溫州黨史》等史冊。抗日期間,駐有浙江省第八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浙江高等法院第一分院、《浙甌日報》江北分社、 *** 浙江永嘉縣黨部、縣 *** ,並駐陸軍21師和暫編33師師部,兵員最多時達8000人。
1945年10月,駐浙江省第二保安隊司令部。1946年,駐 *** 括蒼(浙南溫、台、處七縣)綏靖處。
1949年4月1日,楓林提前解放。1949年9月,為永嘉縣人民 *** 駐地。
明清時期,徐氏宗族有各類生員400餘名,舉人11人,武舉人3人,進士1人。科舉廢除後,欽賜師范科舉人2人,辛亥科孝廉方正1人。
科舉人士,或埋頭治學,或由儒生進而行醫,或棄儒從商,或積極參政,使楓林成為一個具有較高文化水平的生員社會,在培養人才、建設經濟、自治地方、興辦公益事業諸多方面做出突出的貢獻,受到朝廷的表彰和鄉間群眾的愛戴。晚清民國時期,楠溪高等小學、永嘉縣私立濟時中學和永嘉縣立簡易師范學校先後在這里創辦。
楓林鎮位居永嘉縣中部,楠溪江東岸,鎮東境為山區,西境為一溪谷高地,孤山溪自東流西注入楠溪江。諸永高速穿鎮而過並在此設出口。
轄區東與樂清市交界,南與沙頭鎮接壤,西臨岩頭鎮,北靠鶴盛鎮。據舊永嘉縣志載:楓林舊名豐里,明朝時,因村南前山遍布楓香樹而易名為楓林。
全鎮面積為73.60平方公里,鎮 *** 駐楓林。楓林鎮現境內明清時分屬清通鄉四十二都、仙居鄉四十七都,民國時期屬第八區楓林鎮、溪岸鄉(1949年改稱包檔鄉)、孤山鄉,解放後建政為楓林鎮、龔垟鄉、孤山鄉、湯嶴鄉;1956年2月婁山村劃給孤山鄉,湯嶴鄉撤銷,其轄區分別並入孤山鄉、楓林鎮,西岸鄉與龔垟鄉合並為溪垟鄉;1958年設立岩頭人民公社楓林、溪垟、孤山管理區;1961年調整為楓林公社、溪垟公社、孤山公社;1984年改設楓林鄉、溪垟鄉、孤山鄉;1985年復設楓楓林鎮;1992年孤山鄉、溪垟鄉撤銷,孤山鄉與溪垟鄉楠溪江東岸所屬行政村並入楓林鎮。
楓林鎮轄1個居民區即聖旨門:45個行政村:楓一、楓二、楓三、楓四、楓五、東升、西(土幽)、新坊、垟、鑊爐、鏡架山、徐家塆、兆潭、獅溪、大門台、後山、湖西、孤山、陳垟、新強、婁山、里龍、老庵、新竹、福田、高塘、金南、大木 垟、湯嶴、田寮、烏弄、垟山、下港、陳田、垟山頭、田東、龔埠、內檔、外檔、外垟、包嶴、金山、鳳嶴、朱山頭、金山頭。楓林鎮是省級歷史文化名鎮。
1985年,被命名為永嘉縣「武術之鄉」和「象棋之鄉」。2000年3月,被浙江省人民 *** 命名為第二批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留有大批名人遺跡與古建築,有聖旨門、御史祠、徐定超故居與墓、建於民國初年的天主教堂、木待問墓、七宅房、醉經堂等。
楓林山清水秀,自然景觀也很是奇特,其中以孤山北坑景區為著名,其以瀑、潭為特色,景色迷人。
5.溫州瑞安市的歷史是怎麼樣的
瑞安為東甌古邑。最早於新石器晚期,飛雲江下游兩岸已有先民繁衍生息,建立聚落。夏、商、西周、春秋為揚州之域甌地。其後受時局變化,朝代更迭,行政所屬動盪變化,直到三國吳赤烏二年(公元239年),始建縣治,迄今為止已有1750多年的悠久歷史。
三國吳赤烏二年(239),析永寧縣大羅山(泉山)南境置羅陽縣,屬會稽郡,設縣治於北湖魯嶴(西嶴、河埭橋一帶),為瑞安建縣之始。
