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8月CPI漲幅回落豬肉價格「三連漲」,豬肉價為何沒降
據專家講需求增加導致漲價 ,但漲幅已明顯回落他據此判斷,豬肉價格重新大幅上漲可能性較小。結合去年豬肉價格情況可以預計,今年下半年或者四季度,豬肉價格的同比數據也會出現較明顯的回落。
許珂則表示,隨著豬肉供給恢復常態,豬肉價格的拐點可能出現在9、10月份。“8月以來我國降雨較此前減少,生豬調運逐步恢復,加之高價豬肉需求疲軟,養殖戶出欄積極性有所提升,供給端短期增量。”
隨著生豬存欄、出欄量於9、10月份同比回正,豬肉供給將恢復常態,支撐豬肉價格維持高位的動力不復存在,豬肉價格拐點可能在九、十月之間出現。
『貳』 現在豬肉都8元了,喂豬的都賠錢了,為什麼別的東西不落價,反到漲錢
現在養豬市場本身就有周期的,所以就不如用些東西,但物價那麼穩定,下面就這個問題,來淺談以下主要原因,以供你參考。
豬肉市場價格非常不穩定,時高時低,時跌時漲。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其實非常簡單,我們從豬肉的源頭說起。
事實上市場豬肉主要有三大來源:進口豬肉;各地儲備庫冷凍豬肉;屠宰企業手上的豬肉。這三種豬肉來源,進口豬肉因全球新冠疫情的嚴重影響,基本上目前國內是不存在的;各地儲備冷凍豬肉又因長時間為了消除非洲豬瘟疫情帶來的影響,而基本上枯竭了。因此,目前市場上的豬肉主要來源是在屠宰企業方面。現在官方為了非洲豬瘟疫情的防控,生豬屠宰都是屬於正規的屠宰企業屠宰,所有的生豬都是由屠宰企業統一收取或商販收豬通過屠宰企業屠宰加工,統一檢疫,再流入市場的。
目前市場上絕大部分豬肉,都是通過屠宰企業手裡放出來的豬肉,才流向市場,豬肉的市場價格,其實都是屠企自己來操控的,豬肉零售價格並不是由豬肉零售商來自己決定的,而是由屠宰企業批發出庫給市場豬肉零售商的。因此,屠宰企業批發豬肉給零售商時,豬肉的批發價格忽高忽低,時跌時漲,上下波動。所以,市場上的豬肉零售商的豬肉價格,是隨著屠宰企業批發豬肉時價格波動而上下浮動。因此,市場上的豬肉價格呈現的波動性,並不在市場豬肉零售商,而是在於屠宰企業的批發價格上。因為,市場上的豬肉零售商所銷售的豬肉價格結構是豬肉批發價,加銷售成本和利潤。而零售商的銷售成本和利潤一般情況下是一個定值,不是一個變數。
所以,市場上豬肉價格的高低,也是由屠宰企業豬肉批發價格控制的。
目前,市場上豬價是處於低靡狀態,主要原因是一大部分新入行的養豬戶,看到生豬價格已經跌過養豬成本臨界線的時候,心裡發慌,便出現的養豬戶大批量拋售生豬,造成各地生豬價格越來越低,使他們出現虧本,逐漸退出養豬行業。文章圖片2當這些新手養豬戶退出養豬行業的時候,生豬價格和豬肉價格將會有一次上漲的過程。因此,這樣就會誘導各地屠宰企業既要在養豬戶身上收割一茬韭菜,還要在消費者身上再收割一些韭菜,導致屠宰企業批發豬肉價格時跌時漲,上下波動,有利於再次向廣大消費者收割韭菜,撈起更多的利潤。這樣一來,消費者在市場上看到豬肉價格時漲時跌,上下波動,其實不完全是市場供求關系帶來的,還有是屠宰企業人為的一些困素。
『叄』 養豬大戶預測:2年後豬肉將可能跌到5元,網友:5大原因難掉價
豬肉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我們的中華傳統 美食 中,豬肉也占據了重要的地位。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豬肉消費量約11258萬噸,其中中國人消費量達到5612萬噸佔到全球豬肉消費量的近一半,因此說我國是名副其實的豬肉消費大國,一點也不為過。
以至於有一個段子是這樣的:房東給租客漲了租金,租客很不服氣,房價又沒有漲,你怎麼給我房租漲了?房東神回復道,因為我喜歡吃豬肉。
豬肉的漲幅想必大家都知道了,截至8月28號,22個省市豬肉平均價在53.5元每公斤,同比上漲近50%。對喜歡吃豬肉的漢族人來說,豬肉價格上漲讓許多人大呼傷不起。豬肉關繫到一日三餐,於是許多人希望有一天豬肉價格能跌一點。
