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縮債對大宗商品有什麼影響
美聯儲只是減碼購債,而並不是停止購債,縮減後的購買規模依舊比較大。縮債短期內對大宗商品市場的影響有限,不會造成大宗商品價格太大波動。而且,由於市場充分預期到了美聯儲的舉措,大宗商品價格前期已經有所反映,後續影響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1)大眾商品價格哪個部門管控擴展閱讀
縮債是什麼?
縮債指的是美國的Taper政策,是指美聯儲縮小購買債券的規模以及縮小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的動作,與量化貨幣(QE)相反,Taper是經濟危機後美聯儲執行貨幣政策的重要環節,目的是縮小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
縮債的影響
隨著美聯儲縮債落地,後續美聯儲加息預期升溫,將對市場形成一定擾動。
對A股:此次美聯儲宣布縮債不加息在市場預期之內。由於美聯儲政策可預期性強,只要不發生突發性的重大變化,對A股市場影響不會很明顯。
對大宗商品:
美聯儲只是減碼購債,而並不是停止購債,縮減後的購買規模依舊比較大。縮債短期內對大宗商品市場的影響有限,不會造成大宗商品價格太大波動。而且,由於市場充分預期到了美聯儲的舉措,大宗商品價格前期已經有所反映,後續影響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同時,美聯儲還未加息,暫時不會對大宗商品市場構成明顯影響,短期不會改變原油、黃金等大宗商品的運行趨勢。
社會經濟發展越來越快,全球的經濟也有非常大的變化,美國縮債的意思是放緩購買債務的規模以及速度,我們都知道,疫情對於全球來說都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在疫情發生以來美聯儲也是為了更好的保證經濟不崩盤,所以才會採取這種貨幣政策的,我們也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能夠去關注這件事情的發展,同時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在生活中一定要看好自己的錢袋子才行,只有這樣才可以讓我們的生活不受影響。
Ⅱ 對大宗商品采購供應及綜合物流服務進行風險管理的基本要求
摘要 市場風險管理
Ⅲ 美元漲又打仗,大宗商品會怎麼樣
宏觀影響,經濟環境,對商品價格都有一定的影響作用!四個影響大宗商品價格走勢的因素:(一)大宗商品成本上升。全球流動性過剩時,受此影響構成大宗商品生產成本的各個要素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尤以人工成本上升最為明顯,以電力、成品油為代表的能源價格也有明顯的上升,致使大宗商品的生產成本處於一個不斷推高的過程。表現在大宗商品的價格上漲,(二)供求因素。供求因素是影響大宗商品的根本性因素,也是起決定性的影響因素,這是最重要的影響,供大於求,價格自然會下跌,供不應求,價格自然會上漲!例如自然災害,危機等會導致需求的增減,而且放大的程度往往比較大時,進而造成大宗商品價格的大漲大跌,因此,供求因素是大宗商品價格變化的起因,近幾年來大宗商品價格波動上的表現與真正的與需求矛盾之間的關系處於放大的過程中。供求矛盾可以引發大宗商品價格變動比較容易理解(三)操控與壟斷助推了大宗商品價格的暴漲暴跌。資本干預大宗商品市場的能力日益加強,由於全球信息化對商品需求矛盾的放大作用,表現在商品價格上,我們看到商品的波動呈現出暴漲暴跌的格局。(四)外盤影響。比如白糖、大豆等,都會受國外價格的影響!
