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誰能詳細說一下全基因組Bisulfite Sequencing的流程
亞硫酸氫鈉測序法(bisulfite genomic sequencing)
直接測序法是建立在MSP基礎上進一步深入研究CpG島各個位點甲基化情況的方法。重亞硫酸鹽使DNA中未發生甲基化的胞嘧啶脫氨基轉變成尿嘧啶,而甲基化的胞嘧啶保持不變,行PCR擴增(引物設計時盡量避免有CpG,以免受甲基化因素的影響)所需片段,則尿嘧啶全部轉化成胸腺嘧啶。最後,對PCR產物進行測序,並且與未經處理的序列比較,判斷是否CpG位點發生甲基化。此方法一種可靠性及精確度很高的方法,能明確目的片段中每一個CpG位點的甲基化狀態。在尋找有意義的關鍵性CpG位點上,有其他方法無法比擬的優點。測序法以CpG島兩側不含CpG點的一段序列為引物配對區,所以能夠同時擴增出甲基化和非甲基化靶序列。它的不足是耗費時間和耗資過多,至少要測序10個以上的克隆才能獲得可靠數據,需要大量的克隆及質粒提取測序,過程較為繁瑣、昂貴。
第一部分 基因組DNA的提取。
這一步沒有懸念,完全可以購買供細胞或組織使用的DNA提取試劑盒,如果實驗室條件成熟,自己配試劑提取完全可以。DNA比較穩定,只要在操作中不要使用暴力,提出的基因組DNA應該是完整的。
此步重點在於DNA的純度,即減少或避免RNA、蛋白的污染很重要。因此在提取過程中需使用蛋白酶K及RNA酶以去除兩者。
使用兩者的細節:
1:蛋白酶K可以使用滅菌雙蒸水配製成20mg/ml;
2:RNA酶必須要配製成不含DNA酶的RNA酶,即在購買市售RNA酶後進行再處理,配製成10mg/ml。否則可能的後果是不僅沒有RNA,連DNA也被消化了。兩者均於-20度保存。
驗證提取DNA的純度的方法有二:
1:紫外分光光度計計算OD比值;
2:1%-1.5%的瓊脂糖凝膠電泳。
我傾向於第二種方法,這種方法完全可以明確所提基因組DNA的純度,並根據Marker的上樣量估計其濃度,以用於下一步的修飾。
第二部分 亞硫酸氫鈉修飾基因組DNA
如不特別指出,所用雙蒸水(DDW)均經高壓蒸汽滅菌。
1:將約2ugDNA於1.5mlEP管中使用DDW稀釋至50ul;
2:加5.5ul新鮮配製的3M NaOH;
3: 42℃水浴30min;
水浴期間配製:
4:10mM對苯二酚(氫醌),加30ul至上述水浴後混合液中;(溶液變成淡黃色)
5: 3.6M亞硫酸氫鈉(Sigma,S9000),配製方法:1.88g亞硫酸氫鈉使用DDW稀釋,並以3M NaOH滴定溶液至PH 5.0,最終體積為5ml。這么大濃度的亞硫酸氫鈉很難溶,但加入NaOH後會慢慢溶解,需要有耐心。PH一定要准確為5.0。加520ul至上述水浴後溶液中。
6:EP管外裹以鋁箔紙,避光,輕柔顛倒混勻溶液。
7:加200 ul 石蠟油,防止水分蒸發,限制氧化。
8:50℃避光水浴16h。
一般此步在4pm開始做,熟練的話不到5pm即可完成,水浴16h正好至次日8am以後收,時間上很合適。
這一步細節:
1:基因組DNA的量不需十分精確,寧多勿少,因為在以後純化回收步驟中會有丟失,且此方法修飾最多可至4ug。
2:所有試劑均須新鮮配製,所以配液的技術要過關,既要快,又要精確。
3:亞硫酸氫鈉溶液呈強酸性,一定用鹼將PH調制5.0,否則PH不合適會影響後續純化吸收。
4:水浴最好達16小時,雖可以短至8小時,但後者修飾會有不完全。
第三部分 修飾後DNA純化回收
EP管如無特別說明均為高壓蒸汽滅菌的。
1. 將移液器槍頭伸入石蠟油層下,先輕輕加壓使其中一小段石蠟油排出,然後吸取混合液至一潔凈1.5mlEP管中。