養豬大戶唐人神的董事長陶一山,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表示, 他對豬價更悲觀,到2022年肉價會跌到四五塊也是有可能的 ,因為中國各大養豬企業正在擴張養豬規模,在建或將建的養豬規模將達到21億頭,但是我國豬肉消費規模只有6.5億頭。產能過剩會引起價格下跌。
供需決定價格。養豬大佬的說法似乎有一些道理。
別說五元一斤了,如果真能讓百姓吃到10元一斤的豬肉,這位專家可真是老百姓的福音了!然而,更多人有不同意見。
有網友認為,他肯定為了他的利益著想,他說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大家不要養豬了,別和養豬大戶搶生意。只要豬掌握在大養殖場手裡,豬肉就很難掉價。豬肉價格很難下跌,還有這5大原因。
第一,環境保護要求下,豬場關停。
平江萬豬場,曾經是全國標准化的生豬養殖基地,見證過國產豬仔養殖的不易,但在2018年被關停。這個佔地71畝,年出欄4.3萬頭的養豬場,因為對生態環境傷害太深,被勒令關停,讓位給縣里的生態建設。
第二,豬種被美國「卡脖子」。
9月2號,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表示,現在原種豬很多是靠進口,這種格局迫切需改變。養豬行業有一個專有名詞叫料肉比,一頭豬長一公斤的肉要吃多少飼料,目前占國內主流市場的洋種豬料肉比大概為2~3:1,而國產豬肉的料肉比高達6:1,洋種豬消耗的飼料少,飼養時間短,如果你是養殖戶,你會怎麼選?
第三,非洲豬瘟的影響。
養殖大戶最害怕的就是瘟疫,2018年8月3號,遼寧沈陽出現的首例非洲豬瘟疫情,徹底宣告了新一輪豬周期的開啟,非洲豬瘟就像一枚原子彈在吉林省周邊的遼寧省炸開。
截至2019年7月,全國共發生非洲豬瘟疫情143起,撲殺生豬116萬多頭,面對這樣的局勢,東三省實現生豬全境封鎖。僅僅一年之後,豬肉價格和生豬板塊齊飛,養豬利潤讓某些養殖大佬股價大升。
造化弄人,正如那句話:
「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會很美好,但絕大多數人都死在明天晚上。」
第四,養殖成本不低。
我問過身邊好幾個老養殖戶,現在豬肉價格這么好,為什麼不養豬賺錢呢?答案都是投資太大,一頭豬仔一兩千,玉米飼料那麼貴,養豬養不起,收的生豬價格和菜市場豬肉價格還有差距,而豬飼料所需要的玉米、豆粕等價格一直堅挺,以玉米為例,玉米的價格從去年每噸1850元上漲至2050元。在飼料成本上,我們的飼料價格也高於美國。
國內飼料蛋白中折純蛋白,60%以上由豆粕提供,而豆粕生產中超過95%通過進口大豆壓榨獲得,眼下,飼料價格還是看漲。
第五,規模化養殖。
環境保護的要求讓許多農村散養戶退出了生豬養殖,規模化養殖的普及,又使得散戶大量退出,仍未改變我國散戶養殖佔比較高,豬肉供應顯得不足。
除了這5個原因,豬肉價格上漲和2020年特殊的行情有關系,9月份各大學校全面開學,食堂需要大量豬肉,機關事業單位也正式上班,飯店、餐廳也正常復工,需要大量的豬肉供應,疊加中秋節、國慶節、春節等節假日來臨,豬肉供不應求可能短期內不會改變。
但是也有一些好消息讓我們略感欣慰,由於大量現代化養殖場的豬肉供應到市場,再加上養豬利潤豐厚,也吸引了一些養殖戶入市。9月2號,儲備凍豬肉投放競價,競價交易2萬噸,這是今年以來第30批投放的儲備凍豬肉,累計投放量將達54萬噸。
阿里、網易、京東、恆大、碧桂園、萬科也開始涉及養豬業務,用 科技 為養豬業賦能,國內的養豬大戶牧原也在加大品種的研發。
我們有理由期待,一切,都在往更好的方向前進。
『肆』 豬價「斷崖式下跌」,為啥豬肉價格沒見跌
豬價和豬肉價可不是一回事哦,豬價是豬還沒有進屠宰場時候的價格,活的。豬肉價是已經了屠宰場出來給屠戶賣的價格,那都已經切割成塊了。要我說去年的時候那真是最開心的時候,豬肉10塊錢一斤,排骨才15。可疫情一來這豬肉翻番的漲,過年的時候都快吃不起了。
但其實我們這“無形的手”早就開始准備動一動這根紅線了,凍豬肉的投放市場勢必會對豬肉的價格產生一定的影響,雖然這個影響的深度和廣度不能立竿見影,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養豬大戶和散戶陸續賣豬的話,市場的豬肉多了,價格也就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