Ⅳ 發改委稱物價總水平不會上漲,發改委是如何得出此結論的
發改委稱物價總水平不會上漲,發改委得出此結論的理由:國家宏觀調控;糧食產量增多;糧食庫存總量富足;
Ⅳ 國常會兩次「點名」,五部門約談,大宗商品怎麼了
對於目前的五部門來說和這些大宗商品進行約談,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對於這些大宗商品來說,他們最近的漲幅非常劇烈,而且甚至是對於經濟發展形成了一定的影響,所以說對於這五部門來說,他們必須要對這些大宗商品的一些售賣者進行一定的約談。之所以要這樣做,就是為了避免有人通過這些商品來進行一定的囤積和壓貨,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推高整個大宗商品的價格,進而影響到整個經濟的正常發展。
Ⅵ 海關年底控稅的原因
《第一財經日報》總編秦碩先生 12月22日在新浪微博發帖,就網友抱怨海關控稅表示「我猜是今年進口征稅增幅很大,已到了海關要控制的地步,要把數計到明年去」。12月21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有聽眾抱怨「年底海關控稅使得報關企業辦理業務時手續更繁且不得不為客戶墊付保證金」。這些微博、報道,在海關內外反響不小。
以「在海關工作的朋友」之見,秦大總編的微博、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報道雖引起了海關和網民們的側目,但其實都是少見多怪。本人在海關工作十年,海關哪年年底不控稅?只是今年不巧征稅行情太好,控稅稍稍提前,納稅人怨氣大了些而已。就拿年征稅額、進出口貨物總值、監管集裝箱量、進出口報關單量四項指標均列全國海關第一的上海海關來說,今年11月17日下午,關稅處即召集所有口岸海關關長召開了該關2011年度第一次控稅動員會,傳達、布置控稅要求、方法,並切分控稅指標。一周後,根據各關區上報指標、征稅進度,預測、下達上海海關當年控稅指標為350億元。
歸納上海海關年底控稅時間段一般僅一個月,主要有四招,一是以系統維護名義提前關閉所有稅款電子支付渠道,把稅截流在海關賬戶不進入國庫;二是以歸類不明、價格過低、原產地復審等理由不給稅單改保證金收據,讓你說不清道不明;三是稅款保證金到期不轉稅,任你如何催促,死皮賴臉不睬;四是拖延作出稽查、緝私類補稅決定,反正我有自由裁量權。這么做,企業自然苦不堪言,但,官場上烏紗帽和政績重要,至於企業,吃定你了又如何?
2010年,上海海關全年征稅2637.6億元,佔全國海關同期稅收總量的21.1%。2011年前三季度,上海海關口岸稅收同比增長34.8%,國慶節後第一天統計,上海海關征稅入庫已達2858.7億元,提前84天完成全年2850億元的稅收計劃。臨近年底,隨著大宗商品進口上升,稅收增長更一發不可收拾。但自11月份後,上海海關統計顯示,對三個主要經濟體進出口增速全面下滑,有的出口甚至已出現同比下降。明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漲幅趨緩、加工貿易進口增速回落,海關關長能不為明年關稅徵收政績悠著點嗎?
以「海關工作的朋友」之見,海關控稅,勢必造假經濟數據,影響進出口監測、預警,誤導國家宏觀經濟決策。由於海關統計具有權威、可靠和國際可比性,是國家宏觀決策的依據,海關控稅,其最大危害,是海關進出口統計數據不再是國家對外貿易客觀、及時、准確的反映,並且損害了政府公信力。至於企業沒有稅票無法抵扣,影響經營、生存,這在海關看來又有什麼重要呢?
12月23日,上海海關《輿情監測情況專報》2011年第221期報道「目前上海媒體未對此做法進行報道,但秦朔其人在財經媒界和公眾中有較高知名度,因此建議關稅部門准備好應對口徑,現場注意做好說服解釋,並請特別關注記者暗訪」。不幸而言中,不久果然有數名記者海關暗訪,害得海關不少人加班數晚討論應對。秦大總編,「海關工作的朋友」也是混口飯吃,被六部委規范津補貼後,收入驟降。雖然掌櫃開辦了福利委員會,食堂飯萊不至於和喂豬的一樣,班車也多了幾條線路且費用可以不計入三公經費,但關員工作積極性仍不甚高,還請多理解、包涵,至少,我們不想加太多班。麻煩您老就少開有關海關的金口吧!否則,我們掌櫃鏟除不了負面輿情,決定起訴全體網民,那加班更多,麻煩就更大了
