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價格行情 » 美國如何操縱石油價格
擴展閱讀
如何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2025-04-28 18:26:18

美國如何操縱石油價格

發布時間: 2025-04-28 12:24:00

『壹』 歷史上美國操控國際石油價格的方法及其影響

美國操控石油的價格方法,我相信也知道,就是打擊石油大國,通過侵略 控制 背後掌握了油田的權利,從而達到壟斷,而比如日本等國家也在海上有油井,但總的來說還是跟著美國走的,這樣美國就壟斷了很多國家的石油,操控價格,而其他落單的石油出產國不可能逆著美國走啊,美國漲也得漲,美國降也不敢不降。
至於影響我們都看到過了,金融危機的時候,美國的石油一跌價,股票跌到谷地,其他石油國直接受到影響,畢竟現在是全球經濟一體化,石油這個燙手山芋還得看美國怎麼樣,這影響可是顯而易見的。

『貳』 美國為什麼打壓油價

1、美元加息預期

盡管美聯儲近期宣布了11年來最大幅度加息,一次性加息75個基點,使得聯邦利率維持在1.5~1.75%之間,但是美國的通貨膨脹率仍然高居不下,最新一期數據顯示,美國的當月通貨膨脹率達到了8.6%,和美聯儲的預期目標2%相比有較大差距。

為了遏制經濟過熱現象,市場認為美聯儲很可能會保持加息的步伐,有專家預測,美國聯邦利率有可能會達到4%左右。按照這樣的預測,美元的加息空間仍然很大,這對國際期貨市場形成較大影響,壓制了原油價格上漲。

3、新冠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復甦

盡管世界各國都在想辦法擺脫新冠疫情影響,但是到目前為止,新冠病毒仍然是全球經濟復甦最大的障礙,病毒的不斷變異給全球經濟復甦帶來陰影。一種編號為BA.2.75的奧密克戎毒株新型變種已在印度、日本、美國等8個國家被檢測到。這種不斷變異的病毒讓市場避險情緒升溫,影響到全球經濟復甦。

據統計,新冠疫情新冠疫情造成的全球經濟損失在5.8萬億至8.8萬億美元,相當於全球國內生產總值的6.4%至9.7%。新冠疫情使得全球失去2.55億個工作機會,讓全球人類喪失了2050萬年的預期壽命。

『叄』 美國究竟如何操控油價進而控制世界經濟的

美國操控油價的手段多種多樣。首先,美國政府通過說服本國石油公司限制開采量來影響市場。即便油價高漲,美國石油巨頭的產量在過去五年內始終維持在一個穩定的水平。這種做法限制了市場供應,從而支撐了油價。

其次,美國的盟友沙烏地阿拉伯也配合美國的戰略,沒有表現出大量增加石油供給以打壓油價的意圖。這種合作使得美國能夠更有效地控制全球石油市場的供應情況。

再者,紐約期貨市場的投機活動也是推動油價上漲的重要因素。大量的投機交易加劇了市場的波動,為油價的上漲提供了動力。

此外,美國政府還利用其他手段操縱油價。例如,在伊拉克戰爭前,美國曾聲稱推翻薩達姆政權後,伊拉克將迅速增加石油產量。然而,現實情況卻是伊拉克的石油出口量遠低於預期,甚至低於薩達姆執政時期的出口量。

美國還利用其金融優勢從中獲利。例如,美國花旗銀行在油價上漲前的十天內,悄然進入歐洲美元市場,維持了110億美元的空頭頭寸。通過對沖操作,在油價上漲時做多原油期貨,做空美元,從而影響油價走勢。

這些策略使得油價在可控的范圍內波動,使得石油生產國和消費國難以實現平穩的價格對接。美國通過這些手段不僅控制了全球石油市場的供應,還影響了全球經濟的走勢。

『肆』 美國操控石油價格的方法及其影響!!

美國操縱石油市場有三種手段。第一,美國政府說服本國石油公司限制開采量。最近5年盡管油價很高,但美國石油巨頭的開采量一直保持在一個水平上。第二,美國的忠實盟友沙烏地阿拉伯願意執行美國的戰略,沒有表現出大量增加石油供給以打壓油價的願望。第三,紐約期貨市場的大量投機倒把行為是石油價格增長的推動力。毫無疑問,在那裡定調的是美國人,每天大量的期貨交易推動著油價上漲。美國政府還有其它一些方法來操縱油價。例如在伊拉克戰爭之前說,推翻薩達姆政權1年後就可每天向市場提供300萬桶伊拉克石油,3年之後可達到500萬桶,而現在伊拉克石油的出口只有150萬桶,甚至低於薩達姆執政時期的出口量。也就是說,美國不需要過多地出口伊拉克石油。美國人不願意動用自己的戰略石油儲備,現在已經儲存了7億桶,准備增加到10億桶。這意味著,美國每天要按高油價購買數十萬桶石油,這對油價有什麼影響,也就不言而喻了。第五美國充分運用自身影響力和主導性,以市場作用調侃市場、調侃價格、調侃技術、調侃心理。例如,在國際資本市場表現不佳、低利率和疲軟股價中,美國將有實力的投資機構和投資者招募到國際石油市場,將貨幣市場和股票市場資金轉移至石油市場。國際石油價格高企不僅吸引了國際匯市上的資金進入期貨市場而對美元貶值產生助力,而且並沒有導致美國因進口原油造成巨大損失,其中核心在於美元效應。因為美國的進口商能夠運用期貨市場對沖油價上漲的影響,相反美國還憑借金融優勢在油價上漲中大賺了一把。如美國花旗銀行在國際石油價格上漲前10天悄然進入歐洲美元市場,維持了110億美元的空頭頭寸,大量對沖在石油價格上漲中做多原油期貨做空美元。

