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塊大洋現在值多少人民幣
按照房價的價格比照,1塊大洋價值在9萬人民幣。
民國時期,銀元一直是市場上流通的硬通貨,雖然1936年國民黨進行了法幣改革,但由於抗日戰爭的全面爆發,國民黨大量印刷法幣,引起法幣嚴重貶值,從而引發惡性的通貨膨脹,所以直至新中國成立時,銀元一直是市場的主要流通貨幣。
民國是一個十分動盪不安的年代,所以很多時候在不同的年代不同地方物價都是不一樣的,但是都有一個大致的「平衡」。在電視劇中我們經常可以聽到這樣的叫賣,「賣包子咯,兩文錢一個」,而今天我們買包子已經是一塊錢一個了,所以作為參考的依據,彼時的兩文錢應該和今天的一塊錢的概念差不多了。
1919年魯迅和弟弟周作人一起合夥買了西直門八道灣胡同的一座四合院,花了3500塊大洋;1924年在阜成門的胡同中買下了另一座四合院,才花了800塊大洋;西直門的先不算了,單算阜成門的那套小一點的,現在房天下類似房源的7月份報價是7200萬人民幣不含稅費。
30年代在北平,一塊銀圓(大洋)可以請一頓「涮羊肉」;在上海,一塊銀圓(洋鈿)可以請兩客西菜套餐。要逛公園,一塊銀圓可以買20張門票;要看演出(戲劇或電影)一塊銀圓可以買10張入場券。至於精神食糧,一份報紙零售3分,一塊銀圓可以訂閱整月的報紙;一部《吶喊》售價7角,一塊銀圓可以買一本比較厚的書,或者兩本比較薄的書。
拓展資料
大洋即銀元(又名銀圓),指代舊時使用的銀質硬幣。大洋為圓形,價值相當於七錢二分白銀。主要有袁大頭等。大洋錢的簡稱,跟「小洋」相對。
宣統元年,清政府設立鑄幣局,統一發行銀幣。中國銀圓因為上有蟠龍像,因此被稱為「龍洋」。各式銀圓被稱為「大洋」。 民國成立後,於1914年推出《國幣條例》,確立銀本位貨幣制度,定國幣「壹圓」重七錢二分,含純銀八成九,即六錢四分八厘,(23.9024808克),約等同於銀圓壹枚,又定十分之一元為一角,十分之一角為一分。國幣的壹圓被鑄成八成九銀、一成一銅的硬幣,上有袁世凱頭像,俗稱「袁大頭」;並推出以銀鑄造的輔幣。
袁大頭出現後,逐漸取代「龍洋」、「鷹洋」等舊有銀圓,在全中國流通。1928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後,亦曾頒布《國幣條例》,繼續使用銀本位發行貨幣。國府壹圓含純銀為23.493448克,鑄造成的銀圓比「袁大頭」略小。因為上有孫中山頭像,被稱為「孫小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