Ⅶ 五部門約談提醒大宗商品重點企業,大宗商品價格為何持續上漲
對於最近的大宗商品之所以會持續上漲,是和目前的整個經濟周期有著密切的關系的。
而且對於這些大宗商品來說,都還有著非常多的金融衍生商品,來推動這些價格的上漲,有著非常多的期權和期貨,相應的金融衍生工具,也會使得這些大宗商品的價格出現不斷的上漲,而且隨著疫情的逐漸恢復,這些上漲提到經濟體也在開始中恢復生產,所以說對於大宗商品的需求也會不斷增大,最終各種因素的疊加就會導致大多數的價格不斷上漲。
Ⅷ 美聯儲加息對大宗商品的影響
美聯儲加息會使大宗商品下跌,美聯儲加息意味著全球的錢會大量流入美國,投資者會通過各種方式來投資美國市場,就會導致美元上漲,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貴金屬、外匯市場都會下跌。
投資者要注意的是美聯儲加息只是影響大宗商品漲跌其中一個因素,大宗商品漲跌還由供求關系、資金量等因素影響。
【拓展資料】
影響大宗商品價格的因素:
(一)價格因素:次債危機後,自2008年,世界各主要經濟體相繼不斷向市場注入流動性,進而引發全球流動性過剩的局面。受此影響構成大宗商品生產成本的各個要素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尤以人工成本上升最為明顯,以電力、成品油為代表的能源價格也有明顯的上升,致使大宗商品的生產成本處於一個不斷推高的過程。
表現在大宗商品的價格上,08年以後,盡管主要大宗商品的價格暴漲暴跌時常出現,但價格的底部總體在不斷抬高。我們認為大宗商品的成本亦即是大宗商品的價值,盡管大宗商品在價格表現上時常有低於成本的階段,均是由於非理性的恐慌所致,價格低於成本的階段無法長時間維持。
(二)供求關系:傳統經濟學理論認為,供求因素是影響大宗商品的根本性因素,也是起決定性的影響因素。例如自然災害,金融危機等會導致需求的增減。但進入信息化時代之後,供需矛盾的信息經常被操縱者別有用心的人為放大,而且放大的程度往往是n多倍,進而造成大宗商品價格的暴漲暴跌。因此,我們認為供求因素僅僅是大宗商品價格變化的起因,近幾年來大宗商品價格波動上的表現與真正的與需求矛盾之間的關系處於不斷放大的過程中。供求矛盾可以引發大宗商品價格變動比較容易理解。
(三)操控與壟斷:這無疑助推了大宗商品價格的暴漲暴跌。90年代以來,隨著新經濟注的發展,信息化和經濟全球化得以實現,國際金融資本干預大宗商品市場的能力日益加強。另一方面,在我國成為世界工廠的同時,我國的資源優勢也在逐步喪失貽盡,對大宗工業原材料的需求日益依賴國際市場,中國對於大宗商品的定價權日益削弱。國外金融寡頭操控大宗商品價格現象由來已久,但近年來,價格操控的方式日益具有合夥作案的特性。
首先是某些國家或國家集團壟斷對某種商品形成壟斷,然後媒體及專家聲音一致的對需求缺口進行擴大化宣傳,最後由金融集團以眾多金融衍生品為工具,藉助其麾下龐大的金融資本對商品價格進行操控。十幾年來,伴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炒作中國需求成為西方國家媒體的一致行動和最大聲音。由於全球信息化對商品需求矛盾的放大作用,表現在商品價格上,我們看到商品的波動呈現出暴漲暴跌的格局。
Ⅸ 廊坊大廠祁各庄誠鼎利業貿易公司屬於哪個部門管
摘要 歸國家商務部監管。
Ⅹ 美元加息對大宗商品的影響
簡單來說,因為大宗商品基本是美元計價,美聯儲加息之後,美元升值,如果假設大宗商品的價值不變,計價的美元更值錢了,那相對來說大宗商品的價格就低了。 最直接的是美元升值。 其次,美元利息提高,投資美元外匯代替一部分大宗商品投資,也會使商品價格下降。
【拓展資料】
美元
美元(United States dollar 貨幣縮寫:USD;ISO 4217貨幣代碼:USD;符號:USA$)是美利堅合眾國、薩爾瓦多共和國、巴拿馬共和國、厄瓜多共和國、東帝汶民主共和國、馬紹爾群島共和國、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吉里巴斯共和國和帛琉共和國的法定貨幣。流通的美元紙幣是自1929年以來發行的各版鈔票。