中國石油大學劉林教授研究認為「美元作為國際貨幣,美元事實上承擔了全球交易媒介、價值儲藏和計價單位三大職能。」從交易來看,全球4/5以上的外匯交易以及超過一半的出口是以美元來計價的。從儲藏來看,全球官方外匯儲備的2/3是由美元來充當的。從計價來看,在當前的國際石油交易中,幾乎100%是以美元計價的,每年全球的石油貿易超過6000億美元,佔全球貿易總額的10%。
美國為了緩解次貸危機所採取的低利率和弱勢美元政策,直接帶來了流動性泛濫,美元持續貶值,導致包括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暴漲。國際原油價格在美國寬松的貨幣政策的推動下,2008年7月達到歷史最高點每桶147美元。在金融危機沖擊實體經濟的背景下,油價又迅速一路下跌至35美元。 「 (美國)寬松的貨幣政策導致流動性泛濫,流動性泛濫和經濟的強勁增長導致原油價格暴漲; 而金融危機導致流動性不足,當流動性不足時,實體經濟衰退,石油市場又會受到美元計價機制的影響,導致原油價格暴跌。」 石油價格的暴漲與暴跌看似撲朔迷離,背後其實是美國根據國內經濟利益和全球利益的需要在操控著油價。
雖然美國沒有宣布美元與石油直接掛鉤,但美國通過壟斷像石油等大宗商品的交易計價權,保證了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霸權地位,這就是美元作為國際貨幣與石油美元定價機制之間最本質的關系。首先,美國財政部可以幾乎不花成本狂印美鈔,在全球市場購買石油,美國輸出美元這一虛擬符號,換取到的是真金白銀的石油資源。這是美國和美元的特權,這種特權正是通過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霸主地位實現的。其次,美國可以根據國內經濟利益和全球利益的需要來影響和控制油價。既然石油交易以美元計價,任何國家只要購買石油,就必須要美元,這樣,美國就可以通過國內的利率調整和美元匯率政策影響和操縱國際油價。

『伍』 美國如何控制石油價格

【 網路文庫】: 2008年,由於全球金融危機,石油價格最低跌至33.87美元/桶,而2009年初,石油上漲至70元/桶,國際石油翻番僅僅花了不到半年;更為稀奇的是,2011年石油價格最高到達127美元/桶,而2012的價格只有95美元左右。可想而知,石油價格的變動速度之快。

那你們認為石油價格的變動是由什麼決定的? 經濟學認為價格的變動是由供需決定,但是我們發現中東是最大的石油地區,那你們試想一下決定石油價格的主要應該是中東地區了,或者說是歐佩克,可是很遺憾的是他們根本沒有價格的制定權,這還有個數據,2008年12月15號,歐佩克看到當時油價跌到40美元/桶,他們想拉抬油價,就一天聯合減產420萬桶,減產的當天,油價不漲反跌,跌到37美元/桶。我也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們,真正掌握這個價格控制權的是美國。
那美國又是如何掌握石油價格呢?

我們先看看我們國內要控制價格是怎麼樣控制的?我們就簡單說說,「豆你玩」吧(圖解) 第一, 建倉;第二,控制經銷商;第三,輿論製造;第四,對敲。

當你明白我們國內炒家控制價格,你就很容易明白美國是怎麼樣控制石油的,美國同樣具備了四個條件,第一,資金雄厚,石油存量巨大。第二,控制中東石油出口,甚至許多國家的出口,這方面是比較難做到的。第三,輿論製造。第四,通過期貨市場又大賺一筆,在這點上中國,甚至俄羅斯,還有許多大國不知道吃了多少虧。

一直以來我們都以為石油的出口應該是有歐佩克來決定的,可是我們都錯了,美國憑借他的霸權主義,控制了大部分的石油,相信大家都了解伊拉克戰爭的真實目的吧,當然是為了石油,但是美國為什麼不去打其他國家呢?很大一個原因是伊拉克在石油上不服從美國的管理,伊拉克生產大量石油他不按美國要求的出口,而是自己儲存起來,所以美國就很不爽,找各種借口征服你,讓你變得聽話。2011年,中石油取得了伊拉克油田的一個大合同,可以有開采權。

