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問:現在上海金山區環境怎麼樣化工污染嚴重嗎
氣質量有所提升
環境,是金山區繞不開的話題。去年熱線中,胡衛國聚焦河道黑臭問題,表示金山將採取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辦法,一方面給河道「洗臉」,一方面通過工程措施、加大執法力度等舉措,加大水環境治理。
租房來亞運村;亞運村小營,無中介費房租月付!
廣告
圖片
對於環境治理,胡衛國在訪談之初就表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特別是對於金山地區環境綜合整治提出的可感受、可評估、可考核的總體要求,把金山打造成上海市環保最先進、治污最嚴厲的地區。」
空氣污染和異味問題,在漫長的夏夜,確實令不少老百姓困擾,也引發了較多關注。胡衛國透露,去年金山制定了區域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行動計劃,今年已進入第二年。截至目前,金山確定的511項整治項目,已經完成303項,完成率達60%。關停企業72家,完成廢氣生化治理49項,完成不規范畜禽養殖整治147項,建設防護林帶3472畝,拆除違法建築166.5萬平方米。「通過一年的努力,空氣質量有了一定的提升。」胡衛國表示。
實時監測企業排放
記者了解到,對於化工區的企業,金山區也在嘗試用全新的技術手段,加強監管。胡衛國表示,金山區的化工企業相對集中,排放中確實存在不少問題,「對於異味擾民,要找到源頭、嚴格執法。」
他透露,金山區計劃用2年時間,完成揮發性有機物在線監測平台(VOCs信息平台)建設,「簡單地說,就是實時掌握揮發性有機物(VOCs)的排放情況。」
據悉,這個信息平台,可以實時看到企業的排放,一旦超標,就亮燈警報。同時配套有完備的聯動機制,超標後執法人員就會上門。此外,所有歷史數據都有記錄,並可逐日比對,實現了VOCs排放企業「一企一檔」的信息化管理要求。
據悉,目前金山已有4家企業廠界的16個點位,安裝了監測設備,另2家企業廠界的14個點位,已完成了基礎安裝工作。今年年底,計劃對近30家揮發性有機物的「排放大戶」企業,實施覆蓋。如試四化學、赫騰化工等企業,也將納入監測系統中,不達標就停產整頓,直到合格。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降塵下降6.8%,PM10平均濃度下降11.1%,PM2.5平均濃度下降9.7%,優良天數140天,優良率76.9%。異味擾民問題已有較大改善。
違法建築加強整治
訪談中,有金山區市民反映破牆開店的問題。對於這一城市管理中的頑症,胡衛國認為:「破牆開店從原來的一家,發展到現在的18家,肯定是不符合規定的。」他坦言,破牆開店使部分老百姓的需求得到滿足,但不能因此影響其他老百姓的生活。這是政府部門決策中,必須要堅持的原則。
胡衛國表示,除了對化工企業從嚴執法外,今年金山區對於違法建築也加大了整治力度。在區域環境綜合整治中,金山提出了「1+1+X」的任務體系。一方面,面上進一步擴大。另一方面,量上進一步增加。第一個1,是指市級整治區域(金山地區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行動計劃中,今年涉及280項任務,以及全市十七個重點區域之一的衛通區域),第二個1,是區委、區政府確定的重點整治區域,各街鎮都至少有一個點,而且是先難後易,共20個點,X是全區各村居至少確定2個重點區域,共301個點。所以,全區一共確定321個整治區域。涉及拆違總量在200萬平方米,是市裡下達給金山任務量的兩倍。
② 女留學生騙光父親320萬後消失:被富養毀掉的家庭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絕大多數家長的共同願望。越來越多的父母,將極大的希望寄予在自己孩子身上,掏心掏肺都要把最好的給下一代。
「再窮不能窮教育」,為了讓孩子能夠出人頭地,眼界比別人高、閱歷比別人豐富,「富養」成為了被許多人篤信的教育方針。
2018年1月12日,一個名為「一個失業父親等待女兒歸」的微博賬號發布了一條信息,稱自己含辛茹苦積攢的320萬被女兒偷偷轉走,拿去揮霍還拉黑了全家人。
無奈的他只能在網上呼喊: 女兒,你不把我的錢退回來,我只有死!