1792年美國鑄幣法案通過後出現。當前美元的發行是由美國聯邦儲備系統控制。自1913年起,美國建立聯邦儲備制度,發行聯邦儲備券。現行流通的鈔票中99%以上為聯邦儲備券。
美元的發行主管部門是國會,具體發行業務由聯邦儲備銀行負責辦理。在二戰以後,歐洲大陸國家與美國達成協議同意使用美元進行國際支付,此後美元作為儲備貨幣在美國以外的國家廣泛使用並最終成為國際貨幣。
截止2021年12月16日晚10點,里拉對美元匯率已經超過15.6,創下新低。2021年以來,里拉對美元貶值幅度超過50%。
歷史
1792年,美元在13個殖民地形成了貨幣區,美國在當時只是一個擁有400萬人的國家。發展到19世紀末,它已變成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美國的經濟總量大於三個最大的國家:英國、德國、法國,甚至它們的總和,這使得美元的地位日益突出。一戰中,歐洲國家的黃金流入美國購買戰爭用品。美國聯邦儲備銀行將這些黃金作為法定貨幣導致了通貨膨脹。
從1914年到1920年美國的價格水平翻了近一倍。後來美國聯邦儲備銀行決定治理通貨膨脹,試圖使價格恢復到原來的水平。接下來便是一段通貨緊縮時期,價格水平在1920年一年內便從200降到140,下降了30%,這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通貨緊縮。雖然金本位體系的35年是自由資本主義繁榮昌盛的「黃金時代」,固定匯率制擁有保障國際貿易和信貸安全,方便生產成本核算,避免了國際投資風險的優點。在一定程度上,它推動了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的發展。然而,嚴格的固定匯率制使各國難以根據本國經濟發展的需要執行有利的貨幣政策,經濟增長受到較大制約。在二戰期間,國際貨幣體系更是亂成一團。為了解決這種混亂的狀況,1943年,美國財政部官員懷特和英國財政部顧問凱恩斯分別從本國利益出發,設計戰後國際貨幣金融體系,提出了兩個不同的計劃,即「懷特計劃」和「凱恩斯計劃」。
「懷特計劃」主張取消外匯管制和各國對國際資金轉移的限制,設立一個國際穩定基金組織發行一種國際貨幣「尤尼它」,使各國貨幣與之保持固定比價,也就是基金貨幣與美元和黃金掛鉤。會員國貨幣都要與「尤尼它」保持固定比價,不經「基金」會員國四分之三的投票權通過,會員國貨幣不得貶值。而「凱恩斯計劃」則從當時英國黃金儲備缺乏出發,主張建立一個世界性中央銀行,將各國的債權、債務通過它的存款賬戶轉賬進行清算。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義大利已經投降,德國在東線轉為戰略防禦,日本已經失去了在太平洋地區進行大規模戰役的能力,他們的國內經濟更是接近崩潰;而英國和法國的經濟實力在戰爭中也遭受嚴重破壞;蘇聯的狀況也同英、法一樣,第三個五年計劃還未完成就遭到法西斯納粹德國的侵略;唯有美國在戰爭中發了財,經濟得到空前發展。黃金源源不斷流入美國,1945年美國國民生產總值佔全部資本主義國國民生產總值的60%,美國的黃金儲備從1938年的145.1億美元增加到1945年的200.8億美元,約佔世界黃金儲備的59%,相當於整個資本主義世界黃金儲備的3/4,這使它登上了資本主義世界盟主地位。在這種形勢下,二戰後形成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
1944年7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勝利的前夕,二戰中的44個同盟國在英國和美國的組織下,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New Hampshire)的布雷頓森林村(Bretton Woods)一家旅館召開了730人參加的「聯合和聯盟國家國際貨幣金融會議」,通過了以美國財長助理懷特提出的懷特計劃為基礎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協定》,總稱布雷頓森林協定,從此開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
