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價格行情 » 國際金銀價格標跌的內容是什麼
擴展閱讀
王者榮耀怎麼搞到鑽石 2025-04-07 23:48:36
如何捕捉鑽石 2025-04-07 23:46:01

國際金銀價格標跌的內容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5-04-07 09:48:17

A. 國際銀價走勢影響銀價的供需因素

國際銀價走勢是復雜多變的,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供需關系是關鍵因素之一

一、國際銀價走勢概述

  1. 與美元匯率成反比:當美元走強時,銀價往往下跌;反之,美元走弱則銀價上漲。
  2. 受市場供求影響:銀價的漲跌直接受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當供應量大於需求量時,銀價下跌;當需求量大於供應量時,銀價上漲。
  3. 與黃金價格關聯:由於金銀通常被視為避險資產,因此它們的價格走勢往往呈現出一定的相關性。當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時,投資者可能會增加對金銀的需求,從而推高其價格。

二、影響銀價的供需因素

  1. 儲量與產量金銀的儲量和產量是影響其供需關系的重要因素。儲量的有限性和產量的增長或減少都會直接影響銀價。若儲量減少或產量增長放緩,可能導致銀價上漲。
  2. 消費量: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金銀的消費量也在增加。特別是珠寶、工藝品等領域的消費需求,對銀價具有重要影響。
  3. 投資需求: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投資者可能會增加對金銀等避險資產的需求,從而推高銀價。
  4. 避險需求:在金融危機、政治動盪等時期,金銀的避險需求會增加,從而推高其價格。
  5. 工業需求:銀在電子、光伏、醫療等領域有廣泛應用,這些領域的需求變化也會影響銀價。
  6. 進出口貿易:國際貿易政策、關稅等因素也會影響金銀的供需關系和價格走勢。

綜上所述,國際銀價走勢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供需關系是最直接且關鍵的因素。投資者應密切關注全球經濟形勢、金銀儲量和產量、消費量、投資需求、避險需求以及工業需求等因素的變化,以制定合理的投資策略。

B. 金銀行情分析未來走勢如何預估,金銀行情國際金銀行情

金銀行情分析未來走勢預估及國際金銀行情概述

一、金銀行情未來走勢預估

  1. 總體趨勢上漲: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及多位市場分析師的預測,2023年全球金價總體呈現上漲趨勢,並有望創下歷史新高。這主要受到全球經濟下行、長期通脹壓力預計緩解以及美聯儲貨幣政策調整節奏的影響。

  2. 短期波動可能增加:盡管總體趨勢向好,但短期內金價可能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而出現波動。特別是美國經濟和美聯儲貨幣政策的調整節奏,以及市場預期與實際政策之間的差異,都可能引發市場波動增加。

  3. 現貨黃金投資前景廣闊:現貨黃金因其高價值、易於攜帶、無信用風險等特點,成為理想的資產保值手段。隨著全球經濟環境的變化和投資者對資產保值需求的增加,現貨黃金的投資前景被廣泛看好。

二、國際金銀行情查詢

  1. 訪問金融專業網站:投資者可以通過訪問如金投網、第一黃金網等金融專業網站,根據網站提供的指示查詢國際金銀實時行情。這些網站通常會提供最新的金價數據以及相關的市場分析,為投資者提供決策依據。

  2. 關注金融機構信息:各大銀行以及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也會提供國際金價的查詢服務。投資者可以關注這些機構的官方信息或專業報告,以獲取更全面的國際金銀行情分析。

  3. 利用技術分析工具:在進行金銀投資時,投資者還可以利用4小時走勢圖等技術分析工具來預測金銀價格的走勢和方向。這些工具可以幫助投資者更好地把握市場趨勢和買賣點位。

綜上所述,金銀行情的未來走勢預估總體向好,但短期內可能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而出現波動。投資者在進行金銀投資時,應密切關注國際金銀行情的變化,並結合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做出合理的決策。

C. 白銀價格的沿革波動

白銀作為貨幣和價值儲藏手段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1816年,英國實施《金本位法》,確定英鎊紙幣只盯住黃金,英國由此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從國家層面廢除白銀貨幣地位的國家。19世紀下半葉,西方各國在貨幣方面開始跟隨英國實行金本位。20世紀初,世界主要國家只有中國還是完全的「銀本位制」。1935年,國民政府實施「法幣改革」,徹底放棄了用銀元做貨幣,這意味著世界上最後一個重要的國家放棄了銀本,白銀價格隨後跌到歷史最低水平,其商品屬性超過金融屬性。