不少人質疑事件的真實性,懷疑出生60年代的人怎麼能玩轉微博,320萬也不可能一次性轉走。
隨後紅星新聞采訪中,這位姓柴的父親對網友疑問做了澄清。
他出示了相關材料,證明兩人的父女關系; 並展示了女兒的銀行流水,從2016年初開始,錢被陸續跨行轉出,今年年初這些錢又再次被轉走。
「一共320萬,都是被女兒轉走的」。這筆錢,原本是供孩子去加拿大留學的,是柴先生幾十年的血汗積蓄。
柴先生沒退休時一直是工薪階層,退休後倒賣文玩字畫賺了點錢。因為出身貧寒,用他的話說, 「我平日吃飯米粒掉到桌子上都要撿起來吃掉」。
他半生積攢的錢,一聽到女兒有去加拿大留學的機會,便毫不猶豫地全部轉到女兒的名下。
可從他爆料的截圖中看,女兒在加拿大的生活卻並不像寒門出的學子。 她在朋友圈大肆曬著大牌包包和高檔餐廳,完全一副「炫富」的姿態。
不過柴先生也表示,此前一些媒體報道中, 內容雖屬實,照片卻弄錯了,有好幾個不是自己女兒的照片。
而當柴先生在微信上詢問她「爸爸牽掛,盼復」時,卻被直接拉黑。
從此往後,他再也沒聯繫上自己的女兒。無奈悲憤之下,他給女兒留言:「如兩天內收不到你的信息,我只有死……我被你騙得身無分文。」
他說,遵循「富養女兒窮養子」是他最大的教育失敗。
「對她的要求,即便覺得不合理,最後也會妥協。」 他一步步妥協,女兒一步步得寸進尺,直到最後她變成一個陌生人,一個「白眼狼」,一個「極度自私的人」。
人老了,活一生也沒活明白,節衣縮食地把孩子當「富二代」來養、換來孩子的自私自利。
這樣的寒門養「貴子」,只養出了心痛與背叛。
△
寒門養出忘恩負義
因為「想給孩子最好的」,所以, 父母規避著孩子們面對挫折的一切可能。
「我爸是局長」、「我告訴我媽去」……父母若永遠作為孩子的保護傘存在,養成他們膽小怕事、虛榮嬌縱的性格,也許會毀了孩子一生。
而寒門養「貴子」的最壞結果,就是養出忘恩負義、自私自利,甚至冷漠冷血的「白眼狼」。
2017年8月3日,上海金山區一女子向環衛工母親要錢未果,竟然當街對母親大打出手。
從視頻中可以看出,她拽住母親頭發拖行,並試圖毆打。母親的同事稱,這位「女兒」無業,長年向環衛工的母親要錢。
而她自己也是個母親,有一個五六歲的孩子,言傳身教不存在,她只想著榨乾年邁母親最後的一點錢。
同樣,2011年,令人震驚的留學生機場刺母案發生。在日本留學五年的汪佳晶,那一年23歲,他的家庭十分普通。
家裡為了供他上學,到處借錢,補上了他在日本留學五年的所有開支。
他卻從不體恤家人,四處舉債的母親在機場接汪佳晶時,因拿不出錢被汪佳晶連刺九刀,胃、肝等多處內臟破裂,一度生命垂危。
在機場見到母親時,汪佳晶的第一句話是: 「錢到底有沒有,給不給我」。
沒有闊別重逢的感慨,沒有掛念母親的思緒,甚至沒有對親人的一點點親近。
當他將母親捅成重傷時,汪母反復呼喊的卻是 「你走呀,你走,媽媽不會怪你的」。
這可能是一個母親對兒子做出的最大溺愛。
處處養尊處優的兒女,無法體會到父母付出的血汗。他們表現出的矜貴,可以用冷血無情來形容。
寒門養出這樣的「貴子」,可能是父母的最大悲哀。
△
父母成為無限提款機
很多父母認為,想要培養孩子的眼界,就要從滿足物質慾望開始。給孩子穿名牌,從小學鋼琴小提琴,就能培養出氣質佳眼界高,「以後不容易被外界的花花綠綠誘惑」的孩子。
然而,如此「富養」,拼盡全力也只是將就。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兩位經濟學教授曾經共同寫了《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麼擺脫不了貧窮》一書。在調研了18個國家和地區的貧困人群後,他們做出了一個結論: 窮人會越來越窮,不是因為他們不夠刻苦,不夠努力,而是因為「窮人意識」。