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這種霸主地位給美國帶來了巨大的利益。
首先,它使美國可以不受限制地向全世界舉債,但其償還債務卻是不對等的或者乾脆是不用負責任的。因為它向別國舉債是以美元計值的,它可以讓印鈔廠毫無節制地加印美元,即便造成美元貶值,也能減輕其外債負擔,又可刺激出口,改善其國際收支狀況。此外,由於當時美經濟實力雄厚,投資環境比較穩定,在美投資能帶來較多利潤,因此,許多人都想在美投資。而大量流通性美元資金的到來,使其利率下降,彌補財政赤字的成本得到壓縮。另外,在通常情況下,當一個國家的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一般要進行經濟政策的調整。而美國卻不必這樣做。因為美元是國際貨幣,當美國出現外貿逆差時,美政府可通過印刷美鈔來彌補赤字,維持國民經濟的平衡,而將通貨膨脹轉嫁給其他國家。這正是戰後的美國雖經歷了數十年的高額財政赤字卻依然能保持經濟狀況穩定的主要原因。再有,還可以使美國獲得巨額的鑄幣稅。鑄幣稅原是中世紀西歐各國對送交鑄幣廠用以鑄造貨幣的金、銀等貴金屬所征的稅;後來指政府發行貨幣取得的利潤(等於鑄幣幣面價值與鑄幣金屬幣價的差額)。在金本位崩潰之後,以紙幣為基礎的信用本位取代了金本位;美元代行國際貨幣職能,給美國帶來了巨大利益。當一張毫無價值可言的紙幣被國家印製出來時,鑄幣稅就等於這張紙幣所能購買到的社會產品價值,中間的差額即為美國的「鑄幣稅」。
根據美國國家安全局1994年公布,全世界美鈔流通量為3500億元,1/3在美國境內流通,2/3在外國流通。紐約聯儲局報告稱,在2002年末,在市面流通的6,200億美元貨幣中,有大約55%到60%,即3,400億到3,700億美元左右是在美國以外地區流通的。根據聯邦儲備體系最近的估計,在所有流通的美元中,大約三分之二為美國境外持有。在全世界流通的美國貨幣總額已達將近7000億美元。僅在1989到1996年3月間,流到俄羅斯和阿根廷的美鈔就分別達到了440億和350億美元。而美國印製一張1美元鈔票的材料費和人工費只需0.03美元,卻能買到價值1美元的商品,美國由此得到每年大約250億美元的巨額鑄幣稅收益,二戰以來累計收益在二萬億美元左右。
但是由於二戰時的通貨膨脹,二戰後的通貨膨脹,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時期的通貨膨脹,以及兩次通貨膨脹間的另一輪通貨膨脹,使美國價格水平在1934年到1971年間上漲了2倍,同時美國依靠當時其雄厚的經濟實力和黃金儲備保持黃金的美元比價不變,高估美元,低估黃金。這時各國央行開始儲備黃金,將手中的美元兌換成黃金以增加它們的儲備。1948年,美國擁有全世界70%的貨幣性黃金儲量也就是7億盎司。而隨著日本和西歐經濟復甦和迅速發展,美國的霸權地位不斷下降,美元加劇了黃金供求狀況的惡化,在20世紀50年代與60年代 ,美國為發展國內經濟及對付越南戰爭造成的國際收支逆差,又不斷增加貨幣發行,這使美元遠遠低於金平價,使黃金官價越來越成為買方一相情願的價格。
歐洲由於越南戰爭產生了一股反美情緒,法國帶頭把所有的順差以黃金的形式進行儲備。於是美國的黃金儲備從1948年的7億盎司降到1970年的2億5千萬盎司,有一半以上將近三分之二黃金儲備流失了,進一步增加了美元的超額供應和對黃金的超額需求。加之國際市場上投機者抓住固定匯率制的瓦解趨勢推波助瀾,大肆借美元對黃金下賭注,導致固定匯率制徹底崩潰。1971年出現了「美元危機」,從60年代到70年代,爆發這樣的美元危機就達11次之多。盡管美國政府為挽救美元採取了許多應急措施,都未能奏效。美國經濟衰退、資本大量流失、美元在全世界泛濫成災。最終美國黃金儲備面臨枯竭的危機,不得不放棄美元金本位,美元失去了其等同黃金的特殊地位。
美元得以保持穩定應歸因於下列因素:零通脹增長,美國資產市場的安全避風港性質,以及歐元風險。