1971年8月15日,美國總統尼克松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布雷頓森林體系宣告瓦解,美國政府開始放開對金銀的價格管制。白銀價格得以隨市場需求自由波動,銀幣的內在價值也超過了面值。 白銀的歷史價值經歷了古代高價期、近代動盪期、現代炒作期和當代穩步增長期四個主要歷史時期。1、古代高價期天然銀多半是和金、貢、銻、銅或鉑成合金,天然金幾乎總是與少量銀成合金。我國古代已知的琥珀金,在英文中稱為ELECTRUM,就是一種天然的金、銀合金,含銀約20%。最初由於人們取得銀的量很小,使得它的價值比金還貴。在大約公元前1780-1580年間埃及王朝的法典中規定,銀的價值是金的兩倍。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中講到:「……而銀的開采卻以礦山勞動和一般比較高度的技術發展為前提。因此,雖然銀不那麼絕對稀少,但是它最初的價值卻相對地大於金的價值。」

白銀在古代價值幾何?蘇軾被貶至黃州時,盡管覺得"廩入既絕,人口不少,私甚憂之",但"痛自節儉"之後,全家810 人每月用四千五百錢尚能有所結余,基本生活仍能得到保障。(蘇軾:《答秦太虛書》)可是對於蘇軾一家來說,每月的生活開支也僅值銀三兩。在明代,一個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兩半銀子就夠了。 袁崇煥殺毛文龍,得到士兵兩萬八千人,上書皇帝要求:「歲餉銀四十二萬,米十三萬六千」。就是說,一萬人的部隊,每年需要軍餉15萬兩。每名戰士一年花費15兩白銀,按明代一兩等於378克,那麼567克白銀就是一個士兵全年的生活費了。再如戚繼光在東南沿海募兵,規定每人年餉銀為10兩,到北方薊鎮後,守衛邊牆的募兵年餉增至18兩。這都是戰略要地的募兵價格,如果不是要參加重要戰斗,或者不是在重要地域,募兵的價格要更低:明修《武進縣志》稱當地 「受募者日銀一分」,年薪還不足4兩。

2、近代動盪期明清時期中國和日本的銀價都明顯貴於世界市場,在19世紀中葉之前,中國在與西方的貿易中擁有巨額順差(與英國的鴉片貿易除外),而中國採取白銀結算,於是歐美的白銀大量流入中國。即使在中國已經不再擁有巨額順差的情況下,與中國的貿易也導致了世界白銀價值的不穩定。

進入20世紀,國際金本位制在建立之後屢經顛簸,而白銀似乎成了被遺忘的角落。隨著黃金在國際儲備和貿易中的地位日益增加,白銀的價格也日益滑落。1910年,每盎司黃金的價格是每盎司白銀價格的38倍左右,到了1930年則提升到近63倍, 1940年提升到近100倍!也就是說,在1910年選擇持有白銀作為儲備工具的人,在30年後的財富將只有選擇黃金為儲備工具的人的 30%。

3、現代炒作期

1960年代以後,形勢明顯有所改觀,因為金本位顯然難以維持,貨幣自由浮動只是時間問題。通貨膨脹的陰影日益明顯,由於各國政府禁止個人持有黃金,希望購買貴金屬保值的投資者只能選擇白銀,這在一定程度上維持了黃金價格。到了1970年,黃金與白銀的比價降低到了23 倍,這是20世紀以來的最底點。在商品市場大牛市的背景下,許多交易商和銀行家把大筆資本投入了商品期貨和現貨投機,期貨價格反過來影響了現貨。在黃金和白銀產量大大提高,國際市場流動性很強的1970年代,美國的期貨交易商近乎壟斷了世界白銀市場,並促使銀價飛漲。

1970年代初期,白銀價格大致在2美元每盎司左右徘徊——這個數字看起來很低,但已經從最低點上升了80%左右,這主要是因為美國財政部放寬了對白銀的管制。與此同時,黃金的價格也很低,與白銀的比價只有23倍左右,這說明整個貴金屬市場都在低點。1973年12月,期貨投機商以每盎司2-3美元的價格大量收購白銀,這使他們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白銀持有人之一。市場上的白銀很快出現了嚴重短缺——在過去幾十年中,許多銀礦已經因為無利可圖而關閉了,人們對開采新銀礦的熱情也不高。白銀的「供給彈性」較小,在價格陡然上升的時候,白銀生產商無法立即擴大產量,結果導致價格進一步攀升。在僅僅兩個月之內,白銀價格提高到每盎司67美元,漲幅接近130%!