窮人意識是指,他們缺乏發展自己、充實自己的機會,缺乏長期的眼光。因此,他們更加缺少持久的競爭力,導致越來越窮。
單純物質上的滿足,把兒子女兒養成了「富二代」的模樣,事實上,很難進行跨越式的突破。
流於形式的「富二代」,讓父母變成孩子的無限提款機。
當把所有資源都奉獻給孩子,給孩子買最貴最好的電子產品,提供奢侈的吃穿衣住。在拚命提供物質環境時,很容易忽略對孩子精神上的栽培。
他們腳下踩的是父母用血汗壘起來的錢,不是本身的氣質與內在精神。過度依賴物質,養出來的孩子不會成為精英。
寒門養「貴子」,還容易養出嬌生慣養的「小少爺」和「小公主」。
富養孩子的家長,多把注意力放在培養孩子的情商和智商上,卻很容易忽略「逆商」。
逆商(AQ)是指人們面對逆境時的反應方式。當孩子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時,他們所表現出來的種種能力。
在教育中,逆商就是常說的「挫折教育」。
但富養「貴子」的家庭,父母經常替孩子操辦所有事。遇到困境,也都是家長來親自上陣,挨個解決。
2017年8月,23歲的大學生徐斌沉迷游戲賭博,生活揮霍無度,網貸欠十幾萬,被威脅跳樓。
他的老母親卻在農村裡,養豬供其上學。
徐斌能從農村考到城市裡讀大學,讓他的母親倍感驕傲,盡管家裡條件十分貧寒,母親仍節衣縮食,沒日沒夜地忙碌供兒子上大學,每一個月還給兒子1000元生活費。
1000元,看起來不多,卻是這位母親能拿出的全部的錢。
喂豬,砍柴,挑糞,去縣城裡做清潔工補貼家用……丈夫和公公還卧病在床,他的母親是家裡唯一的頂樑柱。
一年全家的收入不足兩萬元,「平時能節約的就不花錢」。而母親全年花在自己身上的錢,也只有1000元左右。所以,每月給兒子1000元的生活費,已經是最大限度的「富養」。
兒子卻不學無術,沉迷賭博,甚至走上了網貸的道路。
十幾萬的缺口,一下子打垮了全家人。
就在母親咬咬牙,東拼西湊,為兒子還上了12萬元的貸款後,徐斌不思悔改,又開始進行了網貸。
被母親用蒼老的雙手保護著,他體會不到那份發自肺腑的、帶著血汗的溺愛。
一口氣拿出12萬替兒子還款的母親,最貴的衣服沒有超過100塊錢。
△
親子教育走向歪路
《變形記》有一期,主角是「被慣壞了的小惡魔」劉思琦。
她對花錢沒有概念,每個月零花錢就有幾萬塊,最多的時候,她一天花了11萬。
在家裡,媽媽幫她穿衣服、姑姑給她剪腳趾甲,姨姥給她喂飯。
劉媽媽說,送劉思琦去參加節目,因為「女兒太任性」了。但她卻忽略了,沒有一個孩子,是突然任性起來的。
父母給孩子提供最好的成長環境,本沒有錯。但當撫養變成盲目的富養,認為砸錢就能養出有出息的孩子,從根本上就是錯誤的。
曾經的熱帖《月薪三萬撐不起孩子的暑假》,其實仔細算算並不誇張。奧數、鋼琴、圍棋、輪滑、英語,是很多家庭的「標准教育配置」,也並不是壞事。
但是,如此高成本的教育,一旦超出家庭經濟實際水平,就很容易走進歪路。
當孩子們以後炫耀著詩和遠方,很難想起父母尚在苟且。
《蝸居》裏海藻媽得知女兒做了小三,痛心疾首:「俗話說,富養女窮養兒,這話不是沒有道理。現在看來,我吃虧就吃虧在這輩子沒錢,沒為你們姐妹兩個提供好的生活環境。「
曾經有一位母親在網上發帖傾訴,自己深受這句台詞的影響。
發帖的母親是一名普通職員,月薪三四千。她從來不讓女兒做家務,連內衣都替女兒洗。高三時就給孩子咬咬牙換了蘋果手機,花了五千多元。
但在大學畢業前,女兒突然打來電話說,希望母親能在自己的卡上存入20萬元。理由是,有了錢她才好發展事業。
這位母親稱自己「失敗」。
有網友留言: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你富養女兒很「成功」——可惜你只是培養了她自我意識膨脹、拜金、懶散和自私。
