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價格行情 » 三星品斛酒什麼價格
擴展閱讀
石油井房是什麼 2024-11-01 01:24:14
想要做美甲有什麼工具 2024-11-01 00:56:13

三星品斛酒什麼價格

發布時間: 2024-10-31 23:17:41

⑴ 全興大麴酒的發展歷史

成都古為蜀國、蜀州,釀酒歷史悠久。據漢代古辭《蠶叢國詩》曰:「川產惟平,其稼多黍,旨酒嘉穀,可以養父。野惟阜丘,彼稷多有,嘉穀旨酒,可以養母。」這首古詩生動地描繪出在西周末年至春秋之間,成都平原的先民辛勤勞作、黍稷豐收、釀酒敬老的美德。先秦時釀有「清酒」。漢代酒業較興盛,如成都城郊出土漢代畫像磚中,有《釀酒圖》、《宴飲圖》、《酤酒圖》、《酒肆圖》等,充分說明民間釀酒、飲酒的風習。三國時,章武年間劉備在成都「禁酒,釀者有刑」。唐代釀有「生春酒」列為貢品。當時成都酒品頗受文人名士所青睞,杜甫曰:「蜀酒濃無敵」,又雲「魚知丙穴由來美,酒憶郫筒不用酤」,張籍曰:「萬里橋邊多酒家,遊人愛向誰家宿」、李商隱曰:「美酒成都堪送老,當壚乃是卓文君」,又說「歌從雍門學,酒是蜀城燒」。雍陶曰:「自到成都燒酒熟,不思身更入長安」。薛濤有「濃酒屬閑人」的詩句。宋代釀有酒品較多,張能臣在《酒名記》中有「三川成都府忠臣堂、又玉髓、又錦江春、又浣花堂」等名酒。熙寧年間酒課高達「四十萬貫以上」,為全國第二大產酒地區。元代釀有「刺麻酒」。明代釀有「白酒」、「萬里春」酒。彭作賓詩曰「萬里橋西呼白酒」。又《酒譜》載:「范至能酒於成都,用八桂法,名萬里春」。明末清初,陝西王姓客商開店自釀自賣酒品。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王姓三代孫在東門外水井街建「福升全酒坊」,引「薛濤井」水釀制「薛濤酒」,頗著稱於世,李汝珍《鏡花緣》中將「成都薛濤酒」列入全國50餘種名酒之中。馮家吉詩曰:「枇杷深處舊藏春,井水留春不染塵。到底美人顏色好,造成佳釀最熏人。」釀酒作坊曾達30餘家。道光四年(1824)在城內水花街開辟分號,名為「全興成」,所釀之酒名為「全興大麴」。1951年改建為成都酒廠,承襲傳統工藝,繼續生產全興大麴,1989年易為現廠名。
四川釀酒歷史
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國就釀制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糧食酒。到了商代中期,中國人將曲、櫱分離,單獨制曲釀酒,實現了釀酒工藝上的重大突破。在商周出土的各類文物中,酒器就佔了40%的比重。由此可見,這時的酒對古代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產生了重要影響。
「三星堆」見證川酒始於漢代四川釀酒歷史起源於何時,歷來眾說紛紜。但隨著20世紀大量文物出土,遂日漸清晰。1959年和1980年,彭縣竹瓦街兩次發現戰國青銅器,出土有尊、觶等酒器10多件,鑄造水平與河南殷墟相當。1976年,綿竹出土了戰國中期的銅?、提梁壺等11件,證明在中國名酒劍南春的發源地,至少在2400年前已開始釀酒。
1985年,在綿竹劍南春所在地,考古工作者在發現地下窖池的同時,還發現了一塊「永明五年」的南齊紀年磚。根據出土層的疊壓關系和出土器物的時代特徵,認為綿竹的地下窖池建造年代,應不晚於南北朝南齊永明五年,即公元487年。
幾乎與此同時,距綿竹僅30公里的廣漢「三星堆」更有驚人發現,3000年前至3500年前的大量陶酒器橫空出世,從釀造、貯藏到飲用的酒器亦應有盡有。
三星堆遺址的發掘,從此打破了中華民族起源於黃河流域的傳統學術觀點,形成了古蜀地區也是中華民族文明發源地之一的新觀念。就酒文化而言,在當時的川西地區就有了相當高的釀酒水平,應該說,川西的飲酒之風與中原同樣盛行。
廣漢、綿竹、彭縣三地彼此相距不過30餘公里,即使在交通、通訊很不發達的古代,經濟文化的交往也應該非常緊密而頻繁,其釀酒歷史無疑也應趨於同步發展。20世紀七八十年代,考古工作者還在瀘州、宜賓等地的出土文物中,發現了不少漢代酒器。
由此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四川呈v形狀的名酒分布區域,大約在漢代及漢代以前就基本形成了。「劍南燒春」:中國最古老的蒸餾酒南齊地下窖池及紀年磚的出土,揭開了綿竹釀酒歷史的新篇章。由南北朝到盛唐,綿竹釀酒技術經過130年的飛躍發展,配製出了美譽華夏的「劍南燒春」。
唐代名酒品牌以四川居多,其中「劍南燒春」最為有名。在大歷14年前,劍南道每年都要向唐宮進貢10斛劍南燒春酒。
更重要的是,唐代出現了中國釀酒史上最早的蒸餾酒(俗稱白酒或燒酒)。持此觀點的學者認為:在近年出土的隋唐酒具中,出現了容量為15~20毫升的小酒杯,說明沒有高濃度的烈性白酒,便不可能製作出如此之小的酒具。
大量佐證表明,在盛唐時期,我國已出現了醇香清冽的蒸餾酒,而這個釀酒史上的重大革命卻是在四川進行的。在唐代,四川最負盛名的酒是劍南春(劍南燒春),據此可以推論,劍南春極可能就是中國最古老的蒸餾酒。
「天益老號」風風雨雨得味成龍宋代,酒實行了專賣。但隨著民族危機的加劇,中央財政瀕臨崩潰,為增加財源,時任川陝宣撫使的綿竹人張浚,倡行了隔槽酒法,允許民間納錢釀酒,進而導致四川酒業的興盛遠超唐代。
元代幾十年曾普遍實行酒禁,但四川是個例外。明代四川釀酒業發展到新階段,瀘州老窖在萬曆年間奠基,宜賓也出現了「溫德興」、「德盛福」等一批釀酒作坊。
明末清初,四川釀酒業蓬勃發展。到了清末,川酒更是有了空前的跨越,不僅產量增加,還基本上形成了各自的獨特風格,並逐步趨於穩定。
康熙年間,著名釀酒師朱煜在綿竹城西開創了「天益老號」,利用綿竹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本地獨有的釀造方法,釀制出了新一代的綿竹大麴,很快便風靡全川乃至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