太平二年(257),羅陽縣屬臨海郡。
寶鼎三年(268),改羅陽縣為安陽縣。
西晉太康元年(280),改安陽縣為安固縣。
太康四年(283),析安固縣境南橫嶼船屯及其南境為始陽縣(今為平陽、蒼南縣及泰順縣一部)。
東晉太寧元年(323),安固縣治遷邵公嶼。
隋開皇九年(589),省橫陽入安固縣,縣屬之。
開皇十二年(592),省安固縣入永嘉縣。
武德五年(622),以永嘉縣置東嘉州,析永嘉縣置安固、橫陽等4縣。
貞觀元年(627),省橫陽入安固。
大足元年(701),復析安固縣置橫陽縣。
唐天復二年(902,一作天復三年),安固縣改瑞安縣。
南宋咸淳元年(1265),改溫州為瑞安府,統瑞安縣。
元至元十三年(1276),兩浙東路改江淮行省,瑞安府改為溫州路,縣屬之。
元貞元年(1295),以瑞安縣超五萬戶升州。
明洪武二年,降瑞安州為縣。
景泰三年(1452),置泰順縣,割瑞安義翔鄉5都12里屬之。
中華民國35年置文成縣,析瑞安西部大峃、龍鳳、金樟、峃口等10鄉屬之。
1949年5月10日,瑞安解放;5月14日,成立瑞安縣人民 *** 籌備委員會;9月5日,瑞安縣人民 *** 正式成立。
1955年10月,改瑞安縣人民 *** 為瑞安縣人民委員會。
1955~1957年,北麂、北龍二鄉曾—度劃屬洞頭縣。
1958年10月14日,文成縣並入瑞安縣。
1961年8月10日(上級發文時間),文成縣從瑞安縣內析出。
1958年縣人民委員會(縣人民 *** )遷到倉前街134號。
1969年1月,改瑞安縣人民委員會為瑞安縣革命委員會。
1980年6月,撤瑞安縣革委員會復置瑞安縣人民 *** 。
1987年4月15日(國務院文件4月15日下達,7月1日召開撤縣設市慶祝會,全市即日啟用新印鑒)撤縣設市(縣級),置瑞安市人民 *** ,管轄范圍不變。
1949—1996年,瑞安市(縣)先後隸屬溫州軍事管制委員會、浙江省第五專區、浙江省溫州專區、浙江省溫州地區革命委員會、浙江省溫州地區、浙江省溫州市人民 *** 。
1999年1月,市人民 *** 從倉前街搬遷到安陽新區新市政大院辦公。
2001年仙岩鎮、麗嶴鎮劃屬溫州市甌海區,塘下鎮的梅頭辦事處劃屬溫州市龍灣區。
❷ 湖州五峰山楓林山居在哪裡
五峰山楓林山居位於: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306省道附近。五峰山楓林山居目前單價19000元/_,物業類型是住宅,其他,房屋產權70,裝修情況為精裝修,規劃面積83101_,建築面積400000_。
點擊查看:五峰山楓林山居樓盤測評資料。
❸ 湖州五峰山楓林山居房價多少錢一平
五峰山楓林山居目前房價為:19000元/_。五峰山楓林山居位於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306省道附近,物業類型是住宅,其他,房屋產權70,裝修情況為精裝修,規劃面積1465200_,建築面積865800_。想要了解更多信息,可撥打吉屋售樓咨詢電話:4007501616轉23252,進行預約看房,享受一對一的詳細講解及報價服務。
點擊查看:五峰山楓林山居更多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