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特斯拉二季度營收創新高 馬斯克:若經濟環境惡化將繼續降價
易車訊 7月20日,特斯拉公布了2023年第二季度財報,帶來了單季度最高生產、交付和營收紀錄。二季度營收249億美元,同比增長了47%;二季度全球共計交付電動車超46.6萬輛,同比增長83%;第二季度研發費用同比增長41%,達到9.43億美元(約合68.15億元人民幣);二季度毛利率18.2%,市場預期18.8%;營業利潤率降至9.6%,連續第三個季度下滑。特斯拉CEO伊隆·馬斯克表示:」犧牲車輛利潤率來換取更多產量是合理的,若經濟環境惡化,公司將不得不進一步降低汽車價格。「
打開易車 App,搜索「真十萬公里長測」,看最真實的車輛長測報告。
❷ 特斯拉的FSD不依賴高精度地圖,代碼全部重寫後表現夠出色嗎
底層架構被完全推倒與重建,代碼全部重寫的FSD究竟會有怎樣的顛覆表現?10月20日,這個馬斯克口中的完全自動駕駛系統終於通過OTA推送給了一小部分用戶,被特斯拉醞釀了4年之久的"核武器"也終於初現原型。
但參考目前最新FSDBeta的工作原理以及馬斯克此前曾表示的「特斯拉將會擁有自己的GPS測繪數據」,筆者個人認為未來FSD在中國大陸可能會面臨非常大的阻力。若堅持不採用高精地圖的話,阻力之一就是特斯拉在國內的地圖和道路測繪資質,第二就是收集各種數據之後的流向問題了,以目前中美關系來看……
不過也不用完全絕望,特斯拉不可能會放棄中國這個如此重要的市場,而軟體作為車企的下一代的競爭力,特斯拉也不會就這樣將領先的優勢拱手讓人。經過協商,我相信最終還是可以順利引進的。畢竟另一家美國巨頭公司已經有了前車之鑒(iCloud也可以由雲上貴州負責運營),特斯拉的數據也可以在中國境內由中國公司監管運營的嘛,不過到時候FSD的價格說不定會接近10萬人民幣了,但這也一定是基於車輛本身價格進一步降低的前提了。
其實對於消費者本身來說,無論是依靠高精地圖還是視覺系統,這都只是解決方案本身的差異,最終實現的結果並不會有太多的改變。正所謂不管是黑貓還是白貓,只要能抓住老鼠就是好貓。相信憑借中國高精地圖和依託強大5G網路的V2X技術,中國車企同樣也能夠實現真正的L5級完全自動駕駛。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❸ 2024開年亂卷NOA,余承東何小鵬在急什麼
不說不謀而合,卻是高度重合。考慮幾個時間節點,2025年余承東牽頭的車BU業務將在華為內部面對財務考核,按其此前公開接受媒體采訪時的答復,(車BU)是華為內部的後進生,每年虧百億,而要實現盈虧平衡,汽車相關的銷量目標是100萬輛。而1月新成立的公司,放出的風聲是,將裝載華為車BU目前的技術和資源,目前是華為全資,後面隨著更多夥伴加入,將成為一個股權多元的技術開放平台。
寫在最後誠然,商業社會里,不乏拍腦袋做決定的賭式操作,但當企業來到一定體量,尤其是全球上市之後,其能夠進行此類的操作不說基本消失,也是相對有限。
眼前瘋狂內卷的城市NOA,烈度其實要比之前的燃油轉型新能源更甚,因為供應商的成長實在是快,即便不選寧德時代,也有比亞迪弗迪、中創新航等。但,智能駕駛的邏輯並不如此,被搶走了數據大基盤,就會發生類似智能手機的相應競爭趨勢,強者愈強、弱者越弱。
比如蘋果此前的交捲成績,雖然公司出貨量和營收分別在全球只佔18%和48%的份額,但在利潤方面,卻能獨佔全球市場的85%。
隨著何小鵬的XNGP啟動全球研發,隨著中國全部城市陸續被XNGP覆蓋,華為在AITO問界上喊著「全國都能開,越開越好開」,李想說提前完成了開城目標,比亞迪組成了4000人的智能駕駛技術團隊,長安開年公布和華為公司的名字Newcool。再包括一汽和大疆的洽談,這一切都已經點燃了智能駕駛大爆炸的引信。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路咖汽車,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