但調研後發現,這一切都是美國在後面的主導。過去伊拉克開採油田都是拍賣,拿到之後可以隨便開采,然後該賣多少錢就賣多少錢。自從美國拿下伊拉克之後,不是這樣了。中國、英國或者其他國家的石油公司想開採石油的話,必須和伊拉克的南方石油公司合作,而其背後就有美國。怎麼合作呢?比如這次中石油去開采,他只給你加工費,殼牌要求7.98美圓一桶,南方拒絕;中石油和英國石油公司合作提出3.99美圓一桶,南方照樣拒絕;最後我們只有以開采一桶2美圓的價格接受。中石油變成了打工仔,也就是說你的利潤不可能超過2美圓一桶,幾毛錢了不起了。中國雖然拿到了開采權,但是最後等於是以2美圓一桶賣給南方石油公司,他們連開采成本都省了,然後美國再從南方手裡賣,至於價格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迪拜危機,迪拜危機主要是迪拜還不起債務。迪拜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之一,並且是第二大國家,他們關系就是國與省的關系,而阿聯酋最大的省是阿布扎比,很有趣的是,美國製造迪拜危機只是項庄舞劍,意在阿布扎比,迪拜有個國企叫迪拜世界,在債務危機發生前,它被稱為「日不落企業」,在2010年,資產遍布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城市,到處買港口,在國際收購大量股權,但是,這個企業在2008年,總收入才30億美國,純利潤只有兩億美元,可是迪拜世界卻借了美國等銀行的3000億美元搞建設項目,並且還用了阿布扎比的大油田做為抵押,最後迪拜的虛假繁榮終於消失,還不起債,所以就把阿布扎比大油田拿去抵債。從而,美國就又控制了一大油田。這個過程比較復雜,所以在這也不多講。

其實還有好多油田都是通過這些方法取得控制權,還有大部分的油田都是跟美國合作的,這就控制了石油出口

『陸』 高分懸賞!!歷史上美國操控國際石油價格實例有哪些另求俄格戰爭美俄博弈的影響(論述題)

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總有一天,地球上的石油資源將不復存在。
然而目前來看,全球石油供需大體上仍然是平衡的。那麼,為何當前國際原油市場油價一漲再漲呢?其實,油價的上升,更多的是人為因素,而非經濟需求使然。美國等西方大國的渲染和操控,對它國石油資源的搶占,以及產油地區的安全形勢,是國際油價不斷攀升的症結所在。
美國是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費大國,佔世界總消費量的四分之一。美國也是第一大原油進口國,石油進口依存度達到53%。油價高位震盪,與美國的全球戰略利益和軍事擴張息息相關。
一是利用美元、黃金和石油的比價關系,瘋狂套利,操縱原油期貨價格。每次石油價格的劇烈波動,都能看到美國的資本黑手,比如,2008年美國爆發經濟危機,全球經濟低迷,石油價格大漲,嚴重背離了供需原理,期貨市場根本不受美國政府監管,美國政府表面上打擊投機炒作,實際上是美國政府和華爾街的聯動。
二是通過戰爭和其它手段滲透搶占石油資源。發動伊拉克戰爭、利比亞戰爭,致使盛產石油的國家戰亂不斷,同時也影響了周邊地區。美國的反恐戰爭,也直接影響市場的預期。伊朗作為世界第二大儲油大國,不僅受到美國經濟制裁,還受到戰爭威脅。無論伊拉克戰爭還是潛在的對伊朗的戰爭,無不給世界石油市場帶來恐慌,造成油價動盪不定。美國還通過阿富汗戰爭,對中亞地區進行軍事和經濟滲透,通過參加石油開發等手段,竭力佔有中亞及裏海的石油資源。美國跨國石油公司已獲得裏海16%的石油資源,加上美英合資企業,兩國已控制裏海27%的石油資源。美國還對非洲發動能源攻勢,目前非洲石油已經佔美國石油進口總量的20%。美國憑借軍事和經濟實力,操控全球70%的石油資源及石油運輸通道。對此,俄羅斯做出果斷反擊。2003年10月25日,俄羅斯石油大亨、尤科斯石油公司總裁霍多爾科夫斯基被捕,霍多爾科夫斯基試圖將他的尤科斯石油公司主要股份出售給ExxonMobil公司。欲將俄羅斯這一重要的戰略資源出讓給的外國公司,實際上是一家美國公司。普京豈能輕易讓其得逞?正如俄一位政府高級官員說,霍氏想出賣石油,這對克里姆林宮簡直是一個「災難性的事件」。目前,俄羅斯和美國在敘利亞的對峙,美國與中國在南海、東海和緬甸的角逐,都是為了石油資源。
三通過美國的原油庫存變化,影響國際油價的市場預期,對國際油價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在遇到國際油價上漲的時候,根據自身需要,或動用戰略石油儲備,以期達到抑制油價的作用。或國際油價越是上漲,則越是擴大石油戰略儲備,不斷增大世界石油供給的壓力。
四是國際石油的定價權也主要操控在美國手中。世界產油儲量前十名的沙特、科威特、加拿大、阿聯酋、利比亞都被美國控制,國際市場上石油直接以美元定價,因而美元不斷貶值也導致油價不斷上升。據計算,美元貶值10%,就會使以美元計價的石油價格上漲7.5%。美國在控制美元和石油定價權上同樣實行「單邊主義」,以圖保持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有評論指出,美國把石油作為經濟武器,其目標主要對准中國,以遏制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