1979年夏天,市場上不斷出現巨額買盤,銀價很快從6美元上升到11美元。隨著投機根庄者的不斷湧入,白銀的價格日趨瘋狂——從11美元上漲到20美元,然後30美元,到了1979年年底突破40美元!黃金和白銀的比價下跌到12倍左右,創下歷史新低。期貨市場已經完全失去了對白銀的控制。全世界的白銀生產廠商為此興奮不已,他們迅速開啟了尋找新銀礦的計劃,許多早已關閉的銀礦又重新開采。美國和歐洲的普通居民也對銀價上漲感到驚喜不已,他們翻箱倒櫃找出了祖傳的銀質茶器和裝飾品,凡是有白銀作為原材料的器物,都毫不猶豫地送去熔煉,製作成標准銀塊到市場上賣出。

1980年1月21日,白銀漲到了它的歷史最高價:每盎司5035美元。在短短12個月里,銀價上漲了8倍;從1970年算起,銀價上漲了25倍。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一種商品擁有如此漫長、如此駭人聽聞的大牛市!但在白銀價格達到50美元之後不久,紐約商品交易所頒布了一條臨時規定:從即日起,禁止建立新的白銀期貨合約,只允許舊合約的平倉。這意味著壟斷者再也無法從期貨市場上買進任何白銀,而且白銀期貨合約的總數只會不斷減少,誰都無法通過大量買入或賣出來操縱價格。1980年3月25日,白銀價格出現大幅度下跌,白銀價格崩潰了。1980年3月27日在期貨界被稱為「白銀星期四」,僅僅幾天前還在高位運行的白銀期貨,在3月27日日中居然跌到了10美元的低點 — 美聯儲和美國主要商業銀行竭盡全力使白銀價格在跌到1082美元一盎司之後暫時止跌回穩,轟轟烈烈的白銀危機到此就宣告結束了。1981年以後,隨著白銀產量的擴大,白銀期貨和現貨價格不斷下跌,直至本世紀初才有重新抬頭。

4、當代穩步增長期自1990年以來,世界白銀總庫存下降了74%,白銀的庫存已經是歷史新低。雖說白銀消費總體還是偏低,但在過去的10年中,白銀的消費大體上是遞增的。總的看來,全球礦產白銀的總產量在未來某個時候可能會有所增加,不過這要等一些大型新礦產完全達產或有新的銀礦山投入使用。由於全球礦產銀產量暫不會增加,而世界各個行業對白銀的需求還在穩步增長,這就為未來銀市的繼續看好提供了基本面的支持。隨著經濟的發展,白銀製造業的需求緩慢增加,白銀用於電工、電子、焊接合金和焊料、首飾和銀製品、銀幣和紀念章的量將增加。

2002年,白銀價格再次發力,開始了新一輪的牛市。金融市場流動性泛濫及其後金融危機引發的避險需求使得市場對貴金屬的需求大幅增加,黃金價格一路飆升,白銀也在其帶動下迅速上漲。由於白銀價格相對金價便宜很多其價格波動也更加劇烈。2011年4月28日,在歐債危機的影響之下,白銀價格迅速攀升至30年高點4944美元/盎司逼近上一輪牛市的歷史最高點,5個月內幾乎翻了一倍,相比1902年前上漲了9倍。

從歷史上看,大宗商品價格波動一個大周期約30年。白銀從上一輪牛市高點即1980年的4945美元至2011年的4844美元基本上經過一個輪回。當前白銀價格主要受到兩方面的支撐,一是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白銀在工業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二是隨著白銀投資產品的增多,在金融市場整體動盪的環境下,白銀的投資需求成為影響價格的重要因素。