並且,這樣的「富養」還導致了家庭關系失衡,他們之間的母女情已經被金錢冷漠地隔閡開了。
這位母親的心情,其實並不難理解——做父母的,都希望在力所能及的基礎上,能夠給孩子更好的生活。
但 更美好的人生,並不能和富足的物質生活劃等號。 內心富足,才能有更開闊的視野,和更進一步的上升空間。
△
真正的富養是精神富足
富養孩子,不是讓孩子成為嬌生慣養的「啃老族」。當父母給孩子的所有一切被用來炫耀,那就失去了「富養」的真正意義。
因為,富養本無罪。它的目的,並不是讓孩子貪圖享受,而是教孩子如何自己創造更好的生活。
真正的富養,不只是錢。 是父母言傳身教,是從小到大的耳濡目染。
著名作家小霍丁•卡特曾經說過:「我們希望有兩份永久的遺產能夠留給我們的孩子,一個是根,另一個是翅膀。」
這里的翅膀,並不是物質條件本身,而是指物質條件所創造的機會——讓孩子去做更難、更有意義的事情。
父母的以身作則,則是「根」——因為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
真正的富養不是暴發戶式的教育,不是填鴨式的讓孩子一口氣上十幾種補習班,而是讓孩子找到最合適的成長方式。
人生很長,孩子的前半生,最親近的老師都是父母。
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教授麥迪納(John Medina)曾經寫了一本書,批評美國的教育制度沒有顧到兒童大腦發展上的不同。
他認為,用同樣的課程去教不同的孩子,會使孩子感到挫折,扼殺動機,讓這些學生變成「社會不可負荷的成本」。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也不例外。
不是所有孩子都適合「虎媽狼爸」式教育,也不是所有孩子都適合所謂的「富養」。根據每個孩子自身不同的性格和家庭背景,等方面給予不同的教育方法才是最合適的。
真正的富養,重要的是精神富足。
吳尊在《爸爸去哪兒》里,總是不忘在生活的細節里處處教育孩子,要捨得吃苦,要公平地對待每一個人,不能浪費,要有禮貌。
吳尊用實際經驗說明了「富養」絕不僅僅是捨得花錢,還要用心傾注自己的愛。
讓孩子學會堅忍不拔,學會奮發向上,更重要的是,學會感恩。
1995年5月底,孫紅雷揣著8000元和一個手機,來到北京報考中戲。好不容易考上的他,母親前來探望。同學們吵著要孫紅雷的母親請客,年輕學生們在餐廳里,七個人吃掉了八百多塊錢。
等到母親臨走時,孫紅雷才發現母親買的居然是站票。
「這么遠的路,您省這點錢幹嘛?」孫紅雷著急地問。
「三郎,實話給你說,媽沒錢了。」 老人像個做錯事的孩子,低下頭手足無措地說。
正想給母親錢的孫紅雷也意識到,自己帶來的那8000元,用了這么久也所剩無幾。他紅著眼睛,眼淚蓄滿眼眶,向母親道歉,母親緊緊握住他的手,說:「看到兒子有出息,走著回去也高興」。
接下來,孫紅雷在中戲成了最努力勤奮的學生。直到躋身一線演員行列時,他特地把父母接到北京,然後將一把鑰匙放到了母親手心。
他買了一套房,作為送給父母的報恩禮物。
其實,教育這件事,不必刻意劃分窮養、富養的那條分界線。
著名兒科專家崔玉濤曾說過:窮養並不是錢少,富養並不是錢多。
窮養是讓孩子富有創造性和勇於承擔,不要過早地告訴他答案,而是更多地引導他,讓他自己去創造。富養則是讓孩子多理解多接受一些,在文化修養上傾注更多心思,並不是指物質上的限制和拔高。
兩種教育方式,只有合理搭配,才能將家庭教育做得更好。
真正的貴族教育,首先要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大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