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般,衣服的進價和賣出價怎麼算
如何計算衣服的進價和賣出價?
首先,你需要明確衣服的進價。進價是指你從供應商那裡購買衣服所支付的價格。這個價格可能包括了衣服的成本、運輸費用、倉儲費用以及其他可能的附加費用。例如,如果一件衣服的標簽進價是20元,但在運輸、存儲等環節後,其成本價可能上升至60元。
接下來,設定賣出價。賣出價是指你打算將衣服賣給顧客的價格。這個價格通常高於進價,以保證銷售利潤。在繁忙的商業區,你可以將衣服的賣出價定得更高,比如一件成本為60元的衣服,在繁華地段可以賣到50-60元,在非常繁華的地段甚至可以賣到90-120元。如果衣服有品牌,可以考慮在進價基礎上增加20%的利潤。
為了成功經營服裝店,你需要考慮以下幾點:
1. **市場定位**:了解市場需求,並根據消費者的喜好和購買習慣來選擇服裝款式。
2. **價格談判**:與供應商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爭取更優惠的批發價格。
3. **面料知識**:掌握不同面料的特性,確保所進貨源的質量。
4. **價值評估**:估算衣服的潛在賣出價格,確保進貨成本與預期收益相匹配。
綜上所述,了解衣服進價和賣出價的計算方法,以及如何在進貨過程中獲取最大利潤,對於服裝店的成功至關重要。
⑵ 一般,衣服的進價和賣出價怎麼算
進貨價格為20元的衣服,在一般繁華的商業街區可以定價為50至60元銷售。而在非常繁華的地段,售價可以在90至120元之間。如果衣服帶有品牌標識,可以在成本基礎上增加20%作為售價。
若一件衣服的進價為50元,考慮到運輸和銷售渠道的成本,其總成本可能上升至60元。如果是直接銷售,沒有額外成本,則成本維持在50元,售價則在此基礎上增加預期利潤。
成本價通常由拿貨價和銷售前的各項成本構成,還包括 intended profit margin。以下是衣服進價的四個關鍵因素:
1. 采購眼光:服裝進貨不能僅憑個人喜好,而應基於市場需求。了解消費者的偏好,進貨時選擇有市場潛力的款式。
2. 價格談判:在選定款式後,與供應商協商可能的折扣。長期合作的供應商可能提供更好的批發價格,不要過分糾結於小額的價格差異。
3. 面料識別:了解和識別服裝面料對於確保貨源質量至關重要。這有助於避免受騙,並保證所售商品的質量。
4. 價值評估:在采購時,不僅要考慮服裝的表面價值,還應估算其銷售價格,以確定潛在的利潤空間。高價值產品能帶來更高的售價和利潤。
理解衣服進價的這些秘密,有助於服裝店主找到更佳的貨源,從而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
⑶ 一般,衣服的進價和賣出價怎麼算
20塊錢進來的衣服,你在一般繁華的路段就賣50-60,非常繁華的路段就90-120,
如果你衣服有牌子的話,那就在加20%的費進去。
如果進價一件衣服50元,通過運輸,各種渠道,那麼這件衣服的成本價就成為60元了,而如果是進價50元直接銷售,那麼這個得成本是50元,賣出價就是成本50元加上盈利的價格。
成本價一般來說是拿貨價加上各個出售前所花費的代價,和所要盈利的價格。
四個方面揭曉衣服進價的秘密:
1、服裝進貨眼光
服裝進貨最忌的就是按照自己的喜好來選擇款式,因為服裝店的消費者並非店主,而是生活中的任何一個人,所以服裝進貨眼光要放到市場中去,了解市場的需求,然後再進貨,選擇合適的服裝款式,這樣才能贏得市場。
2、服裝進貨價格討論
在確定拿什麼服裝款式的時候,可以跟批發商談談,看能否可以拿到個更低點的拿貨價,一般長期做批發的商家,產品批發價格都不會再便宜的了,所以不要太計較是否便宜那麼一兩塊錢。只要時間久了,大家互相成了熟客,進貨價格自然會優惠。
3、服裝進貨看面料
經營服裝店首先要懂得看服裝的面料,懂得分辨服裝的面料和面料的成分,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貨源的質量。懂得這些拿貨才不會輕易被騙、被忽悠,而且才能確保自己所拿的貨都是貨真價實的產品。在產品的基礎上再添加一些附加值,就能讓服裝無論是價格還是價值提升,從而能帶來更多利潤。
4、服裝進貨的根本
服裝拿貨不能進看錶面,還要想到服裝的價值。在拿到一款服裝的時候應該先估算自己拿回去能以多少價錢出售,幾倍還是十幾倍都是有可能的,若是拿到好產品,自然能賣出好價錢,這才是服裝進貨的根本。
從四個方面揭曉衣服進價的秘密,趕緊來看看吧!開一家服裝店,找到一個好的貨源不容易,特別在衣服的進價上,我們更是要了解其中藏著的秘密,才能找到更合適的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