白銀一直是黃金的「影子」,但與黃金又有所不同。雖然白銀具備貴金屬屬性,但是其主要用途依然是體現在工業方面。國際白銀市場從2007年開始就一直處於供應過剩狀態。世界白銀協會數據顯示,2012年全球白銀供應總量為1048億盎司,較2011年增加890萬盎司。其中,礦產量增長至787億盎司,較2011年上升38%,主要來自鉛鋅礦副產品輸出。主要銀礦供應量同比增長1%,佔全球銀礦產量的28%。其中,中國白銀總產量已經位居世界第一。過去十年間,中國銀礦產量幾近上升100%。近年來,中國白銀產量連續以超過10%的速度增長。

法國興業銀行發布報告稱,預計2013年白銀可能仍有高達逾4000噸的供應過剩。巴克萊銀行預估2013年全球白銀供應量將達到32347噸,較2012年增加08%。2013年全球白銀總體供大於求,可能出現6441噸的過剩,2014年全球供應量將達到32775噸。由於白銀工業需求減少,投資需求趨緩,白銀礦山的供應增長依然強勢,筆者預計,2014年白銀供應過剩格局將延續,實際投資需求的增減將決定銀價走勢。

2013年,白銀製造需求下降了18%,珠寶和銀器是白銀最主要的製造需求,該部分需求在2012年下降了14%。印度和西歐工業用銀下降最顯著,源於這些國家疲弱的經濟狀況。過去十年間,中國白銀飾品市場擴張211%,2014年則有望進一步上升。同期,中國白銀加工需求上升137%,工業領域白銀加工量自3770萬盎司升至8440萬盎司,主要的使用終端來自電子行業。然而,隨著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缺少經濟和下游需求復甦的支撐,將給電子工業的增長帶來壓力。

全球經濟增長態勢,除了歐洲正經歷艱難而又緩慢的經濟復甦,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情況也有放緩的趨勢。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白銀生產和消費大國,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削弱了對白銀的工業需求。數據顯示,2013年10月中國白銀進口量較2012年同期減少573%,且連續兩個月下滑,需求不振。國內經濟形勢來看,製造業PMI及GDP均顯示經濟增長勢頭有所放緩,與此同時通貨膨脹卻有所增加,市場資金偏緊。中國經濟擴張仍然高度依賴投資,改革措施以促進消費和調控房地產市場為重點。

中國、美國和日本是全球白銀工業需求方的最大貢獻者。2000年以來,製造業白銀需求維持在27萬~28萬噸水平,各領域消費則呈現出此消彼長的態勢。2012年,全球工業用銀下滑4%。然而,中國和印度,卻不降反升,這與其經濟的增長不無關系。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許多工業化國家陷於經濟危機帶來的壓力,工業用銀受抑制。雖然美國經濟穩步回暖,歐洲和日本經濟弱勢復甦,新興國家經濟增長趨穩,估計2014年白銀工業需求不會出現太大的增幅。

黃金白銀為什麼會跌這么多?

一般情況下,白銀會比黃金的行情波動要較大些,其中,美元匯率就是影響銀價波動的重要因素之一,導致白銀價格暴跌的因素多種多樣。

一、美元匯率對白銀價格影響

一般在現貨白銀市場上有美元漲則銀價跌;美元降則銀價揚的規律。美元堅挺一般代表美國國內經濟形勢良好,美國國內股票和債券將得到投資人競相追捧,現貨白銀作為價值貯藏手段的功能受到削弱;而美元匯率下降則往往與通貨膨脹、股市低迷等有關,現貨白銀的保值功能又再次體現。這是因為,美元貶值往往與通貨膨脹有關,而現貨白銀價值含量較高,在美元貶值和通貨膨脹加劇時往往會刺激對現貨白銀保值和投機性需求上升。

二、通貨膨脹對銀價的影響

如果短期內,物價大幅上升,貨幣的單位購買力下降,白銀價格才會明顯上漲。但是如果通貨膨脹率是正常范圍內,則白銀價格的波動收到通貨膨脹的影響很小。

三、國際政局動盪、戰爭等

國際上重大的政治、戰爭等因素都會影響銀價波動,大量投資者會對白銀保值投資,這樣就擴大了對現貨白銀的需求,刺激白銀價格上漲。

四、各國貨幣政策與銀價暴跌原因密切相關

當某國採取寬松貨幣政策的時候,會導致該國貨幣供給增加,通貨膨脹的概率也隨之增大,這樣就會促使白銀價格的上漲。

五、股市行情對銀價的影響

一般來說股市下挫,白銀價格反而會上升。這主要體現了投資者對經濟發展前景的預期,如果大家普遍對經濟前景看好,則資金大量流向股市,股市投資熱烈,銀價下降。

為什麼2020年8月11紙白銀會暴跌

技術面下跌原因:

如上圖,從日線趨勢開,1240一線是前期的強支撐,而現在強支撐已經突破,所以形成慣性下跌,導致現貨黃金的下跌。

基本面下跌原因:

1、美聯儲加息,這意味著,美國經濟復甦,美國經濟復甦,黃金就意味著下跌,因為黃金和美元是相反的。

2;去年國際金價暴跌 上演中國大媽抄底黃金大戰華爾街的鬧劇由於去年實物黃金購買需求過於強烈導致今年黃金需求萎靡黃金同樣具備商品屬性受供需關系影響今年買的人少 也是導致黃金走弱的一個因素

現貨白銀漲跌與哪些因素有關?

1漲得太多,技術上需要回調。

2黃金白銀,屬於避險資產,一般情況屬於買美元賣黃金對沖。風險偏好對黃金白銀也會很大。

3新冠疫情的影響隨著昨晚俄羅斯正式發布新冠疫苗,對未來疫情的擔憂,也開始慢慢撤退。

總之,交易黃金白銀對國際形勢要有一定的了解和觀察。

如果要做宏觀分析,那就講不完了。

這也只是我的片面之詞。

希望對你有幫助。

白銀漲跌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

1、國內生產總值GDP通常GDP越高,意昧著經濟發展越好,利率趨升,匯率趨強,銀價趨弱。投資者應考察該季度GDP與前一季度及去年同期數據相比的結果,於增速提高,或高預期,均可視為利好。

2工業生產指數 指數上揚,代表經濟好轉,利率可能會調高,對美元應是偏向利多,對白銀利空;反之為利多。

3采購經理人指數(PMI) 采購經理人指數是以百分比來表示,常以50%作為經濟強弱的分界點: 現當指數高於50%時,被解釋為經濟擴張的訊號。利多美元,當利空白銀。指數低於50%,尤其是非常接近40%時,則有經濟蕭條的憂慮,一般預期聯邦准備局可能會調降利率以刺激景氣。利空美元,利多白銀。

4耐用品訂單 若該數據增長,則表示製造業情況有所改善,利好美元,利空白銀。反之若降低,則表示製造業出現萎縮,對美元利空,利多白銀。

5就業報告 由於公布時間是月初,一般用來當作當月經濟指針的基調。其中非農業就業人口是推估工業生產與個人所得的重要數據。失業率降低或非農業就業人口增加,表示景氣轉好,利率可能調升,對美元有利,利空白銀;反之則對美元不利,利多白銀。

6生產者物價指數(PPI) 一般來說,生產者物價指數上揚對美元來說大多偏向利多,利空白銀:下跌則為利空美元,利多白銀。

7零售銷售指數 零售額的提升,代表個人消費支出的增加,經濟情況好轉,如果預期利率升高,對美元有利,利空白銀;反之如果零售額下降,則代表景氣趨緩或不佳,利率可能調降,對美元偏向利空,利多白銀。

8消費者物價指數 討論通貨膨脹時,最常提及的物價指數之一。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有通貨膨脹的壓力,此時中央銀行可能藉由調高利率來加以控制,對美元來說是利多,利空白銀。反之煮熟下降,利空美元,利多白銀。不過,由於與生活相關的產品多為最終產品,其價格只漲不跌,因此,消費者物價指數也未能完全反應價格變動的實情。

9新屋開工及營建許可建築類指標 因為住宅建設的變化將直接指向經濟衰退或復甦。通常來講,新屋開工與營建許可的增加,理論上對於美元來說是利好因素,將推動美元走強,利空白銀。新屋開工與營建許可的下降或低於預期,將對美元形成壓力,利多白銀。

10美國每周申請失業金人數 分為兩類,首次申請及持續申請。除了每周數字外,還會公布的是四周的移動平均數,以減少數字的波動性。申請失業金人數變化是市場上最矚目的經濟指標之一。美國是個完全消費型的社會,消費意欲是經濟的最大動力所在,如果每周因失業而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增加,會嚴重抑制消費信心,相對美元是利空,利多白銀。該項數據越低,說明勞動力市場改善,對經濟增長的前景樂觀,利於美元,利空白銀。