2:以下使用Promega Wizard Cleanup DNA純化回收系統(Promega,A7280)
1)70℃水浴預熱DDW;配製80%異丙醇;
2)加1ml Promega』s Wizard DNA Clean-up resin,輕柔顛倒混勻,使DNA充分與樹脂結合;
3)由於該試劑盒中僅配備針筒沒有針栓,如果有真空負壓吸引器,使用起來很方便;如果沒有,需要自備3ml-5ml注射器。將注射器針筒與試劑盒提供的回收小柱緊密連接後,將上述混合物用移液器移至針筒內,用2ml以上的EP管放置小柱下接收廢液。加針栓,輕輕加壓,將液體擠出,此時可見小柱內有白色的樹脂沉積。
4)將注射器與小柱分離後拔出針栓,再將針筒與小柱連接,向針筒內加入2ml 80%的異丙醇,插入針栓,輕輕加壓,將異丙醇擠出。此為洗滌步驟。
5)將注射器與小柱分離,將小柱置於潔凈1.5ml潔凈EP管上,離心12000rpm,2min,以甩去殘余異丙醇成分,使樹脂乾燥。此時,修飾後DNA處於與樹脂結合狀態。
6)將小柱取下置於另一潔凈1.5mlEP管上,移液器加50ul預熱好的DDW,室溫放置5min。
7)離心12000rpm,20s,此為洗脫步驟,此時EP管內液體即為洗脫的修飾後DNA溶液,終體積為50ul。
3:加5.5ul 新鮮配製的3M NaOH,室溫放置15min。
4:加33ul 10M乙酸銨,以中和NaOH,使溶液PH於7.0左右。
5:加4ul 10mg/ml糖原,此作為沉澱指示劑,因為其與乙醇混合後可產生沉澱,便於以後離心後辨別回收物的位置,以防在吸取殘余乙醇時將回收物吸走。其實,加入這些糖原究竟能起多大作用,不好說。不過有國產糖原賣,包裝不大,也很便宜,買來一用,算嚴格遵守文獻的步驟吧。
6:加270ul 冰無水乙醇,置於-20度,過夜沉澱。有人為沉澱最短可至2小時,但我認為時間長些可能會更好。並且做到此步驟時,一般會到中午,如果樣本多的話要到下午,不妨放置過夜,日程可以輕鬆些,順便做些其他試驗。如果想當天做完,沒有問題,但我認為最好多沉澱些時候,至少6小時吧(這是經驗,我做過最少6小時,也是可以的,再短就不敢發表意見了)
7:4度,12000rpm離心,30min,倒去上清液,收集沉澱。不必吸凈。
8:加500ul 70%乙醇,不要將沉澱吹打起來,只要把乙醇加上即可。輕柔傾斜EP管,旋轉一圈,再次離心,4度12000rpm,5min。離心後倒掉上清,再加同量乙醇,同樣再做一遍。此為洗滌步驟,共2次。
9:倒掉上清,並常溫簡短離心後,將附壁乙醇離至EP管底,移液器小心將殘余液體吸凈,室溫乾燥5min,或沉澱由不透明變為半透明或透明時,加入20ul- 30ulDDW,溶解沉澱。至此,已完成了修飾後DNA的純化回收,所得為修飾後DNA溶液,可用於此後的進一步實驗。
10:-20℃保存DNA溶液。
此步細節:
1:在使用注射器時,一定要用力均勻且輕,如使用暴力,會將小柱內的薄膜擠破,失去作用。
2:乙酸銨、糖原不需新鮮配製,糖原配好後放在-20度保存,乙酸銨室溫即可,因為這樣濃度的乙酸銨非常難溶,一旦放在4度,取出用時也會有很多溶質析出。
3:異丙醇、70%乙醇都不需要新鮮配製,但如果用量大,現場配也很方便。
此步關鍵是在樹脂與DNA的結合上,這就再次強調第二部分調亞硫酸鈉PH值得重要性。因為樹脂與DNA結合需要有一個適當的PH,如前一步沒做好,此步樹脂不能與DNA很好結合,將會帶來災難性後果,即DNA隨著液體被擠出了,洗脫時實際已沒有任何DNA了。
第四部分 修飾後DNA用於PCR
這一步也沒有懸念。我主要談一下這裡面的幾個比較棘手的問題:
1:引物問題:我感覺自己設計引物有相當的難度,我曾設計過幾對引物,並且試驗了一下,但以失敗告終。如果時間充裕、作的又是比較新的基因文獻不多,自己設計引物沒有問題。如果不是這樣,還是參考文獻更好些。首先查閱SCI分值高的文獻,然後是著名實驗室的文獻,如果國內有做的,更好了,可以直接聯系咨詢。查到序列後,一定要和Genbank中的序列進行比對,防止有印刷錯誤造成的個別鹼基的差別。然後再到google上搜一下,看用的人多否,體系條件是否一樣。用的人多、體系條件一樣,表明可重復性比較強。我也是按此行事,算比較順利。
2:Taq酶問題:有文獻用高保真的金牌 Taq(Platinum),但我感覺只要體系正確、變性退火等條件合適,一般的熱啟動酶是可以的。我開始使用的是Takara的LA Taq,很好用,配有10x含mg++的LA緩沖液。有時候用沒了,暫時以Takara 的普通Taq酶也可以。如何選擇,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初作者還是用好一點的酶。
3:PCR的條件:變性一般都選擇95度,3min。其餘我感覺還是根據文獻,退火可以根據你的引物的退火溫度在小范圍內嘗試。一般和文獻報道差別不大。只是擴增片斷特異性的問題。建議根據文獻。
4:做PCR的EP管最好選擇進口的,壁薄且厚度均勻,這可以保證溫度的迅速變化可以及時傳遞給管內的反應液,使體系真正在所設定的溫度下運行。
5:PCR儀:如果在某一個儀器上作出來了,最好一直用此儀器繼續。不同的儀器「脾氣」也不一樣,但EP管必要和儀器內的插孔緊密結合方好,留有空隙,我認為會影響溫度的傳遞。
這一部分有些啰嗦,只是個人一些不成熟經驗。有疑問處,請大家指出,交流。今天先到這里,現寫一些內容,比較費勁,總是不能一揮而就。望見諒。歇息一會准備寫最後藍白斑篩選克隆這一部分。
第五部分 PCR產物的凝膠回收
這一步比較簡單,可以購買一個凝膠PCR產物回收試劑盒,國產的就很好、價格也合理,比如TIANGEN的產品(用過)。把切下來的膠按說明書操作即可。
幾個細節:
1:PCR產物進行瓊脂糖凝膠電泳,要使用新配的電泳液。凝膠濃度1%-2%均可。
2:凝膠DNA回收時在300nm紫外燈下觀察條帶位置,切取目的片斷所在位置的凝膠,盡量小,保證特異性。
3:紫外照射時間不能過長,否則對DNA有損傷。
4:回收後的DNA如不馬上用就儲存於-20度,在數月內是很穩定的。
第六部分 PCR產物與T載體的連接和轉化、藍白斑篩選
1:連接T載體(本實驗使用的是Promega的試劑盒)
15ul體系
T-easy 1ul
Ligase 1ul
2xbuffer 7.5ul
DNA 5.5ul
4度,過夜。
2:連接產物的轉化
1)-70度冰箱內取出感受態細菌,融化後置於冰上;
2)連接產物15ul 全部加入,至於冰上30分鍾;
3)42度, 90秒鍾;
4)冰上2分鍾;
5)800ul LB培養基;
6)280rpm,37度,搖床45分鍾(將管放水平了搖,保證菌液搖勻);
7)8000rpm,1分鍾;在超凈台內去上清,留100-150ul;
8)塗板:37度孵箱過夜;(板為含有氨苄青黴素的固體LB培養基)
先塗:X-gar 35ul
IPTG 25ul
後塗:混懸液
過夜後可見板上長出很多藍色或白色斑點,取白色斑點,尤其是藍色斑點周圍的白色斑點,此處自聯率較低。
3:取白斑,劃種於新板上
新板:先塗:X-gar 35ul
IPTG 25ul
然後於板底劃出分區,進行標記。根據需要,一般一板作50個克隆沒有問題。
針頭挑白斑劃2道於板上相應區域內。
37度,孵箱過夜。
4:聯系測序公司送測序。一般一個克隆在35-45元。
這一部分的細節:
1:塗板要均勻,保證Xgar和IPTG均勻分布在板面上;
2:不要讓藍白斑長得太滿,否則選取克隆時容易一下挑2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