11美國ECRI領先指標 領先指標是一個衡量總體經濟運動的綜合性指標,它可以較早的說明今後數個月的經濟發展狀況以及商業周期的變化,使投資者早期預測利率方向的重要工具,,預測未來經濟發展情況的最重要的經濟指標之一,顯示美國的經濟前景。若美國上周ECRI領先指標高於前值將有利美元,利空白銀;否則將不利於美元。

12美國本月核心零售銷售 零售銷售指數是用以衡量消費者在零售市場的消費金額變化,核心零售銷售為剔除汽車、食品和能源的零售數據統計得出。零售額的提升,代表個人消費支出的增加,經濟情況好轉,如果預期利率升高,對美元有利;反之如果零售額下降,則代表景氣趨緩或不佳,利率可能調降,對美元偏向利空。

13美國月貿易帳 貿易帳反映了國與國之間的商品貿易狀況,是判斷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重要指標。進口總額大於出口,於是便會出現「貿易逆差」的情形;如果出口大於進口,便稱之為「貿易順差」;如果出口等於進口,就稱之為「貿易平衡」。 如果一個國家經常出現貿易逆差現象,國民收入便會流出國外,使國家經濟表現轉弱。政府若要改善這種狀況,就必須要把國家的貨幣貶值,因為幣值下降,即變相把出口商品價格降低,提高出口產品的競爭能力。國際貿易狀況是影響外匯匯率十分重要的因素。因此,當外貿赤字擴大時,就會利空美元,令美元下跌,利多白銀;反之,當出現外貿盈餘時,則是利好美元,利空白銀。

14美國凈資本流入 是指減去了美國居民對國外證券的投資額後,境外投資者購買美國國債、股票和其他證券而流入的凈額。被視為衡量資本流動狀況的一個大致指標。 資本凈流入處於順差(正數)狀態,好於預期,說明美國外匯凈流入,對美元是利好;相反處於逆差(負數)狀態,說明美國外匯凈流出,利空美元。

15美國設備使用率(也稱產能利用率) 是工業總產出對生產設備的比率,代表產能利用程度。當設備使用率超過95%以上,代表設備使用率接近滿點,通貨膨脹的壓力將隨產能無法應付而升高,在市場預期利率可能升高情況下,對美元是利多。反之如果產能利用用率在90%以下,且持續下降,表示設備閑置過多,經濟有衰退的現象,在市場預期利率可能降低情況下,對美元是利空。

16美國 上周紅皮書商業零售銷售(年率,月率) 可以衡量目前經濟的強勢,零售額的提升,代表個人消費支出的增加,經濟情況好轉,如果預期利率升高,對美元有利;反之如果零售額下降,則代表景氣趨緩或不佳,利率可能調降,對美元偏向利空。

17美國上周API原油庫存 美國上周API(美國石油協會)原油庫存該庫存數量變化將影響國際原油價格,理論上若庫存減少則將使原油價格上漲,利多白銀;庫存增加則原油價格下跌,利空白銀。

18新屋銷售 它是指簽訂出售合約的房屋數量,由於購房者通常都是通過抵押貸款、按揭貸款形式認購房屋,因此對當前的抵押貸款利率比較敏感。房地產市場狀況體現出居民的消費支出水平,消費支出若強勁,則表明該國經濟運行良好,因此,一般來說,新屋銷售增加,理論上是對於美元是利好因素,將推動該國美元走強,利空白銀;銷售數量下降或低於預期,將對美元形成壓力,利多白銀。

19消費者信心指數 消費者支出佔美國經濟的2/3,對於美國經濟有著重要的影響。為此,分析師追蹤消費者信心指數,以尋求預示將來的消費者支出情況的線索。消費者信心指數穩步上揚,表明消費者對未來收入預期看好,消費支出有擴大的跡象,從而有利於經濟走好,利多美元,反之利空。每月公布兩次消費者信心指數,一次是在月初,一次是在月末。

20經常帳 經常帳為一國收支表上的主要項目,內容記載一個國家與外國包括因為商品、勞務進出口、投資所得、其它商品與勞務所得以及片面轉移等因素所產生的資金流出與流入的狀況。如果其餘額是正數順差,表示本國的凈國外財富或凈國外投資增加,多本國貨幣利好。如果是負數逆差,表示本國的凈國外財富或投資均少。一國經常帳逆差擴大,該國幣值將走眨。

21美國EIA(美國能源協會)天然氣變化 從另一個方面反映了美國的能源利用率,進而反映美國經濟發展狀況,以及對國際原油價格也有影響。數據大於前值,反應美國的能源利用率良好,利多美元,利空白銀。

D. 黃金價格暴跌原因是什麼

據分析,近期國際金價暴跌是由於各國經濟基本面不同,各國貨幣政策會有所不同,使得美元持續走強;此外,由於原油的擴張和全球通脹率仍處於較低水平,這一切都給黃金價格帶來了下行壓力
據了解,最近,黃金價格下跌,這是自2000年以來的首次連續年度下跌,因為美聯儲聯邦儲備銀行(FED)不購買它的債券計劃,而且原油價格下跌,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黃金作為對沖通脹工具的必要性的作用。
此外,隨著黃金和持倉上市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外流加劇,黃金進入市場並釋放出看跌信號,這使得黃金的價格趨勢惡化。
況且從目前的情況看,美聯儲退出QE政策對金價的心理影響正在慢慢消化,但黃金避險函數退化和美元吸引力增加對金價的實際影響正在慢慢上升。預計未來黃金價格仍將下跌,但將有1100美元左右的支撐。
短期趨勢來看,如果黃金ETF進行加強清算,國際黃金價格很可能會繼續下跌。
拓展資料
首先黃金投資主要分為實物黃金、黃金T+D、紙黃金、現貨黃金、國際現貨黃金(俗稱倫敦金)、期貨黃金、黃金預付款、民生金,這8種比較流行的黃金投資形式。
實物黃金,通過買賣金條,金飾等買賣實質物品上的黃金。實物金:以1:1的形式,即多少貨幣購買多少黃金保值,只能買漲,不能買跌,投資額大,手續和費用復雜。難在辨別真假,成色。
黃金T+D:以杠桿比例1:5.交易分三個時間段,雙向買賣,採用的是撮合式的交易,無點差,缺點是交易不活躍,有溢價產生,可以選擇銀行,優點是銀行提供,缺點是銀行手續費高的離譜。
紙黃金:紙黃金是國內中、工、建行特有的業務。紙黃金是黃金的紙上交易,投資者的買賣交易記錄只在個人預先開立的「黃金存摺賬戶」上體現,而不涉及實物金的提取。盈利模式即通過低買高賣,獲取差價利潤。紙黃金實際上是通過投機交易獲利,而不是對黃金實物投資。優點是銀行提供,缺點是沒有杠桿,費用過高
現貨黃金:國內手續費標准為萬分之7左右,採用24小時不間斷交易,時間及價格與國際金價市場接軌,T+0交易模式,雙向操作可買漲買跌,杠桿比例比較低是1:12.5,是國內唯一採用做市商制度的投資品種,可提取黃金實物。
國際現貨黃金:俗稱倫敦金,現貨黃金也稱炒倫敦金或者國際金以杠桿比例更新為400倍,2013年開設FXCM環球金匯的杠桿黃金最高是400,外匯也是最高400,且無時間限制,網上交易,T+0交易形式,周一至周五24小時連續交易,雙向買漲買跌的形式。黃金代碼是XAU_USD或者是GOLD,可以模擬學習模擬杠桿默認200倍。
期貨黃金:是指以國際黃金市場未來某時點的黃金價格為交易標的的期貨合約,投資人買賣黃金期貨的盈虧,是由進場到出場兩個時間的金價價差來衡量,契約到期後則是實物交割。
黃金預付款:黃金預付款業務又稱黃金延期業務,是比較主流的國內黃金投資方式。比如北方金銀業推出的黃金預付款業務,採用25倍或者50倍的杠桿,只需要支付2%或者4%的預付款即可實現黃金標的合約的買賣,通過電子商務系統進行開倉平倉的交割,實現獲取差價的目的。
民生金:民生金是民生金積存計劃業務的簡稱,是指中國民生銀行為境內個人客戶提供的以人民幣為交易結算貨幣的可實現實物黃金提現的黃金投資業務。客戶可以根據黃金價格的波動低價買入、高價賣出,從中賺取差價或預約提取現貨。優點是銀行提供,可以提取實物黃金,享受金生金收益還有金價上漲帶來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